美国独立战争后期,英国为什么不调集更多的军队继续和美国打下去?

当时的英国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都具有极大的优势,为什么不继续打下去,而且美国的独立战争很容易引起其他殖民地的效仿,英国为什么强硬到底,从本土抽调极为精锐的龙虾兵和海军。

因为美国独立战争,压根就不是仅限于北美大陆的局部战争。

美国独立战争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775年4月至1777年10月。

在这一阶段,英军优势明显,美国大陆军被英军削得很惨,最惨的时候,也就是1776年9月26日丢了费城后,大陆军惨到跟叫花子军团没区别了。为了逆转颓势,美国独立派一面调整对内部署,用煽动式演讲动员全民参战,把战争进化为了全面战争。另一方面向外求援,寻求欧洲列强的支持。比如美国开国先贤之一的富兰克林当时就在法国巴黎到处游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碰上法国贵族时,富兰克林就说我们的仇人都是英国呀!我们美国是举了国债打仗,决心很大哦。帮助我们吧,这是你们一雪前耻的机会啊!你们应该全面参战啊!英国已经打不起仗啦,只要你们宣战,英国肯定就投降了啊!

碰上碰上资产阶级自由派时,富兰克林就说我们美国人都是看卢梭的书长大的呀!你看我们的《独立宣言》,就是你们卢梭的思想啊。我们很崇拜你们啦。我们被消灭了,那全世界唯一没有国王的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就没啦。

富兰克林的这一通忽悠有没有用呢?

还别说,真有用。不论是法国贵族,还是法国资产阶级自由派,都被说动了。十几年前的七年战争的耻辱如鲠在喉,任何一个有自尊的法国人都想一雪前耻。

当然法国人也很现实,比如法王路易十六就说了,你美军现在节节败退,你让我跟英国全面开战,万一你们打败了呢?那我岂不是肉包子打狗,前期投资都打水漂啦?你想要结盟,先得拿出资本来。

此时此刻,美国就缺一个胜仗了。

很幸运的是,胜仗没有来的太晚。

1777年10月17日,由于孤军深入,几千英军被1.2万美军包围在了萨拉托加,随后英军被全歼,约5700名英军被俘虏。这一仗的战果不算小,法国从这一时刻开始动了心,决定砸锅卖铁也要帮助美国打赢这一仗。

1778年2月,法国与美国建交,并与其互订军事同盟,大批的法国军舰拖着武器、弹药以及法国志愿军到了北美大陆。

英国方面听到这个消息,当时就急眼了,法国不是吃素的,世界第二强,法国一旦加入战争就等于战争范围从北美大陆延伸到了全世界范围,从局部战争变成了世界大战。这不是开玩笑的。

为了阻止法美同盟,英国当局宣布废除剥削美国人的强制法令和茶税法,并派和平使者前往费城拉拢美国人。

当然美国很清楚,这只不过是英国人惯用的缓兵之计,并且美国的议会已经批准了与法国的条约,新生国家要守信用,否则没有国家敢跟你谈合作了。所以法美同盟关系就这样确定了下来。

英国一看是这种情况,气急败坏,也跟法国宣战。然后美国独立战争就变成了法国跟英国的列强战争。

过了一年,即1779年6月,英国的二号死敌西班牙见英国被打的首尾不能相顾,想起当年被英国如何欺负的屈辱历史,遂即也与法国缔结联盟,并以法国同盟者的身份出资金援助反英战争。

战争又打了一年多,1780年底,英国的三号死敌荷兰见英国被打的首尾不能相顾,也想起当年被英国如何欺负的屈辱历史,遂即也宣布参战。从此时开始,英国在国际社会被众列强孤立。法西荷这三个欧洲列强带着美国小老弟共同对抗英国。

当时在西印地群岛,英、法互有胜负。

在欧洲战场,西班牙舰队小胜了几回。

在北美大陆,英美陆军打得有来有回。

在印度,法国延续了七年战争的惨败……

英国凭借强大的国力优势,一挑四,它没占多少便宜,但也没有多大的损失。

不过英国是个海权国家,它的陆军规模本来就不大,开战之前的陆军只有45123人,为了一挑四,把军队规模扩大到了15万。这已经是它的动员极限了。再扩军,战争就变成了赔本买卖。亏钱打仗,这不符合英国人对战争的一贯认知。

