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为何要杀了扈三娘全家?

宋江要扈三娘,既要她的身,又要她的心,而将扈三娘全家杀害,她便能绝了念想,死心塌地地留在梁山之上服侍自己。这种想法多少有些奇葩,但却是李逵这个做兄弟的能帮哥哥达成的小目标——至少,他自己是这么认为的。

说起来,这扈三娘也是生得一副好体魄,借用书中之言(120回本,略举一例)是:

玉雪肌肤,芙蓉模样,有天然标格。金铠辉煌鳞甲动,银渗红罗抹额。玉手纤纤,双持宝刃。恁英雄烜赫,眼溜秋波,万种妖娆堪摘。谩驰宝马当前,霜刃如风,要把官兵斩馘。粉面尘飞,征袍汗湿,杀气腾胸腋。战士消魂,敌人丧胆,女将中间奇特。得胜归来,隐隐笑生双颊。

如此美女,又岂能无人惦记?

于是父亲扈太公便做主将其许与祝家庄庄主祝朝奉三子祝彪为妻。为何如此呢?一者独龙冈前的“三庄”里,祝家庄最强,“总有一二万军马人家”。为防“梁山好汉过来借粮”,扈家庄便对祝家庄有所依赖;二乃祝彪也是个人才,是“祝家三杰”之一,虽武艺不及梁山好汉(比如李应、杨雄),但也勉强说得过去

——论及武艺,似乎一丈青扈三娘要更强一些,你看她在之后作战时,曾在马上擒得王英。所以,扈三娘的这桩婚姻,多少有点女强男弱之感,她是不是瞧得上祝彪,这个值得商榷。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一切都由不得她自主。

若无意外,这扈三娘与祝彪结为连理已经是板上钉钉了。

可人生无常,又怎么可能无意外呢?一来祝家庄总与梁山敌对,二来最近梁山之上“人马数多,钱粮缺少”,但“若打得此庄,倒有三五年粮食”,于是,宋江便点起一众好汉,下山攻打祝家庄。

常言道:“唇亡齿寒。”战事开启,便由不得扈家庄不出战助力了。于是,扈三娘披挂上阵,并立下战功,擒获了梁山好汉矮脚虎王英,但却在对阵林冲时败下阵来,被其俘获:

一丈青飞刀纵马,直奔林冲,林冲挺丈八蛇矛迎敌。两个斗不到十合,林冲卖个破绽,放一丈青两口刀砍入来,林冲把蛇矛逼个住,两口刀逼斜了,赶拢去,轻舒猿臂,款扭狼腰,把一丈青只一拽,活挟过马来。(第48回一丈青单捉王矮虎、宋公明两打祝家庄)

扈三娘一被抓,宋江便命道:“将一丈青过来,唤二十个老成的小喽啰,连夜与我送上梁山泊去,交与我父亲宋太公收管,便来回话。待我回山寨,自有发落。”

这里又是“老成的小喽啰”,又是“连夜”,又是交给父亲宋太公,而不是晁盖晁天王,又是要待他回山寨后,“自有发落”,宋江啥意思,就好似“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了”。于是一众好汉(包括李逵),便都知道宋江是“自要”这个女子的了 。

眼见妹妹扈三娘被梁山捉去,哥哥扈成坐不住了,“牵牛担酒,特来求见”宋江,希望后者能将妹妹放回。梁山好汉好不容易捉了她,又怎好轻易放回呢?于是,宋江便道:“……祝家庄那厮好生无礼,平白欺负俺山寨,因此行兵报仇,须与你扈家无冤。只是令妹引人捉了我王矮虎,因此还礼,拿了令妹。你把王矮虎放回还我,我便把令妹还你。”

一报还一报,宋江这话、这条件都没甚毛病,但扈成却觉得作难:“不期已被祝家庄拿了这个好汉去。”

细细想来,扈成身为扈家庄庄主之子,是完全可以代表扈家同祝家庄谈判的,现在他觉得为难,要么是他自己资历不够,人家祝家庄不鸟他;要么就是扈成过去谈过,人家始终不同意了。如此可知,这扈祝二庄之间已是有了间隙。

见此,吴用插话道:“我这王矮虎,今在何处?”

“如今拘锁在祝家庄上,小人怎敢去取?”

宋江道:“你不去取得王矮虎来还我,如何能得令妹回去?”——宋江开始强词夺理了,从上面的安排看,就算是扈成把王矮虎拿回来,估计宋江也不会轻易放扈三娘走吧?

