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警机雷达很远就能发现敌机,为什么不在预警机上装远程空空导弹直接发射?
美国最先进的E3望楼预警机,装备了AN/APY-1型S波段脉冲多普勒雷达,最远探测距离可以达到600千米,能够同时跟踪400个目标。而美国的最强五代机F22装备的机载AN/APG-77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不过220千米,只能同时跟踪24个目标。这么看的话,F22的雷达和E3预警机的雷达完全不在一个层次,那么直接在E3预警机上装备先进的远程空对空导弹是不是就能直接远距离吊打F22战斗机了?显然是图样图森破!E3预警机上装备的雷达使用的是2—4GHz的S波段电磁波频段,其优点就是探测距离远,搜索范围大,但是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定位精度不够,而且对隐身目标的探测能力也很渣。如果是用来引导导弹进行攻击,很难让导弹准确命中目标,因此从这一点上就完全否决了预警机装备空空导弹的可能性!(E3预警机内部)
而F22上所使用的AN/APG-77相控阵雷达则使用的是8-12 GHz的X波段电磁波频段,虽然其探测距离不如S波段那么远,但是好处是定位精度高,可以用于机载武器的火控引导,并且由于应用了有源相控阵技术,这款雷达在220千米之外就可以对目标进行定位,直接引导AIM-120C空空导弹进行精确攻击!(AN/APG-77相控阵雷达)(F22发射空空导弹)
事实上就算S波段能够用于引导攻击,但是相对于E3预警机600千米的雷达搜索距离而言,目前全世界射程最远的空空导弹也无法与之匹配!F22上装备的AIM-120C中远程空空导弹最大射程110千米,欧洲“流星”超视距空空导弹最大射程150千米,俄罗斯R77中距空空导弹最大射程90千米,这些导弹的射程不仅完全达不到E3预警机雷达工作距离的1/3,而且即使是最大射程150千米的空空导弹,其不可逃逸区往往也只有30千米左右,一旦超过这个距离,目标完全能够通过大机动过载以及释放诱饵弹逃跑,因此战斗机机头装备的无源和有源相控阵雷达用于引导空空导弹攻击实际上已经完全够用!(欧洲流星超视距空空导弹)
除了雷达工作频段不同导致空空导弹的无法装载之外,预警机弱鸡一般的机动性也是无法胜任攻击任务的!E3预警机采用波音707/320民航客机作为原始机体,装备四台TF33-PW-100A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单台最大推力为93.4千牛,这类民航发动机虽然推力大,但是瞬间爆发能力弱,再加上重达73吨的机体,速度和机动性都不可能高。E3预警机最大升限12500米,最大飞行速度只有855千米/秒,这与F22将近2万米的升限以及2410千米/小时的最高速度相比简直不要太渣!机动能力这么差,即使在超远距离发现了目标,目标只要稍微爬升一点或者加加力逃跑,E3预警机根本连影儿都看不到,又何谈攻击?所以说术业有专攻,预警机主要负责远程警戒和战场态势感知,战斗机负责进攻和战场制空权争夺,那么我们就让他们各司其职!现代战争打的就是体系化作战,如何将二者有机联系起来并发挥最大战斗力才是我们该考虑的事情!而这一产物就是目前最流行的战场数据链系统,通过各个武器平台之间的数据共享,可以让战斗机获得预警机的战场感知能力,通过数据链传输在远距离发现预警机探测到的目标,然后战斗机奔袭过去,将目标击落,这才是发现即摧毁的终极奥义!(美军LINK16型作战数据链系统)
预警机雷达很远就能发现敌机,为什么不在预警机上装远程空空导弹直接发射?
哨兵小虎第660条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既涉及了单个武器平台的作战能力,又涉及了多平台的体系运用问题!
一、“看的到”和“打的到”!用望远镜可以发展10公里处的敌人活动情况,但用狙击枪是无论如何打不到那么远的距离!
同样,目前世界各国的预警机对空探测距离都在400公里以上,但各国的空空导弹却没有一个射程是超过400公里的!
