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白龙马驮伏有功,为何最后被如来"明升暗罚"永远盘在柱子上?
"白龙马,蹄儿朝西,驮着唐三藏跟着仨徒弟,西天取经上大路,一走就是几万里。" 央视动画片《西游记》这首主题曲,一开头就唱出了白龙马在西天取经过程中起到的作用。西游记原著里如来佛祖这样评价:"每日家亏你驮负圣僧来西,又亏你驮负圣经去东,亦有功者,加升汝职正果,为八部天龙马。"
这里从明面上理解,如来是在褒奖白龙马,说他驮负有功,封为"八部天龙马"。这封号听起来威风赫赫,很是高大上,可实际的情况是:命揭谛引了马下灵山后崖化龙池边,将马推入池中。须臾间,那马打个展身,即退了毛皮,换了头角,浑身上长起金鳞,腮颔下生出银须,一身瑞气,四爪祥云,飞出化龙池,盘绕在山门里擎天华表柱上。
看到这里,小编不禁一阵心酸,所谓的"八部天龙",竟是盘绕在山门柱子上的一条"看门龙",我们不清楚西天大雷音寺的上班时间有多久,即使是八小时,小白龙一动不动的盘绕着,这份差使谁能受得了?
小编不禁又想到了另一条龙,即乱石山碧波潭万圣龙王的妻子:龙婆。她因女婿九头虫和女儿万圣宫主偷窃佛宝舍利子和九叶灵芝草被牵连。孙悟空"把龙婆锁在塔心柱上,念动真言,唤出本国土地、城隍与本寺伽蓝,每三日送饮食一餐,与这龙婆度口,少有差讹,即行处斩"。
比起这位龙婆,白龙马自然要强些,不用被锁在柱子上,一日三餐应该也有保障。但从工作性质来看,他与龙婆没有本质不同,都是一动不动的固定在柱子上,一个看门,一个守塔,这无边的寂寞,岂是一般人所能承受?
因此,如来此举实则是惩罚白龙马。可是,这小白龙一路兢兢业业、诚诚恳恳,而且关键的时候还化为人形降妖除魔,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如来佛祖为何要惩罚他呢? 这问题就出在白龙马化为人形降妖伏魔上,取经途中,白龙马曾经"说话",而且化为人形,与他的三位师兄一样,干起了降妖除魔的活来。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后,唐僧将其赶走,后在宝象国被黄袍怪变成老虎,白龙马化成宫女与黄袍怪大战,最后负伤逃回马厩,然后劝说要散伙的猪八戒去找孙悟空。后来猪八戒赶到花果山,来个义激美猴王,最后自然降服黄袍怪救了唐僧,师徒和解。 按理说,这次事件属白龙马功劳最大,但群众这么看不代表领导会这么看。我们知道,所谓西天取经不过是如来佛祖导演的一场戏,八十一难也是故意设的局,唐僧受难那本来就是剧情需要。在这一点上,唐僧迂、悟空勇、八戒懒、沙僧笨,他们每个人都非常明白,能把自己的角色把握得很好。
可白龙马偏偏越位了,观音菩萨将其变为马时是这样说:“那条龙,是我亲奏玉帝,讨他在此,专为求经人做个脚力。你想那东土来的凡马,怎历得这万水千山?怎到得那灵山佛地?须是得这个龙马,方才去得。” 因此,玉帝、如来、观音都已将小白龙定性为一匹马,可小白龙不甘寂寞,也讲起人话,越界去降妖除魔,实际上犯了了大忌。
讲句老实话,保护唐僧的人多了去,五方揭谛、六丁六甲、一十八位护教伽蓝和日值功曹都在他身边,哪个妖怪能真正伤害他? 既然白龙马还是改不了不甘寂寞的毛病,如来佛祖只好让他盘绕柱子"守大门",一动不动的呆着,这可比起当脚力时更加"无聊"。看来,如来佛祖还是要对其继续考验。
《西游记》中,白龙马驮伏有功,为何最后被如来"明升暗罚"永远盘在柱子上?
按照《西游记》原著,如来让小白龙镇守雷音寺前的华表,并没有“明升暗罚”,甚至可以说是对小白龙的一种格外关照,给了他更大的机缘。
取经成功之后,如来封赏众人。
原著描述:
“汝本是西洋大海广晋龙王之子,因汝违逆父命,犯下不孝之罪,幸得皈身皈法,皈我沙门,每日家亏你驮负圣僧来西,又亏你驮负圣经去东,加升汝职正果,为八部天龙广利菩萨!”
