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有名的武器苏T34坦克喀秋莎,德虎式坦克为什么没美国的?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那是你不知道而已。
美国二战可以说,海陆空三军任何一种武器都是比较厉害的。
美军在所有常规武器领域,并没有明显的短板,这就是综合国力和军力强大的表现。
这些武器有很多文章介绍了,萨沙也不想多说,就说说看起来很烂的M4谢尔曼坦克。
很多人拿谢尔曼坦克对抗虎式坦克、黑豹坦克,这是不对的。
因为谢尔曼是中型坦克,对手应该是德军最常用的3型、4型坦克。
谢尔曼坦克对于4型坦克,还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在北非同隆美尔装甲部队在1942年的交手中,谢尔曼坦克大占上风。
当时非洲兵团主力是3型坦克以及少量4型坦克长身管型,其中3型坦克只能在500米以内击穿谢尔曼的装甲,装甲防御力也差得很远。
英军在阿拉曼战役中大量使用。战役以后,隆美尔写道:“敌方的新式谢尔曼坦克,比我们所有的型号都要先进。” 实际上,在北非战场上德国只有少数几种能在1000米以外从正面击穿谢尔曼坦克装甲的武器,如虎式坦克、Pak 40反坦克炮和四号F2型坦克。
而4型坦克大体和谢尔曼坦克旗鼓相当,然而谢尔曼坦克的防御能力比较强。
正面装甲厚51毫米,56°倾斜;侧面38毫米垂直;炮塔正面装甲厚76.2毫米。
后期谢尔曼M4A2、M4A3、M4A3E8型坦克正面装甲厚63.5毫米,47°倾斜;侧面38毫米垂直;炮塔正面装甲厚89毫米。
4型坦克就弱了很多,炮塔装甲厚度不过50毫米。
4型坦克只能在800米以内,才可以有效击穿谢尔曼坦克的装甲。
德军加厚装甲的4型坦克H型,才有80毫米的正面装甲。
就火炮上来说,4型坦克略强一些。
1944年后,谢尔曼坦克76毫米火炮,大量换装了M61型被帽穿甲弹,穿深达到了500米击穿94毫米30°钢板,可以在500米的距离击毁德军在诺曼底的主力坦克----4型坦克H型。
机动性和可靠性方面,谢尔曼坦克机动性优秀,而且可靠性非常高。苏联曾经得到一批谢尔曼坦克,对它的可靠性非常满意。战后谢尔曼坦克被去掉炮塔,在一些西伯利亚的火车站充当拖拉机使用。
这些谢尔曼坦克一直到70年代才退役,前后使用了30多年之久,足可见坦克极高的可靠性。
另外就是容易制造。
美国二战生产了5万辆M4谢尔曼坦克,而德国只生产了8000辆4型坦克,双方差了6倍之多。
M4谢尔曼坦克性能似乎很平庸,但数量优势可以冲垮德军,况且他能够击败包括4型坦克在内,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战场威胁。
至于黑豹坦克、虎式坦克都是重型坦克,用M4谢尔曼这种中型坦克当然是对付不了。
况且,在美军强大空军和炮兵的支援下,M4谢尔曼坦克更多时候只是作为自行火炮使用,根本不需要和敌人坦克交战。
二战有名的武器苏T34坦克喀秋莎,德虎式坦克为什么没美国的?
众所周知,二战之所以取胜,是因为美国加入到了同盟国阵营,改变了战场敌我力量的对比。
美国之所以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美国军队太强大了。
美国军队为什么强大,说穿了是装备精良,且武器性能优越;在勇气上可能不如苏德日军,但是架不住人家家底厚啊!
