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如何做到在潜艇里生活几个月?
2014年我去大连参观过潜艇,刚进去整个人就受不了,特别压抑,进去15分钟我就出来了,到外面起码缓了1小时才恢复,所以相对于翱翔在蓝天的空军,我更敬佩驻守在幽暗深海中的潜艇兵!
是他们在深海之下筑起了一道道海底长城,然而潜艇兵的生活又是极其艰苦的,很多新兵都熬不过3天,下面是潜艇兵的一些日常生活。
如何成为一名潜艇兵?潜艇兵的选拔标准是非常严格的,除了最基本的考核项目之外,潜艇兵对身体机能/、心理素质的要求很高。
在新兵训练结束后,大量不合格的士兵会被降普,只有少量士兵能进入青岛海军潜艇学院培训,此时他们的身份为“学兵”。
所有学兵要在学院中系统化的学习潜水、核潜、检修等一系列实操技术,并且全程都需要不断学习理论知识,潜艇的系统操作极其复杂,所以对学兵的智商、理解能力、实操、悟性等都有一个很高的标准。
在此过程中,仍然会刷掉一批不合格的学兵,因为有些人存在洁癖,有些人精神抗压能力差,有些人受不了加压等等,总之一名真正的潜艇兵,绝对是百里挑一的存在。
对于潜艇兵来讲,海军潜艇学院的生活无疑是惬意的,因为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潜艇兵的艰苦生活1.二十四小时的划分
在幽暗的深海,密闭的潜艇中,士兵们无法分辨昼夜,所以潜艇兵的所有工作,都会被详细的划分为3部分,每部分8小时,分别为睡觉、值班、休闲。
由于任务期间不得使用网络,所以潜艇兵在休闲时间,主要以看提前下载好的电影打发时间,当然潜艇内部也会定期组织各种活动,比如扳手腕、比赛俯卧撑等等,尽量缓解潜艇内部压抑的氛围。
2.淡水紧缺
可以说淡水是潜艇上最珍贵的资源了,以前老式潜艇每人每天喝一杯淡水就很不错了,虽然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不过淡水在潜艇上依旧很紧缺,主要用在饮用跟做饭上。
而经过海水淡化装置过滤的淡水,有股子怪味,基本被用在洗澡、刷牙、洗碗上。
3.狭小的空间
潜艇内部空间极其狭小,大量过道只能容纳一人通过,上下时也要注意陡峭的梯子,在潜艇学院训练时,钻水密门是必练项目,光看上面还不行,时刻需要注意脚下,否则很容易受伤。
4.二十四小时的噪音
潜艇噪音主要分为流体噪声、机械噪声、螺旋桨噪声。
流体噪声:潜艇在高速航行中所产生的噪音,航速越高,流体噪音越大。
机械噪声:即潜艇内部各种机械设备运作时产生的噪音。
螺旋桨噪声:来源于潜艇螺旋桨,是主要噪声源。
尽管如今新型潜艇采用浮筏减震等技术,尽量减少噪音,但有时候噪音仍然高达100分贝以上,所以睡眠浅的人,不适合当潜艇兵。
5.拥挤的床铺
我记得当年去参观潜艇的时候,内部拥挤是我意料之中的,但床位如此狭小是我万万没想到的,更令人惊讶的是,老式潜艇中床铺分为3层,照理说能睡3人,但实际却能睡6人,理论上最大能睡9人。
还记得上面说过24小时分配制度吗?
