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为何250年都搞不定科西嘉岛?
主权归属问题,并非离得近就是你的,比如英国对于马尔维纳斯群岛、咱们的九段线。
在地理上,科西嘉岛离法国约180公里,距意大利仅80公里,而且,历史上,还曾是意大利城邦的管辖区域,受意大利语言文化的影响得更深远一些。不过,科西嘉岛可没有考虑过“回归”意大利;那边,当今自顾不暇的意大利更是没打算考虑过插手科西嘉独立运动。从历史看,科西嘉在被热那亚人统治前,就曾建立过自己的小王国,之后被西班牙人控制过一段时间,到了15世纪,被强行并入热那亚王国(当时意大利诸多邦国里的一个政权,以超级吝啬和会做生意闻名)。18世纪上半叶,岛上人民发起独立运动,甚至有一次还成功的赶走了热那亚人,成立了科西嘉独立政府,不过,没多久,又遭到了热那亚王国的反复镇压,科西嘉岛成了地中海上的一块烫手山芋。
直到1769年,科西嘉人再次掀起反抗热那亚王国的统治,在镇压过程中,热那亚人愈发感觉力不从心。频繁的独立运动让热那亚渐渐失去了对这个小岛的耐心和欲望值。既然是只烫手山芋,那真不如趁着还值俩儿钱,赶紧把它变现才是正题。于是,做买卖非常在行的热那亚人在1768年,把科西嘉岛转手卖给了法兰西帝国。
随即,法国介入科西嘉独立运动,顺势直接占据了科西嘉,将其作为本土的一个自治省。
这里要提一下拿破仑的爸爸——波拿巴.夏尔,要是上纲上线的定义,夏尔可算得上是个“科奸”。曾积极投身于科西嘉独立运动,甚至还遭遇过全家被法军赶走,房子都被烧掉的境地。几经挫败后,夏尔看到胳膊实在拧不过大腿,抵抗无望,又开始投靠法国人。法国人倒也没白用他,兑现了许诺的财产和贵族身份,这才有了拿破仑来法国大陆开眼、上贵族军校的机会。
不过,拿破仑年轻的时候貌似并不太领情,一边享受着爸爸给争取到的上学机会,一边多次写信批判过老爸背叛了“祖国”。
(小鲜肉时代的拿破仑,虽然四肢短小,但颜值还是可以的,只是中年发胖后,形象就一言难尽了)也就是从这时候起,科西嘉人都给安排成了法国国籍,法语也成了官方用语。法国政府开始不遗余力的四处播撒法国风情。时间长了,男青年都爱去法国上学奔前程,女青年喜欢嫁给法国本土人。
然而,从骨子里面,科西嘉与法国语言、风俗的迥然不同;而法国本土人看科西嘉人也多有些歧视边远地区不发达人群的意思。这从拿破仑那代起就开始了,甚至他老人家都当了帝国皇帝,还有人背地里面嘲笑他的科西嘉口音和不够正统的贵族身份。
所以,这种偏见和有色眼镜,让科西嘉人不爽了好几个世纪,独立呼声不断,但都是些小打小闹,没有出现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儿。
当今,科西嘉岛跟法国政府的矛盾,主要是在二战后被激化的。战后,法国政府陆续丧失了亚非的大量殖民地,而这些从海外殖民地回迁的法国人,特别喜欢移民有着相似的“热带风情”、消费水平又低的科西嘉岛。于是,政府把大量优质土地拨给了那些从殖民地回来的法国人,各种政策也对他们倾斜,这让科西嘉本土人士非常不满。
此情此景下,从50年代开始,科西嘉的激进派别不断发动各种袭击。法国政府这边也不含糊,几乎都是采取的武力镇压,一点妥协的意思都没有,当今的马克龙总统更是表示“绝不考虑把科西嘉语提升为跟法语并行的国家通用语言,在法兰西共和国内,只有一种国家通用语言,就是法语。”态度非常强硬。之后,还威胁道,如果科西嘉岛选择有利于自己的地方税务自治,中央政府将相应地削减对其财政补助。
这么听好像没什么,实际上,关系可大了。
法国虽然现在不似以前那么风光,但还能算得上是个有钱大国,每年科西嘉都能收到国家财政的大量补贴。如果真独立了,仅有33万人的科西嘉岛(河北望都县27.5万人),除了旅游业,没有什么像样的工业基础,财政补贴一断,不见得穷成什么样呢。
所以,此情此景下,当今科西嘉岛的独立倾并不很强势,追求的更多是更大权限的“自治”。根据民意调查显示,科西嘉岛居民中,约有80%的人并不愿意跟法国分离,毕竟,政府白给钱你不要?吵吵着独立,不断“搞事情”的只是一小撮儿激进分子,比较缺乏群众基础。
然而,即便是对这“一小撮儿”,法国的神经依然极度敏感,全力以赴的往死里打压;而在咱们的“东突”、“藏独”问题上,又装出一副圣母白莲花的姿态,号称要尊重人权、自由、非暴力等等,难道不觉得打脸吗?