很多人觉得美军在二战时期没有什么知名武器,那是因为我们对此了解甚少,其实美军有很多优秀的武器。美军海陆空三军的武器装备都非常给力,除了航母力量庞大,就是空军的轰炸机了。
二战中,美军有一款轰炸机叫“不死轰炸机”,以战斗力勇猛,防护能力强而声名大噪。
这款飞机机型B-17,性能非常优越的一款轰炸机。
它最大的长处就是在遭受攻击之后依旧还可以平安着陆,抗攻击能力出色,1943-1944年间,B-17多次在大白天对德国境内目标从容不迫地进行精密轰炸,德军高射炮密集的炮火对它无可奈何。
B-17的升级机型B-29更是妥妥的空中王者,被称为“超级空中堡垒”的B-29可以在40,000呎以时速350英里的对空速度飞行。
这种高度让当时轴心国大部份战斗机都望尘莫及,对B29无可奈何;即使爬升至这种高度,它们也只能远远跟在B-29屁股后面,速度不能比。
想打到B-29的高射炮不多,防空网对它来说形同虚设,它可以在德国和日本领空来去自如。
除此之外,美军的战斗机在二战中同样非常有名,尤其是P-38战斗机无人不晓。日本的零式战机非常恐怖,但P-38就是零式战机的克星,专治零式各种不服,更让它骄傲的是,山本五十六的座机就是被它干掉的。
言归正传,我们说说在二战中,跟喀秋莎和虎式坦克同样有名的谢尔曼坦克 。美国人不像苏联那么装X,也不像德国人那么显摆,没有给坦克起个自由女神、华盛顿或者豹子什么牛气哄哄的名字。
这种坦克就一个名字——M4中型坦克,谢尔曼这个名字还是英国人友情赠送的,【威廉·特库赛·谢尔曼是美国南北战争北军的名将】
谢尔曼是中型坦克,原则上是不能跟德国的虎式或者苏联的喀秋莎这些重型坦克较量的,因为它们不是一个重量级的,就像让洛马琴科跟刘易斯过招一样。
但是在二战后期决定性的诺曼底登陆作战中,谢尔曼坦克是美国陆军挑大梁的角色,如果不能对虎式形成威胁,盟军靠什么取得登陆作战胜利,难道用拳头吗?
美军不可能用飞机一辆一辆去攻击德国坦克吧。
平心而论,原先的谢尔曼坦克跟德国坦克较量是处于明显下风的。初期型谢尔曼坦克火力先天不足,它装备一门M3型75毫米L/40加农炮,该炮发射的M72穿甲弹能够在900米左右的距离上击穿60mm/30°厚度的钢板,穿甲能力略强于苏联T-34早期型号的76mmF34火炮。
而德军四号坦克全部是加厚装甲,尤其是H型正面装甲厚度达到80mm,谢尔曼只能在对方来到距离自己100米的时候才有可能将其洞穿,但恐怕不到100米的时候,对方早已经开火了。
因此说谢尔曼坦克不是虎式的对手,一些伪军迷会说,在北非战场谢尔曼不是打败了隆美尔的坦克部队吗?