睡觉、工作、休闲分别占8小时,3名潜艇兵分别错开睡眠时间,一张床最大能睡3人,3层就是9人。
但随着潜艇的不断改革,目前一张床睡2人是最常见的。
6.污浊的空气
潜艇内部属于密闭空间,空气又是内循环,而在潜艇中,存在大量有毒性、刺激性、腐蚀性的气体。
即便潜艇内部空气循环系统再怎么进化过滤,也不可能做到完全去除的地步。
而且舱室内还有些许漂浮颗粒,比如灰尘、纤维、有机污染物等等,再加上很多潜艇兵的体味、厨余垃圾的臭味等等。
还要想到的是,潜艇内部的温度普遍在30℃以上,柴油机舱的温度更是高达40℃,可以想象一下,在高温、空气污浊的环境下,不是谁都能熬过去的。
7.不容忽视的“厕所安全”
在潜艇中上厕所十分麻烦,首先就要检查储存器内是否存在残留气体,如果有那就必须要排除,上完厕所需要打开冲洗阀,接着打开船舷外的前盖,再拧开压气阀,基本上一套完整的流程下来,需要拧好多次阀门。
而且这些操作不能少做,也不能颠倒顺序,否则在气压的作用下,很容易出现某些尴尬的局面。
潜艇兵在上厕所时出现差错,在和平年代可能不要紧,但是战争年代就不同了。
二战时期,德国U-1206潜艇因为刚配备了新式“深海高压厕所”,艇长在上厕所时忘记了详细操作方法,结果把步骤给搞错了,导致厕所内海水倒涌而出,海水进入蓄电池,U-1206潜艇不得不浮出水面。
刚浮上水面的U-1206潜艇就被敌军发现,并且被击沉了,4人死亡,其余人被俘,当然也有说是U-1206潜艇自沉的,但这个锅,艇长是背定了,而起因就是一次毫不起眼的上厕所。
8.难以言说的食物
我国潜艇部队的伙食标准属于“四类灶”,即最高标准,但实际用餐跟飞行员比起来,仍有不少差距,因为潜艇兵的伙食受限条件较多。
由于潜艇内部空间有限,所以每次执行任务时所能携带的新鲜蔬果极其有限,基本只能维持15~20天,而一般任务周期为2个月左右,这就意味着消耗完新鲜蔬果后,潜艇兵需要吃罐头、脱水冷冻食品。
他们对于食物的优先处理顺序为米面、蔬菜、水果、罐头,而这个新鲜蔬果也不是想带什么就带什么,比如葱姜蒜韭这类有异味的不能带,豆子、红薯、萝卜等易顺气的食材也不能带!
1天、2天吃罐头可能没什么,但10天、20天、30天都吃这些,一般人真受不了,所以任务结束到了岸上的潜艇兵,都会立刻去吃些美味佳肴。
结语综上所述,潜艇兵在高温、噪音、拥挤、空气混浊等环境内生活几个月,靠的不是其他,靠的正是为祖国驻守海底长城的满腔热血。
他们默默在深海守护着我国海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今时今日的国泰民安。
致敬。
——END——
士兵如何做到在潜艇里生活几个月?
中船重工常规潜艇总设计师吴崇建曾说过,中国常规潜艇的静音性能已经超越俄罗斯,另外量子导航、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科技也会在不久的将来应用在潜艇上。这表明中国的常规潜艇已经处于世界第一阶梯了。
我们在为中国潜艇的强大感到自豪的同时,也应该关心下我国的潜艇兵,为了守卫国家领海安全,潜艇兵往往要在深水下待上两三个月,非常幸苦。
潜艇兵艰苦的生活:1、压抑的环境。
出于潜艇抗压、速度、隐蔽等目的,潜艇体积一般都很小,以我国宋级039型潜艇为例,它的排水量是2250吨,长74.9米,宽8.4米。
这么小的空间内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机械设备,楼梯、过道、甚至床边都是各种管道和阀门。人在船舱内的活动空间非常有限,就连走路都要经常弯腰。
此外,船舱内放眼望去都是金属和仪表,就像一个小型的精工厂。冰冷的钢铁和狭窄的空间,人一进到其中就感到非常压抑。
2、混浊的空气。
潜艇是一个密闭空间,里面的空气是不与外界流通的。有车的朋友都知道,开车时关闭车窗,打开内循环时空气是多么沉闷。
由于潜艇上机械设备的运转和维护,会产生大量有毒性、刺激性、腐蚀性的气体,即使有空气过滤系统,也只能是把对人体有害的气体过滤掉,船舱内各种难闻的气味是随处可闻。
另外还有组员的体味、厕所、厨房的异味、生活垃圾的臭味,以及空气中漂浮的粉尘、纤维等,导致船舱内空气非常混浊。
3、高温的船舱。
随着科技的发展,潜艇内安装空调早就不是问题了,正常情况下,船舱内温度是16度~27度,湿度为30%~70%。
