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惠帝大诛群臣,为什么侍中嵇绍还要拼命护卫他?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其实就是古代大臣的观念问题。
嵇绍老爸嵇康是被司马昭因小错而斩杀,照常理来说,这是杀父大仇,不共戴天。
在古代,私人的孝必须让位于对国家、皇帝的忠。
况且嵇绍保护的是晋惠帝司马衷,而不是司马昭。
当时所谓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司马昭杀他嵇绍老爸,即便是没有什么罪,他嵇绍老爸也得去死。
所以,嵇绍对司马衷的忠诚,同老爸被杀并没有关系。
其实,早在讨伐叛乱时,嵇绍就抱着必死决心。
当时嵇绍与惠帝征伐司马颖之前,侍中秦准说:“今日赴难,你有没有良马?”嵇绍严肃的说:“一旦皇师兵败,臣下亦要守节(战死),哪用得着骏马!”
结果大军被司马颖大将石超击溃,乱兵冲击皇帝的马车。
当时皇帝身边的官员和侍卫见敌人太多,纷纷丢下晋惠帝四散逃命。
乱军对准皇上马车射箭,一时间箭如雨下,嵇绍舍身冲上马车为皇帝挡箭。
结果乱军杀来,嵇绍一人哪里是对手,被当场杀死。
由于嵇绍就在皇帝身边,他的鲜血溅在惠帝的衣服上。
但乱军不敢弑君,留下晋惠帝一人,没有敢杀。
惠帝被留下在草地上,被石超所俘,及后被送往司马颖根据地邺城。入邺后,仆人都为惠帝更衣,并打算清洗染血的衣服,惠帝却阻止,说:“这是嵇侍中的血,不要洗去!”
这就是嵇绍 忠的地方,而且忠必须压过孝。
晋惠帝大诛群臣,为什么侍中嵇绍还要拼命护卫他?
这道题的问法有毛病。
晋惠帝是一位痴呆皇帝,有一次,大臣向他汇报说,由于大旱,老百姓吃不上饭,他竟然说:“为什么他们不喝肉粥”?还有一次,晋惠帝与随从去游玩,听到池塘中的蛤蟆在叫,于是问是公家的蛤蟆还是私家的蛤蟆?左右惊的不知如何回答 有一位头脑灵活的侍从回答说池塘内的蛤蟆是公家蛤蛤蟆,池塘外的蛤蟆是私家蛤蟆。
晋惠帝由于痴呆 成为皇后贾南风操纵的傀儡。在八王之乱中,王族和大臣连续被杀,是由贾南风和以后的当权者所为,与晋惠帝毫无关系 他的智商也想不到要大诛群臣。
侍中嵇绍拼命护卫晋惠帝,则是出于大臣的职责和忠君思想。
晋惠帝大诛群臣,为什么侍中嵇绍还要拼命护卫他?
晋惠帝司马炎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大傻子,虽然被自己的老婆贾南风一手推上了皇帝的宝座。但是朝局却一直保护在贾南风的手中,后来他开始大肆诛杀群臣。这样一个丧心病狂又弱智的皇帝,嵇绍竟然要衷心保护他,这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
不向强权低头嵇绍是嵇康之子,西晋时期有名的文学家。
在他10岁时,自己的父亲被掌权的司马集团杀害,他被迫退居故里。后来他出仕,担任黄门侍郎,当时侍中贾谧凭借着自己外戚的身份,年纪轻轻就做了很高的官位。贾谧要求嵇绍与自己交好,嵇绍选择置之不理。等到贾谧被杀死,嵇绍依然不搀扶于任何人,不向强权低头。
永康元年,陈准去世,太长奏请加给加谧谥号,嵇绍反驳说:“谥号是用来流传后世,永不磨灭的,大德之人才可以有,师德之人不应当有。”由于近来掌管礼法的官员还有私人情感,谥号便不可以随便取。因此给贾谧的谥号是“缪”。
虽然太长奏并没有听取他的意见,但是当时的朝廷重臣十分害怕。司马伦篡位之后,嵇绍当上了侍中,在这一年的时候,晋惠帝重新当了皇帝,嵇绍仍然担任侍中郎。当时,众人建议追已遇害的张华官爵,结果又被嵇绍给否决了。
忠心护主在西晋被贾南风把持之后,晋惠帝无可奈何。在八王之乱发生之时,司马忠被人团团围住,这时嵇绍勇敢上前为其遮挡,最后被杀。司马忠虽然很傻,但是心地忠厚善良,居然不顾自己的伤势,去找士兵求情,让他们放过嵇绍。
那些士兵根本不把这个傻皇帝放在眼里,毫不留情的将嵇绍杀死了。嵇绍那衣服被新鞋染红,而司马忠只能抱着他的衣服痛哭,等到战争结束,司法中还抱着衣服不松手。
总结评价嵇绍作为竹林七贤之一嵇康的后代,文学才华毋庸置疑。在为人臣子上,他实行的是儒家经典,舍身护主。虽然晋惠帝司马衷是一个只听老婆话,并且大肆杀害橙子的人,但是这个皇帝却心地善良的,求别人放过嵇绍。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嵇绍保护晋惠帝既体现出了忠心护主,也彰显了他忠君爱国的理想。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