害怕宋江说出甚么不妥贴的话来,吴用再道:“兄长休如此说,只依小生一言:今后早晚祝家庄上,但有些响亮,你的庄上,切不可令人来救护。倘或祝家庄上有人投奔你处,你可就缚在彼。若是捉下得人时,那时送还令妹到贵庄。只是如今不在本寨,前日已使人送在山寨,奉养在宋太公处。你且放心回去,我这里自有个道理。”

吴用真不愧是“智多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如果你是来探听虚实,准备偷营的,他直接给你说你妹妹没在这里,你还是断了念想得好。

扈成无奈,只得答应:“今番断然不敢去救应他,若是他庄上果有人来投我时,定缚来奉献将军麾下。”

宋江最后道:“你若是如此,便强似送我金帛。”扈成拜谢了去。

行文至此,扈成虽没将扈三娘要回,但事实上已经投诚了梁山。此事没有什么值得保密之处,因此,“那一众梁山好汉们(含李逵)也尽皆知晓”。

战事频仍!

不久,宋江率军“三打祝家庄”,终于攻了进去。眼见祝家庄军马战败,祝彪弃祝家庄西逃至西边的扈家庄,不料却被扈成的庄客捉了起来——祝彪可能也没想过,这未来的“大舅哥”会对自己下手,不然,他不会这么不小心。

那你说,扈成谁都不抓,为何偏偏抓祝彪呢?

可能仅仅是赶巧,但更可能是祝彪得罪了他!试想当初扈三娘被宋江俘获时,祝彪这个“未婚夫”是不是应该有所表示?比如主动释放王英将她换回。即便没有这层关系,人家扈三娘一介女流为你祝家庄作战,你是不是也应该意思意思?是以,如果你是扈成,与情与理,你都想把这小子给狠狠揍一顿才算解气。现在你主动送上门来,我就先拿了你再说。

好巧不巧,扈成绑缚祝彪来见宋江时,却遇到了杀红了眼的李逵,见到祝彪,便将其砍翻,结果了他的性命。又“再轮起双斧,便看着扈成砍来,扈成见局面不好,投马落荒而走了……”

咦,这李逵不认识扈成吗?怎么还乱砍起来?

可能认识,也可能不认识,反正都装成是“不认识”砍杀了再说。祝彪明明被缚,无法反抗,可李逵为什么还是要将其斩杀呢?

大家想想,如果不杀会是个什么结果?宋江会不会饶过他?而如果真的饶过祝彪,那山上还有他的未婚妻扈三娘,这个事又该怎么处理?让他俩结为连理吗?可这样一来,宋公明哥哥不就啥也得不到吗?……如此一想,可真是麻烦,还是杀了素净,于是李逵不由分说就砍杀了祝彪。

那么扈成呢?扈家庄一门老幼呢?

李逵一琢磨,若留着他们,他们将来再把扈三娘迎下山,宋公明哥哥不就又啥也落不着了吗?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我把他们都杀了,让三娘铁了心给俺哥哥做压寨夫人岂不更好?

于是,虽则逃了扈成,李逵杀意未减,仍“把扈太公一门老幼,尽数杀了,不留一个。”

得,李逵就这样杀了扈三娘全家!

不久,战事结束,李逵向宋江请功:“祝龙是兄弟杀的,祝彪是兄弟砍的,扈成那厮走了,他家庄上,被我杀得一个也没了。”

宋江当时就急了,“喝道”:“你这厮,谁叫你去来?你也须知扈成前日牵牛担酒来投降了,如何不听得我的言语,擅自去杀他一家,故违了我的将令?”

当然,当着众好汉的面,宋江这里可能就是说点“场面话”而已,当不得真。谁知李逵是个实在人,竟然说了实话:“你便忘记了,我须不忘记。那厮前日教那鸟婆娘赶着哥哥要杀,你今却又做人情。你又不曾和他妹子成亲,便又思量阿舅、丈人。

李逵一言,直道尽他的想法,他就是认为宋江要睡扈三娘,但虑及“阿舅、丈人”才不肯下手的。潜台词又好像在说:“哥哥呀,我现在把他们都杀了,你也不用思量了。”

李逵的想法不错,可你别说出来呀,或者说个别的什么理由也可以。现在,当着一众好汉的面如此说,真真是“泄露了宋公明哥哥”的天机啊!

得,这扈三娘,宋江是真不好意思睡了……

参考:《水浒传》

(网图、侵删)

李逵为何要杀了扈三娘全家?

