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棉被真的能挡住子弹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简单说一说。

第一,湿棉被可以挡住子弹,但只能是距离很远的流弹。

湿棉被其实也是一种粗劣的防弹衣,通过棉花纤维加水后,对于子弹进行防御。

但现代化防弹衣当然不能同一床棉被相提并论,所以近距离想要防御子弹,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大家要知道,二战期间无论步枪还是机枪,使用的是长步枪弹,比今天的自动步枪弹威力要强得多,具有非常的穿透力。

以日本三八式步枪为例,最大射程为2400米。也就是说,这种步枪在2400米距离,仍然有杀伤力。

可见,如果在几百米内被击中,就算今天的加插板防弹衣,未必挡得住,何谈一床棉被。

如果说多床棉被,对不起,大家知道那时候棉被有多重吗?

那时候都是正儿八经的棉花,一床棉被都很重,一个人背负几床湿透的棉被根本就不能快速移动,岂不是靶子?

上图是做梦

第二,真正能够防弹的,是一种棉被车。

这是一种独轮车或者两轮车,上面架上坚固的八仙桌之类,然后铺上多层棉被。

这也叫做土坦克。

这一整套东西有几百斤的重量,由于多层棉被架上硬木,确实有一定的防弹能力,类似于今天重型防爆盾牌(用车子推车走的那种)。

八路军真正攻打敌人炮楼,使用的就是这种玩意。

但是,这种小车有很大问题:一是不能越野,遇到小河沟都过不去。而日寇炮楼外面都有壕沟甚至小河;二是能防弹但不能防爆,遇到日寇的炮弹就要完。而日军的掷弹筒是标准配备,每个班都有,所以非常危险。

一个人背着一床湿棉被冲锋,只要中枪必死无疑。

无聊的洋鬼子曾经做过类似的试验,就是用枪射击棉被,子弹直接打穿。

湿棉被真的能挡住子弹吗?

讲真,还真能,但是光是湿棉被是不够的。关于这个解放军在抗日战争时期是有过实际的应用案例的,当时的八路军制作了一种名为土坦克的东西,用来帮助八路军战士进攻,所谓的土坦克,就是用一个柜子,下面安装三个轮子,然后在柜子表面铺上三层沾湿水的大棉被,这样的土坦克虽然说不能抵御步枪弹的直接射击,但是能抵御流弹,以及手榴弹的破片,还是起到一定作用的。

而想要正儿八经的挡住子弹的话,那还得加东西,当年的八路军还有用几床湿棉被,然后在棉被之间填土并且夯实的土坦克,这种方法的确是可以挡住步枪子弹,其实湿棉被能挡子弹不奇怪,和著名的防弹材料凯夫拉纤维一样,后者就是凭借相当强的抗拉性能才被选做防弹衣材料的,而棉花也是一种纤维材料,通过加水提高其抗拉性能之后也能有一定程度的防弹效果。

而湿棉被+土,就可以理解为一种复合装甲了,子弹在击穿击中不同材料的过程中会极大的消耗掉自己的动能,从而起到防弹效果,现代的复合装甲在抵挡破甲弹的金属射流的时候差不多也是这个原理,通过不同材料分散金属射流,从而达到防御的效果。

湿棉被真的能挡住子弹吗?

二战时期枪弹威力不大,用湿棉被挡子弹能起到一定作用。但现在的枪弹威力太大了,用湿棉被挡子弹是不行了!

湿棉被真的能挡住子弹吗?

如果足够厚也是有可能挡住远距离射来的普通枪支子弹的。但是,这世上还真有一种人却能用一层棉被就可以轻松挡住近距离射来的各种子弹,而且看起来效果还真不错——导演,这是一群无所不能的人。这群人是世界上唯一把人骗死而不用负法律责任的人。

湿棉被真的能挡住子弹吗?

描写战争的神剧很多,战争中的神话也很多。比如在什么战役中,民工用扁担挡住了敌军坦克前进的步伐;比如英勇的战士用手抓住飞来的子弹,比如某伟人用手枪打掉美军飞机。

湿棉被挡子弹喜剧之王赵本山曾经有句台词:猫走不走直线,取决于耗子。如果湿棉被遇到的子弹,已经超过了自己的有效射程,成为强弩之末,速度下降到每小时5公里,湿棉被挡住子弹是完全有可能的。不要说是湿棉被,就是干棉被,也完全有可能将其挡住。

问题是,湿棉被挡住这样距离和速度的子弹,对人体也不会形成多大伤害,即使不遮挡,最多擦破点皮,挠痒痒。

那么在有效射程内的子弹,能对身体造成伤害的子弹,湿棉被能不能阻挡?

