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能完全摆脱美国的影响吗?是否德国一直都在等待机会?

德国是不是一直都在等待机会,和日本一样,谋求和真正强国相匹配的一切,不只是经济,还有军事打击能力以及核武器!

能,具体来说能个山药!

作为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德国不仅是欧洲经济的领头羊,更是名副其实的欧盟盟主。时至今日,”德国制造”依然风靡全球,是严谨与优质的代名词,在网络的江湖上,至今仍然流传着青岛下水道德国油纸包的美丽传说。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强大的中欧国家,却始终被深深的郁闷所笼罩,因为大西洋彼岸的美国总是无时不刻不在对德国进行无孔不入的“关怀”。

从1945年二战结束以来,德国就开始了被外国驻军的历史,美苏英法等国纷纷在德国的热土上留下了足迹。而后沧海桑田、事过境迁,在各国驻军陆续打道回府后,美军最终留了下来。

今天的美国,海外驻军数量高达30万人,其中3.5万人分布在德国14个美军基地中,它们的存在,像是牢牢点住了德国的穴位,令这个雄心勃勃的大国动弹不得。

因为有美国军事基地及驻军的存在,使得德国在本质上依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主权国家,不得不面临着受制于美国的尴尬局面。这不仅关乎德国的尊严,更阻挡了德国东山再起的大国命运!

那么,德国能摆脱美国的控制,进而成为真正的大国吗?静夜史认为,虽然德国从未放弃过自力更生的努力,默克尔政府更是为了德国的独立自主而不惜与特朗普政府翻脸,但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德国不会也不可能摆脱美国的控制,因为:

德国没有能力,更没有动力。

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拳头不硬说啥也不行,而德国是一个连拳头也没有的国家。

鉴于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败得太惨,为防止法西斯主义的死灰复燃,美苏等战胜国在二战结束后对德国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惩罚,包括将德国的国土五马分尸,除将奥德河以东包括东普鲁士在内的德国领土全部夺走,剩下的德国土地则被美苏英法四国瓜分。

不过随着丘吉尔震惊世界的“铁幕演说”,美苏冷战格局逐渐形成,由于德国地处美苏争霸前沿,所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对德国的态度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

为防止西欧各国倒向苏联,美国在二战以后通过了援助西欧经济复苏的马歇尔计划,并在1949年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将西欧各国牢牢抓在手里,其中就包括联邦德国。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一改压制德国的政策,开始允许联邦德国重建军事力量。而彼时的苏联也大力支持民主德国复兴,两个德国的军事力量都得到了迅速恢复。

然而,无论联邦德国还是民主德国,本质上都是各自阵营面向对方的窗口国家,美国和苏联即便扶持,也不可能倾尽全力,尤其是达到一战后美国扶持德国的力度。

再加上马歇尔计划本质上就是从经济上控制西欧,各国将其纳入美国主导的国际市场,北约组织的建立更是将西欧各国的军事控制得严严实实。所以即便联邦德国在战后十多年便重新成为西欧经济的领头羊,但本质上依然是美国的附庸,根本逃不出美国的手掌心。

而作为社会主义阵营内第二工业强国的民主德国也是如此,苏联不会允许德国实现真正的东山再起。

当然,即便命运被美苏安排得明明白白,但复兴中的德国也没有放弃过自己的努力。

鉴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撕扯令欧洲这个昔日的国际政治舞台中心逐渐被边缘化,所以不甘“堕落”的西欧各国尤其是德法两国开始放下仇恨,寻求以抱团取暖的方式重现大国荣光。于是从1951年煤钢联营开始,轰轰烈烈的欧洲一体化拉开序幕,最终诞生了震惊世界的欧洲联盟。

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组织,欧盟首先是一个经济组织,所以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德国成为无可争议的欧盟领袖,1990年德国统一后更是如此。

对于德国而言,虽然没有在政治上统一欧洲,实现称霸欧洲的梦想,但德国却在欧盟框架内将其他欧盟成员国作为自己的原料产地和消费市场,实现了曲线统一欧洲的目标。

当前的德国,虽然在保护费问题上和美国剑拔弩张,但深受美国控制的德国根本没有能力将美军扫地出门。毕竟,德国不仅打不过美国,更撼动不了二战以来形成的雅尔塔体系。毕竟, 德国作为二战战败国的帽子始终都在,美国在控制德国的同时也在代表世界伸张正义,这使得德国对美国的反抗,既是挑衅美国的霸权,又是挑战国际社会的底线。