如来命揭谛引了马下灵山后崖化龙池边,将马推入池中,须臾间,那马打个展身,即退了皮毛,换了头角,浑身长起金鳞,腮颌下生出银须,一身瑞气,四爪祥云,飞出化龙池,盘绕在山门里擎天华表柱上。
如来念白龙马驮着唐僧来西天取经,又将圣经驼去东土,一路辛苦,所以让他进入化龙池,恢复了神龙的真身,而小白龙恢复真身之后,随即盘绕在了雷音寺前的华表之上。
有人就觉得,小白龙明明被封为了八部天龙,却要守着雷音寺的华表,这摆明了是被明升暗贬啊,从此失去了自由啊。
但是原著里,如来可从没说过让小白龙守华表,也没说他必须永远守在灵山。
事实上,如来只是让揭谛神带着小白龙去化龙池恢复了真龙之身,不仅恢复,而且还加封其为八部天龙广利菩萨,并且恢复之后的龙身,原本的白色龙鳞变成了金色,完全升级版。
至于小白龙恢复真身之后,直接飞到了雷音寺的华表之上,完全是他的自发行为,如来可没让他这么做,而小白龙这么做,如来也并没有阻止,而是默许了。
在《西游记》里,镇守华表做个看门龙真的不太好么?未必。
其实西游世界中,还有个真正的看门龙,也算是小白龙的亲戚,那就是泾河龙王的儿子。
原著第四十三回,西海龙王告诉孙悟空,他的妹妹嫁给了泾河龙王,生了九个儿子,其中第五个徒劳龙,为佛祖司钟,第七个敬仲龙,为玉帝守擎天华表。
但小白龙不同,他是取经成功以后恢复龙身,自己主动盘绕在雷音寺前的华表上的。至于小白龙的亲戚“敬仲龙”,才是专业看守华表。
西游世界里的龙乃是水中之神,除龙王外,寻常龙族无法直接上天庭,敬仲龙的工作,必是找来的,他不可能没事干去帮玉帝看门。
有人说,都是看门,给谁看,是不是职业看门还不都一样,其实还真的完全不一样。
敬仲龙作为寻常龙族,若非工作的缘故,根本无法上天庭,所以看守华表是他的职责,也正因如此他失去了自由,必须时刻盘绕在华表之上。
而小白龙取经成功后,真龙之身升级,他自己跑到雷音寺的华表上盘绕着的行为,并非是如来的授意,而如来也没有阻拦,选择了默许,小白龙实际上还是自由之身。
何况,给玉帝看门与给如来看门,差别可就大了。
敬仲龙给玉帝看守华表,整天其实也没什么事情干,就是消磨时光岁月,然而小白龙盘在雷音寺前的华表之上,却能够时刻听如来讲经。
其实在《西游记》里,听闻上乘佛法,效果非同凡响。
观音养的金鱼听观音讲经成了气候,要知道,观音自己在家里不可能经常自言自语,所以金鱼也就是偶尔听到经文,竟然也炼成了如此的法力。
另外,蝎子精与金鼻白毛老鼠精都曾在灵山脚下偷听如来讲经,老鼠精还偷吃了灯油,而这两个精灵修炼时间并不长,但法力却都非比寻常。
按照常规,所有龙族到了可以分封或者就业的时候,需要天庭安排,可小白龙已经成了西方的龙,天庭也不好安排,干脆暂且留在灵山。
说白了,小白龙盘在雷音寺的华表上,是自发的行为,从头到尾如来也没说让他必须这么做,必须永远守着华表,而小白龙这么好处很多,对于其修行,将来成就正果是很有好处的。
《西游记》中,白龙马驮伏有功,为何最后被如来"明升暗罚"永远盘在柱子上?
没有“明升暗罚”,实则包含了如来对小白龙浓浓的爱,最爱小白龙的人就是如来,他对小白龙是一种保护,而且,相对其他三人来说,对小白龙的奖励是最好的。
一、小白龙受罚的背后《西游记》原著关于小白龙受罚是这样说的:
菩萨却与木叉,辞了悟能,半行云雾前来。正走处,只见空中有一条玉龙叫唤。菩萨近前问曰:“你是何龙,在此受罪?”那龙道:“我是西海龙王敖闰之子。因纵火烧了殿上明珠,我父王表奏天庭,告了忤逆(违抗、冒犯,不孝敬父母)。玉帝把我吊在空中,打了三百,不日遭诛。望菩萨搭救,搭救。”
玉龙便是小白龙。
于是,观音就前往天庭面见玉帝,帮小白龙说情,希望玉帝可以饶了小白龙一命,让小白龙成为唐僧前去取经的脚力,也就是唐僧的坐骑。
玉帝答应了。
此后,小白龙就在鹰愁涧等着,一直等到唐僧和孙悟空等人的到来,成为唐僧的坐骑,一路驮着唐僧,辛苦十几年,最终到了西天,算作是有功,进了化龙池,重新化龙,被封为八部天龙,盘绕在了华表之上。
但是,小白龙被罚这件事情,如果细细探究,不免从背后看到一些奇怪的味道。
我们知道,春秋战国以前,只要是王的儿子都可以称为太子,可是,到了汉朝以后,能够被称为太子的人,就只有国之储君,其他帝王的儿子,只能被封王,不能称为太子,否则,就是僭越。
《西游记》里,李靖的儿子哪吒被称为三太子,可是他的大儿子与二儿子并不如此称呼。有多位太子的地方,就只有龙族,龙族不只是出现了一位三太子。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龙族并没有完善的继承制,也就是说,未来谁要继承龙王之位,还存在着非常大的争议。
小白龙身为西海龙王三太子,只因为烧了殿上的明珠,便被“打三百”和“诛杀”,是不合情理的。
然而,这件事情和玉帝有关系吗?其实,并没有,那明珠虽然是玉帝所赐,但是,小白龙和猪八戒、沙僧不同。
猪八戒是因醉戏嫦娥被罚,沙僧是失手打碎了琉璃盏被罚。
小白龙却是因为“忤逆”,“忤逆”这个词很好解释,那就是小白龙不听父母的话,违逆了父母,和父母对着干,但是,小白龙火烧殿上明珠,难道是有意的吗?
显然并非如此,那也只是失误,既然只是失误,为何却被告了“忤逆”?