李逵就是一个还没有进化完整的“野蛮人”。

李逵这个人物在《水浒传》当中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存在,这个角色和历史上记载的李逵完全不是一回事,小说中的李逵就是一个“杀人狂”,在他的板斧下冤死的鬼是最多的,就算是冷酷嗜血的武松也比他要理智冷静的多得多。

武松杀人,也是伤及无辜,最典型的就是“武松血溅鸳鸯楼”,为了找张都监,蒋门神报仇,他杀了张都监一家包括那些无辜的下人和丫鬟。但武松失去理智是以极端的仇恨为前提的,也就是说极度的仇恨和发泄心理让武松丧失理智,算是“过激反应”,而李逵不是。

李逵的野蛮,是李逵快乐的源泉。用板斧来寻求快乐就是他杀人的动力。

其实,李逵的这种“血洗式”的杀戮并不是仅仅“血洗扈家庄”,在此之前李逵的“嗜杀”在浔阳楼前劫法场救宋江的时候,已经表现无遗。

李逵这个人,一出场就给人一种“蛮不讲理”的印象,但是这个人有一个特点,像“狗”一样的特点,那就是一旦认准主人,那么在他的眼里,其他的人就不算是“人”了,在他的眼里,除了“宋哥哥”是人,其他的就都和他一样,都是狗,而他就算是一条“疯狗”。

读过《水浒传》的人应该记得,李逵在杀了李鬼之后的场景。

李逵知道了李鬼骗了自己,一怒之下杀了李鬼。杀完之后他就像没事人一样开始吃饭,可是只有一锅米饭没有肉吃他很不爽,正在嘴里没味的时候,这家伙看见了李鬼的尸体,乐了:到处找肉吃,眼前这不就是吗?他便在李鬼的大腿上割下一条肉来,烤着吃。这个时候,那个李鬼就是他的食物。

在江州劫法场救宋江的时候,李逵表现得很勇敢,脱得“赤条条”地拎着两个板斧从茶楼上跳了下来,着实吓了包括梁山好汉在内的现场所有人一跳。当然,他也是来救宋江的。这厮手快,梁山好汉们还在呐喊鼓噪之时,他早已经砍翻了两个刽子手,径直砍向了监斩官。

事情到这里,还算合理,依李逵的性子,一定是一言不发抬斧便砍,路数也对,先砍翻刽子手,再砍监斩官。

可是接下来这厮好像就忘了要救人这码事儿了,完全沉浸在屠杀生命的快活当中不能自拔,只见他是哪里人多砍向哪里,官兵、差役、还有看热闹的老百姓,以及不知就里的路人,场面已经是相当的血腥了,原著写道:“不问官兵百姓,杀得横尸遍地,血流成渠,推倒颠翻的,不计其数。……这黑大汉直杀到江边来,身上血溅满身,兀自在江边杀人。……晁盖喊道:不干百姓事,休止管杀人!那汉那里来听叫唤,一斧一个,排头儿砍将去。”(《水浒传》节选)

这哪里是劫法场救人,这就是一场快乐的杀戮游戏。杀人的快感完全控制了李逵,这一刻,他就是一头凶残的恶魔。

而在三打祝家庄的时候,李逵再一次开启了对扈家庄的“快乐杀戮游戏”,他血洗扈家庄基本上没什么正经理由,就是“杀红了眼”。

宋江三打祝家庄尽管有些波折,但还是把祝家庄拿下了。祝家老三祝彪落荒而逃到了扈家庄,不成想扈家庄早已与梁山泊暗中串通好了,祝彪刚到被扈成立马拿下,五花大绑就准备送往宋江处邀功 ,扈成还是听了宋江的忽悠,想换回被俘的妹妹扈三娘。

谁曾想,出门就碰见了李逵,正赶上这厮杀的快活呢,二话不说抬手一板斧结果了五花大绑的祝彪,随后习惯性地径直向扈成砍来,扈成一看,拍马撒腿就跑,从此再没敢回到自己的家乡。

李逵砍翻了祝彪,打跑了扈成,按理说应该住手了。但是李逵的快乐屠杀模式却停不下来,且看看书中是如何描述的:“且说李逵正杀得顺手,直抢入扈家庄里,把扈太公一门老少尽数杀了,不留半个。”

接下来,李逵又做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杀光了扈太公全家老小之后,他让喽喽们把扈家的财务大小装了四十几车拉回梁山纳贡(邀功)去了。

这很不符合李逵一贯的做事风格,杀人不眨眼是他的秉性,但是抢劫财物却不是他的习惯。他的这个举动只能说明,李逵虽然很粗鲁,很憨,很野蛮,很冷血,但他的确是有讨巧卖萌的天性。

宋江听说李逵把扈太公一家赶尽杀绝,装作很震怒,斥责李逵坏了梁山的江湖道义,李逵却满不在乎:祝家两个小子是我杀的,扈家的那个小子被我打跑了,杀顺手了,就只要快活,没时间想那么多!

