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赵范的嫂子樊氏国色天香,赵云为何不要呢?
因为赵云聪明,有政治头脑,有自知之明。他清楚自己够不上层次。这事发生在赤壁之战后,赵云攻取桂阳城之时。
桂阳太守赵范得知赵云来攻,派上出身猎户的“巡海夜叉”陈应和“打虎将”鲍隆去迎战赵云,但很不理想,这两位猎户打野猪可以,打赵云完全不是对手。两军对圆,赵云“挺枪骤马,直取陈应”。陈举叉来战,两将交锋,“战到四五合”,陈应抵挡不住了,拨马败下阵去,赵云紧追不舍。陈应放大招,扔出了飞叉,向赵云掷去。赵云防暗器功夫一流,一只手接住了飞叉,回射陈应。陈应慌忙躲闪,被赵云追上,只手生擒。赵范一看,完全打不过,只好率众投降,请赵云入城,大排筳宴。因姓氏相同,家乡还都是真定,赵范就在席间与赵云结为兄弟。
赵范他哥死得早,留下个寡嫂樊氏,赵范就想把嫂子介绍给赵云当老婆,这个樊氏“身穿缟素,有倾国倾城之色”。赵云却坚拒不受,两人发生了冲突,赵云擒住赵范,取下桂阳。刘备和诸葛亮率主力到达,刘备想让赵云娶了樊熟女,但赵云却说:
“天下女子不少,但恐名誉不立,何患无妻子乎?”赵云这表达了两个意思:
1.天下女子不少
这意思是说,女人挺多的,樊熟女这样的,我看不上眼。
2.但恐名誉不立
该发奖金你就发奖金,该升职就升职,甭给我来这套。赵云是个明白人,有钱有权才有一切,高官富户谁还缺个女人,拿个熟女来糊弄谁呀?
当时在刘备集团中,刘备在徐州找了糜夫人,属于政治婚姻,后来刘备攻取益州后,又娶了吴懿的妹子,也是个寡妇,也属于政治联姻。
关羽喜欢找别人的老婆,想抢,但曹操不许。
张飞的老婆是抢来的。
诸葛亮不敢胡来,黄氏很厉害,诸葛亮怕引起家暴,他那两下子,完全不是黄阿丑的对手,每天脸上带着血痕去上班,影响工作。赵云如果娶了樊氏,也属于政治联姻,但要注意,人家曹操抢寡妇,也允许儿子曹丕去抢寡妇,那是为什么?
找别人老婆的,找寡妇的,那都属于决策层。大家该明白了,为啥曹操不许关羽抢别人老婆呢?想进入决策层,那可不行。
隔壁老王是那么好当的?找别人老婆的那都是决策层,是领导!你也想找,你那是找死!张飞就很聪明,抢黄花小闺女,这可以。赵云也明白这个道理,找小姑娘可以,想找寡妇,还差着层次呢,那都是领导们干的事。
三国,赵范的嫂子樊氏国色天香,赵云为何不要呢?
谢谢邀请!