而且从1775年开始,英军在北美大陆的损失本身也很大。在萨拉托加,英国陆军死伤约六千人(阵亡440,被俘5700),在约克镇又损失约八千(死伤468,被俘7685),光这两仗加起来就将近14000人。

在当时死伤俘超过一万人是非常夸张的,法军要是能在欧洲大陆歼灭这么多英军,七年战争它就不会输了。

所以战争最后的结果用脚指头也能知道,英国四面为战,处处挨打。北美的4.7万英军被打的只能勉强维持防御,光纽约就有两万人缩在城里不敢出来。截至战争结束前,英军被迫全面收缩,仅仅占了纽约等几个沿海据点,其余地方全部放弃,北美的战争根本毫无胜算。

战争打到第八年,英王乔治三世立刻觉悟了过来,他决定要止损——如果不能收回北美殖民地,那英国就做美国第一个盟友吧……

瞧人家这智慧和脸皮厚度。能屈能伸,一看就是成大事的料。

1783年,英美签署巴黎协定,正式结束美国独立战争。而签署条约前,美国人根本没告诉法国人。直到英美停战后,法国人这才发现美国人竟然先媾和了?!可恶的美国佬怎么这么不讲信用啊?为了报复美国,法国决定不跟美国做生意,美法之间的贸易构架至使至终没有建立起来。

英国人一看,可爱的法国人竟然赌气不跟美国做生意?这孩子咋这傻呢,你不做,我跟他们做!结果美国独立后的头几十年,一直到南北战争时,美国南部蓄奴州最大的贸易伙伴居然是英国人。

回看整个美国独立战争可以发现,美国人强烈的独立决心是英国决定放弃北美十三块殖民地的一方面原因,法国砸锅卖铁,用不惜把自己政府搞破产的决心,把英国政府也差点搞得要破产,也是一方面原因。

当时的英国不可能长期一挑四,这会使英国政府濒临破产,并且英国人发现美国独立了貌似也可以做生意继续赚钱后,自然就不想再投入巨资、人力继续在北美大陆打仗了。

美国独立战争后期,英国为什么不调集更多的军队继续和美国打下去?

这事儿不算太复杂,首先咱们需要摆脱一个误区,美国在独立战争中与其说是军事胜利,不如说是外交胜利。或者我们可以认为是很多国家合伙坑英国,就像后来苏联被坑死在阿富汗差不多。

英国没法调集更多军队

1775年莱克星顿一声枪响之后,十三殖民地的大哥们刚折腾了一年就被英国佬糊了一脸,华盛顿同学被豪将军抽得死去活来。但本杰明·富兰克林同志很快证明自己有被印在100美元上的资格,他忽悠了一个狠爷下场了。

1778年7月27日欧洲陆权大国法兰西直接把火烧到了英国家门口,双方舰队在英吉利海峡大打出手。随后曾经的日不落帝国西班牙加入战局,他们试图收回家门口的直布罗陀海峡,也和英国大打出手。

这两个国家对英国向北美的补给造成了毁灭性打击,光1780年8月9日这一天,法国舰队就在亚述尔群岛干掉52艘英国船只,造成的经济损失折合现在1.81亿英镑,这还不包括在亚洲、非洲殖民地进行的陆战。

更要命的是海上马车夫荷兰也在1780年被迫下场,他们虽然没有太强悍的舰队,但掌握了足够的运输途径与货源。英国舰队固然把荷兰人修理个臭死,但同时也失去了重要的第三方补给。

在这种情况下英国精锐的龙虾兵也好,号称无敌的海军也罢,完全被死死牵制在欧洲,压根没有余力管北美的战局。稍不留神都可能被法国和西班牙登陆本土(法西两国确实有这个计划,只是后来没实施),老家和殖民地英国人只能留一个。

英国当时的投送能力不足

另外我们也不能忽略当时是18世纪,大洲之间的运输基本依赖帆船,连最原始的蒸汽动力船都是1783年才下水。英国固然是当时的海权大国,但大兵团一次性投送到美洲根本不现实,如果分批投送很容易变成添柴战术。

即使英国有足够的投送能力也不会尝试大兵团作战,他们还得考虑补给问题,在另外一个大洲打大纵深战役对补给要求非常高。控制军队数量还有办法就地筹集,一旦军队庞大就得远程运输。

但远程海运军事物资的难度比运兵还打,光海量的火药消耗就能把英国逼疯,还不算粮食等必须品。所以当时英国跨洲的战争军队数量都不庞大,两次鸦片战争军队都在5万人以下,还得从印度调兵,不是他们不想多派,确实投送能力有限制。