但是在潜艇的动力舱里,由于柴油机的温度难以散发,动力舱内40℃以上是很正常的事。另外在某些时候,潜艇内的空调是有时限控制的,长时间生活在高温下是件非常难受的事情。
4、永不间断的噪音。
潜艇内的噪音,是永远无法避免的,而且是不间断的,只要潜艇开始工作,噪音就随之而来。主要有水动力噪音、机械噪音、螺旋桨噪音三种。
水动力噪音:即潜艇在航行中遇到不规则水流后,产生压力起伏,化作声波直接辐射出去。
机械噪音:即潜艇内各种机械的运转,基座、管路和艇体结构的振动引起的噪音。
螺旋桨噪声:即潜艇的动力系统产生的噪音,也是潜艇噪音主要来源。
尽管我国新一代常规潜艇已经普遍使用了AIP技术,最大程度减少了噪音,但依然在80分贝左右徘徊,人长时间处于噪音环境中,睡眠、听力都会出现问题。
5、时间“静止”的恐惧。
潜艇工作的环境是在海底下,不论什么时候,外面都是漆黑一片,根本分不清白天黑夜,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
相信很多朋友都曾试过,在做某件事时,忽然感觉自己以前曾经做过这事,现在又做一遍,时间哪去了?
长时间处于这种类似时间“静止”的状态,在精神方面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6、淡水使用的限制。
虽然现在海水淡化装置很常见,但只有核潜艇才有这个装置,常规潜艇由于空间太小,是装配不了海水淡化装置的。
因此,淡水资源就显得非常宝贵了,大多数是从岸上带过去的,这使得艇员在淡水的使用上有着非常严格的控制,洗脸、刷牙、饮用等等,都不能有半点浪费。
7、难以言表的伙食。
一般来讲,潜艇兵的伙食是最好的,与空军持平,属于部队最高的四类灶。不过也有他们在岸上的时候才能享受得到。
真正在潜艇上的伙食,一般人是难以下咽的,考虑到潜艇对空气质量的要求,食品一般都是以蒸煮为主,主要是采用“浅盘食品”配给。
即在岸上把食品做成半成品,再真空包装起来,食用时稍微加热就能吃,说白了就是类似罐头,种类虽多,但并不新鲜美味。
8、艰难的睡眠。
由于潜艇空间的限制,艇员们睡觉的地方肯定是不宽裕的,仅能刚好躺下,而且还是分层的,有三层四层不等,就像大学宿舍的上下铺那样,不过潜艇上的床是用铁链吊着的。
仅仅能容下一个人的床,想要翻个身都困难,再加上混浊的空气、无处不在的噪音影响,想睡一个好觉基本是不可能的。
9、娱乐的缺乏。
由于潜艇的特殊性,艇员所有通讯都是禁止的,更别说上网了,也就是隔绝了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平日里的娱乐,除了跟同事们玩玩掰手腕、下棋、健身外,就是看看在岸上就下载好的电影或小说。
说实话,这些娱乐节目一天两天还能接受,真要长时间都如此,没有几个人能接受得了。这对心理、生理、性格都是不利的。
10、心理的压力。
潜艇兵长时间生活在狭小、不见阳光的环境下,还要忍受混浊的空气、无处不在的噪音,这要求潜艇兵必须有强大的承受能力。
另外由于潜艇所处环境的特殊性,面对复杂的海清、敌情都要时刻保持警惕,这就要求潜艇兵需要强大的心理抗压能力。
如果心理素质不过关,长时间受到压迫并没有及时得到释放,很容易形成心理疾病。相比潜艇的生活环境,潜艇兵的心理问题才是最值得关注的。
潜艇兵的福利待遇: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国家对部队军官的福利待遇不断提高,而由于潜艇兵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他们也成为国家重点关注的对象,综合下来,潜艇兵的待遇不比飞行员差。
潜艇兵的收入来源主要靠出海航行,出海半个月以下的,每天可以拿到180元的补贴,半个月以上则翻倍,提高到360元,再加上其它的补贴,一个月下来,少说也有近10000块收入。
不过相比于潜艇兵做出的贡献,他们福利待遇再高,也是合情合理的,没有他们终日潜伏在海底,守护着我国海域的安全,就没有我们今天幸福安稳的生活。
写在最后:虽然我国现在拥有了核潜艇,但技术还不够先进,无法大规模生产,常规潜艇依然是守护我国海域安全的重要力量,这些操纵着潜艇的最可爱的人,值得我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士兵如何做到在潜艇里生活几个月?