这其中,很有可能涉及到了西海龙王之位的继承,他是被西海龙王抛弃之人,或者是西海龙王更加宠爱其他儿子,担心小白龙能力太强,所以,想要将小白龙除掉。
或者,小白龙并非是西海龙王之子,西海龙王知道这个真相,却不想世人所知,所以,便要找借口,将小白龙给除去。
要知道,龙族本就是水族,在大海之下,龙宫之内,大殿竟然着火了,还烧得挺厉害,这其中就比较耐人寻味了。
因此,若是细细推究,小白龙是不能回到西海的。
仍命揭谛引了马下灵山后崖,化龙池边,将马推入池中。须臾间,那马打个展身,即退了毛皮,换了头角,浑身上长起金鳞,腮颔下生出银须,一身瑞气,四爪祥云,飞出化龙池,盘绕在山门里擎天华表柱上。
小白龙大约自己也知道,所以在如来封他为八部天龙之后,他根本没打算回去,反而是自己飞到了华表之上。
所以,并非是如来将小白龙盘绕在华表之上,而是他自己飞上去的,可是,如来并没有反对,也算是默认了。
如来的默认,其实是对小白龙的奖励。
我们来看看,小白龙虽然是随着唐僧取经的,但是,所有人都没有将他当做唐僧的徒弟,包括唐僧自己。
二、小白龙只是一个脚力,他后来的成就是奋斗出来的我们不能自卑,自怨自弃,过于看重自己的出身,这是没有办法选择的。其实,即便是再不起眼的位置,再不起眼的工作,只要我们认真做了,总是会有收获的,也会被看到的。
小白龙就是如此。
观音前去向玉帝求情之时,也说得十分明白,就是让小白龙给唐僧做一个脚力。
小白龙在鹰愁涧等候唐僧之时,也许行为上有瑕疵,比如出吃了唐僧的白马,可是,自从他成为白龙马,一路跟随唐僧前去取经之后,从来都是任劳任怨,没有任何抱怨。
他会说话,他也会思考,他也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他从来都是默默承受,默默忍耐的。
他不像猪八戒,经常会闹着要散伙儿,他不像孙悟空脾气那样大,小白龙的功劳都是看不见的。
唐僧到底有多重呢?
在过流沙河之时,由于没有船,无法渡河,孙悟空就让猪八戒背着唐僧过河,可是,猪八戒说了,他背着唐僧就像背着一座泰山,自己的腾云之术实在是普通平常,根本不行。
然后,猪八戒就说让孙悟空背着走,孙悟空也拒绝了:
我的筋斗,好道也是驾云,只是去得有远近些儿。你是驮不动,我却如何驮得动?自古道,遣泰山轻如芥子,携凡夫难脱红尘。
无论是孙悟空,还是猪八戒,都不愿意背着唐僧走,觉得唐僧太重了,根本走不了,从此处可以看出来,白龙马到底有多辛苦,他就这样,驮着唐僧,整整十几年的时间,不离不弃。
这些都还是看不见的功劳。
《西游记》原著里,三打白骨精之后,孙悟空被赶回花果山,猪八戒和沙僧两个人都对付不了黄袍怪。
黄袍怪更是将唐僧变成了一只老虎,眼看着两位师兄都不行,小白龙趁着晚上,变成了一个宫娥,前去行刺黄袍怪,虽然没有成功,但是,小白龙确实却努力了,并且,差一点丢了性命。
从此处可以看出,小白龙是认认真真保护唐僧的,奈何他战力不高,最后他让猪八戒赶紧去请孙悟空,才解决了此事。
但是,即便如此,无论是唐僧,还是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都并未将小白龙当成他们的伙伴,他们总是会说:“我们师徒四人,自东土大唐而来。”
他们都只是将小白龙当成了脚力,反观小白龙,则是称师父和师兄。
所以,小白龙的地位比较低下。
三、为何说如来对小白龙是关爱和保护?1、默认了小白龙盘绕在华表之上
小白龙盘绕在华表之上,除了玉帝这个级别外,估计没有多少人敢说三道四,如此,小白龙就可以好好呆在灵山。
他盘绕在华表之上,看似像保安,或者只是擎天华表柱上的装饰品,其实,没有几个人敢在这里胡作非为。
小白龙不回去西海,西海龙宫之人也不敢来灵山要人,只要小白龙不回去,谁也拿他没有办法,也没有办法再用计谋去加害他。
所以,小白龙呆在此处,反而是最安全的。
如来知道所有的事情,都瞒不过他,所以,当小白龙做出这个选择之时,他没有阻止小白龙,默认了小白龙这个举动,对小白龙而言,就是一种保护。
2、小白龙地位的提升
唐僧是如来的第二个弟子。
猪八戒是曾经的天篷元帅,沙僧是卷帘大将,孙悟空就更别提了,五色石里出来的,师父又是菩提。
所以,小白龙的地位最低,龙族地位本来就不高,甚至某些龙族就只是食物,而小白龙更是在西海之中,一位不受待见的小龙。
小白龙被封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在地位上也是显著提升的,和猪八戒、沙僧身份已经持平了,不得不说,小白龙虽然默默无闻,但是,他的功劳如来都是看在眼里的。
要知道,他们在取经的路上,地位就是不一样的,没有人在乎小白龙,更不会特别关心小白龙,他是被人自动忽略的,在别人眼中,甚至是读者眼中,小白龙没有任何的特殊,就只是脚力,只是被安排好的坐骑而已。
也许没有人会想到,小白龙的地位会得到那么好的封赏。
因此,小白龙的地位提升是最为显著的。
3、呆着不走,好处多多
