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离婚是什么样的,有哪些名人离过婚?

古代离婚制度有三种,第一种,夫妻任何一方一定范围内亲属有殴、杀行为,则強制离婚,叫义绝。第二种,夫妻双方都同意离婚,叫和离。第三种,夫妻強行与妻子离异,叫出妻、也叫休妻。还有一类违反家规被赶出门的,只写一纸休书。古代名人离婚的也有,李清照夫死改嫁张汝舟,南宋诗人陆游与唐婉。孔子、孟子,都离过婚。

古代离婚是什么样的,有哪些名人离过婚?

谁说女人没有地位,啊呸。那是万恶的旧社会。在当今时代,离婚率很高,但提出离婚的基本上都是女性。真是当今女子地位提高的表现。而在封建时代。男性处于主导地位。男人可以“休妻”。女性却没有任何权利“休夫”。在明清之前,女性的地位还是可以的,但以后地位越来越差。至于说名人离婚还是比较少的,最厉害的就是皇帝废后了。

在敦煌出土了汉代“离婚书”。从中充分体现了汉代普通百姓的豁达和开朗,也体现汉代文明:

盖说夫妇之缘,恩深义重,论谈共被之因,结誓幽远。

凡为夫妇之因,前世三年结缘,始配今生夫妇。

若结缘不合,比是怨家,故来相对。

妻则一言十口,则反目生嫌。

似猫鼠相憎,如狼犬一处。

既以二心不同,难归一意,快会及诸亲,各迁本道。

愿妻娘子相离之后,重梳蝉鬓,美扫娥媚,巧逞窈窕之姿,聘高官之主,解怨释结,更莫相憎。

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多好啊,这样的男人你都不爱,你还要啥样的啊小娘子?离婚书回顾了二人的相识,相恋,许下山盟海誓。乃至婚后的幸福。后来发现二人三观不和,夫妻关系日渐疏远。好聚就能好散。“离婚”以后。最后是对女子的祝愿。如此大度的丈夫也是我辈楷模。有道是“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姻缘是最奇妙的缘分。这篇“;离婚协议书”写的情深意长,对于另一半不是埋怨,而是祝福。

唐女性最为“开放”。社会积极向上。女性并没有作为男性的“附庸”出现,女子改嫁,再嫁比比皆是。唐代“离婚书”。也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

盖以伉俪情深,夫妇义重,幽怀合卺之欢,须□同牢之乐。夫妻相对,恰似鸳鸯,双飞并膝,花颜共坐。两德之美,恩爱极重。二体一心,死同棺椁于坟下。三载结缘,则夫妇相和。三年有怨,则来作仇隙。今已不和,想是前世怨家。眅目生怨,作为后代增嫉,缘业不遂,因此聚会六亲,夫□妻□,具名书之。□归一别,相隔之后,更选重官双职之夫,弄影庭前,美逞琴瑟合韵之态。解□舍结,更莫相谈。三年衣粮,便献柔仪。伏愿娘子千秋万岁。(方框意思是字迹不清)。

这里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根据唐代律法,夫妻二人“离婚”以后。男子必须负担女子三年“生活费”而且必须一次性付清,这是强制性的。因为那是时代女子没有工作。可以说唐代的律法还是很人性化的。夫妻双方好聚好散,可以看出唐代开明,没有为了房子孩子恶斗的。俗话说“一日夫妻百日恩”,即便是离散,曾经的结合也是上辈子的结缘,“一别两宽,各生欢喜”是最好的。

在封建时代。男人“离婚休妻”有七出之说,即女子犯有:“无后,不孝顺父母(男方父母),女方XX(你懂哈),话多(大多数男人有同感),善妒(不许男人纳妾),偷盗和有重病。这七条犯有一项,经官府核实以后男方就可以“离婚休妻”。

但在封建时代,官府也充分考虑了女方的实际利益。有三不出即三种情况下男子不得“离婚休妻”。第一条就是:前贫贱后富贵,不能说女子刚和你结婚的时候你是穷光蛋,现在你是马云了,你就休妻,这是绝对不允许的。第二条就是:与更三年丧。就是妻子已经给男方父母服丧三年(这样可以入祖坟)不允许休妻。第三条就是:有所取无所归。就是说,女方父母已经去世,男子不得休妻。

总体来说,封建时代的“婚姻法”还是很人性化 的,符合当时的社会和道德标准。和今天婚姻法相比你又是如何看的。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古代离婚是什么样的,有哪些名人离过婚?