所以,德国没有反美的能力。当然,更尴尬的是,今天的德国,可能并没有那么恨美。

应该说,虽然美国的控制令德国失去了基本的主权,但今日德国的成就毫无疑问都是美国所赐,除了马歇尔计划,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军火订单也是联邦德国起死回生的重要法宝,这种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是德国能在战后10年便东山再起的重要因素。

而且,正因为冷战格局的针锋相对,才让两个德国有了被扶持的理由,甚至欧盟的壮大也是借助了美苏争霸的历史契机。

虽然1991年苏联解体后,德国及西欧面临的威胁烟消云散,默克尔政府也在不断通过靠近俄罗斯的方式增加叫板美国的筹码。但问题在于美国为保持西欧各国的向心力,不断强化俄罗斯的“狼外婆”角色。而且更重要的是,苏联解体后实力一蹶不振的俄罗斯,虽然没有平推欧洲的钢铁洪流,却从未放弃过打进欧洲的梦想,德国虽然有借力俄罗斯的兴趣,但本质上依然和这个白皮鞑靼国没有最基本的共同语言。

在当前德国军队早已废柴的情况下,美国无疑比俄罗斯更加“友好”,所以德国虽然和美国话不投机,但却不能没有美国的保护和支持。

而且就像那句“孩子有危险时,爸爸是保护神;孩子没有危险时,爸爸是最大的危险”一样,如果德国选择和美国翻脸,那么美国的报复将会比俄罗斯更加令德国痛不欲生。

所以,在当前国际格局下,德国也许有挣脱之心,但却无自立之能。再加上核武器的存在使世界大战无从爆发,雅尔塔体系无从瓦解,德国被美国控制的局面也就不可能彻底改变。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德国能完全摆脱美国的影响吗?是否德国一直都在等待机会?

普京表示:德国正在成为世界超级大国。默克尔15年的德国总理生涯,只有一件事儿,就是让德国摆脱美国影响,重新成为一个正常国家,重振雄风。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普京最理解默克尔。可是,令人遗憾的是,2021年,默克尔将退出总理职位,而接下来的德国领导人,是否有能力像默克尔一样,坚定地走独立自主的发展路线呢?看起来有些难。

摆脱美国影响是包括德国在内欧洲各国的意愿

当前的欧洲国家,我们表面上看起来像极了美国小弟,美国一呼,欧洲小弟便摇旗呐喊。因此,在我们的表述里欧美常常被放在一起表达,似乎它们这些国家天生就是联盟、盟友一样。事实却并非如此。

几十年来,欧洲各国与美国的关系,就是,合,合不起来,断,真的不敢断,因此,便各自在利益的交互之中各取所需。在安全方面,欧洲各国严重依赖美国,避免欧洲北方国家俄罗斯的虎视耽耽;在经济方面,美国极尽各种盘剥、收割之能事,令欧洲国家早已心存不满,虽然也偶有反抗,但奈何实力不济,最终认怂的还是欧洲国家。

由此,在当时欧洲共同体难于发挥有效的作用的情况下,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等六国于1993年正式发起成立欧洲联盟,现在联盟已经拥有27个成员国。作为军事上有北约作保障的欧盟,其核心目的还是欧洲经济上的独立,摆脱美国的影响。因此,欧盟有统一的货币欧元。目前,欧盟是世界最大的经济联合体,其经济总量超过美国。

然而,由于希腊加入欧盟前被美国高盛银行埋雷,最终导致希腊债务危机,国家破产,直接引发了欧盟范围内的债务危机,这使得欧盟经济面临极大的考验。欧盟经济上想要摆脱美国的影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默克尔新欧洲铁娘子出现,欧洲燃起摆脱美国的希望

与其说德国一直在等待机会,倒不如说欧盟一直在等待机会。当年,德国领导者希望通过武力实现欧洲统一,但默克尔则选择希望通过联盟这一平台,使得欧洲更加独立自主,当然这种方式,欧洲各国也会更加接受。