宋江也没办法,虽然李逵屠了扈家庄让梁山失了信,但是,这个野蛮莽撞的黑铁牛却还没忘了把扈家庄的财物尽数掠上山,也挺可爱的。

估计宋江私下想,如果真的和扈家庄和平相处,庄上的财物就不可能尽数掠上山来,扈三娘已经许了王英,还回去也挺麻烦。还是李逵了解我呀!

于是假意惩罚:功罪相抵,这事儿就这么算了,李逵你也就别再想要赏钱了,不罚你就不错了。 李逵说:无所谓,我只要杀得快活就行。

这追求,无语。

李逵的这个本性,宋江和吴用心知肚明,于是只要是脏活恶心活就都让李逵去干,反正这个黑家伙也没什么人性的底线,别人干不了或者不愿意干,甚至厌恶去干的事,宋江和吴用都会找李逵,主要是这家伙无论干了多么伤天害理的事都是一脸原始的萌态,气死人真的不偿命。

李逵为何要杀了扈三娘全家?

乍听上去,会觉得像李逵这种天生杀人狂灭个门还需要理由吗?杀人是他的本能反应,灭了扈三娘家的门只是一波常规操作。不过仔细想想,他铁牛这次还真不仅仅是杀顺了手,而是有点儿自己的小心思在里面。

李逵自在江州认识宋江后,便认定了他是自己一生要追随的大哥,今生今世跟定他了。因为这个大哥管他吃,管他喝,给他银子赌,闯了天大的祸也能给他摆平,自己需要做得只是撸起袖子加油干就行,而要干的活儿还是自己最擅长的打打杀杀。这比跟着原来的大哥戴宗敞亮多了——戴大哥总感觉带着自己跌份儿,有时连温饱问题都不给自己解决。

李逵也不含糊,投桃报李,在宋江和戴宗被押赴刑场时,自己在没和各路人马联系上的情况下,一个人举着两把板斧就开始招呼上了,光凭这份胆气和豪气也会令人佩服。后来活捉黄文炳后,又是他亲自主刀把其一片一片活剐了烤成串,解了宋江的心头之恨。经此一役,李逵和宋江的感情变得比海还深比那天空更辽阔,他想当然的认为,不应该再有第三者比自己和宋大哥之间的关系更亲密。

可是二打祝家庄时,如海棠花一样美丽的扈三娘被林冲活捉后,宋江不由分说命人连夜送上山,众头领都认为这是宋大哥想给自己找个压寨夫人,当然,李逵更是这样想,在对待其他人与宋江的关系上,他更敏感。他绝不能容忍这种情况出现,尤其这个人还是鲜翠欲滴的女人。

所以,在第三次攻打祝家庄时,他装作一时没刹住车的状态,灭了扈三娘的满门,这是他刻意为之,他心里的算盘是:你宋江不是想和这女娃子好吗,我把你未来的老丈人一家都杀了,看看那个女娃怎么对你?这从战斗胜利后宋江责备他乱杀人时,两人之间的对话可以看出来:

宋江喝道:“你这厮!谁叫你去来!你也须知扈成前日牵牛担酒前来投降了,如何不听得我的言语,擅自去杀他一家,故违了我的将令!”李逵道:“你便忘记了,我须不忘记!那厮前日教那个鸟婆娘赶着哥哥要杀,你今却又做人情。你又不曾和他妹子成亲,便又思量阿舅、丈人。”宋江喝道:“你这铁牛,休得胡说!我如何肯要这妇人?我自有个处置。你这黑厮拿得活的有几个?”李逵答道:“谁鸟奈烦!见着活的便砍了。”宋江道:“你这厮违了我的军令,本合斩首,且把杀祝龙、祝彪的功劳折过了。下次违令,定行不饶!”黑旋风笑道:“虽然没了功劳,也吃我杀得快活!

从两人这字里行间的对话明显可以看出,李逵灭扈家满门像是被第三者插足后寻机报复一样,而且现在自己已经的行动得逞,目的顺利达到,就看看下面你宋江该如何面对那个女娃子了,八成是黄了,他心里暗自得意。所以面对宋江的训斥,他反而笑着说:虽然自己那么拼命都没能立了功,但是心里痛快了,胸中出了一口恶气。梁山大队人马回山寨后不久,宋江立马就把扈三娘许配给了王英,此举获得了众好汉热烈的掌声和疯狂的点赞,觉得“及时雨”宋公明果然名不虚传,是条汉子,这是多么英明伟大之举啊,以后跟着他好好干吧!李逵在恍然大悟的同时也为自己的小肚鸡肠暗自愧疚:自己错怪了宋大哥啊,以后工作中更要加倍的努力,来回报公明哥哥的一片良苦用心。