当然了,根据地球的曲率,一架预警机探测雷达再先进,飞的再高,其极限探测距离也就是700公里了。
显然空空导弹的射程做到400公里没有问题,但请注意,空空导弹打的是空中的移动靶,目标只要机动和过载,400公里外,就算导弹速度达到3~4马赫,飞行也要5~7分钟!
除非目标不告警、不机动,雷达反射面还得足够大,悬停在空中直愣愣的等你来打他。。。
二、预警机是有盲区的!预警机和地面雷达一样,地面雷达的正上空是他的探测盲区,而预警机呢正上方和正下方都是盲区,因为预警机没办法向正上和正下这两个地方发射电磁波,那这个盲区到达有多大,不好说。
当然除了正上和正下,前视和后视也是有盲区的!那么用有盲区的雷达为导弹制导,显然是不理想的!
三、预警机的雷达是侧重“预警”,而不是“制导”!干过地导兵和雷达兵的都知道,雷达有预警雷达,用来发现500~1000公里外的目标,但“制导雷达”,或者叫“引导雷达”,其发现距离通常只有50~300公里!
为啥?预警雷达通常不具备测高功能,而“引导雷达”是三坐标雷达,具有测高功能,所以能准确的把目标在空间的位置确定!
所以,别看他发现的远,预警机的测高八成是蒙的,越远测高越不准!
四、预警机的主要作用是探测和控制!预警机就是用来发现敌人,并指挥己方其他飞机拦截目标的,但如果你让预警机把所有的活都干了,恐怕科技还要再发展发展吧!
当然,目前已知的“蜂群”战术,可以说是和楼主的问题不谋而合,用预警机指挥大量的无人机接近目标作战,而预警机只需要远远的看着,这可比用预警机发射导弹高明多了!
(预警机“蜂群”无人机战术↑↑↑)
我是哨兵小虎,一名退役老兵,欢迎你的阅读和关注!
预警机雷达很远就能发现敌机,为什么不在预警机上装远程空空导弹直接发射?
M爱生活爱飞机M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预警机表示臣妾做不到啊...
预警机有个特点就是看得远而且看得多。比如美国用了几十年的主力预警机E-3(望楼),以四发大飞机波音707为平台,背着个雷达罩直径9.1米、厚度1.8米的雷达,对飞行目标探测距离达320千米以上(高空飞行物探测距离更远),能对大气层、地面、水面进行监视,而且其雷达系统上的敌我识别和抗干扰能力还远远强于一般的飞机(如战斗机),所以就发现和识别能力上,预警机甩一般的作战飞机几条街:
基于波音707-320发展而来的E-3A
但是空战你还得考虑空空导弹的感受啊,导弹发射并没有真正简单随便摁按钮就完了。现代空战可以分为四类:飞行员视距外远程、中远程交战,飞行员视距内的近程和超近程交战,前三种交战的主要武器为空空导弹。
目前美国空军的主力中远距空空导弹是AIM-120(阿姆拉姆)先进空空导弹,射程达50-70千米,采用惯性导航及主动雷达制导。
在发射前,载机(战斗机)雷达先获取目标参数(飞行速度、航向等)预判截击的预定空域并将数据输入导弹。接着导弹发射后以最快的速度赶往预定空域并启动自身主动引导雷达跟踪锁定目标直到摧毁。
F-16C翼尖挂载两枚AIM-120导弹
AIM-120弹体结实、速度快、机动性好、抗干扰能力还很强,被它咬住的目标很难脱身,目前美国主力战斗机都有装备。导弹本身只有152千克,装在预警机上发射是可以实现的,但导弹射程就这么大,预警机老远看到也得抵近了再发射吧。
预警机作为战场上高价值目标,自身很容易被敌方雷达探测到,自身也没有什么防卫手段,许多国家都想着用超远程空空导弹(如AIM-54不死鸟)一发干掉对面的预警机,所以预警机“抵近”发射空空导弹是非常不明智的。
巨大的AIM-54导弹能在160千米外狙杀目标
美国空军的主力近距格斗导弹是AIM-9(响尾蛇),采用红外制导,最新的几型AIM-9L/M/P/X具备全向攻击能力,不用像过去那样非得抢占敌机后部发动机高温喷口的有利位置,可以从各个方向上锁定敌机并发射,是真正的发射后不管的制导武器。但其最远射程只有18千米,显然预警机装备近距格斗导弹也是不现实的。
至于技术水平差一点的半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如早期型号的AIM-7(麻雀)),发射后还需要载机持续对目标照射,意味着载机还要朝着目标继续飞行。若一发不中,飞着飞着敌我双方都到眼前了,这换作是预警机不是搞笑嘛...