这个世界上有人爱狗,有人爱猫,有人贪财,有人好色,而赵云一辈子最爱的是名声,最注重的也是名声,名声对他来说比生命都重要。
在《三国演义》中,赵云是除了吕布之外武功最强的人,长得威风凛凛,相貌堂堂,完全一个美男子,胯下马,掌中抢,神出鬼没,天下无人能敌。真是一个要才有才,要貌有貌的大帅哥,要是放在今天,不知会迷死多少少男少女。
跟随刘备闹革命之后,赵云更是忠心耿耿,尽心尽力,不贪财,不好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长坂坡一战,赵云怀抱阿斗,在曹营中杀了个七进七出,让曹兵闻之胆寒,也让赵云名扬天下。
一生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平定江南之战,入川之战,汉水之战,萁谷之战,少有败绩,被誉为常胜将军。
赵云的一生,轰轰烈烈,干干净净,毫无瑕疵,是因为他非常重视自己的名声,把名声看得比生命还要重要,也只有非常重视名声的人,才会这样洁白无瑕。
赤壁之战之后,赵云奉命取贵阳,因无人能敌赵云,贵阳太守赵范只能投降。
进城后,赵范设宴款待赵云,席间,赵范要把守寡三年,有倾国倾城之色的嫂子樊氏许配赵云为妻,不料赵云大怒,坚决不同意。
而赵云之所以不同意,主要有一下几个原因:
首先,怕赵范有不测之心。赵范刚刚投降,人品如何,真降假降,赵云还没搞清楚。如果赵范怀有不测之心,假投降,想采用美人计加害赵云,到时自己有性命之忧事小,取不了贵阳误了主公刘备的事是大。赵云不想落下一个好色如命,不忠不义的坏名声。
其次,樊氏不配。赵云乃天下名将,娶妻应该娶有才有貌,品行端正的良家少女,怎会娶一个没羞没臊,自己选男人的寡妇,二手货,长得再漂亮也不行,这有损赵云的名声。
再有,赵云不能这样做。赵云作为一个武将,临阵招亲是有罪的,赵云不想破这个例,否则更有损赵云的名声。
还有,先有国,后有家。赵云跟随刘备打天下,历尽艰辛,刚刚有了立足之地,距离成立国家还有很远的路要走,赵云不愿意先有小家,后有大家。
也许正是因为以上原因,赵云才不愿意娶樊氏。
三国,赵范的嫂子樊氏国色天香,赵云为何不要呢?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就是赵云聪明的地方。
刘备平定长江南岸,以赵云代赵范为桂阳郡太守。赵范为了讨好赵云,将自己的寡嫂樊氏介绍给他。
樊氏是绝色美女,丈夫刚刚因病去世。
赵范想把她嫁给赵云。赵云推辞:“你我同姓,你的兄长就像我的兄长”,推辞不同意。
有意思的是,赵范随后逃亡到曹操属下。
我们分析,赵范介绍自己嫂子嫁给赵云,在汉代是很寻常的事情。当时寡妇改嫁很普遍,曹操父子就娶了不少寡妇。
所以,赵范的行为算不上侮辱赵云。
那么问题来了。
就算做媒不成,为什么赵范要逃走投靠曹操呢?
唯一的解释是,赵范此举不简单。
赵范很可能已经和曹操勾结,试图将桂阳交给曹魏。他之所以介绍嫂子嫁给赵云,其实是为了拉拢赵云一起叛变。
因为赵云去了嫂子,同赵范就是一家人,最低程度不会将事情做绝,对他下毒手。
然而,赵云也不傻,他当然明白赵范可能有鬼。
后来赵云对刘备解释:“赵范被迫投降,他的真心未知。天下女性不少”
其实,这等同于赵范给赵云下的一个套。
如果赵云贪图女色娶了樊氏,就算不跟随赵范反叛,刘备恐怕将来也不会信任他。
甚至赵范反叛后,赵云只要没有及时制止,说不定也会被当做叛徒对待。
大家看看,刘备是怎么对付自己的养子刘封的。当时孟达投靠曹魏,刘封明明没有一起反叛,也被刘备下令自尽。
这说明赵云也是很厉害的角色,至少比刘封强得多。
三国,赵范的嫂子樊氏国色天香,赵云为何不要呢?
赵云拒婚的故事在陈寿撰写的《三国志》中并没有提到,而在出现在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时所引用的著作《云别传》中,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对此事也有述及。
这个故事发生在赤壁之战后,当时赵云跟随刘备征讨武陵、长沙、桂阳、零陵荆州四郡。刘备的人马所向披靡,荆州四郡的太守武陵太守金旋、桂阳太守赵范、长沙太守韩玄、零陵太守刘度都先后投降了刘备。
长沙太守韩玄投降刘备后,虽然受到讨虏将军的挟制,但仍担任他的长沙太守一职。与韩玄不同的是,桂阳太守赵范受降后,原职桂阳太守的职位并没有保任,而是由偏将军赵云取代他出任桂阳太守。
献了城,丢了官。赵范心里那个懊恼呀!他本来就是个投机的小人,为了自己的仕途他又打起了自己的嫂子樊氏的主意。
赵范的嫂子樊氏非常有姿色,是远近闻名的大美人。可是红颜薄命,年纪轻轻的樊氏却因为丈夫早逝一直寡居。
赵范为了巴结赵云,有意将嫂子樊氏改嫁给赵云。
可是,赵云一听立即推辞。赵云的理由是这样的,赵云与赵范同姓,所以赵范的嫂子也就是赵云的嫂子,纳自己的嫂子为妻,与伦理不符。
据《云别传》记载,赵云可是个身长八尺,气宇轩昂的大帅哥,而樊氏又是个天姿国色的大美人。他俩若珠连璧合,那可真是一对天造地设的英雄美人。
当时赵云身边的一些人也都劝赵云娶了樊氏。但赵云却认为,赵范这个人并不可靠,现在他迫于形势,投降于刘备,其实他还是心存异向的。天下的好女子有的是,我何必又要非娶樊氏呢?