李逵为何要杀了扈三娘全家?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因为李逵本来就是变态杀人狂魔。

李逵和其他梁山的头领是有区别的。

诸如林冲之流杀人,主要杀得都是仇人,还是被逼到万不得已才杀人。

而鲁智深之流,杀得都是坏人,也算是为民除害。

即便是开黑店谋财害命的孙二娘这种人,杀人也是有明确目的,就是为了钱。如果是没钱的穷人,孙二娘还没兴趣杀。

甚至王英之流落草后,打家劫舍,杀人无数,也只是为了抢劫。

然而,李逵杀人却不为什么,随手杀人。

比如,李逵第一次在江州杀人,他杀散了官兵以后,去追杀看热闹的老百姓,杀了很多人。

连晁盖都看不下去,大喊:不管看热闹人的事,不要乱杀人。

但李逵不理,继续挥舞斧子乱砍。

李逵还有一次,装作道士骗吃骗喝,去帮人家小姐除魔。结果发现小姐其实和小白脸私通,故意装神弄鬼。

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又是未婚男人两厢情愿。

这两人却被李逵乱斧砍死,尸首都被剁碎。

事后,李逵还强迫人家父母请吃饭答谢。

更可怕的是,李逵还有多次食人行为。

黄文炳就是被李逵切碎吃掉的,李逵杀死李鬼以后还吃了他的肉。

这是变态到家了。

其实,李逵就是一个变态杀人狂。

由于李逵从小没有父亲,哥哥又软弱无能,他被人不知道羞辱了多少次。

即便李逵成年以后,长得孔武有力,性格粗野,人人都怕他。

但这些人从骨子里还是鄙视他。

所以,李逵从小就养成了一种强烈的仇恨社会的心理,逐步演变为了滥杀无辜,把杀人作为唯一的乐趣。

只有杀人的时候,李逵才能感到一种快感。

所以,明明扈三娘一家都投降了,李逵还是去杀了他的全家。

大家注意,杀全家可不是杀了全家男人,而是把扈家不分男女老幼都杀了,而妇女和儿童都没放过。

而整个梁山的好坏,恐怕没有几个愿意杀不相干的妇女,尤其是儿童的。

但李逵做得出。

李逵为何要杀了扈三娘全家?

李逵灭扈家满门是执行宋江指令!

先回答问题,李逵为何要杀了扈三娘全家?我的回答是李逵必须执行宋江的指令,宋江是李逵灭扈家满门指示者。

话说在和梁山的战争中,祝家庄大败,武功高强的祝彪逃向扈家庄。

没想到扈成忽然叛变,出其不意,把祝彪给活捉了。

扈家庄背叛了祝家庄之后,其实就变成了梁山的盟友,帮着梁山偷袭祝家庄的逃兵。祝彪是祝家庄里最难对付的人,按理来说,梁山打破了祝家庄,活捉了祝彪的扈家庄,绝对要记一个大功劳。可是,李逵却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把扈家满门给灭了。

李逵灭了扈家满门,宋江把李逵痛骂了一顿,并骂道:【你这厮!谁叫你去来?你也须知扈成前日牵羊担酒前来投降了!如何不听得我的言语,擅自去杀他一家,故违我的将令?】宋江此地无银三百两吧。

本来扈家满门是李逵灭的,大家都没什么疑问。可宋江呢?非要极其刻意的在大家面前装出一副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还故意表示了四次这件事和自己绝对无关!

 宋江先说道:【你这厮!谁叫你去来?】大家听明白了,不是我叫他去的。

又说道:【你如何不听得我的言语?】大家听明白了,我没叫他杀人,但是他不听我的话,非要杀人。

接着说道:你【擅自去杀他一家。】大家听明白了,杀了扈家满门,是李逵擅自做的主张,和我没关系。

最后说道:你为何【违我的将令?】大家听明白了,我的将令不是要他杀人,但是他偏偏违抗了我的将令。

 你看,李逵灭人满门,本身都是一个事实了,大家都没怀疑,凭李逵冲动好杀的性格,也确实能做出这种事情来。可是,就是在没有任何人怀疑宋江的时候,宋江居然连着此地无银三百两了四次!连着四次向大家解释:李逵灭了扈家满门真不是我指使的啊!