但是在那场战斗中,英国采用的是群殴,400辆谢尔曼坦克围攻德军一百多辆坦克,而且德军坦克燃油不足,配件不足,已经是奄奄一息的病虎。
虽然经过12天激战,英军取胜,但英军付出了惨重代价,每击伤击毁一辆德军坦克,需要付出四辆谢尔曼的代价。
如果真要让隆美尔谈谈对谢尔曼坦克的看法,他老人家一定会说,别给我扯谢尔曼坦克,老子不服。
但是到了诺曼底登陆的时候,那些德军虎式坦克手傻眼了。
他们以为谢尔曼坦克不到一百米没事,对自己没有什么威胁,所以就漫不经心,等美军坦克距离再近一点,距离150米时开火,痛揍这些美国佬。
可是没有等到150米距离,谢尔曼喷出了愤怒的炮弹,把德军坦克打个窟窿,德军坦克手懵逼了。
原来谢尔曼坦克在登陆作战前已经做了小动作,大量换装了M61型被帽穿甲弹,这种穿甲弹改良了对付倾斜装甲和表面硬化装甲的能力。且穿深达到了500米击穿94mm/30°钢板,穿透力大大优于M72穿甲弹和苏制F-34主炮。
而且诺曼底登陆作战中德军唱主角的坦克是H型四号坦克,这种坦克二战时期一共生产8800多辆,远远超过其它型号坦克的产量,是德军陆军的主心骨。
这种坦克的正面装甲厚度是30厘米,所以在500米的距离谢尔曼就可以打废它。部分升级的四号坦克正面装甲厚度得到了50厘米,但也不会等到100米距离,就会被打趴下。
很多谢尔曼坦克的火力强大到了恐怖的地步,它在炮塔上加装了60管4.5英寸火箭发射器;还有的加装了功率强大的喷火器成为喷火坦克。更有的将其主炮改为105毫米榴弹炮,加强软杀伤能力。
谢尔曼坦克还有一个优点就是耐用,故障率超低。德国虎豹坦克每隔1,000公里里程就需要大修一次,坦克必须运回工厂大修。谢尔曼坦克只需要最基本的野战维护就足够了。
因此谢尔曼坦克在二战后期成为欧洲战场上的佼佼者,在二战中也大放异彩,美军有16装甲师装备的是谢尔曼坦克,在德国战场大显神威。
谢尔曼坦克二战中先后生产了49234辆,相比同时期的苏产T-34多了一倍还多。
总之盟军在二战中取胜,空军海军固然起了很大作用,但最有功的还是陆军,而陆军坦克在反法西斯战斗中功不可没,立下了汗马功劳,除了美国大兵作战神勇,还跟它先进的性能密不可分。
二战有名的武器苏T34坦克喀秋莎,德虎式坦克为什么没美国的?
二战有名的武器苏T34坦克喀秋莎,德虎式坦克为什么没美国的?回答这个问题,要从美国参加二战的战场环境和作战需要出发,就像现在美军的作战力量编成一样,并不是美军的所有军事装备都是世界最先进的,在一些领域仍然存在短板和不足,比方说在潜艇和电子战以及激光武器方面,美军并不领先。
首先,美军的军事发展是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逐步提高的。从历史上看,美国就是个多元化的国家,既有土著民族的演变历史,又有南北战争积累的过程,尤其是美国不断从英国殖民地和从墨西哥到北美各个国家的分裂重组,才有后来的美利坚合众国,在一战时,美国仍然还要看英法的脸色行事,只是中立法案让美国把经济振兴放在了首位,以华尔街为主导的科技力量成为了世界的经济中心。
但是,当经济上升到一定程度之后,美国迅速将科技转化成了武器装备的生产力。从一战开始,美国在快速发展军事力量的同时,也将大量武器装备推销到世界各国,这样就让美国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同时,又推动了美军的武器装备升级换代,所以,当其它国家通过易货贸易或者美元购买美国淘汰的武器装备时,美军已经开发出了更先进的作战武器,从一定角度讲,美军一直站在了世界武器发展的金字塔尖。
