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8B与雅克38谁更强?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AV8B还是要强一些。
雅克38存在设计上的问题。
雅克38才赢了同AV8B不同的设计:全机有三部发动机,分别是机尾的推进/升举发动机和在驾驶舱后方的两部升举发动机。
飞机起飞时,及时仓后方的盖子打开,里面的2部升举发动机开通,同时极为的推进发动机喷管乡下,3个发动机产生巨大推力,使得飞机起飞。
起飞的时候,飞机的机翼是完全无效的。
起飞到一定高度以后,两部升举发动机关闭,依靠尾部发动机的向后推力,推动飞机飞行。
雅克38最大的问题在于,这套设计非常复杂,需要协调3部发动机完成起飞和降落全过程。
如果其中一个发动机发生问题,就是机毁人亡。由于发动机众多,出现问题的概率也就更大。
另外,2个升举发动机除了使得飞机起降以外,在飞机飞行期间没有任何作用。
而2个发动机的重量和体积都很大,严重影响了雅克38的性能。
所以,双方性能还是颇有差距的。
首先,雅克38的航程为1,300公里。AV8B航程为2,200公里,比前者高出接近1000公里。抛去双方差距不谈,雅克38的航程太短,到了离谱的地步。苏军讥笑他为“桅杆保卫者”,也就是只能围着航母的桅杆转。
其次,雅克38可以携带1门23毫米口径机炮、2枚R-60(AA-8)空对空导弹,还有S-24航空火箭弹等600公斤外挂武器。这个武器装载量太小,区区600公斤连反舰导弹也装载不了。
AV8B 除了1门GAU-12U 25毫米航炮以外, 7 个武器挂载点可承受重量为5987公斤的武器,可以轻松携带2枚AGM-84鱼叉反舰导弹。
所以,雅克38只能制空,AV8B则可以对海对地攻击。
另外,雅克38故障太多。
当苏军介入阿富汗战争时曾试过把眼科38部署在陆上机场,但因为在垂直升降时扬起太多砂尘,导致故障极多,只能放弃。
而AV8B稳定性很强,是经受过实战的成熟武器。
AV-8B参加过沙漠风暴行动,共出动了3,342架次,飞行小时为4317小时,且投放了2700吨以上的弹药。在该战争中,AV-8B总击落为5架,都是被地面防空火力击落的。
AV8B与雅克38谁更强?
AV8B就是大名鼎鼎的美国版“海鹞”垂直短距起降战机,是当年美国在面临自家两栖攻击舰无固定翼舰载机可用,自己研发失败后从英国购买的机型本国编号。而英国霍克研发的“鹞”式垂直起降、短距起飞战机也因为特殊的起降形式,不光大量装备英国海军航母、而且也顺势出口到包括西班牙、泰国、意大利等多个国家成为这些装备有轻型航母的舰载机选型。但是对于雅克38而言,其虽然也是和鹞式一样具备垂直起降、短距起飞能力的固定翼战机,但是雅克38实际上是上世纪60年代末期英国的鹞式战机已经在试验飞行时才仓皇上马的机型,而且因为仓皇上马以及早前的技术验证机型不够成熟等原因,实际进行试飞并小批量装备服役的雅克38就是一架“技术不完整、垂直起降能力低下”的不完整机型。那么实际用两架战机自身数据来说话的话还是可以仔细对比一下的,对于这种具备垂直起降能力的固定翼战机而言,自身的最大起飞重量高低直接决定了该型战机的最大作战半径、最大载弹量等性能高低。以鹞式战机来说,该型战机装备了一台加力推力9.6吨的飞马发动机,使得其在垂直起降模式下具有8.5吨的起飞重量优势,同时因为鹞式战机自身空重只有6.7吨,那么其载弹量和载油量至少就有1.8吨,算下来的话也能够保证其具有300公里的作战半径下至少能够挂载2枚响尾蛇制空导弹和两枚幼畜轻型对地导弹的挂载能力;更别说其在短距起飞模式下具有14.5吨的起飞优势下,其更拥有2200公里的作战半径和能够挂载包括宝石路激光制导炸弹在内的将近3吨载弹量优势了,这个载弹量和作战半径对于无敌号等轻型航母而言绝对是够用了。而雅克38因为仓皇上马的原因,整个技术路线并不是很成熟,比如在整机气动布局设计就参考了鹞式战机的设计思路,但是因为苏联在垂直起降发动机技术上的落后,使得雅克38装备的R27发动机只有6.8吨的推力输出,再加上专用的RD36升力发动机最大3.5吨的推力输出,使得其具有将近10.45吨的垂直起飞重量,但是也因为加装了专用的升力发动机和苏联发动机油耗较大、自身结构较重的原因,雅克38战机在垂直起飞模式下,挂载1吨的武器只有240千米的作战半径。而且因为雅克38从一开始不成熟的设计和苏联战机可靠性普遍不高的原因,雅克38战机实际作战能力并不佳。