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靖放弃蒙古一切时一点都没犹豫,为何杨康就放弃不了?问题出在哪里?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主要是两个人的个性完全不同。

郭靖本性淳朴,善良,对于物质要求很低。

大家注意,即便郭靖成为金刀驸马,他对于物质上的享受还是不屑一顾的。

欧阳锋去找郭靖算账时,郭靖也是住在简陋的蒙古包内,招待欧阳锋的不过是马乳酒而已。

而拖雷送给郭靖价值连城的黑裘皮,郭靖自己的汗血宝马,他能毫不犹豫的转送给第一次见面当做男人的黄蓉。

这都是杨康绝对做不到的。

就国家大义上,郭靖虽然长在蒙古,但坚持自己是汉人,绝对不会做不利于汉人的事情。

比如当时完颜洪烈带人抢劫武穆遗书,郭靖明知道不是欧阳锋的对手,仍然在皇宫山洞内奋力抵抗拼命,最终被打成重伤差点送命。

保护武穆遗书不落入敌人之手,郭靖尚且如此拼命,更别说让他背叛汉人了。

其实,不要说郭靖这种人,就算诸如雪山飞狐里面的宝树和尚这种人渣,在国家大义上也是坚持底线,不投靠满清。

昆仑派掌门何太冲不是好人,但朝廷逼他投降,他宁可被斩去手指也不屈服。

然而,杨康则不同。

杨康一来本性不好,二来受到养父,奸人完颜洪烈影响太大。

大家注意,从杨康在大街上公然调戏穆念慈来看,此人本性恶劣。

金庸书中坏人不少,但在少年时期当众调戏妇女的却基本没有。

同时,丘处机好歹是杨康的师傅,花费十多年精心传授杨康武功。而杨康武功在年轻人中,并不算低,可见丘处机是颇有师傅的恩情的。

然而,在丘处机被赵王府高手围攻时,杨康不但装聋作哑不救人,甚至还推波助澜想要杀死丘处机,一了百了,不再被人教训。

可见,此人天性薄凉,不是好东西。

这样一个人,不能舍弃荣华富贵也就是寻常事。

况且,郭靖从小生活在蒙古苦寒环境下,没有享受过什么,对于物质也就不太在乎。

杨康是作为小王爷长大的,完颜洪烈又是经过最有权势的王爷,可见杨康的物质待遇恐怕不亚于太子,穷奢极欲。

这种情况下,杨康确实很难放弃以往的富贵生活,同郭靖一样行走江湖受穷。

郭靖放弃蒙古一切时一点都没犹豫,为何杨康就放弃不了?问题出在哪里?

当然可以说这是作者金庸故意写的,一点也没问题,不过,从塑造人物来说,郭靖、杨康两个人物成长环境不同,这是作者体现的一个重要艺术观点。

郭靖与母亲流浪塞外十八年,实际上也不能说他们过得很惨,塞外是自然条件相对差一些,但大家都看得到,前期成吉思汗一家包括部落里蒙古人都比较朴实,对待郭靖母子非常好,完全视为自己人,所以成吉思汗封金刀驸马不是儿戏,是非常认真的事情,古人侠士重然诺等同金口玉言,这也算是最后郭靖愿意回到塞外兑现婚姻的依据。以郭靖的为人按说不应该出现大逆转,完全忘记成吉思汗等人的恩情,这个时候金庸来了一个成吉思汗后期图霸的变质,英雄观和侠义观产生矛盾,这就是蒙古强大后要征服所有地方,和宋朝产生矛盾,郭靖不可能忘记自己的根,尤其母亲被胁迫致死,这是郭靖最后完成转变,解决华筝与黄蓉两难困境一个巧妙的方式,也是读者可以接受的自然过渡,郭靖没有忘本。而他的另一面就是杨康。

杨康母子去北方的方式和郭靖母子不同,杨康母亲一开始是被完颜洪烈欺骗,母亲为了杨康成长也选择哄骗,所以最重要的少年时光杨康一直认为自己就是金国人,连最重要的嫉恶如仇的师父丘处机都对这一方面忽略,造成杨康性格的根基就在一个锦衣玉食养尊处优的纨绔子弟环境下,母亲对他溺爱,师父对他忽视,加上完颜洪烈刻意宠着他,以及杨康确实天资很聪明,与郭靖的成长几乎就是一种对照。

