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自一体的汽车,在驾驶时“一D到底”会对车有损伤吗?为什么?
网上经常看到这种文章,什么“一D到底你的变速箱离报废不远了”,想必大家也经常见到,这类内容的创作者非傻既坏,当个笑话看就行了,解闷儿,除此之外真没有什么存在的价值了。可笑的是刚出来这类文章时各大平台都转载,人家可不是为车主着想,只不过是观点够标新立异,能吸引阅读量。下面就来说说为什么这个说法是骗人的。
D档并不是让变速箱工作在一个物理档位上去磨齿轮D档只是告诉变速箱控制系统“我要前进”,接下来该挂几档变速箱控制系统会自己决定,一档起步,车速起来后它会自动升档,可以这么说,你从高速公路服务区起步到加速至120公里/小时你的变速箱基本上把所有前进档都用遍了。
如果你还不信的话请看活生生的例子:上图这个自动变速箱够先进吧,你告诉我不能一直用D档的话这车怎么开?难道定期挂N档推着走?或者我走一段距离适当倒一下车?
还有这个,R,N,D,S,再没别的档位了,你说不能一直挂D档,难道奔驰豪车不知道?故意和消费者作对?
还有老CRV,想要前进的话只有D,2,1三个档位可以选择,你说不能长时间用D档,那好吧,我试着行驶中挂个2档1档玩玩,如果是高速行驶的话挂这两个档位估计飙升的发动机转速和强大的发动机制动力会把驾驶员吓死,因为2档会把档位限制在2档,主要用于冰雪路面起步降低车轮扭矩防止打滑的,1档更是把档位限制在1档,你真用这俩档位跑高速的话跑个60公里发动机转速估计就到红线了。
所以说自动变速箱一直用D档不会有任何伤害,早期的自动变速箱前进档只有D档,只是近些年功能丰富了,为了过得更激进的驾驶感受设计了运动模式,为了增加驾驶乐趣和便利性增加了手动模式,但各种模式下使用的都还是变速箱那套齿轮,所以放心用,没问题。
手自一体的汽车,在驾驶时“一D到底”会对车有损伤吗?为什么?
如今越来越多的用户在选购车辆的时候,都会考虑入手一辆手自一体的汽车,虽然售价比手动挡的略偏贵一些,但是它操作便利,尤其是在堵车的时候,手自一体的车辆可以为我们节省很多精力。但是有的车友在驾驶手自一体车辆的时候,通常会选择“一D到底”,那么,这样的操作,对车有损伤吗?
首先,我们知道手自一体的车辆主要有P、R、N、D、2 (或S)、L(或1)等这些挡位,D挡作为车辆的行车挡位,在行驶的过程中为换挡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在平坦的路上“一D到底”完全没有问题,但是对于上坡、尤其是陡坡的时候,挡位太高扭矩不足就会出现行驶困难,这时候就要结合D1、D2、D3等行车档位来辅助行驶。
其次,虽然手自一体车辆的D挡位比较中规中矩,换挡也比较顺畅一些,但不管是手动挡还是自动挡的车辆,它都有一定的换挡时机和换挡区间,同样每一款车的变速区间也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在用车的时候,要根据道路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挡位,只有正确的操作习惯,才能减少车辆变速箱的负担,同时减轻变速箱的一些磨损。
当然,虽然手自一体的车辆给用户带来了很多的便捷之处,但是每一款车在换挡上面都有它自身的一些特性,我们只有好好去掌握它的实质所在,才能使得变速箱得到很好的保护,减少磨损,同时也能减少积碳的产生。
总而言之,手自一体的汽车在驾驶时“一D到底”当然会有损伤,最直接的损伤就是变速箱的损伤,我们在使用车辆的时候,要结合路况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挡位,才能让我们的车辆得到更好的使用。
手自一体的汽车,在驾驶时“一D到底”会对车有损伤吗?为什么?
手自一体的车“一D到底”的开法,对汽车不会造成大的损伤。但对汽车的部分零件会造成磨损。
1.上陡坡时,D档驾驶下变速箱会不停的在低档位来回跳动,对变速箱有一定的影响。如果此时换到手动模式(+—),根据坡度的大小,手动切换1.2.3档,汽车会更有力量爬坡。
2.下陡坡(长下坡)时,D档模式下,车速会很快,这时就需要频繁的踩刹车制动。时间长了,刹车系统会产生热衰减现象(同时刹车片磨损也大),增加不安全因素。这时切换到手动模式下的低档位,发动机会产生牵阻力,就是人们常说的利用发动机制动,就能较好的控制车速了。
3.等红绿灯时,时间在30秒内,挂D档,踩刹车没什么问题。如果时间长了,就应该挂空档,拉手刹。因为D档下汽车仍有向前的力量(此时汽车处于一种憋屈状态),变速箱的油温会升高,长期这样对变速箱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手自一体的汽车,在驾驶时“一D到底”会对车有损伤吗?为什么?
等红灯时间长的时候最好放到空档上,拉手刹
手自一体的汽车,在驾驶时“一D到底”会对车有损伤吗?为什么?
没影响,D档和其他档位的区别在于换挡逻辑不同。其他的方面没区别。所以说对车子是没影响的。
手自一体的汽车,在驾驶时“一D到底”会对车有损伤吗?为什么?
没有任何影响,手自一体变速箱行进中可以切换到手动挡来提高驾驶乐趣,也可以切换到自动档来巡航。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