本人文章一律原创,拒绝他人抄袭、任意转载,如遇到类似“白鹿野史”、“坚持不懈创作的人”这种全部照抄者,一定投诉到底!
法国为何250年都搞不定科西嘉岛?
如果从1553年到1559年短暂占领科西嘉岛算起,法国是566年未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首先要有一个明确概念,欧洲国家特别是西欧地区的分离势力,和东方中央集权制国家并不一样。欧洲长期的地方自治传统,形成了很多小区域的共同体,这些共同体通过联姻、自愿或者武力强迫的方式,形成现代欧洲国家的雏形。
典型的如加泰罗尼亚地区和苏格兰地区,通过王族的联姻形成西班牙和英国。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快速增大一个国家的版图,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联姻固然让王族成为一家人,但是对于底层人而言,并没有真正的形成一个大的共同体。
所以加泰罗尼亚地区一直认为自己是加泰罗尼亚人,苏格兰地区也一直认为是苏格兰人,始终与西班牙和英国存在一定隔阂。这种形同婚姻的国家存在形式,在过得好的情况下固然可以保持统一,但是一旦过得不好,或者被小三勾引,就大难临头各自飞了。
对于科西嘉岛而言,也是同样的问题。在历史上科西嘉岛和法国是不同的政治版图,在公元前259年罗马人占领后,和萨丁尼亚成为罗马帝国的行省。在随后的近一千多年来,法国并未统治国可西嘉岛,反而是西班牙、意大利地区的邦国的曾多次占据。
在地理上,科西嘉岛离法国约170公里,离意大利仅90公里,历史上受意大利影响比较深远,曾多次被意大利地区的政权管理。在公元6世纪,拜占庭成为科西嘉岛的宗主国,在1077年,受意大利比萨地区主教管辖。随后科西嘉成为比萨和热那亚争夺对象,亚拉冈也加入战团。
在被意大利地区反复争夺的过程中,科西嘉人孕育出民族主义思想,成立了武装力量驱逐了热那亚人的统治,在1755年建立科西嘉共和国,完成民族国家的构建。但是不甘失败的热那亚人将科西嘉岛卖给了法国,法国军队趁机入侵,于1769年灭亡科西嘉共和国。
从历史角度讲,作为深受意大利影响的科西嘉岛,与法国人文、历史上有很多不同之处,在抗击意大利人统治中孕育出民族国家,受法国入侵而灭国。对于科西嘉人而言,被法国人统治是亡国,而非统一。在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响下,科西嘉岛独立运动一直延续至今。
而法国历史上伟大人物拿破仑正是科西嘉岛人,出生于科西嘉共和国灭亡的1769年。而拿破仑的父亲曾经是科西嘉岛从热那亚独立领袖保利的副官,由于拿破仑父亲同意科西嘉岛并入法国,导致拿破仑终生都原谅父亲。
所以,科西嘉岛并入法国,其实是一场买卖婚姻,科西嘉岛心不甘情不愿的嫁入法国,始终有逃婚的想法实属正常。而且由于西欧长期以来的地方自治传统,法国对于科西嘉岛的内政干预程度很低,无法通过书同文车同轨的方式将法国和科西嘉融为一个整体,相当于法国娶回一个媳妇,却不管不问,仅要求媳妇不离家出走,更难使家庭和睦了。
但是形式比人强,虽然科西嘉独立运动已经持续两百多年,由于科西嘉岛经济低于法国平均水平,每年需要法国提供100多亿欧元的补贴,而科西嘉人仅有33万左右,相当于法国政府每年给科西嘉每人3万多欧元的大红包,看在钱的份上,民意调查报告显示,80%科西嘉人并不赞成独立。
只是科西嘉岛强硬独立分子惹出的动作让法国颇为头疼,在1998年,科西嘉省长埃里尼亚克被独立分子暗杀。在2007年,科西嘉发生两起爆炸,类似的事件还有不少。但是总体而言,科西嘉岛独立势力缺乏广泛的民间基础,加之法国实力强大,科西嘉岛独立的可能性比较小。
我是夕惕若,欢迎关注。
法国为何250年都搞不定科西嘉岛?