其实个人对丘处机对杨康故意不说身世感觉是一个漏洞的,但从历史本来环境说,全真教在金朝是相当受推崇的,本来丘处机也不大可能与金国高层对着干,这一点反而又是可以信服的,尤其王处一是金朝朝廷的贵宾,全真教在金朝境内全靠王处一推广,在蒙古才是丘处机。

背景固然可以说是背景,丘处机对杨康的问题算是瑕疵,但也勉强说得过去。但后来杨康与郭靖遇见以后,才是杨康真正不能放弃的重要描述,金庸在尊重杨康性格方面做了很好的铺垫,杨康因为聪明骄傲,身世被揭穿,他不得不隐忍不发,内心也希望个人变得强大,但全真教上下对杨康依然不大重视,往往板着脸训斥,这是一大冲击,以杨康过去的地位,这是很难接受的,其次郭靖不善言辞,黄蓉对他十分警惕,再一次推动杨康无法和郭靖黄蓉修好,这是另一大离心力,除了穆念慈之外,杨康根本没有可以信任的人,他变成了一个弃子,唯有靠自己的聪明扭转,但这个时候眼前可以利用的资源还是金国完颜洪烈,所以,不完全是杨康不愿意舍弃,而是客观上,全真教和郭靖这边都没有真正全副身心去改变杨康,而杨康和杨过两父子一样,是心高气傲的人,吃软不吃硬,金庸把他们的性格塑造的确实很好。

杨康哪怕是对欧阳锋都是带着心机的,上桃花岛杀害江南七怪就是典型,直到最后计谋败露,被欧阳锋的毒反噬。金庸对杨康不算是重点去写的,不如杨过那么详细,但两父子的个性是极为相似,但就是成长经历不同,而且郭靖的性格和杨康差距太大,又不善言辞,当时年轻对杨康的未来也没放心上,哪知道这个结义兄弟会产生那么大的转变与祸害,所以杨康不算是简单贪图享乐,恰恰他是太想证明自己,而全真教和郭靖这边都对他并不像说的那么看重,唯有利用金国资源尽快获得成就,这的确是一个悲剧

郭靖放弃蒙古一切时一点都没犹豫,为何杨康就放弃不了?问题出在哪里?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的十四部小说中,《射雕英雄传》可谓是传播最广的一部了,多次被拍成影视剧,还有由它衍生的电影《东成西就》、《东邪西毒》。

《射雕英雄传》遵从传统价值观,塑造了郭靖这个“侠之大者”的大侠。既然有为国为民、公而忘私的大侠,就有其对立面的卖国求荣、认贼作父的小人。杨康就是这个反面人物。

郭靖是蒙古成吉思汗的准女婿,立过大功,地位尊崇。但知道成吉思汗准备侵犯大宋时,毅然决然的抛掉一切,回到临安帮助南宋朝廷抗金、抗蒙。

杨康是金国赵王府的小王爷,他几次被逼着离开赵王,几次又回去,弃民族大义于不顾,难以舍弃荣华富贵。郭靖和杨康截然不同的选择,是他们的人生经历决定的。

郭靖、杨康名字的由来

我命由天不由我,郭靖、杨康未出娘胎,就被丘处机这个道士赋予了不凡的历史使命。

北宋靖康二年,即1127年,金兵攻破北宋都城汴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连同赵氏皇族、皇亲国戚、朝中重臣,约三千余人押往金国,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岳飞《满江红》有句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小说中,郭靖的父亲郭啸天,杨康的父亲杨铁心皆是忠良之后。机缘巧合,他们结识了全真教丘处机。为了不忘“靖康之耻”,丘处机给郭、杨两家尚未出世的孩子取名郭靖、杨康。

杨铁心的妻子包惜弱救了金国赵王完颜洪烈。完颜洪烈觊觎包惜弱美色,派人洗劫了郭、杨两家。

郭啸天惨死,杨铁心下落不明,郭妻流落蒙古,杨妻流落金国,郭靖、杨康尚在娘胎,命运就被改写了。

郭靖

郭靖出生于漠北苦寒之地。郭氏母子靠放牧牛羊为生,生活清苦。

郭靖天生愚钝,四岁才会说话,但母亲教他临安故乡言语,教育他不忘故国,牢记父仇。

在母亲的教育下,郭靖守信用,有胆色。七岁时,他答应不说出哲别的藏身之地,任凭术赤如何鞭打,他也不开口。母亲的教导指引郭靖迈出了侠义的第一步。

李萍见儿子头上脸上鞭痕累累,好不心疼,但听哲别说起儿子的刚强侠义,便道:“好孩子,为人该当如此。”