越是这样李逵灭扈家满门,肯定是宋江背后指使的。

书上写道:【且说李逵正杀得手顺,直抢入扈家庄里,把扈太公一门老幼尽数杀了,不留一个。叫小喽啰牵了所有马匹,把庄里一应财富,捎搭有四五十驮,将庄院门一把火烧了,回来献纳。】

李逵这个人,出了名的没脑子,容易冲动,你说他一时杀的爽了,灭了扈家,我信。但李逵也是出了名的天真单纯,做事粗心。他那么冲动的杀完人之后,居然还仔仔细细的【叫小喽啰牵了所有马匹,把庄里一应财富,捎搭有四五十驮,回来献纳。】?

李逵哪是这么精细,这么贪恋战利品的人?一般李逵都是杀爽了直接走人,哪有像这次,还冷静下来清点收拾战利品的?所以,李逵把人灭门之后还命令小喽啰清点战利品的这种行为,绝对不是李逵的本意,而是很精细,很贪恋战利品的宋江的本意。

灭了祝家庄之后,宋江狠毒的本性又漏了出来,【宋江和吴用商议,要把这祝家庄村坊洗荡了。】

祝家庄和梁山打仗,别管谁对谁错,关祝家庄的老百姓什么事?可宋江不管,就是要搞大屠杀,要把祝家庄所有的老百姓全都洗荡了。

后来宋江吴用打北京城的时候也是这样,一进城,立刻开始大屠杀。柴进急忙去找吴用,想让他停止大屠杀,【休要杀害良民】,可等找着的时候,城里已经死了一半人了。

这就是伟大的梁山农民起义军——原来在贪官的管理下,百姓虽然整天被欺负,但至少还能活命。但梁山起义军一来为民做主,一来替天行道,一来杀贪官,百姓就连命都保不住了,都要被【洗荡】了。

最后,宋江对给自己带路的老好人钟离老人说道:【不是你这个老人面上有恩,把你这个村坊尽数洗荡了,不留一家。因为你一家为善,以此饶了你这一境村坊人民。我连日在此搅扰你们百姓,今日打破了祝家庄,与你村中除害。所有各家,赐粮米一石,以表人心。】

 大家都不傻,都知道宋江是什么人。钟离老人接了粮食,不敢抬头看这个为自己村子【除害】的大好人宋江,吓得【只是下拜。】

李逵为何要杀了扈三娘全家?

《水浒传》三打祝家庄的故事,实际上隐写的是“三打朱家庄”,也就是靖难之役的最后一战。假如把李逵杀扈三娘全家置诸这样的大故事背景之下解读,那就非常有意思了。

既然打的是朱家庄,又与扈家庄有何关系呢?李逵为何要跑到扈家庄去杀扈三娘全家呢?

祝家庄及周边环境暗藏了故事深处的故事

却说杨雄、石秀、时迁从蓟州(李逵后来要去这个地方)出发,去投梁山入伙,书中写道:不则一日,行到郓州地面。按照这句话来解读,三打祝家庄的故事一定是发生在宣和元年(1119年)阴历十一月之前。因为,在这之后,郓州就升格为东平府了。

假如按照这个时间节点来看,这个故事便与靖难之役毫无关系了。但是,如果继续往下看,便会发现,施耐庵以这样的地名来设置故事时代背景,完全是为了掩人耳目。

杨雄三人没有去祝家庄投宿,而是来到了祝家店。吃饭的时候,时迁偷了店中的报晓公鸡,从而引发了后来三打祝家庄的故事。

一只报晓公鸡至于引发这样一场血案吗?其实,报晓公鸡隐喻的是南京城中的鸡鸣寺。鸡鸣寺被盗走,那就是惊天大案了。

因为这只报晓公鸡,时迁被祝家庄活捉,杨雄、石秀逃了出来,遇到了鬼脸儿杜兴。杜兴介绍了祝家庄的情况,也交代了这个庄子周边环境。

杜兴说,此间有一座独龙冈,独龙冈的前面并列这三个庄子,祝家庄在中间,西边是扈家庄,东边是李家庄,三个庄子结成联盟,相互救援。

杜兴所说的情况,其实与朱家店伙计说的大有差别。在朱家店中,杨雄他们了解到的情况是:前面那座高山,便唤做独龙山。山前有一座另巍巍冈子,便唤做独龙冈,上面便是主人家住宅。杜兴说祝家庄地理环境,没有提到独龙山,更没有提到“主人家”住在了独龙冈上。

谁是独龙冈上的主人家呢?店小二下面的话中判断,独龙冈上的主人家肯定不是祝朝奉:这里方圆三十里,却唤做祝家庄。庄主太公祝朝奉有三个儿子,称为祝氏三杰。祝朝奉并没有住在独龙冈之上,而是住在了祝家庄中。后文故事同样可以证实这一点,因而,杜兴没有提到独龙山、独龙冈上各住着一条独龙。