古时候离婚,其实就是写一张离婚证书,称为“休书”,双方都同意后由丈夫来写,大概内容是表明丈夫遗弃妻子,互按手印后妻子拿着休书走人就行了,妻子是无权写休书的,如果是妻子一方决意离婚,只能想办法让丈夫写休书,称为“夺休”或“讨休”,写休书只要一方不同意,都可到官府申诉,由官府判决。

唐宋以前,夫妻离异改嫁的事例多如牛毛,皇室的都有离异等再嫁之妇,下面列举一些例子:孟子,儒家代表人物,他曾离过婚,理由很奇葩,一天孟子在睡觉,发现妻子光着身子,于是认为妻子无礼,就逼迫妻子离异;吴起,战国时期在楚国搞“吴起变法”的这位,他事业心很强,为了追求功利不折手段,一次为了获得鲁国信任不惜杀害妻子,后来又娶了一位,但妻子在家织布缝的衣服样式不合吴起要求,被无情休出。

汉景帝的王皇后本来嫁人好好的,其母为了攀富贵,强行夺回来献给了还是太子的景帝;冯衍,东汉大文豪,娶了任氏为妻,因为任氏反对冯衍纳妾蓄奴,于是离婚被弃;唐太宗的女儿南平公主,先是嫁给王敬直,但王敬直获罪被流放,两人离婚,南平公主再嫁刘玄意;唐玄宗的女儿真阳公主,也是先嫁给源清,后来改嫁给苏震;韩愈,唐代大诗人,韩愈女儿先嫁给父亲门人李汉,后又改嫁樊宗懿。

陆游,南宋爱国诗人,他也被迫离过婚,本和原配夫人唐婉恩爱,但陆游太沉醉两人世界,荒废了学业,被母亲唐氏看不惯,以“不顺父母”为由,两人离婚;王安石,他们家也有离婚事件,王安石次子王旁娶了庞氏,生了孩子,王旁觉得孩子长得不像自己,千方百计的把孩子折磨死了,夫妻俩经常吵架,王安石出来主持此事,觉得儿媳庞氏没有错,但夫妻感情有裂痕已义绝,故“择婿而嫁之”。

唐朝以前,离婚是很常见的事情,《列女传》都说“夫妇之道,有义则合,无义则去”,到了宋朝时,礼法的严谨,有“七出”、“义绝”、“三不去”男子休妻受到约束,没有合适的理由,人们轻易不敢离婚,到了明清时,离婚已被视为失节、耻辱,连丈夫死了改嫁都不行,只能抱定“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了,所以唐宋以前,离婚常见,但无法统计哪个朝代最多,明清时少之又少。

古代离婚是什么样的,有哪些名人离过婚?

🌱在古代离婚是非常让人匪夷所思的,俗话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可谓是古代婚姻的体现了,但是在古代只要理由充分,在官府清官判定下,还是可以离婚的。下面就盘点下古代有哪些名人离婚了?

🌱孔氏四世

蕞早卷进离婚事件的中国名人,当推孔门祖孙。不过那时不叫“离婚”,而称“去妻”或“出妻”,也曾称作“仳离”。而孔子是他父亲在外头生的。

到了孔子的儿子孔鲤这儿,也曾休过妻。有了曾祖和父亲做样子,孔鲤的儿子子思,也同样休过一回妻。所谓“孔氏四世出妻”,典故就出在这儿。

🌱曾子休妻

弟二位要说的便是曾子,就是说出“修身治国平天下”的那位~曾子不仅在思想上传承了孔子的衣钵,在休妻这件事上也身体力行去学xi。

以便掩饰自己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念想。曾子因为老婆蒸的梨子没有熟,借故甩掉黄脸婆。

这位夫人久受夫子熏染,对诗书礼易也略通一二,说:“妇有七出,不蒸亦预乎?”她诘问曾子,离婚的七出条文唉,我这没蒸熟梨算哪条?曾子回答不上,恼羞成怒说:蒸不熟而已,何问其故乎?我说离婚就离婚,问这么多干吗?

另外,孟子也休过妻。这些名人也有这样抛弃结发妻子的一面。

🌱李清照休夫

著名词人李清照的才女生涯顺畅,但是婚姻却非常不幸。本来她嫁给前夫赵明诚,两个人郎才女貌令人好生羡慕。

但不久后两人感情不怎么好了,老赵各种看不上咱们的大才女了,蕞后老赵挂了,她孤苦无依,又找了个男的嫁了。

那男的是一介莽夫,整天对她拳脚相加,还惦记她的那点财产(靠,渣男!),于是她便休夫,因为她名气大, 成功休夫,她的丈夫被扁到柳州,她却直做了九天的牢就被放出来了。

看来古人的婚姻也是如此一波三折,相爱容易,婚姻不易,不如且行且珍惜。

#历史##历史故事##历史那些事#

古代离婚是什么样的,有哪些名人离过婚?