从理论上说,所有物体都可以降低子弹的速度,降低子弹的穿透力,将子弹对人体的伤害降到最低。

在武器装备不如人的时候,大家非常无助,都会产生很多奇思妙想,希望自己拥有的落后的资源,能保护自己。敌人有头盔,敌人有防弹衣,敌人有杀伤性武器,他们可以杀人如麻,自己却刀枪不入。

而我们只有大刀长矛,没有盾牌和头盔,甚至身上穿的衣服都是补丁好窟窿。但我们至少有门板,可以当盾牌,有铁锅,可以当头盔;有棉被,浸透了水可以当防弹衣。

门板挡子弹应该是没有问题,铁锅当钢盔也说得过去。那么湿棉被到底能不能但防弹衣呢?

一、可以在较近距离阻挡手枪子弹

手枪的有效射程是50米到60米,超过这个距离,手枪的穿透力就大打折扣。

人眼可以看清500米左右对面的来人,也就是说,在对方有效射程之外我们能发现敌人,及时用湿棉被挡住自己,这时候敌人用手枪射击,子弹对我们没有伤害,湿棉被也可以有效阻挡。

当敌人进一步靠近,到达手枪射程的极限距离,这时候棉被可以减缓手枪子弹的穿透力,将子弹对人体的伤害降低。

由于手枪射程不远,都是近战中使用,为了避免伤及无辜,设计的时候都注重手枪子弹击中目标后的停止作用,也就是说击中目标后子弹就没劲了。在这种情况下,手枪子弹击中棉被,瞬间就会大大减速,对我们的人体是比较安全的。

但是如果是在15米以内的超近距离,棉被也不能救命,这时候的手枪子弹速度高,即使减缓对人体还会造成伤害。而且这么近的距离出现敌人,时间上根本来不及去拿湿棉被。

二、阻挡步枪子弹步枪初速高,手枪初速在每秒200米左右,步枪初速都在700到800米,早期步枪初速也在600米左右。

步枪子弹初速高,平均速度高,动能大,穿透力强,射程远。如果我们用棉被遮挡,肯定是在发现敌人以后,肉眼在500左右能看到人过来,我们能赶紧用棉被挡住自己。

但这时候我们已经在敌人有效射程之内。步枪由于枪管长,动能大。一般手枪的动能在500焦耳左右,而步枪的动能在1800焦耳以上,95突击步枪动能在1950焦耳,加兰德步枪的动能在3600焦耳,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它的有效射程是700米,如果在500米左右,它的子弹击中一个人之后,还能击中他背后一个人;如果在100米左右,可以击中第一个目标背后3个人。有人说AK47子弹理论上可以一发击中25个人,这显然有点夸张,但步枪子弹在有效射程内对付湿棉被根本不是问题。也就是说,湿棉被不能阻挡有效射程内的步枪子弹,无法对人起到防护作用。

以上我们说的只是普通枪弹,如果面对的是反器材步枪,湿棉被就更无能为力了。

以巴雷特反器材步枪(美国制造,又称狙击步枪,有多种型号)为例,当它发射M8穿甲燃烧弹的时候,在100米距离内,可以击穿20毫米厚的钢板,在500米可以击穿16毫米厚的钢板,在1200米可以击穿8毫米厚的钢板。

当它发射.M20 APIT 穿甲燃烧曳光弹的时候,在500米可以击穿21毫米厚的钢板。在100米内它可以击穿50毫米厚度的钢板,200毫米后的木板。由此可见,击穿棉被跟穿透一张纸一样。

综上所述,湿棉被挡子弹,只是个传说。

湿棉被真的能挡住子弹吗?

湿棉被能挡住子弹,被人们认为是天方夜谭,是不可能实现的,子弹的速度和强度,就是钢铁都能打穿,更不用说柔软的棉被了。棉被也是一种最原始的防弹衣,虽然不能挡住子弹,但是能减缓子弹的速度,这样一定程度上还是能阻挡子弹的。我曾经看过一篇战争片,那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攻打一个城市,由于敌人防守严密,根本无法靠近。战士们就想出一个办法,使用多条棉被滚成一个大圆筒浇上水,然后冻成一个大冰坨。滚动向前,人就躲在棉被后面,向城墙靠近,虽然敌人的机枪拼命扫射,却无可奈何,子弹根本打不透。冻成冰的棉被,而且有很多层,强度提高了很多,我曾经看过一个视频,外国人在厚厚的冰层,向下扫射,打了1000多发子弹以后才把冰层打穿。所以这个答案棉被是可以挡住子弹的,而且效果非常好,条件是棉被够厚,并且浇满水,要冻成冰,人躲在棉被的后面,子弹是不容易打穿的,在短时间内是可以躲避子弹的,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果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