潜艇有两种:常规潜艇和核潜艇,各国现役的潜艇以核潜艇居多。
核潜艇大多是战略型的,肩负核打击的使命,是一个国家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重要的组成部分。
核潜艇最大的特点就是潜伏,一旦暴露就没有了威慑力。所以潜艇不能来轻易浮上水面,不能随便换岗。
这样一来,在潜艇里工作的士兵往往是两到三个月才能轮换一次,在潜艇里往往一待就是80-90天。
那么,士兵们是如何在水下待那么长时间的?从能源上说是没有问题的,加一次燃料可以续航三十年。
潜艇里的食物存储量是没有问题的,先进的核潜艇排水量都在万吨以上,体积非常大。拿俄罗斯的台风核潜艇为例,长度是174米,宽度为24米左右。
所以说潜艇里面有足够的空间储存足够的食物,保证水兵在水下的生活需求。
可是我们知道潜艇不能浮上水面,那样就会暴露行踪,这就意味着,潜艇上百名士兵要在百米水下生活两三个月,那样“暗无天日”的生活怎么过,吃喝拉撒如何解决,空气呼吸怎么办?
潜艇上首先要解决的是空气问题,因为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空气质量好了,士兵才能保持旺盛的精力和良好的状态。
为了在密闭的核潜艇里保持人体需要的足够氧气,潜艇上不但安装有制造氧气的装置——空气再生系统,还配备有空气净化系统和通风换气系统,甚至安装有空气监测分析系统,一保证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达到最佳标准(19%—21%之间),让士兵跟在陆地上一样呼吸到新鲜的空气。
为了防止制氧设备可能出现的意外,大多数核潜艇上都有氧气临时补充或备用应急制氧设备,比如氧气再生药板、氧烛和高压氧气瓶。
氧气再生药板上面涂有过氧化钠,使用时可以产生化学反应,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同时释放出氧气,每箱药板可供40人使用1.5小时左右。
氧烛则是用亚氯酸钠等化学药品制成的,到了紧急时刻,只须将其点燃就可以放出纯度很高的氧,一根氧烛大概可使80人呼吸1个小时左右。
垃圾是如何处理的呢?