杜兴绰号鬼脸儿,他原本就代表了一个死人。此处,我再提一提《水浒传·引首》故事中,以北宋皇位传承隐藏的朱元璋孙立这件事。因为杜太后的金匮之盟迁转了北宋的皇位传承,施耐庵在这段话中故意遗漏了宋真宗:(太祖)传位与御弟太宗即位。太宗皇帝在位二十二年,传位与太子即位。这朝皇帝乃是上界赤脚大仙

杜太后迁转了北宋皇位传承,放出的妖魔是“杜迁”。“杜迁”之中,又隐藏着“孙立”,“杜兴”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所以,杜兴就是个“鬼脸儿”。鬼脸儿说的事,当然就跟死人有关了。

祝家店的伙计所说的情况则是真事,独龙山上有一条独龙,独龙冈上还住着一条龙,这不就是朱元璋与他所立的孙子朱允炆吗?

祝家庄地理状况隐藏朱家庄,我已经解读过多次了,其中还有很多隐喻的细节。此处略讲这一点,是了便于解读李逵杀扈三娘全家这个疑问。

李应袖手旁观,扈成背信弃义

杜兴是李家庄的管家,得知故人杨雄的伙伴被祝家庄捉了去,以为是小事一桩,凭借李家庄与祝家庄的盟友关系,只要李应出面,一定会把时迁解救出来。于是,杜兴带着杨雄、时迁来到了李家庄,见到了扑天雕李应。

李应非常仗义,连修两封书信,请求祝家庄放人。祝家庄收到李应的书信,不但不买账,还辱骂李应,扬言要把李庄主当做梁山贼人一并捉了。李应大怒,在独龙冈前大战祝彪,却被小郎君以诈败之计射了一箭。从此,李应退出独龙冈联盟,梁山大军到达之后,不出一兵一卒,等于是打开了祝家庄的东大门。

李应袖手旁观,就是背弃了盟约,放梁山人马逼近了独龙冈。李应为何要背弃盟约呢?祝家庄被打破,李家庄还能保得住吗?其实,李应这么干的原因,施耐庵早就在回目中交代做了这样的交代“扑天雕两修生死书”。李应的书信果真是生死书吗?

且让我们回到历史真实之中,看看李应为何是“两修生死书”。

建文四年六月十三日,朱棣兵临南京城下,徐达之子徐增寿谋为内应,事泄,被建文帝斩杀于左顺门。同一天,守卫金川门的谷王朱橞、曹国公李景隆却打开了城门,迎接朱棣进城。

李应连修生死书,救的是偷报晓公鸡,火烧祝家店,杀死祝家庄庄客的时迁,不就是背弃盟约私通贼人吗?李应,谐音“里应”,朱棣一举拿下南京,“李应”功不可没。事后,朱棣封李景隆为靖难第一功臣。

李应敞开了独龙冈东大门,西大门也因为扈成的投降而使独龙冈真正地变成了独龙。

扈家庄与李家庄不同,这两个庄子除了是盟友外,还是姻亲关系,扈家庄的扈三娘与祝家庄三子小郎君祝彪有婚约。扈三娘又是个什么角色呢?鬼脸儿杜兴说:

庄主扈太公,有个儿子,唤做“飞天虎”扈成,也十分了得;惟有一个女儿最英雄,名唤‘一丈青’扈三娘,使两口日月双刀。

为朱棣做“里应”的除了一个姓李的曹国公外,还有一个建文帝的叔叔谷王朱橞。朱橞是明太祖所封的九大塞王之一,为人“甚横”,专横跋扈。因而,《水浒传》中以扈成隐喻了谷王,也暗示此人不“护城”,反而献城。小郎君战败投奔扈家庄,却被扈成捉了,要献给梁山。

说扈成隐喻的是不护城的谷王,扈三娘可以作证。杜兴说,扈三娘的兵器是“日月双刀”,不就是个“明”字吗?

如此,李逵杀扈三娘一家,就有理由了。

李逵砍杀祝家庄隐喻建文帝之死

三打祝家庄之战有非常多奇怪的写法,其中,有三大值得一提的疑点:

第一,宋江出兵时,为何以孟康替换马麟监造船只,打祝家庄非得马麟去吗?为何要特别交代一笔造船的事情。

第二,宋江为何调动了水军头领。宋江先下山时,带了李俊、张横、张顺三个水军头领。吴用引孙立到祝家庄时,又把阮氏兄弟带到了祝家庄。难道攻打祝家庄需要水军吗?书中还真没有交代祝家庄四面环水,根本就不需要战船、水军配合作战。