在我们今天的文明社会里,男女平等,离婚越来越成为一种常态,特别是80~90后的小青年夫妻一语不合就离婚,离婚率飙升,有逐年上升的势头。

大家都知道,在古代的文学作品里,对离婚的描述最多的都是以男人以一纸休书休了女人完事,其实,古代的离婚远没有我们想想的那么悲观,体妻只是其中的一种制度。

其实,在我国的慢长历史上,各个朝代之间离婚有着天壤之别。

比如,在周朝之前,大至都属于母系社会,不存离婚这一说,只有女人选择丈夫的权力,不管是女人出轨还是另找他人,都是看女人的心情行事,这一时期男人成了女人的符属品,这个时代的婚配是男人对女人的服务婚,这期女人生下的孩子只认识母亲,不知道父亲是谁,上古时期的野合风俗就是有力的佐证。

周朝时期,随着周礼的颁布,女性的地位跌入低谷,这一时期男人休妻主导离婚制。

到了唐朝,开放程度比以往任何朝代都大,离婚成了家常便饭,还出现了好合好散的成语,而且还出现了女人休男人的状况,唐朝的离婚制度到底有多开放,可能我们今天的人们想想不到。

中国古代名气最大离婚的名人当属“孔子”,是真是假不得而知。更令人吃惊的是据《礼记·檀弓》记载,孔门三世妻,既孔子,孔子的儿子孔鲤,还有孔子的孙子孔伋都离过婚。

古代离婚是什么样的,有哪些名人离过婚?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古代大部分朝代,不存在离婚一说,只有休妻。

小说《水浒》中,潘金莲早就和西门庆搭上通奸了,但还是无法同武大郎离婚。

为什么?

因为那个年代只有武大郎主动休妻,潘金莲想要提出离婚是不可能的。

就是因为潘金莲直到武大郎不会随便离婚,又畏惧武松报复,才下毒手害死了丈夫。

因为古代是男权社会,不允许妇女随便同丈夫离婚。

古代的婚姻解体,只有三种情况:

第一就是上面说到的休妻。

休妻基本都是有些理由,比如不能生育、不孝敬公婆、对丈夫不尊敬等等。

但所谓休妻的理由,也可以胡说一个,反正都是家务事,外人也不知道真假。

女人一旦被丈夫休掉,随后改嫁的可能性极低,因为根本没人敢娶。

不但女人名誉扫地,女人的娘家也是一样丢人,抬不起头来。

所以,很多女人被丈夫休妻以后直接自杀。

第二就是和离。

和离类似于今天的协议离婚,从唐代开始出现。

听起来这不是很好,夫妻过不下去就协议分手。

其实,和离只是休妻的一种假象而已。

通常是丈夫决定休妻,又不想过于得罪妻子娘家一方,就故意装作和离。

因为休妻必须指出妻子的错误,和离则不需要。

所以,所谓的和离只是给面子的休妻,正常来说丈夫绝对不会同意妻子提出的 和离,这是极为丢脸面的事情。

等于在一个全国男人从不做家务的国家,这个男人当街为妻子洗内裤,还不承认大笑柄?

第三就是义绝。

义绝就是类似于今天的法院判决离婚。

义绝是非常绝的,基本都是夫妻已经有了刻骨深仇。

这种情况下,妻子去官府告丈夫,指出丈夫犯下了不可饶恕的大罪。官府认为妻子没有诬告,就会将丈夫抓捕,强行判决他们离婚。

而古代是男权社会,很多朝代规定妻子只要状告丈夫,无论是否有理都要判刑。

所以,义绝等于是两败俱伤的离婚。

义绝其实很少出现,通常都是丈夫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

明代有一个义绝,是妻子发现丈夫长期和嫂子通奸。当时丈夫的大哥已经去世,丈夫就偷偷的和嫂子搞在一起,被妻子发现后仍然肆无忌惮。

在当年,这属于乱伦,是非常严重的行为,需要坐牢的。

妻子忍无可忍去举报,官府将奸夫淫妇都抓捕,随后判处义绝。

古代男人主动要求离婚很多,并不稀奇。

比如著名的陆游,随同妻子兼表妹唐婉感情很好,却因为母亲不喜欢唐婉,就强行休妻,又娶了王氏为妻。唐婉被休掉以后,唐家勃然大怒,将女儿又嫁给皇家后裔同郡士人赵士程。唐婉和赵士程感情很高,后者不念旧恶,还帮了陆游不少事情。

女人主动要求离婚就极为罕见,比较有名的就是李清照。李清照在丈夫死后,嫁给了文人张汝舟。

根据风俗,两人婚后,李清照就应该将自己丰厚的藏书文物作为陪嫁,交给张汝舟支配。

但李清照逐步看出张汝舟性格卑劣,不同意交出财物,双方不断口角,进而谩骂,甚至拳脚相加。

李清照为了摆脱张汝舟,去官府状告丈夫营私舞弊、虚报举数骗取官职的罪行。

结果张汝舟被捕入狱,官府判决他们自动离婚。

不过,宋代法律规定,妻告夫要判处3年徒刑,故亦身陷囹圄。后经翰林学士綦崇礼等亲友的大力营救,关押9日之后获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