一个人每天都要摄入水分,食物,排除废物,潜艇上百名官兵排泄的废物肯定不能留在潜艇上。
所以潜艇上有卫生系统,专门负责处理艇内污水、粪便和生活垃圾,该系统不仅有专门的污水舱、还有废物储存器以及能够进行水下排污的厨房废物抛出装置等,利用高压将废物抛出舱外。
日常生活空间
核潜艇的生活舱空间足够大,办公室、卧室虽然不比陆地那么宽敞,但也不拥挤。
尤其值得赞赏的是,每个官兵休息室都有窗帘,有自己的私人空间。
美国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生活舱面积更大,水兵还有单独的写字台。
艇上还有专门的休息室、娱乐、健身设备,让士兵在工作之余能享受到跟陆地一样的业余生活。
在核潜艇内密不透风的环境里生活,士兵是无法沐浴到阳光的,连起码的自然光照都难以享受,因为海水的透光度也就一米左右。
为了弥补自然光照射的不足,国内外的核潜艇都专门建造有日光浴室,设备发出的紫外线跟太阳紫外线相近,以保证官兵的身体健康。
核潜艇里没有白天黑夜,为了防止官兵生物钟紊乱情绪不稳,核潜艇的生活舱室用灯光模拟白天黑夜,黄昏、黎明或深夜,美国的核潜艇甚至模拟出星空和月光,让士兵们感觉跟在陆地上一样。
至于士兵的伙食质量,那就更不用操心了。我们都知道各国军队中,空军的伙食标准最高,而潜艇士兵伙食标准,就是参照空军的标准制定的,无论是营养成分还是色香味都毫不含糊。
只有这样才能让各国潜艇兵能在水下正常执行任务,保持核威慑;才能在受到敌方核打击的时候,迅速做出反应,对敌人进行核报复行动。
士兵如何做到在潜艇里生活几个月?
潜艇为了执行战略任务,一出海就要潜行几十天以上。在这几十天,潜艇兵们不仅要在不见天日的海底生活,还要深受超越常人的心理压力,因此潜艇兵是海军的各大兵种里最艰苦的。
现在的常规潜艇都是使用柴油和电作为动力,动力有限,所以自持力一般只有几个星期,比如我国的093潜艇、日本的苍龙级潜艇、俄罗斯的877潜艇(基洛级)、瑞典的哥兰特级潜艇、德国的214潜艇。
柴电潜艇使用柴油和电作为动力,因此续航有限,必须每个几个星期就要反港一次。而核潜艇的自持力更久,能够在水下潜伏更多的时间,对潜艇兵的考验也就越大。
比如我们所熟知的美国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海狼级攻击核潜艇、法国凯旋级战略核潜艇、我国的096攻击核潜艇、俄罗斯的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苏联的阿库拉级攻击核潜艇等等。
核潜艇的潜伏时间长,上面的潜艇兵更加辛苦。士兵要在水下环境生存,潜艇里就必须有空气、水、食物三大要素。在陆地上可能这很常见,而在潜艇上却是一种“奢侈品”。
空气是潜艇通过电解或化学反应制造的,弥足珍贵;食物是潜艇出海前临时储存在仓库的,而淡水资源也是,数量有限。为了保持自持力,对食物和水的分配都是有严格要求的。
此外,在潜艇狭小、封闭的环境里待久了,容易产生焦躁、迷茫、难受的心理情绪。除了要忍受高压的水下环境以及心理问题外,还要做好本职工作,负责战备或者维护机器设备的日常工作。总之,潜艇兵的生活非常辛苦。
可是,由于潜艇的作战能力非常强大,是每个海军强国都必须重视的武器。
潜艇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够长时间在水下隐蔽潜航,甚至可以打击对方军舰和补给船,能够切断海上运输线,所以不论是中国还是西方,都非常重视潜艇兵的生活。
在上世纪后期,我国的潜艇兵创造了水下潜行的最佳记录,从1985年的11月25日下潜,一直到第2年2月18日才上浮,潜航时间为90天1小时07分钟,连美国人和苏联人都不敢这么玩儿,不得不佩服老一辈战士的毅力和职业精神。
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潜艇兵的生活条件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美国与俄罗斯为了减少潜艇兵的压力,也在上面修建了电影院、健身场所、游戏厅等娱乐设施,方便士兵休息放松,让他们工作娱乐两不误。
士兵如何做到在潜艇里生活几个月?