关于默克尔发生转变的时间点是2013年美国棱镜风波。此前,默克尔的一系列理念和行动还是唯美国马首是瞻,追随美国的意愿非常明显。然而,棱镜门事件发生后,美国在此前的10年当中持续监听默克尔的电话通话。于是她打电话给奥巴马,奥巴马表示,他保证美国现在不会监听她,以后也不会监听她,意思是以前监听我不管,但现在以后可以保证。

从此,默克尔开始向欧洲铁娘子形象转变,力图带领欧盟摆脱美国影响。

想必这张照片大家都看到过,这是默克尔在G7会议上怒怼特朗普时的场景。

关于欧洲各国5G建设上,很多欧洲国家受到美国的压力而选择放弃与华为进行合作。德国政府马上要出台一份有关5G网络建设安全的文件。这份文件上规定,除了技术审核外,德国有关部门还要对电信供应商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查,要查看这家企业与所在国当局的关系密切程度。默克尔对这份5G网络的审查条例十分赞同,但明确拒绝禁止单个公司。

然而,虽然默克尔对于美国展现强硬,但其中一个焦点项目就是俄罗斯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北二溪项目,在受到美国相关制裁之后,德国面临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默克尔也感受到非常大的压力。此前,默克尔强硬表态,不会停止北二溪项目,会在能源上与俄罗斯继续保持合作。但显然,美国一系列的举动,还是让默克尔面临比较大的困难和压力。

总体来说,虽然德国始终力图摆脱美国的影响,但毕竟美国的势力已经渗透到欧洲的各个领域,而且美国有足够的能力限制欧洲的行动,这使得即便铁娘子默克尔也无能为力。因此,恐怕德国想要寻找摆脱美国的机会,但这个机会到来的时间还会很长。

德国能完全摆脱美国的影响吗?是否德国一直都在等待机会?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并非如此。

今天的德国已经不是纳粹德国时期,国内已经完全不同。

德国人厌恶战争,厌恶军事。

在二战期间,德国人踊跃参军,以做军人为荣。

很多德国将军自己指挥作战,儿子就在前线战壕内厮杀,很多就这么死了。

以曼施坦因为例,当他指挥的大军陷入列宁格勒的泥泞中无法自拔时,得到了他儿子吉罗战死的消息。

由于军情紧急,曼施坦因甚至没有悲痛的时间。

因为第6军团在斯大林格勒被包围了,必须等着他去救援,这可是关系到德国命运的大事。

表面上,曼施坦因没有显示出任何悲痛。

今天德国人完全不同,而且反战情绪高涨。

比如2003年伊拉克自由运动打响的时候,5万德国青少年聚集柏林抗议游行。晚间又有2万人举行示威。

估计这一时刻,有25万德国人临时聚集在各城市举行了10多个抗议活动。

今天德国人也不去当兵,兵员严重不足。

最近的德国联邦国防军为应付兵员不足、尤其专业人才严重匮乏的局面,准备吸收欧盟其他国家公民参军。

看看,德国人竟然要其他国家人来参军,这不是搞笑吗?

德国士兵人数为18万2千,缺编非常严重。而且这18万人中,女兵比例是历史最高水平,为12%。

另外,德军对于武器也不用心。

德国今天是欧盟头号强国,然而德国三军实力并不强。

尤其是德国海军,实力非常薄弱。

虽然由于为战败国的身份,德国海军被禁止使用巡洋舰、航空母舰、核子动力潜艇等侵略性舰艇,与装备在其上的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和核子武器。