所以,我们会发现,当欧洲国家经过一战的洗礼,充分认识到以装甲坦克为主的陆地进攻需要一种新的作战样式来替代时,德国贵族军官们把目光投向了闪击战,苏联也将发展空中作战力量和炮兵作为了首选,唯有美国具有更远的目光,优先发展了远程打击力量和海上作战平台,这是美国所处的地理环境和作战条件来决定的。
从这个层面讲,二战爆发时,美国的军事打击力量并不在陆军,而是空中和海上具有其它军队不能比拟的巨大优势,这也是美军能同时在太平洋与日军作战,又同时在诺曼底登陆与德军作战的原因。而优先发展海空军,又是依赖于经济条件的支撑和科技力量的进步,这一点,美国又优于其它发达国家。
其次,一战是冷热兵器的过渡,二战才是装甲坦克最大的试验场。不容置疑,一战中后期,由于英法德率先将装甲坦克用于后勤保障和清除前进障碍,从而让交战各国发现了武器装备升级换代的契机,导致了以古德里安为代表的闪击战理论的诞生。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第三帝国暗中积蓄作战力量的同时,世界各国也在武器装备升级换代上发生了重大改变,一方面,源于一战后各个殖民地国家因殖民地争夺而发生的战争行为,催生了武器装备的更新和战场需要;另一方面,源于日意德为主的轴心国扩张野心,导致世界局势动荡,客观上也为装甲坦克走上战场找到了平台。
所以,在一战时就已存在的装甲雏形,到二战爆发前的几年时间里,装甲坦克的发展实现了突飞猛进的过程。当1936年德军开始组建坦克部队时,苏军也组建了自己的装甲部队,到1939年德军闪击波兰时,苏军的T34坦克已经生产出了两辆,而且还拉到了苏芬战场进行了试验。
而同一时期,美军的主要作战方向放在太平洋及海空军的建设上,到1940年才开发出谢尔曼坦克,就陆上作战效能来讲,谢尔曼刚走上战场时,确实有些力不从心,但经过登陆欧洲战场的洗礼和改进,在速度和进攻能力上也有了后来居上的进步。
因此,从时间跨度上讲,苏军的T34和喀秋莎火箭炮早在德军闪击波兰时,就已经从图纸换成了实物,尤其是T34坦克,它不仅走上战场就成了苏军的装甲主力,还一直成为德军初期装甲进攻的掣肘。而虎式坦克也是德军为应对T34而作的应急举措,到1943年才匆匆开到战场,整个二战期间也才生产了1355辆。至于美军的地面进攻,直到1944年才登陆诺曼底,所以,谢尔曼坦克来到欧洲战场,只能是收尾来了,并没有发挥应有的水平。
第三,地理环境和战略布局,决定了美军不会优先发展陆上装备。要问美军现在最厉害的作战武器是什么?人们一定会说核武器或者航母战斗群,实际上,美军依靠最多的还是远程打击力量,从二战以后美军部署在世界各地320多个军事基地就能看出,保持一条海上通道对美军有多么重要。
所以,当欧洲战场打了两年多,亚洲战场打了10整年时,美国却依靠中立法案和租借法案大发战争财,已经赚得盆满钵满,要不是日军偷袭珍珠港把美国拉入二战,美军的远程打击优势还不知道要闲置到什么时候呢。
因此,当1941年12月份莫斯科战役打得难分难解时,斯大林也是希望美国优先解决欧洲战场的问题,但英美并没实现苏军的愿望,直到1944年才开辟第二战场。从美国登陆欧洲的情况看,在登陆后与德军作战的不到一年时间中,谢尔曼的作用并没体现出来,美军更多的还是投入了空降和空中打击力量,地面部队基本都是打穿插去的。
从上面分析看出,衡量一支军队的作战力量,也要从它所处的作战环境和防御方向来看,美国多面靠海,建国几百年本土还没受到过战争打击,也是由于有一支跑得快打得远的远程打击力量,而苏德战争爆发时,交战双方都是以陆地作战为主,当然将装甲坦克的进攻作为首选,T34和虎式比谢尔曼略高一筹也就不足为奇了。
更多资讯请关注岛主说事,喜欢本文的读者请点赞、收藏和分享一下吧!
二战有名的武器苏T34坦克喀秋莎,德虎式坦克为什么没美国的?
作为二战最大的军火生产商,美国会没有知名武器?开玩笑啊!