潜艇兵可以说是最为辛苦的兵种之一,而这个辛苦往往不是体现在体力活上,而是考验士兵在水下几个星期甚至是几个月的身体以及心理的“承受能力”。
而你所说的潜艇兵如何做到在潜艇里生活几个月,往往指的就是能够在水下有着长时间自持力的核心,因为一般的常规动力柴电潜艇的支持力也仅仅只有几个星期而已。
根据一些潜艇老兵的回忆,以前潜艇上的士兵各方面生活设施都完全比不了现在,那个时候的潜艇兵才是真的考验心理以及身体的时候。
虽然说在潜艇上服役的士兵,它们的伙食标准应该是部队当中最高的,伙食标准应该是与空军飞行员是一样的。但这也只是现在的标准才慢慢提高或者是和平时期,如果说一艘潜艇在毫无准备的时候接到紧急出航任务,那么肯定是没有多余的时间给你准备生活用品。
根据一些潜艇老兵回忆,他们曾经所服役的潜艇就接到过紧急出航命令,由于给他们准备的时间非常紧迫,到潜艇出航的时候,艇上的官兵也仅仅只是每人带了几件洗漱用品。
而重点是在这里:因为接到的任务紧迫以及存在着大量未知性,也是确保潜艇能够在执行任务的时候保证全程隐蔽。
当时这个潜艇的指挥官就对艇员严格要求,也可以说是对艇员们下了“死命令”,要求全体无论是军官还是士兵,除了身体所需的必要饮用水以外,任何艇上的成员都不得另外使用淡水,当时也是做好了任务不完成前绝对不会上浮、返航的准备。
但这也只是遇到紧急的命令没有充足的时间准备,如果是日常执行常规远航巡逻任务的话,那么现在的潜艇在出海之前肯定会准备大量的艇员生活用品。
比如说预先补足淡水,而食物的话是随便挑,因为部队给潜艇官兵的日常饮食开支可不会有一丁点“吝啬”。
一般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潜艇在出海前都会补充大量的蔬菜,以及各种水果、罐头、大米等等,通常现在的潜艇兵在艇上就餐的时候,每餐都是蔬菜、肉食、水果、罐头、主食应有尽有。
还有氧气,咱们都知道潜艇在水下航行的时候是完全密封的,也就是说潜艇内部与外界是完全隔离,这个时候潜艇内部艇员们所呼吸的氧气只能靠潜艇自身提供。
所以,现在的潜艇上都搭载了非常先进的制氧系统,以及还有空气净化、空气再生系统等等,而这些装置就是保证潜艇在水下长时间的航行,艇员们能够现在陆地上一样能呼吸到人体所需标准的氧气。
还有潜艇上每天所产出的垃圾,这些垃圾肯定是不能够让潜艇在执行任务几个月后,在返航到港口后才会处理的。
而是潜艇在水下执行任务时,艇上船员所有的生活垃圾以及排泄物,都会集中收集起来,然后再利用艇内专门处理垃圾的装置,将这些垃圾以及排泄物利用高压的原理抛出艇外。
而剩下的就是长时间在密闭的潜艇之内,艇员们要面对非常恶劣的心理以及生理压力,当然现在世界各国拥有几个月自持力的核潜艇,往往对艇员们照顾的也非常周到。
比如说潜艇在水下航行的时候,艇上的士兵完全是接触不到阳光的,而为了保证士兵们能够获得充足的光照保证身体健康,现在的潜艇大多数都会有一个日光浴室,艇员们在日光浴室之内就可以享受到利用紫外线模拟出的太阳光照。
当然,现在的潜艇之上也是会有一些娱乐设施,比如一些健身设备、以及其他的娱乐设备给予艇员们打发时间,要不然在密封的环境内待上几个月,我想是个人很可能都会“疯掉”。
还有,在水下执行任务的时候,潜艇上的士兵最想知道的,就是现在到底是白天与黑夜。如果让士兵们感受不到昼夜分明,那么他们肯定会陷入度日如年,一旦时间久后就会对潜艇上士兵的心理造成极大影响,甚至是会因为生物钟混乱而“崩溃”。
所以,为了能够让艇上的士兵们感受到白天与黑夜,现在的潜艇大多数的主照明设备,都会根据外界的真实情况模拟出黑夜与白天。
当然,一般潜艇少则几个星期多,则几个月的水下航行,士兵们最需要做的就是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这样才能够让潜艇在必要时爆发出应有的战斗力。
“军器战位”
士兵如何做到在潜艇里生活几个月?