《西游记》原著当中,如来是灵山之主,地位很高,仅次于玉帝,能力很强,估计是找不到对手的,想听到如来亲口说法,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并不是任何人随意都能听到的。
一只老鼠,在灵山偷喝了如来照亮用的香油,就成精了,很多人还捉拿不住她,跑到李靖那里,竟然还能拜李靖为父亲。
还有一只蝎子,日日在灵山听如来说法,最后也是成精了,虽然这家伙不知道为何突然间疯了,蛰了如来一针。
但是,无论从哪一方面看,都可以看出,在灵山呆着,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小白龙十分聪明,自己化龙之后,根本就没有犹豫,也许他已经盘算了多日,他直接就飞上了擎天华表柱,盘绕在上。
这样一来,他每天都可以呆在灵山,只要是如来说法,他就能听到,对于小白龙以后的修炼来说,是有着莫大的好处。
因此,从这一方面来说,小白龙盘绕在擎天华表柱上,并不是一种惩罚,反而是一种奖励,而且,是一般人没有办法得到的奖励,这里可以看出来小白龙的机智。
青衣客最后想说小白龙从普通的脚力,一直到最后被封为八部天龙,是他自己一直努力的结果,但凡他有一点抱怨的想法,甚至像猪八戒那样,总是想放弃,都未必能有后来的地位。
毕竟,小白龙本身是没有太高地位的,他后来得到的一切,都是他自己一直努力的结果。
如来并没有对小白龙“明升暗罚”,也没有让小白龙盘绕在擎天华表柱之上,这是小白龙的自发行为,我觉得,对于小白龙而言,这是一种感恩,不仅保住了性命,而且地位得到了提升。
如来默许了小白龙的行为,这说明了如来对小白龙的关爱和保护,也对小白龙未来的发展,有很大的好处。
《西游记》中,白龙马驮伏有功,为何最后被如来"明升暗罚"永远盘在柱子上?
吴承恩神魔小说《西游记》中的白龙马在功德圆满后西天佛祖如来被敕封为八部天龙马,位列诸菩萨行列,都跟取经实际引导者观音菩萨平起平坐了,看起来很不错的样子,实际呢,则是被如来丢进化龙池,重塑金身,永远盘踞在大雷音寺的华表石柱上,成为了看家护院的门卫怎么个角色。门卫在单位算什么职业定位?哪个领导拿你当根葱?亲,你是清楚的。所谓盘龙云海,龙是喜欢盘着,这真没错,可是呢,逍遥自在莫过于盘踞在云山雾海之中,小白龙盘踞在柱子上算个什么意思?这是妥妥的被如来封印了呀有没有?所以,明升暗降是一定的。
那么问题来了,作为唐僧西天取经组的五人团成员,他一路托个肉身和尚唐长老,十万八千里路程,不说九九八十一难,这也算得上是劳苦功高了吧?为什么同样是取经人,一路上唐僧四人从来没有给人介绍过白龙马呢?为什么最后人家成佛也好成罗汉也罢,至少自由身,他却被封印禁身了呢?
这其实就涉及到龙族的仙界地位,小白龙三太子的所作所为,以及诸天秩序、背景靠山等几个问题,亲,一个单位的领导,在你和同事们合作完成了一个项目后,他默不作声的给予了不同的待遇和薪水,看菜下饭,水很深。本公子就和你一起来看一下吧。
第一、小白龙龙族地位的冰火两重天:龙族地位断崖式下降与真实原因。小白龙三太子
作为西海龙王三太子的小白龙是怎么成为唐僧坐骑,从而进入取经团的呢?
这厮本是西海敖闰之子。他为纵火烧了殿上明珠,他父告他忤逆,天庭上犯了死罪,是我亲见玉帝,讨他下来,教他与唐僧做个脚力。——《西游记》
这是”七佛之祖“的观音菩萨对小白龙的介绍。亲,你且来看观音菩萨的语气态度,首先俩字就是”这厮“,居高临下斥责的怎么个态度,在观音眼里,所谓的龙族太子也不过是条小毛毛虫而已。
小白龙犯了什么事呢?他火烧了龙宫的一颗”明珠“,他的老父亲西海龙王敖闰害怕的要死,竟然主动揭发,向玉帝告御状,把亲生儿子给推向断头台。是什么样的恐惧,竟然使得当爹的能够把儿子主动给推进火坑,送到剐龙台呢?
原来,这个被小白龙火烧的”明珠“,本身其实就是一颗”龙珠“,这是天界至高神玉帝恩赐给西海龙王的,是不能够转让和毁坏的御赐之物,更为重要的是,所谓的明珠或是龙珠,其实就是玉帝杀鸡儆猴的把戏,玉帝把某个违反天条的龙给诛杀了,然后封印了他的元神,就成了所谓的龙珠。玉帝把这个东西赏赐给西海龙王,一个当然算作是某种恩赐,安抚,另一个深意,就是警告,警示,玉帝心说,敖闰小龙你可给我小心了,好好工作,不然,下场,你懂的——这龙珠就是!
所以老龙王怕得要命啊!断臂求生,舍得儿子来保全老龙和他西海水族的安全,就告发儿子是忤逆,不孝。玉帝定了死罪,小白龙被抬到剐龙台上,剔出的肉做龙肝凤髓宴饮娱乐,元神则被封印成为又一个”龙珠“。得亏观音菩萨求情,玉帝才卖个面子给西天如来,小白龙三太子成了唐僧的坐骑白马。
细思极恐啊亲!上仙们在凌霄殿和玉帝宴饮,玉帝大领导请客招待各方大佬,除了王母娘娘的蟠桃,玉液琼浆,仙丹仙果,就数这龙肝凤胆了。龙族的肉已经是人家的盘中餐了,可见当时的龙族地位是非常尴尬的。美猴王这个妖猴夺取了东海龙王敖广的镇海神针,四海龙王凑齐一副兵甲,才能送瘟神,哪吒小儿就直接扒龙皮抽龙筋了。可见龙族的神通修为也大打折扣,实在是技不如人。泾河龙王都被人间魏征给梦斩了,实在无能为力,还是求过人间天子唐王李世民的。
那么问题来了,龙族在我们印象中不是一种神圣吗?什么时候堕落至此了?原因又是什么?