科西嘉在法国的确曾经是个麻烦让人头疼,不过今天科西嘉最多偶尔泛起涟漪,已经没了多大浪花。长久以来,科西嘉在法国都是与落后联系在一起的地方,而除了科西嘉人有强烈的寄人篱下之感外,法国人回顾自己的国家时也很少想起科西嘉。所以,从正式加入法国后两百多年,科西嘉时不时都会闹脾气。
法国曾长期搞不定科西嘉,主要原因如下:
- 第一,科西嘉加入法国时间相对比较短,而且是被迫加入;
- 第二,科西嘉的历史文化与法国本土差异很大;
- 第三,科西嘉发展落后,与法国本土的隔阂比较多。
作为法国最大岛屿,位于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岛面积超过8000平方公里,素来以迷人的风景还有作为一代枭雄拿破仑的故土而广为人知。然而科西嘉不同于法国本土,在历史文化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
原本的科西嘉人是伊比利亚人的后裔,而法兰西人的祖先是高卢人,科西嘉当地人使用的科西嘉语属于罗曼语系的分支,与之接近的是意大利语的热那亚方言、西西里方言等,与同属罗曼语族的法语有很大的差异。
从11世纪开始,科西嘉岛就先后被意大利的比萨、热那亚等统治,历经数百年直到1769年才被纳入法国。然而当时将科西嘉岛划入法国,是热那亚与法国之间的私下交易,这引起了科西嘉人的强烈不满。法国人的到来被科西嘉人视作入侵,岛民发动了持续的保卫战,一代枭雄的拿破仑的父亲夏尔,就曾经追随科西嘉首领保利,抵抗法国人。
拿破仑曾言,自己不会原谅父亲(夏尔最终投诚加入法国),将来一定要像保利那样赶走法国人,让科西嘉得到解脱。
除此以外,科西嘉加入法国后其经济长期发展之后,远不如法国本土地方,在法国“科西嘉”就是落后的代名词。
整个科西嘉岛面积8600多平方公里,人口却仅30多万,主要出口商品就是乳酪、橄榄油和葡萄酒,岛上几乎没有工业,大多数生活用品也都需要进口,近年来依赖于优雅的自然风光,岛上旅游业成为了最重要支柱。
尽管如今科西嘉时不时还给法国惹麻烦,不过两百多年过去情况已经大有好转。科西嘉人大量移居本土,而法国大量的补贴也使得经济发展不咋滴的科西嘉,生活质量也只是略低于法国本土。如今,大多数的科西嘉人也并不愿意离开法国。
法国为何250年都搞不定科西嘉岛?