F-15C发射AIM-7导弹
所以现代空战,最优的作战配置是在机群后方预警机的指挥下,利用自己看得远、看得多的优势引导己方的战斗机,利用机动性好、抗毁能力强的特性去攻击敌方目标,各有侧重、分工合作才是取胜之道!
预警机雷达很远就能发现敌机,为什么不在预警机上装远程空空导弹直接发射?
这个设想貌似可行,但从战场需求和现实技术的角度上来说,实现这个设想还有很多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作战任务分工上不允许。现代战争是一个复杂的组织体系,在这个体系内部,指挥、侦查、进攻、防御等各种兵力都要各司其职。尽管有些兵力的职能在不同战术环境和时间节点,可能有交叉重叠部分,但总体都需要按照职责和功能,发挥各自性能特长,确保体系作战能力的最大化。
预警机的根本职能是利用高空优势,扩大雷达视野,从更远距离、更大范围搜索、监视和跟踪空中海面目标,新型预警机还具有信息分发、指挥协调的功能,相当于一部空中监视雷达+空中指挥部。战斗机的根本作用就是威慑或击溃对方空中力量,夺取制空权,为己方空中进攻打开通道。
从分工来讲,预警机在战区是监视和指挥中枢节点,属于核心装备平台;而战斗机处在作战的最前沿位置,属于末梢装备平台。参与作战行动的预警机比战斗机少的多,预警机对于战区全局的重要性比战斗机更高(通常受到己方的严密保护),而预警机抵近战区将会陷入危险境地。因此,使用预警机这种指挥中枢去参与直接进攻作战,是非常不理智的行为。
举例而言,战场指挥部的作用是总览全局、协调各方,突击队的作用是前沿破袭、毁伤要害,但显然不能因为战场指挥部战情掌握全面,就去执行突击队前沿作战的任务。再换句话说,不能用高价值兵力去执行高风险活动,不能让老板去干马仔的活。
第二,对预警指挥核心功能影响太大。预警机的核心功能就是远距离搜索、监视和指挥,持续发挥好这些作用,需要复杂的雷达系统和控制系统,需要较长时间的滞空能力。如果为预警机增加远程对空导弹和控制设备,必然会增加预警机的作战负载,缩短空中巡航时间,挤占本就紧张的机内战位空间。增加导弹远程进攻的能力,影响预警机核心能力的发挥,显然是极不划算的。
第三,技术上面临诸多难题。一方面,预警雷达难以为远程空空导弹提供制导。
通常预警机雷达,无论是机械扫描雷达,还是电子扫描相控阵雷达,使用的多是S或L波段,这种雷达能够实现360视场的扫描监视,能够发现和引导战机接敌,但其测量精度尚未达为空空导弹提供制导的水平,也就无法引导空空弹发起远程进攻。
另一方面,超远程空空导弹的实际效果尚待检验。
由于雷达具备300~600公里的监视距离,因此预警机通常在战场之外300公里以上的位置进行监视和指挥,因此按照题目设想的模式,预警机装备的远程空空导弹起码要具备300公里以上的射程。
目前,美国AIM120D射程已达160公里,中国PL15射程达到180公里,俄罗斯KS172超远程空空导弹射程可达300公里,中国最新型超远程空空导弹使用了高抛弹道,据称射程将达到400公里。
这些数据都是导弹的最大射程,真正具备高G机动的动力段射程,都比上述数据大打折扣,因此能够在标准的预警机战位实施超远程进攻的导弹,距离实际应用都有一定难度。
而且,如果预警机为了使用现有导弹,前出靠近战场,同样会进入对方远程导弹的打击范围,这就要面临巨大的风险,毕竟在对方战斗眼中,庞大、笨拙、缓慢的预警机,是一个非常容易得手的高价值空中目标。
实际上,即便是现在的超远程空空导弹,由于射程过大、导弹飞行时间较长、目标机动范围过大等因素,使得空空导弹面临着瞄准困难、中继制导复杂、目标丢失等技术问题,都将制约超远程空空导弹的实际应用。
总而言之,术业有专攻,预警机还是要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己方严密保护的战场后方,做好远程监视和协同指挥的任务,如果真到了需要这个“指挥官”直面战场前沿的情况,那恐怕形势就非常危机了!