(一)小白龙龙族地位的神圣与平凡之路:封神大战之与先天后天新秩序的建立关系。
从《山海经》等上古神话传说中,我们可以知道,龙族和其他许多上古神兽一样,都曾经有过极高的修为和地位,甚至龙族一度高高在上,龙凤呈祥,其他麒麟、鹏鸟、狮象、麋鹿、白鹤、甚至牛等,都有着极高修为和神通。这个局面是什么时候彻底结束的呢?就是《封神演义》中的封神大战,天庭与西方教二元秩序建立的时候,这是个节骨眼,分水岭。
鸿钧、女娲三皇和昊天主导的这场封神大战,建立了以昊天天庭为中心的神仙道新秩序,姜子牙封神榜的意义和影响可谓深远:
1、直接划分了先天圣人和后天圣人这么一条线。你像鸿钧老祖、女娲三皇、昊天,就是混元无极大罗金仙,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三圣则是混元大罗金仙,加上西方教接引、准提二圣,陆压,这就是先天圣人,后面的李靖父子四人、杨戬、雷震子、韦护等七位就只能算是后天圣人了,孙悟空齐天大圣也可以算是这个路数。要得真道,必须要被这个系统认可,颁发博士证书。不然,神通再大,修为再高,最多也只能像菩提祖师和地仙之祖镇元子那样,低调低调再低调。
2、组建了以昊天为主的天庭神仙道新的严格的体系、系统。封神大战后,昊天势力坐大,只有进入他的班组编制,才能成为是正宗的神仙;当然西方教或是后来的西天佛陀世界,也是独立存在,与天庭分庭抗礼,分而治之,划分了势力范围。
3、非常重要的一点,也正是各路在野修真者们的致命痛点,就是,天庭和西天组合拳,降维打击在野后天修真者,普罗大众,他们占据了神仙道最好的道场,吸纳了最多的日月精华和极其有限越来越稀薄的先天灵气。也就是说,一,他们把持了修真的绝佳地,二,他们明火执仗或是暗地里使绊子,降维打击后来的修真者,如此,长此以往,诚心的修真者们也很难有多高的修为和神通能耐了。这一点倒是跟最近的电影《姜子牙》很相似,就是阻断了神人或是神魔联通的道路。
第二、小白龙龙族由神龙到龙肝凤髓盘中餐的悲情之路:高人驾驭,造化弄人。我们从各种神仙大佬的坐骑说起。
鸿钧祖师:鲲鹏。鱼类和鸟类的双重结合体。
太上老君:青牛。
通天教主:奎牛。
元始天尊:九龙沉香辇。就是九条龙拉的一辆车。
玉帝:八景鸾舆。八只青鸟拉的一辆车,青鸟,就是《山海经》里凤凰的一种。
南极仙翁寿星:白鹿+仙鹤。
各种菩萨:文殊狮子,普贤白象,观音则是犼+狮子+象。莲花不作数的,是一种修为的标志。
地藏王菩萨:谛听。
我们再展开来多看几个:
黄帝:应龙。应龙也是龙族的一种。
炎帝:鹏鸟。就是金翅大鹏,鹏的一种。
蚩尤:食铁兽。食铁兽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国宝大熊猫了——不要小看它哦,它可不是什么宠物,是实实在在的上古神兽,以铜铁硬竹为食的《山海经》史前巨兽。
食铁兽功夫熊猫
.
亲,到这里,你看出来什么门道来了吗?
就是说,封神大战之前的各种上古神兽,他们也都有着极高的修为和神通,有的甚至比他的主人在某方面还要强悍,不过是一物降一物,被设计算计降伏罢了。都是准圣级别的存在。
什么?长公子你不是在开玩笑吧?亲,事实证明一切哦!好,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
这个例子就是九灵元圣,九头狮子,文殊菩萨的坐骑。《西游记》中的这个九头狮子,他的修为是个什么高度呢?他一声吼,可以上彻九天,下抵九幽,上穷碧落下黄泉;他对唐僧肉不感冒,本身就与天同寿;他不靠任何宝贝,就可以轻松搞定齐天大圣孙悟空+天蓬元帅猪八戒+卷帘大将沙悟净+金蝉子唐僧这个豪华组合天团,上古神兽,够犀利吧。地藏王谛听,能知所有人的过去和未来,主人也得靠他来辨别是非贤愚断案,不可谓不厉害吧!鲲鹏作为鸿钧的坐骑,竟然就是鲲鹏祖师本身,逆天的存在啊!
应龙
应龙
元始天尊用九龙驾车,太上老君和通天教主则都是用的牛拉车,玉帝九凤,应龙帮黄帝战蚩尤,所以你看,封神之前的上古神兽们可都是犀利无比的存在,当然,这也能够说明,神仙大佬们也是逐步揣摩心机、慢慢降伏、驯化的他们。坐骑谁愿意当啊?都是被逼的。再牛逼的坐骑也是坐骑,哪儿有逍遥仙自在!