然而,德国海军仍然可以以驱逐舰、护卫舰、柴电动力潜舰、两栖攻击舰等等,建立强大海军。

但德国海军发展缓慢。目前最先进的为巴登-符腾堡级巡防舰,排水量7000吨。

本来计划制造8艘,每艘造价为6.5亿欧元。

最终又被砍到4艘,第1艘本来计划2016年服役,第4艘计划2018年服役。

结果,第1艘因质量问题拖到今年刚刚服役,其余3艘还在建造中。

而目前德国海军水面军舰实力非常薄弱,主力萨克森级巡防舰排水量只有5000吨,一共只有3艘,最新1艘也服役了15年。

以德国如此强大的国力和世界地位,海军薄弱到这种地步,主要还是忽视军事的原因。

德国人不支持恢复军事大国地位。

在这种情况下,德国人并不希望美国撤军,反而希望美军长期在德国驻扎,这会大大减少德国自身的军事投入。

虽然德国民族政党,极左翼和极右翼都支持美军撤退,但普通德国民众只有35%支持美军撤退。

德国能完全摆脱美国的影响吗?是否德国一直都在等待机会?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最近的一次讲话中提到,美国一家独大的时代已经过去,德国和中国已经成为新的超级大国,国际舞台理应具有他们的座位。那么现在德国是否具备摆脱美国的时机,德国还有没有“称霸”欧洲的时代,德国是否可以取代英国或者法国而成为欧洲的代言人。

德国国土面积大约35万平方公里,2019年GDP4万亿美元,世界第四。人口8600万。妥妥地欧洲第一大国,但就目前来看,德国想要摆脱美国控制很难,而英法也乐于让美国来压一压德国,不至于让德国翻天。用《欧洲时报》的话说就是: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不是德国的人欧洲。但也不得不承认的是,欧洲现在已经深深地打印上了德国人的烙印,现在德国政府作到了当年希特勒都没有做到的事情。德国的强大,就预示着美国的衰落。这个现象也是美国政府无法接受的,现在的美国在欧洲最大的军事基地还是德国,可见美国对德国“管控”之严。不仅如此,英国在德国也有驻军。由于是二战战败国,德国至今无法制造和拥有核武器与高精尖武器,一个国家再富裕,如果军事不强悍,显然讲话是没有力度的,看看俄罗斯就知道了。

德国的国际影响力也仅仅局限于欧洲。国际舞台鲜有德国的声音,虽然在伊朗问题上展现了一回,但也是在拉住英法以后,而美国在伊朗问题上过于孤立的才造成的。德国现在也许在卧薪尝胆,意图东山再起,但德国彻底崛起并“统一”的话。最吃亏就是美国,这显然是美国绝对不愿意看到的,这也是为何德国一个劲地整合欧洲,而美国一再分裂欧洲而且把英国分裂出去的原因 ,德国向法国呼吁,让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让给欧盟,德国的这个提议被法国政府断然拒绝,并表示默克尔的提议是“异想天开”。美国则表示,这个方案是不可接受的。显然,德国意图整合欧洲的力量为己所用,自己则作为欧盟的的领袖从而和美国,俄罗斯并驾齐驱。但问题德国领导力和凝聚力都不足以领导欧洲。现在的欧洲还得依靠美国来维系欧洲的统一和凝聚力。这也 不得不是欧洲的悲哀。

就目前看,现在欧洲一体化形式是最为符合德国的理由,欧盟的统一正在朝着德国式统一前进。正式由于欧盟的存在才使得德国国际贸易顺差位居世界第一。现在经济是德国最为优秀的地方,在政治和军事领域德国还不足以和法国与英国想抗衡,就更别提美国了。所以说,德国在欧洲政治、经济、文化一体完成之前,不会主动挑战美国。而一旦德国出现战略误判,也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这也是为何,自特朗普上台以后,德国与美国关系不睦,美国威胁要从德国撤军。德国虽然求之不得,但也不得挽留一部分,一旦美国真的撤军,大概也就翻脸了。毕竟不能撕破脸。何况还有一个俄罗斯虎视眈眈。

德国最大希望就是,早日摆脱美国的控制,成为一个能领导欧洲的领袖,以另外一种形式来统一欧洲,实现德国昔日之辉煌和伟大。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德国能完全摆脱美国的影响吗?是否德国一直都在等待机会?

德国虽战败国,受到美国摆布,处处受美压制,但是却很硬气,还清一切赔偿,各国友好往来,特别是在欧洲,树立良好形象,主导欧洲各国,取得很大成就,特别是德总理,铁娘子默克尔,更是雄才大略,敢对美国说不,美国撤军德国,连核武器一起,通通的滚回去,摆脱美国压制,独立自主政府,对待中俄态度,发展经贸往来,共同致富繁华,反对美国霸权,早晚有那一天,成为主权国家。

德国能完全摆脱美国的影响吗?是否德国一直都在等待机会?