科西嘉岛和西西里岛、撒丁岛、塞浦路斯岛并称呼为地中海四大岛,它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
在科西嘉岛,你可以充分领略到大自然对于人类无私的馈赠。蔚蓝的大海、金色的沙滩、碧绿的森林、红色的海湾,构成了五颜六色、风光旖旎的科西嘉岛。
科西嘉岛的名称,来自于一个典故。特洛伊王子科尔与提洛王后的孙女西嘉一见钟情,互相爱慕,为了让这段缠绵悱恻的爱情亘古不变,她们决定将俩人的名字组合在一起,用科西嘉来命名一座岛屿。
不过,科西嘉的真正出名,并不是来源于传说中的爱情和其迷人的风光,而是因为这里是拿破仑的出生地,以及它在数百年来时不时传出的爆炸声。
1769年,当科西嘉岛的统治者热那亚城邦把它割让给法国后,科西嘉人就开始了持续不断反对法国统治的民族主义活动。在近四分之一的世纪里,岛上冲突不断,各种暴力事件频频上演,迄今为止发生的爆炸事件已近千起。
(地图上的科西嘉岛)
那么,作为老牌殖民国家、联合国五常之一的法国,为什么在250年里都搞不定一个小小的科西嘉岛呢?
一、科西嘉岛地理位置特殊。
科西嘉岛位于法国东南部的地中海上,距离法国尼斯市 170 公里,距意大利半岛 84 公里。科西嘉岛人口约为30万,面积为8681 平方公里,仅占法国领土面积的1.6%。整个科西嘉岛由两个省组成,分别是首府位于巴斯蒂亚的上科西嘉省,和首府位于阿雅克修的南科西嘉省。
科西嘉岛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科西嘉岛在历史上,可谓饱受战乱之苦,曾在不同时期沦为列强的殖民地。
公元前3世纪中叶,科西嘉岛被罗马人占领。13世纪开始,科西嘉岛先后历经了比萨、热那亚、阿拉贡等城邦的统治。15世纪时,科西嘉岛并入了热那亚商业帝国直到1729年。
从上述的历史可以看出,在科西嘉岛的历史上,几乎和法国没有任何关系,直到18世纪末之前,科西嘉岛和法国都是截然分裂的。(科西嘉岛战争)
二、历史上的科西嘉岛曾是一个独立的国家。
18世纪上半叶,科西嘉岛人因不满热那亚人的残暴统治,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反对热那亚人的动乱,民族主义领袖保利领导的独立战争,给了热那亚人沉重的打击。将热那亚人赶出了科西嘉岛大部分地区,建立了科西嘉独立政府,制定了体现科西嘉人意志的第一部宪法《科西嘉宪法》。
1755年,保利领导科西嘉人重建了饱经战乱的科西嘉岛,他们新修学校、创建海军、建立工厂、制定法令。经过14年的励精图治,一个欣欣向荣的科西嘉岛正在焕发出勃勃生机。
但是,厄运又一次降临科西嘉人的头上。
1768年5月15日,遭遇失败的热那亚人和法国签订了条约,将科西嘉的所属“权力”出售给法国。这让科西嘉岛上的居民感到屈辱,他们就像一件物品般被统治者们随意转让,毫无自主权利。
随后,科西嘉人又在保利的带领下,和法国侵略者展开了不屈的斗争,包括拿破仑的父亲夏尔·波拿巴,也带着家人投入了这场科西嘉岛的保卫战之中。
1769年5月8日,保利的队伍在战争中失利,包括拿破仑的父亲在内的岛上居民被迫向法国人屈服,而保利本人则在一个月之后,离开了科西嘉岛,流亡英国。多年后,拿破仑在谈及此事时依然耿耿于怀:“我永远不能原谅我父亲,他当过保利的副官,竟然同意科西嘉并入法国,他应该与保利共命运,随同他倒下。”
可见科西嘉岛人从骨子里是排斥和憎恶法国人的,他们认为将科西嘉岛并入法国违背了岛上居民的意愿。
(拿破仑画像)
三、科西嘉岛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化。
科西嘉人也算是法国的少数民族,他们拥有自己的语言,那就是科西嘉语。这种语言和法语相去甚远,是意大利语的分支,更接近意大利人的语言习惯。
科西嘉人能用本地语言和意大利人流畅地交流,但和法国人交流则显得比较生硬。虽然法国政府曾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在科西嘉岛强力推行法语,但仅限于官方层面的交流和使用,而科西嘉岛人在日常交流中,依然会熟练地使用科西嘉语。
同时,因为科西嘉岛和意大利咫尺之遥,其内在文化基因和意大利一脉相承,但却和法国固有的传统文化有较大的区别。正是语言和文化的区别,让科西嘉人很难融入法国,无法在法国找到归属感。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科西嘉人一直在谋求独立,其中特别活跃的是被称为“科西嘉民族解放阵线”的激进组织。他们高举科西嘉民族主义大旗,屡屡采用武力手段,秘密地为科西嘉“独立”而斗争。由此而爆发的上千次冲突,已造成法国人和科西嘉人在内的多人死伤。“科西嘉民族解放阵线”也被法国政府定性为恐怖组织。
不过,随着科西嘉岛的开放程度日渐加深,这种冲突已日趋平和。如今的科西嘉岛,硝烟和战火已逐渐远离,一个美丽而宁静的科西嘉岛正展现在世人面前。
(参考资料:《科西嘉岛》)
法国为何250年都搞不定科西嘉岛?