这就是说,在姜子牙封神榜之后,上古神兽修为已经逆天,这是一回事,他们的子孙后代可就没怎么幸运了,被各路所谓”正神“的天庭和西天联合打压,降维打击,自身神通修为也就大打折扣了,一代不如一代。
小白龙的龙族,也遭遇到了这样的类似灭顶之灾,神龙,凤凰,这样的上古神兽也就成了顶格大佬们的龙肝凤髓盘中餐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板上钉钉。
所以说,小白龙和他的龙族在《西游记》中就是个怎么尴尬的存在,但凡有点能耐的神仙佛陀也不会拿他们当回事。这才是小白龙的痛点所在啊!在玉帝天庭秩序下,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小白龙的出身决定了他是命中注定的悲剧结果。
第三、小白龙背景靠山与兄弟关系: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像小白龙这样出身的人,在神仙道与佛陀界里根本就是被看不起的存在,他的靠山就是他父亲西海龙王,再往上就是四海龙王,东海龙王算是顶格的了,他们可是连玉帝的面都很难见到的。
取经团其他几位就不一样了,唐玄奘是如来弟子金蝉子,美猴王齐天大圣孙悟空背后站着菩提老祖这样的高人,完全不亚于玉帝、如来的神圣,齐天大圣这个名号给他带来很多好处,见人就成老倌儿,兄弟,谁谁都称兄道弟,混世魔王啊;八戒和沙和尚,都是玉帝天庭的旧部,而且个个实权在握,天宫里门路广,朋友多。
取经团的关系,取经之路也是他们师徒五人建立新关系新秩序之路,四万八千里,一路走来,完全确立了金蝉子唐僧之下的秩序,朋友关系,排名就是师兄弟的称呼,而小白龙完全不上道,根本就是个马匹坐骑的存在,不入人家的法眼。亲,你见慈悲为怀的唐朝高僧御弟哥哥唐玄奘介绍的时候,什么时候提及过小白龙这三个字?他是什怎么说的呢?”我是大唐高僧,这是我仨徒弟”,完事了。没有存在感,完全被无视啊有没有?
菩提祖师、美猴王、如来
小白龙,他在这个取经团中,一直是个孤独的旅行者,跟其他四人真谈不上什么朋友,取经的同事。
第四、小白龙的终极命运:取经证道和如来敕封。我们先来看西天佛祖如来对小白龙的敕封:
汝本是西洋大海广晋龙王之子,因汝违逆父命,犯了不孝之罪,幸得皈身皈法,皈我沙门,每日家亏你驮负圣僧来西,又亏你驮负圣经去东,亦有功者,加升汝职正果,为八部天龙马。
如来西天顶格大领导,非常有演讲天赋,字字珠玑,头头是道,实则是绵里藏针,恩威并施。
(一)小白龙你没有什么深厚背景和靠山,你的父亲不过就是西海里的一个小小龙王而已;
(二)你本来忤逆父亲,触犯了玉帝天庭的天条,死罪;
看看大领导是怎么讲话的,领导讲话的艺术,先给你来个下马威,杀威棒。你小白龙本来就是怎么个情况,家庭一般,又是待罪之身。
(三)是我如来差遣观音菩萨向玉帝求情,救了你一命——言外之意,连你的命都是我如来救来的,你有什么资格跟我讲条件?
打一巴掌给个枣,如来巴掌打完了,就开始给新晋的员工甜枣吃了:
(四)小白龙你其实也不错,取经路,来回都是你给唐僧金蝉子代驾,做司机也不容易呀!表现不错,领导我很看中你,不错,试用期满,我代表西天极乐世界集团热烈欢迎你加入我们的行列,敕封你为八部天龙马,继续加油,做个看门保安大叔,做好本职工作。你很优秀,我看好你哦!
作为极乐公司新晋小职员,蓝领工人,小白龙太明白了,命苦啊,结果是预料中的事情,没背景没靠山,也真没干什么出力降妖的大活儿。什么八部天龙马?听起来不错,也是菩萨名单里的成员了,难道真的就可以和观音菩萨平起平坐吗?想什么呢?大领导是在逗我玩呢,不必当真,就是真个大雷音寺里,诸天佛陀菩萨罗汉,哪个会看得起我这个门卫?
不过呢,至少命是保下来了,好死不如赖活着。白岩松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人呐,谁还不是痛并快乐着!
小白龙取经证道,功德圆满,被如来敕封为八部天龙马,做了西天极乐世界大雷音寺的门卫,说是明升暗降也不为过。西天取经,这个如来立意的大工程大项目,本来就是一场交易,小白龙被顶层设计拿命抵上了取经路,最终换得个西天如来门卫这样微薄薪水待遇的岗位,他交换的,是他的自由,甚至是自我本真意识的丧失。《西游记》中,白龙马驮伏有功,为何最后被如来"明升暗罚"永远盘在柱子上?
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如来才 “明升暗罚”。
西游记中,我们一提起唐僧师徒,通常都只会想到四个人,这便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似乎大家都会把小白龙给自动忽略掉,甚至到了西天灵山以后,如来对小白龙仍然是“明升暗罚”,让它永远盘在柱子上了,令人颇为惊讶,为何小白龙的遭遇会怎么惨?
明升暗罚
唐僧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了西天,和如来碰面了。如来也宣布了对众人的封赏,其中唐僧被封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被封为斗战胜佛,猪八戒被封为净坛使者,沙僧被封为金身罗汉,看起来师徒四人的结局都挺好,但是对于小白龙的封赏,很多人却看不懂了。
原文:每日亏你驮负圣僧来西,又亏你驮负圣经去东,亦有功者,加升汝职正果,为八部天龙马。
看起来小白龙的封赏也是不错的,被封为了八部天龙,而且恢复了龙身,不再是以白马示人,但我们接下来往后面看,会发现小白龙其实挺惨的,因为他在恢复龙身后,被安排盘绕在山门里擎天华表柱上。也就是说,小白龙恢复龙身后不仅没有获得自由,而且必须每日盘绕在柱子上,成为了装饰品,往好的说,是装饰品,往坏的说,他变成了看门狗!