现在的最先进的潜艇就是核潜艇,普通潜艇的续航能力差,航速慢,所以逐渐被核潜艇取代。
核潜艇以核反应堆为动力来源,续航能力高达20万海里,在水下潜伏1个月都没有问题,甚至可以潜伏3个月!
解放军伙食标准分为四类,潜艇兵属于最高的一类——四类灶,每人每天的伙食费为39元,和航空兵相同,伙食包括大鱼大肉、水果、牛奶面包等,非常丰盛。
潜艇兵在招收时就需要进行严格的体检,其中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体检十分重要,还要要求前门齿咬合良好,以便潜艇兵在发生意外并逃生的时候咬住呼吸器。
核潜艇里的生活有多艰苦呢?我国有很多的女兵,这已经成为我军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但是核潜艇上却没有女兵,我国是明令禁止女兵在核潜艇上服役的,不仅仅是我国,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是禁止女兵在潜艇服役的,由此可见,潜艇带给人的压力有多大!
生活必备----氧气!核潜艇里面有氧气发生装置,如电解水制氧、液氧罐等,只依靠液氧罐释放出来的氧气,就足够支撑全艇人员呼吸3个月了。核潜艇和常规动力潜艇相比,电力充足,所以可以使用电解水技术制造氧气。
先用电离分解法把水分解为氢和氧,再通过通风系统把氧气输送到各舱内,而产生的氢气则储存在罐里,以防浓度过高发生爆炸,再找机会排出船外,因此,氧气已经不是困扰潜艇兵生活的问题。
潜艇里的水十分稀有!士兵除了需要氧气以外,还需要水才能生存,但是潜艇长期在海里,而海水不能直接饮用,需要通过海水淡化技术将其转化为淡水才能饮用,海水淡化的过程需要很多的能源,因此,潜艇里的淡水资源十分珍贵,士兵们也会节约用水,包括洗澡也要减少次数,因为洗澡会耗费很多淡水,这些水用来饮用则更有价值!
因此,士兵们洗澡频率很低,潜艇内难免会有异味,而且衣服袜子也很少洗,舱内的空气有些混浊,士兵们都要忍受。
潜艇兵如何解决吃饭问题呢?潜艇部队是全军中伙食标准最高的,潜艇兵每天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适当改善伙食可以让士兵们更加愉悦,毕竟民以食为天,我们心情不好的时候,吃一点美食就没有那么难过了。
潜艇里肯定是不能炒菜的,炒菜会产生大量的油烟,很难排出,潜艇里是一个密闭的空间,就像一座在海底完全封闭的大房子,甚至外面发生的一切都无法直接察觉,因此这些烟就会弥漫在潜艇上,会引起士兵的不适。
潜艇里做饭主要用的是烤箱,没有烟的排放,把食物放进里面加热一下就能熟,士兵携带的食物都是比较方便食用的,比如面条、大米、馒头等主食,还有罐头、水果、饼干等等,有很大气味的食物肯定是不能吃的。
潜艇兵的日常生活有多苦?潜艇里面的士兵实行轮班制度,有人在工作,有人在休息,潜艇里的空间很小,核潜艇空间还稍微大一些,里面配有健身房、电视等设施,士兵们的床有的甚至分为上中下铺,空间狭小,不同舱室的温度差异还很大,有些舱室由于设备的运转放热,温度甚至能达到40度以上!
核潜艇的士兵们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长时间待在一个空间里,精神方面很可能出现问题,而且作为士兵,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随时准备应对各种突发状况,潜艇里面不分昼夜,人体生物钟紊乱,很多人会感觉到疲惫,甚至出现心理障碍,为此,潜艇里还配有心理辅导员。
由此可见,潜艇士兵是多么的顽强,多么的伟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