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德国非洲军团曾被疟疾打败?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根本没有这种说法。

疟疾的致病原因是因为蚊虫的叮咬。

然而众所周知,德国非洲军团主要是在利比亚和埃及作战。

他们的作战区域基本都是沙漠或者半沙漠地带,没有植物也没有淡水,当然更没有蚊虫,不存在疟疾一说。

再退一万步说,即便有了疟疾也没什么了不起。

因为只有恶性疟疾才会导致死亡,普通疟疾只是会影响士兵战斗力而已。

而早在二战前20年,奎宁作为有效的抗疟疾药,已经遍布全世界了。

到了1940年,更出现了先进的氯喹。

非洲军团在北非的战败,除了后勤无法支持以外,就是敌我力量过于悬殊。

在著名的第二次阿拉曼战役,非洲军团只有11万人和559辆坦克。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军队,是战斗力低下的意大利人,德军只有7万人。坦克中,德军坦克只有220辆,意大利坦克倒是有339辆。

相反,英军则有20万人和1029辆坦克。

此外,英军的补给是没有问题的,相反德军的补给则非常困难,大部分德军竟然只能靠阵地上缴获英国补给来维持。而德意军队高达11万,想依靠缴获维持作战简直是天方夜谭。

连补给都困难,更别说大规模补充兵力了。

1942年7月8日,隆美尔视察部队,发现了一个恐怖的现实:非洲军第15和第21装甲师总共只剩50辆坦克,六百多名士兵,二十多门反坦克炮;第90轻装甲师也只剩下1500多人和15辆轻型坦克;意军第20摩托化军也只剩下54辆坦克。

这些数字,仅相当于满员编制的五分之一。

英军无论兵力还是补给,都有绝对的优势,谁来打都会获胜。

此战中,虽有大量垃圾意大利军队投降,然而隆美尔损失的德军是1万2000人,却歼灭了英军2万3500人。即便如此,隆美尔也挡不住英国人的攻破,被迫全线撤退。

为什么有人说德国非洲军团曾被疟疾打败?

打败德国非洲军团的不是疟疾而是后勤。希特勒让隆美尔指挥德国非洲军团是为了防御盟国从非洲登陆,防御是既定战略。原计划只给隆美尔两个装甲师,而隆美尔却不顾战略主动进攻,消耗了德国六个装甲师。隆美尔一战成名,但是却使德国陷入了不毛之地的茫茫沙漠消耗战中。德国后勤补给很困难,两个装甲师防御已经足够,满足六个装甲师进攻后勤补给就太难了。随着后续补给的逐步减少,德国非洲军团失败也就不可避免了。

为什么有人说德国非洲军团曾被疟疾打败?

这个做法不准确,在二战时期,卫生条件差的情况下确实是个很大的麻烦,不止于德军了。可是对于当时的北非德军来说,这不是什么真正的问题,那个地区实际上是沙漠地形,这类疾病确实还是存在,但是不是很严重,只能算麻烦,对德军来说是被疟疾打败,这个说词太严重,一个说法而已,有点以讹传讹,夸大其词了,对于当时的德军来说,真正遇到的问题不是疾病,而是后勤物资的补给。

在当时德国军拿不到足够的物资补给才是真正的问题,在北非的作战当中,后勤保障能力一直是限制德军行动的主要原因之一,盟军也一样受到了相关的限制,但是盟军拥有更为强大的实力,也因此,在可以不断的前送各类物资,保障能力远超德军才保证战争的胜利,德国做不到,所以只能失败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