总结起来吧,在独立战争中英国已经用尽了自己能用的最大力气,峰值时本国出动陆军4.8万人,林林总总的军队加一起超过了20万。这已经是极限了,不是他们不想继续打,确实打不动了,扯淡完毕。

美国独立战争后期,英国为什么不调集更多的军队继续和美国打下去?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因为力不能及。

英国何尝愿意丢掉美国这块大肥肉。

当时十三个自治领,每年可以给英国提供巨额的税收,是英国最成功的殖民地,而且潜力无限。

但独立战争绝非局部战争,打几个月就结束了。

独立战争是一场长达8年多的战争,不比我们抗战要短多少。

而英国被长期的战争拖垮了,才被迫认怂放弃美国。

这里需要明白一个概念,美国大陆军是在本乡本土作战,一切补给都很方便,兵员可以就地补充。

但英军是跨大洋作战,所有物资都必须从英国本国或者其他殖民地,万里迢迢运过大西洋,才能到达美国。

如果大家喜欢玩游戏《大航海时代4》就知道,从英国到美洲的海上航线非常远,还很容易遭到恶劣海况的影响。

这是因为船只从英国出发以后,沿途几乎没有可以中转的港口,必须连续航行6000公里距离。

这种补给方式不要说当年,就算是今天也是要人命的。

受到补给的限制,英国根本无法使用太多兵力。在战争期间,英国始终保持五六万英国陆军兵力,3万黑森雇佣军,总数不到10万,而海军却高达20万左右,主要就是运输补给的船队。

而到战争后期,法国也参战了,法国海军比较强大,对英国海上运输造成直接的威胁。

而此时持久战下,英国在美国的部队,英国陆军损失3万多人,黑森雇佣军损失1万5000人,等于损失了一半以上,又无法补充,仗没法打了。

比如最后,法美联军共1.7万人完成对约克镇的合围,英军防御约克镇的部队只剩下8000人,没有补给,没有援军,只能投降。

换句话说,美国损失也不小。美国陆军初期有4万人参战,但战争伤亡被俘高达4万人,等于损失百分之百。

但美国是在本土作战,又是为了民众自身的利益,所以这些损失能够承受。

反之,英国就不行。

美国独立战争后期,英国为什么不调集更多的军队继续和美国打下去?

#原创#

当时英国正与法国在欧洲大陆互杠着

法国暗助美国与英国斗

英国将主要精力用在欧洲大陆身上

抽不出更多军力

来扫平反英民兵

美国民兵逮着机会

奋勇作战

故,美国独立成功

#凌远长著(每日一语)#

伪欺不可长

空虚不可久

朽木不可雕

情亡不可拾

美国独立战争后期,英国为什么不调集更多的军队继续和美国打下去?

大家好,我是五班长。

美国独立战争(1775年——1783年)是北美人民反抗英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革命战争,由于英国在争夺各殖民地控制权的过程中,与几个欧洲强国之间矛盾重重,所以又表现为英国与列强之间的战争,如果美国没有法国、西班牙、荷兰等国的支持和帮助,独立战争很难取得成功。

在独立战争之前,欧洲爆发了“七年战争”(1756年——1763年),当时欧洲的主要强国均参与了这场战争,其影响覆盖欧洲、北美、中美洲、西非海岸、印度、菲律宾群岛,最终英国取得了胜利。英国是靠殖民地的支持才取胜的,于其说英国军队的胜利,不如说是殖民地联盟的胜利更为准确。

而独立战争是殖民地人民反抗英国的战争,自然也就得不到当地的支持了,英国需要派兵远渡3000英里的海洋到北美打仗,后勤问题难以应付,兵员和物资在当地得不到补充,这是英国失败的主要原因。其次,美国不是孤军作战,美国由法国、西班牙等国的支持,法国更是派兵支持了美国的独立战争。

美国的独立战争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英国进攻阶段,主战场在北方,第二阶段美军以弱胜强,主战场在南方,第三阶段是美军反攻阶段,美国大陆军和民兵以游击战形式在广阔的南部战场与英军作战,英军只有消耗没有补充,渐渐成了强弩之末,1781年,法美组成了联军,8月,法国舰队抵达约克敦城外,从而英国失去了制海权,经过“约克敦战役”后,英军基本上被困死了,1883年9月3日,英国和殖民地代表在法国签下了“巴黎条约”,英国正式承认美国成立。