预警机雷达很远就能发现敌机,为什么不在预警机上装远程空空导弹直接发射?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是因为预警机安装的是大型搜索雷达,而不是火控雷达,这是两回事。
预警机的主要任务,是在尽量原的距离发现敌人,尤其是低空飞行的敌人。
但发现和追踪,同引导导弹攻击那是两个概念。
众所周知,想要看得远,就不可能看得很清楚。相反,想要看得很清楚,就不可能看得很远。
这就是搜索雷达和火控雷达的区别。
搜索雷达只需要监控和追踪敌机的大体防卫,而火控雷达则要引导导弹准确击中高速运动的小型敌机,双方的要求有很大区别。
以我军空警2000为例,相控阵雷达可以监控470公里范围内的目标,数量高达60到100个。空警2000的雷达工作在L波段,频率1400兆赫兹左右,波长约20厘米。
我们再看看歼10战机首批火控雷达--1473脉冲多谱勒雷达的性能。
该雷达最大搜索距离为160公里,上视射距为100公里,下视射距为80公里。
可同时追踪16-20个目标,同时攻击6-8个最具威胁的空中目标。
这种雷达现在看起来已经落后,然而还是可以保证很好的精度,误差在10米之内。
作为预警机来说,它的主要甚至可以说唯一任务就是搜索,安装巨大的搜索雷达已经是将飞机的潜力挖光了,哪里还能再去安装份量不轻的火控雷达。
退一步说,就算安装了火控雷达,预警机体积巨大,行动迟缓,一旦进入空战谈不上有隐身能力,很容易被敌人发现和锁定,最终摧毁。
所以,预警机一般是脱离敌方空空导弹的火力范围的,空战的任务交给专业战斗机去完成。
预警机能够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已经是相当不容易了。
预警机雷达很远就能发现敌机,为什么不在预警机上装远程空空导弹直接发射?
预警机最初是为了减少防空雷达的探测盲区,增加探测范围而研制的,主要是用于搜索、监视、识别和跟踪空中、海面目标,从原理上看,就是利用大中型飞机平台将地面的对空情报雷达及相应的数据处理设备搬到空中,从而有效的扩大预警范围。所以,一般来说,预警机都安装有较大天线孔径的预警雷达(这种类型的雷达通常使用L或者S波段,以确保具备较远的作用距离,因此探测精度较低,无法满足火控解算的需求,因此也无法为空空导弹提供制导或者射击诸元)。
现代化的预警机是对战术空中集群实施统一指挥控制的“飞行指挥所”,通常有高级军官随机升空执勤,不承担直接的战斗任务。二战结束到现在,预警机的发展也走过了数十年的历程,也经过了多次局部战争和空袭行动的实战考验,其作用已经从单纯的远程预警探测发展到空中指挥引导、战术信息传递、战场态势感知等多个方面。在空中进攻战役中,预警机可对突击编队实施指挥控制,协调和分配各个空中战术编队的作战行动;在对空防御作战中,预警机可同时掌握数百个批次的来袭空情态势,引导和指挥数十个批次的截击编队展开抗击行动。可以说,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没有现代化预警机的指挥和引导,要想组织大规模空中战术行动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是各个主要军事强国不惜重金发展或者引进预警机的根本原因。
在现代中远程战术空中行动特别是超视距空战中,由于战斗机本身的雷达探测能力有限,探测距离和视场都不甚理想,战斗机都需要在预警机的引导下飞至目标空域,通过数据链接收来自预警机的目标信息(位置、速度、高度等),使之成为适用于空战决策的空中战术态势信息,以便战斗机可以占据有利阵位,在掌握高度和速度的优势下对敌方目标展开攻击,取得胜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