堂堂龙王三太子,在帮助唐僧取得真经,立下大功后,原本应该接受封赏,自由自在,现在却失去了自由,比给唐僧当白龙马还不如,这不是明升暗降是什么?虽说小白龙恢复了龙身,不再给别人当苦力了,但是他也失去了自由,成为了花瓶,这完全和他所立下的功劳不匹配!那么为何如来要如此苛待小白龙呢?
事实上,如来之所以对小白龙“明升暗罚”,让它永远盘在柱子上,主要是因为以下两个原因!
一、小白龙地位低下
在唐僧师徒一行人中,小白龙的地位其实是最差的!当初观音让他给唐僧做白龙马时,定位就是干苦力了,和孙悟空等人不一样,说白了,观音等人本来就对小白龙没啥期望,在他们眼中,小白龙本来就不咋样!在西行途中,无论是唐僧还是孙悟空等人,一说起取经人物,都是说的师徒四人,并没有说师徒五人,很明显,他们并没有将小白龙当成一伙人,在他们的意识中,他们是人,小白龙是坐骑,双方差距巨大,只有小白龙还傻乎乎认为唐僧是他的师傅!
正是因为小白龙地位低下,没人看得起他,就连他口口声声称呼为师傅的唐僧,也不愿意对他多看一眼,只把他当牲畜,所以如来在封赏时,才只给白龙马封赏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实际上让小白龙干的工作还不如之前!
二、小白龙本身有缺陷,不会来事
虽说小白龙是龙王三太子出身,但是他在龙宫的地位并不是非常高,因为他有忤逆父亲的劣迹!古代非常看重孝道,小白龙忤逆父亲,其实就已经犯下了大错,最终因烧了殿上明珠,被父亲告上天庭,差点遭到诛杀。事实上,我们想一下,烧毁明珠而已,但凡小白龙不那么任性,但凡他会来事,别忤逆自己的父亲,龙王怎么可能上天庭告状,要弄死自己的儿子?
参加取经队伍后,无论是观音还是唐僧师徒,对于小白龙的定位都是脚力,就是个干苦力的马儿,安守本分就行,其他事情别瞎干,因为西行就是观音等人策划好的剧本。但是小白龙可不管这些,当唐僧遇到危险时,他竟然张口说话了,甚至主动幻化成人形,去和黄袍怪大战,差点酿成大错!
表面上看,小白龙此举,是忠义的表现,但是站在观音等领导的角度来看,小白龙就是搞不清自己的定位,逾越了自己的职权,差点给观音造成了不小的麻烦。试问一下,要是小白龙弄死了黄袍怪,猪八戒还能以什么理由去请回孙悟空,唐僧和孙悟空师徒二人还怎么冰释前嫌?这一切都是观音早就安排好的局,白龙马老老实实当马儿就行了,他的胡乱作为,在观音眼中非但不加分,反而会扣分。所以如来后面才会对小白龙明升暗降,想要小白龙学会做人!
结语
综合来看,《西游记》中,白龙马驮伏有功,最后却被如来“明升暗罚”,永远盘在柱子上了,这里面主要是因为两个原因!一、小白龙地位低下,如来等人看不上小白龙;二、小白龙不会做事,忤逆了观音等幕后大佬,如来不愿意重用他!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呢?欢迎留言讨论哦!
(本文主要参加《西游记》)
《西游记》中,白龙马驮伏有功,为何最后被如来"明升暗罚"永远盘在柱子上?
首先需要申明的是,据《西游记》原著记载,白龙马最后被封为的是“八部天龙马”,而非电视剧中所说的“八部天龙广力菩萨”。连八戒、沙僧都不是菩萨,白龙马更不可能了。就这两个封号相比,地位相差太大了。
汝本是西洋大海广晋龙王之子,因汝违逆父命,犯了不孝之罪,幸得皈身皈法,皈我沙门,每日家亏你驮负圣僧来西,又亏你驮负圣经去东,亦有功者,加升汝职正果,为八部天龙马。 ——《西游记·第一百回 径回东土 五圣成真》
而误传白龙马为菩萨的起因很可能是同章节后面的“大众合掌皈依,都念……”,很多佛祖、菩萨名号那一段。在这一段中,都是佛教的高层人物。师徒五人,只有师傅唐僧(旃檀功德佛)、大徒弟孙悟空(斗战胜佛)在列,八戒的净坛使者和沙僧的金身罗汉都不在列。
而这一段中却出现了“八部天龙广力菩萨”这个名号,所以很显然它并不是指白龙马。由此可以推断出,白龙马得到的正果金身“八部天龙马”和“八部天龙广力菩萨”根本不是一会儿事。从地位等级上来看,“八部天龙马”远低于“八部天龙广力菩萨”。
要想知道白龙马到底是不是被如来“明升暗罚”,我们就要先知道“八部天龙马”到底是干什么的,以及白龙马在加入取经团队前的境况如何!
