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书协里写丑书的多?
请问什么书法是“美”,什么书法是“丑”?可以举例说说吗?
为什么书协里写丑书的多?
首先澄清一下,书协里有写丑书的,但毕竟是少数。为什么会出现丑书现象,那是因为有些人就沒有真正学过书法,又投机钻营混进书协了,总得拿出点儿东西来呀。嗯,对了,咱没正经学过也好办,咱就胡涂乱抹,叫你认不得,看不清。沒见过吧,看不懂了吧,懵圈了吧,于是高深莫测的大师产生一一丑书。有同感的没[害羞]难道我说错了!?
为什么书协里写丑书的多?
这些人不是不想写传统的,正规的书法!
因为从传统的,正规的书法学起太难了,太艰辛了,可能有过几十年的路程也看不到曙光出现。而丑书则不然,三年,五年就可以成就一个书法家,甚至大家,这么容易功成名就谁不会争抢成家呢?
书协里如果正统的书法家多了,丑书家们能不被质疑吗?质疑了怎么办?有能力反驳吗?不能反驳还能站住脚吗?
丑书多是必然的!正统的多了,丑书就没有立足之地了。所以呢!有几个听话的正统书法家还是必要的,至于不听话嘛?必须!
为什么书协里写丑书的多?
能进入中国书协的,应该说他们是当今书坛的翘楚(当然也不排除有“滥竽”)。他们大部分人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在书法艺术上有一定的成就。
大凡写丑书的会员,大都是不安于现状的人。如果把书法分成“传承和创新”两个阶段的话,前段的传承他们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他们不甘就此止步,而把重点放在创新上。可创新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除了有胆量而外,还得不怕让过去成就归零,要不怕有骂名,不怕有人诟病。因为凡是不符五体的创新,都会被人认为是丑书。就是书圣王羲之的书法在当时也被韩愈称为“俗书”,贬之“羲之俗书趁姿媚”。
书法的出路在于创新,不管是正源,还是傍门,无论是丑书,还是俗书,我们都应该为这些敢于创新的人点赞!
为什么书协里写丑书的多?
谢谢邀请。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书协里写丑书者怨因有五》
一是低门槛原因
历代公认的二王、颜柳欧赵苏黄米蔡等大家的书法,规范而至美,真想学到形神兼备,那实在是太难的事了,好多学书者倾其一生也不见得能沾其一二,因此,就避难就易,任笔为体,胡写乱画,还美其名曰,"有个性,奇崛古朴,开一代书风。"这都不过是学不到古人真谛而无可奈何罢了!尤其是书协中个别有影响的人,更易借此立身!
二是焦点原因
书协写字的人,特别理事以上、出镜率高的书家,为社会大众所关注,他们不仅是众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追逐的对象,更是全社会聚焦的人物,因此,这些人书法之美丑影响大,问题聚焦。一旦有人书写失范或个性特别突出就会引起社会广泛热议,甚至骂他们是丑书;
三是噱头原因
网络时代追求吸粉,或为其它原因而迫切寻求社会知名度、点击率等等,以丑为噱头,以吸引大众眼球。君不见射书者,吼书者,舞书者,抖书者,爬书者纷纷登场,丑态百出,令人大迭眼镜。造成当今书坛一大奇异怪象。
四是断层现象
书法是中华文化核心之核心,这话近现代大学者,美术理论家都有公认,包括梁启超先生都有这种观点。因此,书艺之深奥,哲理之要妙并非社会大众都能理解,它是艺术金子塔尖的理论。金字塔尖与塔腰塔座间是有认识上的断层。所以,当今不排除为书法艺术发展而进行大胆探索的吃螃蟹者。这些吃螃蟹者,一会半事是不能为大众接受的。因此给这些人标注为丑书也是浑身难辩之事;
五是美不起来
一些人写字就这样,歪七八扭还能划拉,真正规规矩矩地写他压根就不会。误入书协,又不能不写,也就这样写了。为社会大众所指摘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了!
以上诌言,不当之处,请众友指点!
为什么书协里写丑书的多?
都说书协的丑书多,但现实中丑书却能大行其道。是个人的审美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还是收藏家的钱多了感觉要烧包了?还是市场左右了人们的审美取向?
啥叫丑书?
可能是对于书法刚入门的爱好者和还未入门的爱好者来说,丑书是对除了正整的楷书之外的书法作品描述罢了,因为书法是一种与其他艺术不一样的东西,看似门槛很低,多数人以为,就是写字。笔者在基层做过调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识字不识字儿的,都敢评论书法,当然,在他们的眼中写的规矩的、象印板印的,这是最高境界,写得规矩的行书次字,草书就根本入不了法眼。这确实是基层书法的审美现状,但是”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句话,好像用在哪儿都是正确的!并且大多数书法从业者都不敢反驳这种说法,因为都怕犯众怒,惹上不必要的麻烦,其实书法艺术、文学艺术跟科学技术是一样的,具体的评审标准,恐怕不是任何群众都介定的。不是象农村的选举一样,看谁顺眼就投谁的票,没啥技术含量!把“二王”的作品拿去跟小镇上的书家Pk,会被秒成渣渣。
丑书有几种?
第一种丑书是画家字,虽然是书画同源,但是画家用笔的侧重点不一样,在书法上可能要受一定的影响,画家字比较注重艺术的张力和视觉冲击力。所以,对中国画不太了解的人,也理解欣赏不了画家字。
第二种就是,纯粹属于既不是画家字也没有在书法上受过系统的训练,只要认识几个字,用毛笔字写出来,虽然带有浓烈的个人情感,但是不具备书法的要素,跟江湖杂耍一样的,这才是真正的丑书!
还有一种丑书,是经过设计出来的,没有没有楷书,行书,草书等几种字体一脉相承的逐渐演变过程,这事实上是,把别人人书俱老的作品,强行移植到自己的书法中,成了自己书法作品中的蹩足怪诞、个性矛盾的东西。
如果有楷书、行书、草书一脉相承的循序演进的书法,达到人书俱老的至高境界,这种书法是好书法,绝不是丑书。唐朝的孙过庭,《书谱》中说: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刘熙载《艺概*书概中云: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一丑字中丘壑未易尽言!经过了楷行草这几个步骤的扎实历练之后,这种书法一定是不俗的,一定是充满个性自由,和艺术张力的作品,有的甚至达到了成佛成仙的境界,但这种丑书,没点书法知识和艺术功底,还真看不出来,更别说能写的出来!
至于书协丑书多,没必要叽叽歪歪或者慷慨激昂,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好看的多看两眼,有碍观瞻的就别看,中华文化也不会因写几个丑书的而丧失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