不过这些小毛病并不是说什么大事,但是真正让雅克38和后代机型雅克141走向灭亡的是苏联对于垂直起降战机优势上的“选择性忽视”。因为垂直起降战机最早都是纳粹德国最早开始研发的,盟军攻进柏林后包括苏联、英国、美国等都缴获了大量新概念机型的研发资料和半成品机型,但是二战结束后苏联开始和美军走向了冷战阶段,对于当初缴获来的新技术只进行了小范围的研发测试,后期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这种机型的优势,而且苏联对于航母都不太感冒,更别说只能用于两栖攻击舰或者轻型航母上的这种垂直起降战机了。直到苏联人知道英国研发的垂直起降战机已经在试飞后,才仓皇的让曾经进行了相关机型研发的雅科夫列夫设计局紧急研制,就这样技术本来不成熟的雅克38就这样出现在世人面前。或许是苏联人一直在新型武器的研发上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吧,在垂直起降战机的研发上苏联人并没有完全抄袭英国人的思路,而是根据自身需求进行了相关改进设计,比如雅克38虽然和鹞式战机一样也是亚音速固定翼战机,但是其动力系统却有着自身特殊的见解,比如其专有的升力发动机设计,可110度偏转的矢量喷管都是未来大有前景的设计前沿技术探索,所以我们看到如今美国研发的F35B垂直起降的固定翼战机无论是动力模式还是矢量喷管和升力风扇都是有着当初雅克38身影存在的。所以用雅克38这样一架技术半成熟机型和大批量装备服役的鹞式战机进行对比本身就很不公平。这就好比有人用成飞当年研发的歼9战机和现如今大批量装备服役的枭龙战机对比一个道理。或许苏联人如果从一开始重视航母的发展的话,包括雅克38和后替机型雅克141也能真的和现如今AV8B一样声名显赫,并引领垂直起降战机的发展潮流。
AV8B与雅克38谁更强?
雅克—38代号“铁匠”是一种亚音速舰载垂直起降的攻击战斗机,是专为前苏联“基辅”级航空母舰研制的,每艘航空母舰配备12架~15架,主要用于攻击小型舰艇、舰队防空和侦察。
雅克—38采用的是升力发动机和装有转向喷口的主发动机的组合式动力装置。其主发动机是一台涡喷发动机,2个可旋转的喷口设置在后机身两侧,2台升力发动机则纵列装在座舱后的机身内。起降时主发动机的喷口向下旋转,与升力发动机同时工作,平飞时升力发动机不工作。该机的特点是:垂直起降很平稳,降落着舰很准确,但不能进行短距起降,也不能利用推力转向来改善飞机的机动性。
雅克—38飞机机长15.5米,机高4.37米,翼展7.32米,折叠时为4.88米;全机最大起飞重量 11700千克,最大平飞速度0.95马赫,实用升限 12000米,带副油箱时作战半径240千米~556千米。
雅克—38的气动构型为常规布局,机翼为悬臂式截角三角形中单翼,带下反角的后掠翼,两侧机翼在 1/2长度附近可向上折叠,以便在舰上停放;尾翼由悬臂式下反角后掠平尾和垂尾组成。其机头装有测距雷达,风档前有敌我识别器天线。武器装备全部挂在机翼固定段下的 4个挂架上,可根据所执行的任务,选接机炮吊舱、炸弹、火箭弹、空空导弹、空舰导弹、照相侦察舱等,最大挂弹量2000千克.
雅克—38的作战使用和性能特点虽与西方“鹞”式飞机有所不同,但两者的技术水平大致相当。
“鹞”是一种亚音速单座单发垂直短距起落战斗机,是英国霍克飞机公司和布里斯托尔航空发动机公司研制的世界上第一种实用型垂直短距起落飞机,其主要任务是空中近距支援和战术侦察。
鹞式战斗机机身前后有4个可旋转0°~98.5°的喷气口,提供垂直起落、过渡飞行和常规飞行所需的动升力和推力,机翼翼尖、机尾和机头有喷气反作用喷嘴,用于控制飞机的姿态和改善失速性能。“鹞”具有中低空性能好、机动灵活、分散配置、可随同战线迅速转移等特点。其最大缺点是垂直起飞时航程和活动半径小、载弹量小并且陆上使用时后勤保障困难。
武器装备:典型带弹方案为一对30毫米“阿登”机炮舱,三颗454千克炸弹,一对“马特拉”155火箭发射筒,以及“响尾蛇”空空导弹等。
尺寸数据:翼展7.70米,机长13.89米,机高3.45米,机翼面积18.68平方米。
重量数据:空重558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11340千克。
性能数据:最大平飞速度1186千米/小时(高度300米),海平面最大爬升率180米/秒,实用升限15240米,作战半径垂直起落时92千米、短距滑跑时418千米,转场航程(带四个副油箱)3300千米.