八部天龙马的职能到底是什么呢?关于“八部天龙马”的职能,西游记原著中也有介绍:
长老四众,俱各叩头谢恩。马亦谢恩讫,仍命揭谛引了马下灵山后崖化龙池边,将马推入池中。须臾间,那马打个展身,即退了毛皮,换了头角,浑身上长起金鳞,腮颔下生出银须,一身瑞气,四爪祥云,飞出化龙池,盘绕在山门里擎天华表柱上,诸佛赞扬如来的大法。 ——《西游记·第一百回 径回东土 五圣成真》
白龙马得到“八部天龙马”正果金身后,在化龙池退去了马形,还原出了本体形态,还长出了金鳞,然后盘绕在山门里的擎天华表柱上。
这是干什么呢?表演杂技吗?当然不是!这正是修成正果后的白龙马的工作——给如来佛的灵山看大门。
所谓的“擎天华表柱”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中华龙柱”,在天安门、明十三陵等景点都有这种柱子。
所以白龙马成正果的工作实际上就是长时间盘绕在柱子上,监视山外的动静,在给西天灵山守大门。如果有什么风吹草动或者人物来访,要及时阻止或禀报。其次,让它盘绕在擎天华表柱上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装饰门面,让人一来就生敬畏之心。不过看守大门的并不只有白龙马一人,因为还有专门守山门的灵将。
白龙马在加入取经团队前的境况关于白龙马在加入取经团队之前,《西游记》原文中也有介绍:
菩萨闻言道:“这厮本是西海敖闰之子。他为纵火烧了殿上明珠,他父告他忤逆,天庭上犯了死罪,是我亲见玉帝,讨他下来,教他与唐僧做个脚力。他怎么反吃了唐僧的马?这等说,等我去来。” ——《西游记·第十五回·蛇盘山诸神暗佑 鹰愁涧意马收缰》
由此可见,白龙马原本是西海龙王的龙太子,因纵火烧了明珠,被亲父亲敖闰告上天庭,玉帝打了三百下后,便要处死,是观世音菩萨救下了他,让他给唐僧做个脚力。
为什么纵火烧明珠会被父亲告忤逆呢?这是因为这颗明珠乃是玉帝所赐,白龙马纵火焚烧是大大的不敬。此时敖闰不将他交出,将来天庭追究下来,不仅地位不保,自己整个家族的姓名可能都会丢。天条苛刻。他也是没有办法的。
后来白龙马在鹰愁涧做了一段时间的妖怪后,才加入取经团队当中。他的人生经历有这样几个阶段:西海太子——将死之龙——下届妖怪——唐僧坐骑——八部天龙马。
白龙马在整个取经过程中的作用是充当脚力,并不是像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是给唐僧做徒弟,当保镖。唐僧在对外人提起徒弟时,也总是说,我有三个徒弟,而不是四个。这说明白龙马算不上是唐僧的徒弟,整个取经队伍中,他的地位是最低的。
白龙马有没有被如来“明升暗罚”呢?从白龙马的经历来看,显然是没有的!如果白龙马没有被观音菩萨救下,加入取经团队,他现在早就在刮龙台上挨一刀,成了一条死龙。连命都没有了,还比什么呢?
如果和没有烧毁明珠前的“西海太子”地位相比呢?白龙马的地位还是提升了!首先四海龙王的地位在《西游记》中地位并不高,属于兴云布雨的下届神仙,隶属于水德星君管制,蟠桃会都是没有资格参加的,所以他们的儿子地位就更低了。其次,哪吒也被人称为三太子,可见当时的“太子”并不是指君主的儿子;最后,金翅大鹏鸟经常以龙为食,可见龙在当时就是一种食物。所以白龙马从“西海太子”变成“八部天龙马”后,地位提升了,起码是进入了编制的人员。
白龙马为何只被封为“八部天龙马”呢?- 按功劳加封
在对师徒五人正果金身的封赏中,主要是按个人的功劳来划定封赏等级的。唐僧和孙悟空,一个的是取经团队的思想首脑,一个是取经团队的安全保障,所以他两人的封赏等级最高,都成了佛祖,八戒和沙僧,虽然本事没孙悟空大,但牵马挑担、合作降妖,也是劳苦功高,所以他们俩等级差不多。至于白龙马,主要是驮伏唐僧西行,没什么技术含量,当然最低。
- 白龙马犯了“意马”之过
观世音菩萨在收服白龙马的时候说的很清楚,是让他给唐僧做个脚力。意思是你只需要好好驮着唐僧就行,其他的事你不用管,其实这也是磨砺白龙马“意马”的心性。
但在《西游记》第三十回“邪魔侵正法,意马忆心猿”中,白龙马却私自现身大战黄袍怪,这其实是犯了僭越和违旨之罪。取经本来就是对取经团队的一个考验,或者说是对师徒四人的一个考验,而不是对白龙马的。白龙马这种超出工作范围的“意马”行为当然让领导不喜,所以便在日后加封中减分。
- 以“八部天龙马”来羞辱天庭
《西游记》在本质上是属于佛道之争,白龙马最开始的身份西海太子是属于道教天庭的。现在白龙马做了“八部天龙马”,你原来天庭的人员却来我灵山做了看门的,对天庭来说是有些打脸的。因为白龙马的背后是四海龙王家族,他不像八戒和沙僧一样在天庭孤身一人,以白龙马来羞辱天庭,更有作用。
若木语总的来说,白龙马被如来封为“八部天龙马”盘绕在擎天华表柱上并不是如来“明升暗罚”,而是根据显示情况作出的封赏决定。对于一个“将死之龙”来说,能够活着,并且混入编制,这已经是相当不错了。
【文/若木 图/网络】
(关注@若木小记 ,为您分享更多精彩!)
参考文献:《西游记》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