谢尔曼坦克:产量达49234辆,仅次于T34坦克。这种坦克虽然不是性能最好的,但是,其也有独到之处。作为输出型武器,它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运输问题,参考了美国“自由轮”的船舱数据,更方便大批量远洋运输。
其机动性也不错,炮塔转向速度也是众多坦克中最快的,转动一周只需要不足10秒钟。在电影《狂怒》中,也是因此男主的谢尔曼能比德军坦克转向更快,才在绕圈中,将德军坦克击毁。
吉普车:美军走到哪里,都离不开吉普车。当时的吉普车,就是现在美军的悍马。这是一辆让美国大兵引以为荣的汽车。其机动性强,自重又轻,又皮实,深受盟军喜爱。无论是运送物资,还是人员,都是不错的工具。二战期间,这辆车的产量超过60万辆,成为这一时代美国军队的形象。
自由轮:自由轮最初的定位就是“商转军”的货船,从1936年就开始生产。1941年4月,美国通过租借法案的船只为306艘,其中117艘为“自由轮”。这些自由轮可单独装载2840辆吉普车、或440辆坦克、或2.3亿发步枪子弹。在1941年到1945年间,美国18个船坞共计建造了2751艘自由轮。可以说,二战时,海面上到处都有自由轮的身影。
同时,美国在生产自由轮上也创造了很多奇迹。平均只需要42天就可以下水一条新船;最快的一条船,从铺设龙骨到下水只用了4天15小时30分钟。
美国B-29轰炸机,绰号“超级空中堡垒”:这款飞机是二次大战时各国空军中最大型的飞机,火攻日本和空投原子弹都是用的这种飞机。它拥有四个引擎,载弹量达到9072千克炸弹。其装载907 千克炸弹飞行时,航程超过8000千米。其机身上下还有四个炮塔,用于防御。这个系列的飞机共计生产了3970架,最为大飞机来说,产量真的很高了。
除了这些重型武器外,美国的枪支也很出名。
M1911手枪
汤普森冲锋枪:二战期间,生产量达140多万支。
黄油枪,《亮剑》山本特工队用的就是这把穿越枪。美军在二战时生产了60万把。国军远征军和美械师,也装备了以上两款机枪。
《亮剑》李云龙也用过这把枪。
(文|勇战王聊历史)
二战有名的武器苏T34坦克喀秋莎,德虎式坦克为什么没美国的?
二战时期,东线战场上,爆发了当时非常有名的库尔斯克会战,会战中德军与苏军双方共出动了280万人的庞大军力,超过5000架的作战飞机。此役结束以后,德军完全丧失了战略主动权,并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苏军则从库尔斯克开始,进入了收复国土的大规模进攻,被视为东部战线的又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关键转折点。库尔斯克会战中,德苏两军爆发了大规模的坦克战,双方出动的各类坦克数量有将近8000辆,那么多的坦克同时投入战场,坦克的密度可谓非常高了,是二战规模最为庞大的坦克大战。德军装甲集群的主力是虎式坦克,数量超过虎式坦克的是豹式坦克,以及IV号坦克和数量庞大的Stug III 3式突击炮,也称坦克歼击车。苏军装备的T-70轻型坦克,数量最多的就是装备有1门76mm坦克炮的T-34中型坦克,不要说是虎式坦克,即便装备长身管75mm 坦克炮的IV号坦克,都可以在1000米距离上轻松击穿苏军T-34坦克装甲。而苏军T-34坦克,则需要到500米距离才能击穿德军坦克装甲,而且德军坦克历来注重防护,所以战损坦克中有相当部分都是可以修复;相比之下,苏军战损坦克的修复率就差了多了。至于美军装备的坦克,也是非常有名的,好莱坞战争题材的大片《狂怒》,想必有许多军迷在影院追过此片,有的或许在网络上欣赏过,对片中那辆装备1门76mm坦克炮的M-4中型坦克,也即谢尔曼坦克印象深刻。M-4坦克,是在M-3中型坦克的基础上研制而成的,改进了车身、引擎、炮塔、履带等,是二战中产量最大的坦克之一,其产量达49234辆(百度百科数据)。谢尔曼坦克,在北非最早投入战场,在阿拉曼战役中,400辆谢尔曼坦克被火速补充至英国第8集团军,在瓦伦丁步兵坦克的配合下,向成强弩之末的德军发动冲击,经过12天激战,英军大败德意志非洲军团,谢尔曼坦克也由此一战成名。铁血将军巴顿指挥的美军第3装甲师,主要装备就是M-4坦克,在诺曼底登陆以后的历次战斗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或许M-4坦克并不是二战中性能最佳的中型坦克,但巨大的装备数量加上巴顿、蒙哥马利等名将的战场运用,使其在盟军武器装备序列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战有名的武器苏T34坦克喀秋莎,德虎式坦克为什么没美国的?