果不其然,赵云真是看准了赵范。据《三国志平话》记载,在赵云拒绝了赵范的提婚后,赵范带领三千人马包围了赵云的住处,想杀死赵云。在激战中,赵范被赵云一箭射死。
其实真实的历史是赵范后来果真逃离了刘备阵营,不知所踪。
从赵云拒婚这件事,我们首先可以看出,赵云确实是一个不为美色所迷惑的真英雄。再者,赵云的政治头脑非常清醒。他看清了赵范的居心叵测,如果他娶了樊氏,万一日后赵范有所反复,赵云作为赵范的姻亲,怎么说都会沾上点干系。再说,芳草天涯处处有,何必现在淌这趟浑水呢?天天好像抱着定时炸弹。
赵云拒婚樊氏,这件事做得非常明智。所以日后赵范跑路了,赵云丝毫没有受到牵连。反之,如果当时赵云贪恋美色,娶了樊氏,那赵范跑路他怎么也得沾点晦气。
三国,赵范的嫂子樊氏国色天香,赵云为何不要呢?
我是人者仁义也,用正史说三国。
这问题的关键在于赵云的身份使得赵云不能够接受赵范的嫂子。赵云在刘备的手下一直是作为刘备的心腹人物存在的,据三国志记载:
云遂随从,为先主主骑
也就是刘备亲卫骑兵队的队长,可以说这是十分紧要的职位,非亲信肯定是不能够担任的。当阳的时候,赵云保护甘夫人,救助后主刘禅,可见赵云一直贴身保卫刘备的家室和刘备本人。而赵范是什么人?他是东汉末年荆南桂阳郡太守,是曹操南下时留在桂阳郡的太守,刘备平定荆州长江以南的四郡时,把赵云派去担任桂阳郡太守,由此赵范和赵云拉关系,让赵云娶自己的寡嫂。
作为刘备的心爱将军是要和曹操一派的余孽明确关系的,不应该纠缠不清的。其次赵范也是有小心思的人,后来赵范逃走不知所踪,可想而知赵范当时的确是有自己的算盘,只是赵云推测他的心思不正常而已。赵云自己也说:"赵范不过是被迫投降,心事深沉;而且天下的女人又不少。"
三国,赵范的嫂子樊氏国色天香,赵云为何不要呢?
《三国志》中赵云自己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
裴松之在《三国志》给赵云传作注时引用了赵云别传记载的故事:
从平江南,以为偏将军,领桂阳太守,代赵范。范寡嫂曰樊氏,有国色,范欲以配云。云辞曰:“相与同姓,卿兄犹我兄。”固辞不许。
赵云对赵范所说的你我同姓,你兄即我兄,你嫂即我嫂,不过是推辞之语。
时有人劝云纳之,云曰:“范迫降耳,心未可测;天下女不少。”遂不取。
赵云真正拒绝的原因在于两点。
一是赵范是被迫投降的,并非心服,和赵云联姻不过是拉赵云下水。这个可见赵云并不是纯粹的武夫,没有政治头脑的,也没有被美色冲昏理智。
“范果逃走,云无纤介。”
后来的结果,赵云的想法是正确的,赵范叛逃,赵云没有受到牵连。
二是赵云认为天下女子多,大丈夫何患无妻?这个相信是很多男人真正的想法,赵云英雄,何愁没有妻子,何必要娶一个寡妇呢?
我觉得赵云自己已经给出了答案,我们这些人就不要以现代人的想法再去揣测赵云是最明显的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