1974-1980年间,苏联海航的115架雅克-38中,有16架在事故中损失,其中4架彻底报销。而“鹞式”除在测试阶段摔了一半的原型机外,1969-1980年间241架中有57架彻底报销。
性能上雅克-38与早期的“鹞式”之间只能说是半斤八两。“鹞式”的优点比雅克-36M(雅克-38)要多,雅克-36M只是速度快一点、腿长一些。在高原、高温地区雅克-38只能采用短距起降模式,而且作战半径也只有120km
AV8B与雅克38谁更强?
谈起垂直起降战机,很多人第一感觉是英国的鹞式战斗机,还有经常露面的美国AV-8B垂直起降战斗机。还有一款就是苏联雅克设计局的雅克-38舰载垂直起降战斗机,二者都是舰载垂直起降战斗机,却有着很大的不同。要说谁更强,得先看看两型号战机的具体性能和实战表现。
雅克-38先来看看雅克-38,1967年,苏联开始研制雅克-38,当时的项目代号是雅克-36M,“M”代表的是改进型,但是雅克-36M和原来的雅克-38相比,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变化成为了另一架新型战机。1976年,苏联批准海军舰载航空兵装备雅克-36M,同一年,编号变成雅克-38。该机机身常规半硬壳轻合金结构,截面为椭圆形。机身整体看起来胖胖的,尾翼常规轻合金结构,采用中单翼布局的切尖三角翼,并带有下反角,所有尾翼面都有后掠。
有意思的是雅克-38采用两套动力系统,由后部的升力/巡航发动机和飞机前部的升力发动机组成。安装了3个发动机,前面两个,后面一个。后面的发动机安装了可转向喷口的套管,可以使飞机转向。发动机这个布局还算新奇。最大飞行速度1280千米每小时,作战半径 (低-低-低,带1000千克武器)240公里,(高空侦察,带侦察舱和两个副油箱)556公里。
说起装备情况,这一点让苏联海军很头疼,试飞的时候虽然有小的故障,但是正是装备部队时候,就跟原来完全不一样了,仅仅几年内,苏联一百多架雅克-38,损失就多达16架。武器为一门23毫米固定航炮,机翼下面一共有4个挂架,能够挂载2000公斤的武器,可以挂载空空导弹,火箭发射巢,250公斤、500公斤炸弹,短距离空地导弹,反舰导弹等武器。雅克-38系列战机共生产了231架。其中包括143架雅克-38、38架雅克-38U和50架雅克-38M。虽然性能算不上优秀,却也实现了苏联海军飞天梦想,为保卫苏联战舰的头皮和水中摸鱼大业作出了贡献。
装备之后,苏军曾用于入侵阿富汗,在高温、高原地区只能短距起降,但是作战半径只有120千米,这对于一架战斗机来说确实短腿。虽然后来有了雅克-38U和雅克-38M的改进型,改进型装备了新发动机,新的发动机发动机虽然推力跟大,但耗油量也更高,航程反而不如改进之前,所以综合各项性能,雅克-38与英国当时的鹞式战斗机没啥区别,各自都是半斤八两。
AV-8BAV-8B是美国海军陆战队装备的战机,在鹞式战机基础上改进了,最开始美国人生产的是AV-8A,主要用于近距离空中支援和侦查,后来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现有很多不足,改进了就成为了AV-8B,一般在两栖攻击舰上搭载。其主要作战任务是海上巡逻、舰队防空、攻击海上目标、侦察和反潜等。
AV-8B的性能明显有了提升,舱盖重新设计,航电系统也改进,外形也得到了优化,装备了新的雷达,激光目标跟踪系统,飞机的整体性能更新了一大截。
武器挂架达到了7个,可以发射先进的响尾蛇空空导弹,机翼下方还可挂载空地导弹,各种炸弹,“硫磺石”反坦克导弹,激光制导炸弹,“小牛”空地导弹等先进武器,还能挂载先进的电子干扰吊舱,最大外挂重量4000公斤以上。最新型的AV-8B发射GPS制导的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还可以发射AIM-120中距空空导弹。
该机作战半径为556千米,快赶上雅克-38的3倍了,但是这款战机实战参加的比较多,该机参加了1991年的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这一点比雅克-38都要强悍。综合以上性能,雅克-38和AV-8B对比的话,必然是AV-8B强悍,无论是重要性能,参战经历和名声对比,雅克-38和AV-8B的前辈鹞式战斗机是相当的,AV-8B属于后生,当然性能优越,AV-8B强的不是一点半点,性能数据都是大于雅克-38的两倍,甚至差一代。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