为了拜江南七怪为师,他小小年纪夜晚敢独自上荒山。

他的师父江南七怪武功虽然不是多高,但都是嫉恶如仇的侠士。

后来郭靖遇到的全真教的马钰,丐帮帮主洪七公,还有老顽童周伯通,都是侠义之人。

天性再加上这些人耳濡目染的影响,郭靖生成了一身铮铮铁骨。

郭靖跟随成吉思汗大军西征,立下累累战功,更是被封为金刀驸马。

成吉思汗以郭母为质,迫郭靖领兵攻宋。郭母为免郭靖为难,自杀而亡,用自己的鲜血给郭靖上了最后一课。

(郭母)指着柄上“郭靖”两字,说道:“丘道长给你取名郭靖,给杨叔父的孩子取名杨康,你可知是什么意思?”郭靖道:“丘道长是叫我们不可忘了靖康之耻。”李萍道:“是啊。杨家那孩子认贼作父,落得个身败名裂,那也不用多说了,只可惜杨叔父一世豪杰,身后子孙却玷污了他的英名。”叹了口气,又道:“想我当年忍辱蒙垢,在北国苦寒之地将你养大,所为何来?难道为的是要养大一个卖国奸贼,好叫你父在黄泉之下痛心疾首么?”

母亲的死是最后一根稻草,更使郭靖毫无犹豫,抛下蒙古的一切功名利禄,南归故国。

杨康

包惜弱嫁给了金国的赵王完颜洪烈,杨康顺理成章地成了锦衣玉食的金国小王爷完颜康。

因为杨康是遗腹子,包惜弱对他百般溺爱。杨康比武招亲,戏弄穆念慈,把穆氏父女关押,包惜弱也只是柔声斥责两声而已。

虽然不是亲生儿子,但完颜洪烈爱屋及乌,对杨康也是视如己出,娇生惯养。

他的师父丘处机只知道教授武功,却不进行思想教育。最奇怪的是包惜弱和丘处机都不告诉杨康的身世。

后来杨康又拜梅超风为师,学了阴毒的九阴白骨爪。他身边围绕的也都是沙通天、侯通海、梁子翁等这些趋炎附势的小人。

杨康习惯了安享荣华,如何肯跌落凡尘?即使他亲生父母惨死在他面前,他也只是短暂的动摇,后来又投向完颜洪烈的怀抱,歧途难返。

不同的成长环境,不同的教育,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郭靖和杨康选择了不同的道路。

郭靖坚持抗元,与襄阳城共存亡,成了流芳千古的民族英雄。

杨康为了阻止黄蓉揭露他杀死欧阳克的事,一掌拍在黄蓉软猬甲上,中了蛇毒,惨死在铁枪庙,成了遗臭万年的不忠不孝之徒。

郭靖放弃蒙古一切时一点都没犹豫,为何杨康就放弃不了?问题出在哪里?

《射雕》中塑造了两个相反的人物形象,一正一反。郭靖和杨康。一个成了蒙古的金刀驸马,一个成了金国的小王爷,当他们得自己的身世之谜后,郭靖放弃了驸马,而杨康却背信弃义。那么是什原因道致这个差别呢?我觉得是环境,教育引导的不同。

郭靖到了蒙古和母亲相依为命,过得辛苦,但郭靖的母亲教他做人的道理,就算到铁木真那里也是普通人的生活,甚至受到歧视。直到江南七怪找到他们,成了郭靖的启蒙老师。江南七怪虽然武功不咋的,但在大的道义上却从来没有迷失方向,这就为郭靖的思想打下基础,不趋炎附势,有正义感。再后来郭靖结交人物都是不畏强权的人物,特别是洪七公,和黄药师。所以郭靖放弃金刀驸马是很自然的,让人感觉不到什么问题。

反观杨康,如果杨康放弃小王就会让人觉得不真实。为什么呢?