科西嘉岛是地中海上的一个岛屿,面积8680平方千米,人口33万多,是著名英雄人物拿破仑的出生地。科西嘉岛历史上曾经被罗马帝国统治,后来成为热那亚共和国的一部分,直到1769年才划归法国。科西嘉人现在虽然基本通用法语,但科西嘉岛本地有自己的方言,这种方言比较接近意大利的托斯卡尼方言。因此从历史传统和语言文化上看,科西嘉岛身上的意大利因子要多于法国因子。加上科西嘉岛距离法国本土又比较远,就更加容易使当地某些人产生“自己的日子自己过”思想,缺乏对法国的国家认同感。同时相对于法国本土,科西嘉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导致科西嘉地区在法国内部地位不高。
特殊的地理环境及历史文化背景,不可避免地会造成科西嘉人当中有少数人产生科西嘉应该脱离法国并“独立”的想法。事实上自1769年科西嘉岛并入法国后,为科西嘉“独立”而“呐喊”的人一直都存在。但这些人往往是采用和平方式与法国政府斗争,这让标榜“人权”、“自由”的法国政府真的不好办。那些人是采用非暴力方式进行斗争,你法国军警不好大开杀戒吧?最多让他们坐若干年牢后又放出来,但出来后那些人又继续宣传科西嘉“独立”。久而久之,那些宣传科西嘉“独立”的人知道法国政府拿他们没辙,所以往往继续进行非暴力斗争,一直弄得法国政府250年都没什么好办法。
上世纪70年代科西嘉岛出现过“科西嘉民族解放阵线”组织。这帮人不按套路出牌,喜欢到处搞恐怖袭击,造成了不少伤亡和破坏。法国政府忍无可忍,对“科西嘉民族解放阵线”进行了严厉打击,最终使它日渐衰落。由于不少科西嘉人觉得留在法国内部可以不断享受法国政府的经济扶持,所以他们并不赞同科西嘉独立,这使“科西嘉民族解放阵线”并没有得到广泛的民众支持。但时至今日,科西嘉岛仍然有少数人在宣传科西嘉“独立”。奇怪的是法国内部有些人居然认为科西嘉岛太穷,留在法国内部会给法国政府带来很大的包袱,还不如干脆让它独立算了。对此不知道法国政府是啥子态度?
法国为何250年都搞不定科西嘉岛?
一个国家,如果统治中心远离离岛,有些距离,那么这个离岛一般而言或多或少有些离心力。比如意大利的撒丁岛之前也传出过风声。
科西嘉岛也是如此。虽然法国在欧洲是大国,且伴随着英国脱欧,法国在欧盟地位是抬升的。但是科西嘉岛一直以来语言和文化便和法国格格不入,所以一直以来都有强劲的分离主义。
要搞定人心,不是靠军事,而是靠文化,法国要做的还有很多,或者说压根就不可能做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