美国怎么没有出名武器呢,随便列张口就来,空海空三军都有的。
空军二战时期的美国空军比较强大的,性能先进产量巨大。就拿B-17轰炸机来说,就很有名气的,该型轰炸机航程远,载弹量大,采用4台发动机动力,在欧洲战场上,对德国工业生产基地和军事基地进行轰炸的主力机型,最著名的是美国第八航空队。B-17机身结构比较坚固,即使被敌机或者高炮攻击得伤痕累累,也能带着伤返回基地,更夸张的是在战场上承受损害后仍能返回机场。在弹痕累累、机翼与尾翼大部分皆已损毁的严重伤害下,仍能以一具发动机飞返机场等种种英勇事迹,整个战争中,B-17一共投下了64万吨的弹药,超过美国轰炸机总和的40%。
看过一个经典二战电影《孟菲斯美女号》都知道,这架美女轰炸机比较出名,该机执行过25次飞越德境轰炸的任务,期间换了9个发动机、两侧主翼、两个垂尾、两侧主轮及其他更多部件。她是好莱坞电影、新闻片、报纸、书籍和教材里的明星。
陆军二战时期,美国陆军的武器也型号众多,比较先进,最有名气的属于M4谢尔曼坦克,各型号产量达到了将近5万辆,二战之后改进型还在服役,M4谢尔曼拥有一个庞大的家族,型号上统一叫M4,但是有好多其他型号,每一种型号都是新的规格,身、引擎、炮塔、坦克炮、悬挂、履带也不一样,其变形车达到几十种之多。最有名的比如M4、M4A1、M4A2、M4A3、M4A4、M4A6这六种型号的改进型车,主炮有75毫米、76毫米、105毫米,尤其是105毫米坦克炮的坦克,在游戏中,笔者最喜欢用105毫米火炮打击低级房的坦克。在二战时候,通过《租借法案》,苏联装备了大量的M4A2坦克。它们一直被用到60年代。有些车辆在80年代的乌克兰还可以找到。甚至于1996年的莫罗索夫斯卡亚火车站-位于北高加索-仍然在使用一辆谢尔曼改的拖拉机。还有英国的改进型,萤火虫坦克。这些足以说明这款坦克,在二战时期的地位比较大。
海军在现代,美国一旦发生海外的战争或者危机,美国总统第一反应就是问自己的航母战斗群在哪里,的确,美军的航母目前是世界装备数量最多,性能最先进,在二战时期,美国海军的航母在战场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不得不提一艘身经百战的航母——企业号。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发动了偷袭珍珠港的行动,美军太平洋舰队在几个小时之内被打残,美国的三艘航母不再港口,逃过了一劫,这其中就包括企业号航母,这艘航母在之后的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多次被击中之后,大难不死,最拿手的战果就是中途岛海战大败日本航母。战果辉煌,在服役期间一共击落911架敌方飞机,击沉71艘舰船(其中有3艘航母,1艘战列舰,2艘重巡,1艘轻巡,9艘驱逐舰和1艘潜艇),击伤192艘以上舰船。这个战果足以装备一个国家的海军装备了。
这只是随便列举了一部分,还有很多比如汤普森冲锋枪,M1式加兰德步枪,M3李将军中型坦克,北卡罗来纳号战列舰,P-51“野马”战斗机,B-24“解放着”轰炸机,从航母起飞轰炸东京的B-25轰炸机,1945年扔原子弹的B-29轰炸机等,还有很多武器都有着传奇的故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