杨康从小生活在王爷府,从小就可以前呼后拥,锦衣玉食,要什么给什么。从没吃过苦。虽说杨康的启蒙老师邱处机也是个正面人物,可是只能背地里教他,为人方面却教的很少。在王爷府接触的人都是些趋炎附势,尔虞我诈的小人,再加上完颜洪烈招来的很多武林人士都是些邪恶之徒,最具代表的是欧阳锋父子,还有梅超风。其中欧阳克更是阴险,在这样的环境下,杨康想有一个正义的想法都不可能。

当杨康得知自己的身世后,也曾挣扎过,当他没有了小王爷的光环的时候,普通老百姓都没重视过他。忽然他觉得不自然了,为了得到尊重,得到养尊处优的生活,他割舍不掉小王爷地位。而郭靖从小习惯于平民生活。

可见环境教育对一个人影响是很大的。[微笑]

郭靖放弃蒙古一切时一点都没犹豫,为何杨康就放弃不了?问题出在哪里?

郭靖只不过就是个金刀驸马,手中掌握能够的资源有限。杨康呢?有可能会继承整个大金国。至少按着《射雕英雄传》里是这么写的。很明显,价值不一样的。

郭靖放弃蒙古一切时一点都没犹豫,为何杨康就放弃不了?问题出在哪里?

虽然郭靖和杨康在各自的阵营里都是大有成就之人,但是两者之间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成吉思汗有四个嫡子,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庶出的儿子。即使成吉思汗很看重郭靖,郭靖始终也只是一个赘婿。郭靖家族没有强大的外援,齐大非偶,做了成吉思汗的驸马,对郭靖未必是好事。成吉思汗之所以看重郭靖,是因为郭靖不为名利所重,在所有人都向成吉思汗屈服时,只有郭靖能够对成吉思汗说出那一番英雄之论,让成吉思汗在去世前还在念叨。假设郭靖机灵一点,泯然众人,与其他人一样对金钱权势贪得无厌,那么在成吉思汗众多的人才库里,郭靖也就不会那么突出和优秀了。

所以,相比于在武林中做一个盟主,郭靖放弃蒙古的一切,机会成本虽然也有,但是和杨康比起来,就不是一个层级了。

完颜洪烈是六皇子,是金国当时为数不多的忧国忧民的宗室。为了金国的利益,完颜洪烈可谓是不择手段。他北上挑拨草原各部关系打压成吉思汗,南下寻找《武穆遗书》增强金国军力,是一个办事能力极强的皇子。所以,如果说完颜洪烈没有政治野心,是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的。尤其是金国的皇位继承制度并非是嫡长子制度,各种宫廷政变频繁发生,这也给了完颜洪烈觊觎太子之位的现实可能性。

可是,完颜洪烈有隐疾,而且这对完颜洪烈的政治生命来说是致命的。

他没有子嗣。

书里面没有说完颜洪烈有其他儿子,只有杨康一个儿子,也没有其他侧妃。他把包惜弱抢到王府也是好生供养,没有强行发生关系。这都在暗示完颜洪烈没有了生育能力,甚至都不能过夫妻生活。不然,一个盛年男子怎么可能几十年不动情?为了掩人耳目,完颜洪烈将包惜弱母子抢回府中,对外就说是自己的妻儿,这是他最好的挡箭牌。他也不纳妾,不仅能够避免事情传扬开来,还又塑造了一个痴情的男子形象。包惜弱因情感因素拒不配合,客观上也给了完颜洪烈一个台阶下。

完颜洪烈为什么会失去性能力呢?可能是在执行任务时受伤导致的。但是不管怎样,杨康一出生就坐稳了王爷府的唯一继承人的位子。

放眼整个金国朝堂,有本事的只有完颜洪烈一位王爷。可想而知,如果完颜洪烈再顺利当上太子,继位当了皇帝,那杨康可就是未来的金国储君。

所以。杨康放弃金国的一切,机会成本明显太大了。

此外,从两人的生活环境来说,郭靖、杨康对恶劣生活环境的忍受能力是不能相比的。

郭靖从小生活在草原,吃了不少苦,直到救了拖雷之后家里环境才好了一点。杨康则是一出生就是小王爷,自小就是锦衣玉食。所以,郭靖放弃那些荣华富贵,他的生活还能继续;杨康和穆念慈过了一段百姓的生活就忍受不了了。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