至于说英国为什么不调集军队继续打下去?一是没有取胜的把据,美国人民已经动员了起来,决定与英国死磕到底了,又有法国出兵支持,要打也是一场无休止的战争。二是消耗不起,打仗算的是成本,英国控制北美殖民地为的是税收、倾销剩余产品、获取廉价原料,如果继续打下去,这些不仅得不到,还要付出巨大的战争费用。三是英国政治家认为,美国大多数是英国后裔,同属一个民族,放美国一马,有利于今后合作。

谢谢阅读

美国独立战争后期,英国为什么不调集更多的军队继续和美国打下去?

谢谢邀请!兔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美国独立战争也就是美国闹独立的战争,这场战争打了8年,美国获得独立,对手则累的伤了元气。你也许会问,谁敢统治美国?其实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英国算是美国的娘家人,而统治美国正是英国,应该叫做大英帝国。美国的十三个州都是英国的殖民地,1775年~1783年的美国独立战争时期,世界老大不是美国,而是英国。参与美国独立战争的还有大英帝国的老对手们,例如,法国、荷兰、西班牙,这几个都属于大佬级别,美国此时只不过是一个英国的殖民地而已,而且是一个没有名分的国家,也就是说当时还没有美利坚合众国这个国家,正是这次美国独立战争才有了美利坚合众国。

美国闹独立战争时,虽然美国的资本工业有了一定基础,但和英国比差的太远了,这样的情况下英国为什么败了,了解这个问题有利于解答,英国为什么不派兵增援。美国闹独立时英国军队开始并不占劣势,美国能战胜英国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美国军队力量不及英国,因此它们采取类似游击战的战法,伏击、袭击英军,疲惫英军。二是美国的独立战争可以说是一场能够自己当家做主的民族独立战争,获得了广发民众的支持,美国属于占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三是大英帝国能够坐到世界老大的第一把交椅,一路走来没少得罪人,因此,老对手都趁机帮倒忙,法国、荷兰、西班牙都开始帮助美国。四是英国殖民地众多,仿佛对于美洲方向重视不够,不是没派兵,而是精力有限,需要从殖民地中征兵,英国本土去的基本都是一些囚犯、痞子之类的,这些殖民地士兵都和美国属于同病相怜,战斗力并不高。五是指挥上的失误。总体来说,美国人的独立战争属于正义的战争,唤起了民众的斗志,英国的压迫激起了民众的反抗,英国必败是肯定的。

英国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只所以失败,也是最后无力支援,英国也是被严重消耗。做为当时的世界老大,属于被一堆人窥视的位置,哪一个不希望大英帝国趴下,所以,英国除了从殖民地获取利益,别的国家指望不上,最后英国也维持不下去了,正所谓墙倒众人推。外部势力插手美国独立战争也让英国无法应付,实际上美国独立战争最后演变成了美国的北美十三州(英国殖民地),外加几个欧洲强国共同和大英帝国打的一场战争。英国的殖民地都位于沿海,英国军队能获得的支援也只能依靠海上强大的力量,英国对于美军的消灭办法也属于等它们来,并不能控制美国的广大乡村,这样一来,美军就有喘息的根据地,也能获得民众的帮助。1781年法国海军在乞沙比克城和英国打了一仗,英军失败了,这也导致英国在约克镇战役中被美军打败投降,随后英国的元气再也无法恢复,被迫1783年签订了同意美国独立的巴黎条约,从此,地球上就有了一个名叫美利坚合众国的国家。而这个国家充分学习大英帝国的成功之道,美国的军事理论家赛耶•马汉所著的《海权论》对美国影响深远,以海外军事基地、远洋舰队组成的全球称霸战略被美国继承。自美国独立后就开始琢磨着怎么扳倒大英帝国。二十世纪初美国就已经具备抗衡大英帝国的实力,但美国一直在隐忍,直到二战爆发,美国利用大英帝国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的机会,开始对大英帝国的殖民地下手,剪大英帝国的羽毛。用租借法案控制住大英帝国,并做为主导者参加二战。二战后再看看大英帝国,成了没有毛的凤凰,从此,再也没长出一根羽毛来,而大英帝国的羽毛都成了美利坚合众国的盟友,包括大英帝国。

以上是兔哥个人观点,欢迎关注兔哥,欢迎探讨评论!图片来源网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