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从阿富汗陆陆续续撤军,是否是因为害怕塔利班?

是的,既打不赢,又拖不起。阿富汗就是帝国坟场。塔利班躲在山洞里打了近二十年的战争,整整一代人啦。

美国从阿富汗陆陆续续撤军,是否是因为害怕塔利班?

根据现在美国的势力来看,虽然和以前大不相同,但是在这世界上还没有使美国害怕的国家和组织,更不用说阿富汗的塔利班组织了,虽然美国用了这么长的时间,用了那么多的人力物力,并没有消灭塔利班组织,但也不能说明美国怕了塔利班,从阿富汗撤军是让塔利班吓的。

我们都知道,一个国家做出一个决议,制订一个政策,首先考虑的是国家利益,美国投入了大量资本打击塔利班,并没有收到多少收获,回头一看,不禁大吃一惊,远远落在后面的穷弱之国,不声不响的悄悄的赶了上来,在美国人看来,这是对他的威协,这是对他的挑战,对他霸权利益的侵害,是他绝对不能容忍的,于是他就重新调整战略部署,战略重心从一点转移到另一点,也就有了从阿富汗撤军的决定和行动,以后美国重点对付的对象是谁也就一目了然了。

美国从阿富汗陆陆续续撤军,是否是因为害怕塔利班?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不是害怕塔利班。

实际上,美军在阿富汗伤亡并不多。自2001年开始在阿富汗发动“反恐战争”以来,美军士兵死亡人数为2400名。

相反,塔利班战死士兵少说也有十几万人。

但阿富汗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塔利班同基地组织并不一样。

基地组织是跨越民族、种族、国家的伊斯兰极端势力。

目前在美国打击下,阿富汗基地组织基本瓦解,一般认为该国成员只有几百人。

而塔利班是属于普什图族的极端武装团体。

但是根植于阿富汗最大民族普什图族的武装力量。

萨沙最近看啦很多阿富汗战争的资料,发现很多有趣的东西。

比如,塔利班分子是会使用巫术的,而基地组织绝对不会使用巫术。

这是因为基地组织只信仰真主,认为一切巫术都是邪恶的,是违背教义的。

而塔利班是普什图族人,他们早在接受伊斯兰教之间就流行很多巫术,已经根植于每个老百姓的心中。

另外,谁都知道,塔利班在自己的控制区鼓励种植罂粟,随后提炼成海洛因卖给异教徒,以此筹集军费。

对此,基地组织甚至拉登本人就非常不赞同,认为这也是违背教义。

作为穆斯林,不应该从事任何原因的毒品制造和贩卖行为。

所以说,基地组织和塔利班区别很大。所以基地组织可以被美国很容易打出阿富汗,但塔利班则不能,除非美军把普什图族人杀光。

严格来说,今天的阿富汗是在进行一场内战,同反恐战争没有太大关系。因为美国人要对付的只是基地组织,发动911袭击的也是基地组织,而不是塔利班。

现在基地组织已经垮了,塔利班的存在与否也就区别不大。

退一万步说,就算塔利班在阿富汗掌权,又怎么样呢?对美国一样没有什么威胁。

美国从阿富汗陆陆续续撤军,是否是因为害怕塔利班?

美国这次从阿富汗撒军,它不是害怕塔利班,而是其一,觉得在阿20年没捞到一根稻草,既损兵又折将;其二,又害怕世界上正义力量来袭,因为正义的力量势不可挡!

美国从阿富汗陆陆续续撤军,是否是因为害怕塔利班?

不是,是双方签署了和平协议。我来回答:根据美国和阿富汗塔利班,2月29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签署和平协议,旨在结束持续,18年多的阿富汗战争。

据美国和阿富汗塔利班,29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签署了,旨在结束阿富汗战争的和平协议。根据协议,美国将开始逐步减少驻阿富汗的美军,驻阿富汗的外国军队,有望在14个月内,全部撤出。塔利班则承诺,不再让阿富汗成为,恐怖分子的庇护所。协议还规定,阿富汗各方,在2020年3月10日,开始内部谈判,各方代表,将讨论永久停火的时间和方式。下图是美军在阿富汗。

据彭博社消息,美国与塔利班在卡塔尔多哈签署和平协议,以结束18年之久的战争。

彭博社称,911事件后开始的这场双方之间的冲突,演变成了美国历史上,耗时最久的一场战争。下图是阿富汗的美军正在战斗中。

声明说,在29日,签署协议后的135天内,美军最初将削减到8600人,美国及其盟国“将在14个月内完成,在阿富汗剩余驻军的撤出……并将从剩余基地,撤出其所有军队。”

自美国2001年发动阿富汗战争以来,已有超过2400名美军士兵的阵亡。阿富汗战争已成为,美国历史上耗时最久的一场战争。此前,一段时间美国官方,虽然没有公开提及从阿富汗撤军的时间表,但美国媒体预计,在美方与塔利班签署和平协议后,美国在阿富汗驻军,规模将从现在1.3万人下降至8600人。

个人认为美国发动了阿富汗战争至今已有十八年,消耗了大金钱和人员,现时的美国已背负二十几万亿美元的债务,再也无能为力与塔利耗下去了,刚好2020年是美国大选之年,上图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他的意愿,是将美军撤出阿富汗,然而可以增加政治的筹码,不得不低头和塔利班签署和平协议。以上个观点。

美国从阿富汗陆陆续续撤军,是否是因为害怕塔利班?