第三,也是最奇怪的一点,就是梁山以四路军马攻打庄子,正东、正西、正南都有带队的将领,却没有交代正北这一路人马是谁带队。

施耐庵这样写,其实就是在写实。正北方向是玄武之位,朱棣自称玄武大帝降世,这一路人马正是来自北平的燕王大军。

梁山造战船,用水军,则是暗写朱棣虚张声势,去海外寻找建文帝。

金圣叹先生说,栾廷玉是死在了正北这路人马阵中,所以,书中没写谁是正北一路将领,是为尊者讳。恐怕,金先生也参透了其中的玄机吧。但是,金先生却没怎么留意,栾廷玉是从后面出庄,“去杀正西北的人马”。正西北,就是南京的金川门,栾廷玉是死在了这里。

三打祝家庄的故事中隐藏了建文帝的下落,这一点,我也写过很多解读了,此处只点一点,更多的篇幅要交给李逵为何杀扈三娘全家这个话题。

栾廷玉、祝龙、祝虎、祝彪分别从前后门杀出后,祝家庄中“李应”纵火烧庄,这就意味着建文帝此时已经不在“独龙冈”。栾廷玉杀出之后,便无文章交代其下落,而祝氏三杰之死,却写得十分详细。

随栾廷玉出后门的祝龙一见庄内起火,立即往庄内冲杀,却被镇守在吊桥上的孙立拦住。祝龙回庄不得,便杀奔宋江阵中,吕方、郭盛双戟并举,杀死了祝虎。

祝龙斗林冲不住,也想往回跑,却被解珍解宝挡住了前面吊桥。祝龙回马便往北逃,黑旋风李逵杀到,一斧子结果了性命。

杀了祝龙,李逵便直奔扈家庄,正遇扈成押解祝彪前往梁山大营。李逵不问青红皂白,砍死了祝彪,又挥斧去杀扈成。扈成是“飞天虎”,见势不妙,迅速逃走了。于是,李逵杀进了扈家庄,扈太公及一门老幼惨遭屠杀。李逵还放了一把火,烧毁了扈家庄。

李逵为何要杀扈三娘一家

李逵杀扈三娘一家的情节并不复杂,如果仅从故事来看,说的是黑旋风嗜杀成性,只顾杀得痛快,哪管扈成早就投降。

但是宋江痛责李逵时,黑旋风却说了实话:那厮前日教那个鸟婆娘赶着哥哥要杀,你今却又做人情。你又不曾和他妹子成亲,便又思量阿舅、丈人

李逵这番话太有深意了,这其中又牵扯到宋江身上的暗喻。简而言之,宋江身上有朱棣的暗喻符码。扈家庄与祝家庄,以及后来的梁山都有亲戚关系,正如李逵说的那样,宋江思量阿舅、丈人。

上文讲到,徐达之子徐增寿、谷王朱橞,曹国公李景隆做了朱棣的“里应”,谷王原本就是朱家人,徐增寿则是朱棣的阿舅,李景隆的父亲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靖难之役,原本就是一家人的大火并。李逵杀扈三娘全家,又有什么奇怪的呢?

书中没有交代栾廷玉的下落,宋江的一句话,说是杀了栾廷玉那个好汉。但是,祝龙、祝虎、祝彪之死,其实就暗藏了建文帝之死。祝龙实为“朱龙”、祝彪谐音“朱标”,又以小郎君暗点了比朱棣小一辈的朱允炆。祝虎的隐喻稍微复杂一点,是一个时间概念,此处就不再啰嗦了。

李逵杀了祝龙,又因为杀祝彪而连带屠杀了扈三娘一家。更为奇葩的是,扈三娘全家被梁山好汉屠杀,她却心甘情愿做了宋江的干妹子,依宋江的意愿,嫁给了矮脚虎王英。

扈三娘嫁王英,便是李逵杀扈三娘全家最好的注脚。

王英是清风山二头领,他与燕顺、郑天寿一同在这个贫如清风的山寨做强人。清风山贫穷吗?书中说,清风山强人们住的都是草房,在草厅中聚义。但是,这三个头领却是人人都裹着红头巾,明显的“红巾军二代”,这三人的名字就组合成“英武真天授”。

扈三娘嫁王英,意味着“独龙冈”归了燕王。

燕顺虽然是在清风山故事中出场的,但却早就在龙虎山亮相了,洪太尉遇到的锦毛虎,说的就是燕顺。而那条雪花大蛇,隐喻的则是生于大雪节前夕,属蛇的建文帝。这两条“虫”都是张天师放出来的妖魔。

因而,李逵杀扈三娘全家,扈三娘嫁王英,都是妖魔在作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