德国和美国是北约盟友,但是随着美德之间矛盾冲突越来越多,美国不断向德国施压,这让美德之间关系出现很大的裂痕。那么在美国不断威逼利诱之下,德国会不会选择抛开美国,带领一帮欧洲盟友单干呢?今天就这个话题,铭苏先生具体给大家分析一下:

一、美德面临的主要矛盾冲突

第一、分担北约军费矛盾冲突

近期白宫突然宣布要从德国撤走9500名美军,这让美德之间的信任关系受到一定的冲击。特朗普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这无疑与德国不愿意承担更多的北约军费有关。美国为了减少自己的军费开支,要求自己的北约盟友将军费开支提高到本国GDP的2%,这遭到很多北约盟友的抵制,德国作为欧盟最大的经济体,也不愿意承担过多的北约军费,这令特朗普非常不满。

特朗普认为,美国在德国驻军,向德国提供了安全防卫服务,那么德国理应承担更多的北约军费。由于德国默克尔政府对美国增加军费的要求采取抵制措施,所以特朗普以撤军来回应德国。

第二、北溪二号利益冲突

近期默克尔与特朗普在通话中因北溪二号项目发生争吵,由于北溪二号项目关系着德国的能源供应安全,所以德国大力支持俄罗斯主导的北溪二号项目的建设。但是,美国为了向欧洲盟友推销自己的液化天然气,坚决反对北溪二号的建设,为此多次发布对北溪二号项目参与企业的制裁措施,直接导致北溪二号停摆。

第三、德国对美国干预自己内政不满

德国作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在对外政策上有自己的主张,但是美国为了让德国配合自己的海外战略,频频对德国内政指手画脚,引发德国政府对美国的不满。

比如,德国建设自己的5G网络,需要华为的参与,但是美国政府极力反对。美国要求德国在新冠问题上一起参与抹黑中国,但是德国不想参与其中,为此默克尔还拒绝6月底去美国参加G7峰会。

美国前驻德大使理查德•格伦内尔因为经常对德国政府施号发令,被戏称为德国的“太上皇”,德国政府高层对其强烈不满。

二、德国面临的选择

德国和美国之间存在诸多的矛盾冲突,那么德国是否就要抛开美国,然后带领自己的欧洲盟友单干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第一、德国短期内还难以脱离北约构建自己的安全防务体系。

在二战以后,美国主导建立了北约,美国通过北约控制了欧洲的军事防务体系,而德国有美驻欧陆军司令部和美驻欧空军司令部,美国通过在德国驻军,不但可以钳制德国,而且还可以威慑周边国家。也正是因为美国在欧洲多国驻军,这使这些盟友在对外政策上长期不得不唯美国马首之瞻。

美国现在德国的驻军还有3.45万人,即使这次美国撤走9500人,还有2.5万人。鉴于德国的重要战略地位,美国是不会轻易将驻军全部撤走的,所以德国在军事上很难摆脱美国的影响,短期内不可能构建自己的独立防务体系。所以,在军事防御上,德国还将继续依托北约来实现。

第二、虽然美德有利益冲突,但是双方在经济上还是有很多共同合作利益。

二战后,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对欧洲国家进行经济援助,德国也是美国重点援助和扶持的对象,这使德国的经济得以快速的恢复。美国通过援助德国,美德得以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

美国是全球第一大经济体,欧盟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两大经济体的自由贸易协议还在谈判中,一旦达成就是世界上最大自贸区。德国作为欧盟的主导国,虽然在为自己及欧盟争取利益,但是与美国还是存在共同的合作利益的,所以德国也不会与美国彻底决裂。

第三、美德都属于发达盟友圈子,割不断,理还乱。

美国和德国都是G7成员,这是一个由发达国家组成的小圈子,他们会定期开会就一些热门问题进行讨论,以达成共识,采取共同行动,维护他们小集团的利益。

目前美国最大的族群是德裔美国人,有6000万以上,约占美国总人口的18%,美国和德国有着这层关系纽带,德国要想彻底同美国翻脸也比较难,毕竟两国很多人有着亲缘关系。

在目前的全球格局下,虽然以德国为首的欧盟在同美国的交往中更多地保持自己的主张,但是他们与美国有扯不断的利益纠葛,合作使他们利益最大化,走向彻底决裂的可能性非常小。所以,德国也不可能抛开美国,带领欧洲一帮小弟单干。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