打了19年,最终还是跟当初的对手握手言和,而且美国其实获利不少!所以,不要老是说美国狼狈地离开“帝国坟墓”了,而事实上现在阿富汗客观存在的两股势力(塔利班和美国如此的阿富汗政府),未来将会继续血雨腥风,而大选年的特朗普却能够得利不少!耗不起,掏钱太多但根本无法从战争泥潭中出来,而对于特朗普来说,这个时候跟塔利班达成和平协议,对于大选年的特朗普来说,就是非常值得的交易!

叙利亚政府军拿下了萨拉基卜,凌晨时分好好分析一下,现在聊聊“特朗普的商业交易——撤军阿富汗”!

1.大选年的美国,作为总统最重要的是什么?兑现诺言啊!所以,如何尽快落地自己当初的承诺,才是特朗普琢磨的事情,但这个事情需要一个“技巧”。就是:比如我想开发一个平台,但是我自己相关数据,但没有技术!找技术开发的,一般的人还不靠谱!怎么办?那就想办法找本身就是软件开发技术公司,以技术入股、合伙人形式加入进来,大家是一个整体!特朗普想做的就是这个操作!

有了上面这个思路,我们再往下分析!

2.从2016年就吵吵着要从阿富汗撤军,但发现从阿富汗撤兵就是“政治不正确”,所以特朗普只能忍忍,找机会。本来去年9月份,特朗普信心满满的宣称在戴维营与塔利班密谈,结果塔利班“死硬死臭”直接将美国大兵“报销”了,气的特朗普直接宣布谈判“已死”!

然后,就是特朗普完全“按照”那些反对特朗普撤军的政客的想法,加大了各种轰炸!甚至用上了非核炸弹,甚至开始在阿富汗增兵!

当然,扔下炸弹之后,结果塔利班根本没有任何收手。但是,特朗普也不忘记“打嘴炮”,说可以一周将阿富汗从地球上抹去!

就在近期,塔利班都边跟美国谈,还是不是向美国大兵“丢炸弹”!虽然特朗普是所谓的“谈判的高手”,但是面对“死硬死硬”的塔利班,特朗普知道这种“不要命”的人,美国根本无法谈!塔利班天天在大山里跟你美国打游击战,关键是塔利班的目标不是要钱,是想让美国撤离,塔利班的目标是要将美国扶持的傀儡阿富汗政府推翻!

(阿富汗在西亚及与中东各国的关系位置)

2.借力打力,找最佳的“中间人”,这个就是美国特朗普要用功的地方!于是,特朗普找到了思路:谁跟塔利班关系好?自然是卡塔尔,还有巴基斯坦!

你这个时候回头看看,为什么特朗普拉着阿里·汗打嘴仗,说可以一周将阿富汗抹去!只是,特朗普后面应该还少了一句:除了塔利班这样的牲畜!就跟那天央视评论员说的,塔利班这些人员是“铁胃”,在山里什么都能够吃得下,而且战斗力超强!

(1)当然,美国特朗普本来去年9月份法推文,信息满满啊!为什么当时很有信心?因为再往前推,相信大家应该还能够记得卡塔尔断交风波,当时沙特带头共有八个国家断交,而伊朗、土耳其坚决支持卡塔尔,当时英武就说:阿联酋这回被美国给忽悠了!

卡塔尔的天然气储量位居全球第三,液化天然气的出口量名列全球首位,而卡塔尔向阿联酋供应的天然气就占到了阿联酋天然气使用总量的40%左右… 虽然卡塔尔已经表示不会切断对阿联酋的天然气供应,但是保不准以后形势愈演愈烈啊…

(2)现在看来,当时美国提出要搞一个“中东版小北约”,实在是藏了太多“祸心”,而逼迫卡塔尔与塔利班谈,让塔利班跟美国能够迅速谈判,才是特朗普当时的一个底牌!现在看来,沙特掏了太多的钱,最终还是给美国“做局”。

(3)巴基斯坦如何拿下?巴铁位置特殊,关键是在多年的阿富汗战争中,巴基斯坦也一直在提供美国大兵物资补给通道,而且美国与巴基斯坦的关系就是:美国一直充当的是巴基斯坦的金主!美国也一直将巴基斯坦作为自己的盟友,每年都有军援。

其实,特朗普与莫迪会晤,特朗普除了大军火订单,就是瞄着大选!

大家是否还记得特朗普当时在广场演讲的时候,突然提到巴基斯坦,然后现场突然就安静下来了!

我们看到很多媒体说:特朗普这次签了军火大单,但是对于农产品什么的协议没有签署。但是,英武依然认为:特朗普对于跟印度的缠斗早已有心里准备,如果——哪一天突然发现印度又跟巴基斯坦掐架,甚至莫迪信心满满地开始所谓地跟着连任后的特朗普搞“印太战略”大家可能就感觉特朗普与莫迪这次会晤就太有意义了。

3.大家看到没有,卡塔尔、巴基斯坦在美国的极限施压的情况下,都已经在跟塔利班私下去沟通谈判是一定的,而阿富汗的未来,巴基斯坦、卡塔尔也一定会承诺:阿富汗是塔利班的天下。所以我们今天看到,阿富汗想总统加尼宣布,不会释放塔利班囚犯。矛盾来了,但是巴基斯坦、卡塔尔在美国施压下,已经给塔利班“站台”、“背书”,自然未来的阿富汗会继续打下去,但美国可能先不管,甚至塔利班直接取代加尼政府都不要惊奇。

另外,有人说特朗普面对股市暴跌,有点儿心情不够好啊!其实,与自己的大选相比,过去几年已经让很多美国的金主包括民主党的金主都赚到太多钱了,所以现在股市见底,后半年在调调就是了。

特朗普现在最焦虑的是新冠疫情!因为特朗普上台就将奥巴马的医保撕毁了,如果疫情控制不住,就有点儿麻烦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