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英吉利的入侵,道光为何畏惧?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其实,整个鸦片战争中,最可怜的就是道光。
说通俗点,道光就是一个大傻子,从到头尾被忽悠。
很多事情,不但英国军人知道,中国军人知道,老百姓都知道,但道光不知道。
满清到了末年,政治制度已经非常腐败了,官场各种恶习盛行。
其中一个原则叫做瞒上不瞒下,也就是有什么不好的负能量的东西,统统不能告诉上级,尤其不能让皇上知道,因为这会让下面惹上麻烦。
相反,丁点大的正能量的东西,都必须无限扩大,向上汇报,让皇帝也知道。
交给皇上的奏折,其实根本没法看,都是一种马赛克文体。
什么叫做马赛克文体,就是坏的、负面的东西一律没有,好的、正面的东西无限扩大。
以林则徐为例,他已经算是最老实的大臣了。
然而,既然是满清的官员,他不可能彻底脱离官场的这些东西,不然他也绝对不可能从普通老百姓成为一品大员。
之前道光其实是害怕英国人的。为啥?因为道光吃过大亏。
早在1834年,英国驻华商务监督律劳卑和两广总督卢坤大闹,后者中断了对英贸易,派兵包围英国商馆,撤走所有清朝佣工,严禁人民向英人提供任何食物、水和药物。
律劳卑调动一艘巡逻艇、两艘护卫舰驶向黄埔进行威胁,与清朝海岸警卫虎门炮台交火35分钟,驶入珠江,炮台被摧毁大半,余下也不敢还击。
卢坤根本挡不住,被迫将12艘大船沉于珠江河底拦截。然而,律劳卑的区区3艘军舰在珠江内横行了接近20天,才大摇大摆的离开。
满清在6天后恢复贸易,实际上就是服软了。
道光心里明白,清军似乎是打不过英国佬的。所以,在派林则徐去广东只让他戒烟,嘱咐他不可和英国人开战。
结果呢?
林则徐的做法同卢坤没有不同,那么英国人当然会开战了。
1839年9月17日中英发生了穿鼻海战。
此战清军大败,然而林则徐在向道光皇帝的奏折中写到:“收军之后,经附近渔艇捞获夷帽二十一顶,内两顶据通事认系夷官所戴,并获夷履等件,其随潮漂淌者尚不可以数计……查夷人捞起尸首就近掩埋者,已有十七具……受伤者,尤不胜计。”
道光皇帝本来正在犹豫是不是要和英国人开战?看到奏折以后龙颜大悦,认为英国佬也没什么了不起。
他立即朱批:“可嘉之至……既已大张挞伐,何难再视兵威。”同时道光帝鼓励林则徐要:“计出万全,一劳永逸,”断不可“稍形葸畏,示以柔弱。”
由此,道光等于同意了对英国全面开战。
而实际上,此次海战,英国仅有1名士兵被火绳枪击中受重伤,还有3人受轻伤,军舰只有2艘被击中,基本没损失。
相反,清军死15人,伤40多人,连关天培自己都受伤,3艘军舰被击沉,其余军舰基本都负伤。
双方刚刚交火,满清舰队大部分军舰就吓跑了,只有关天培的主舰继续还击。
结果主舰中炮7发,炸出两个大洞,只能撤退。
当时英国人也只是恐吓而已,并没有准备全面开战,就停火停船,没有追击。
要知道,英军参战的仅有2艘军舰,满清则有28艘,尚且打成这样。
可见,真实记录和实际具有巨大区别。
然而,林则徐明知道下级上报数据有问题,仍然将下级上报的歼敌11人上报为21人,多写了10个人。
在道光命令下,中英全面开战。
结果呢?全面开战以后,英军仅仅留下四艘军舰和一艘武装轮船继续封锁珠江口,整个广东水师就一点办法没有。
而英军主力12艘军舰,4000多士兵,从广东杀到天津,又从天津杀回广州,再冲广州杀到南京,沿途攻城略地,势如破竹,无人能挡。
其实林则徐只有略有夸张,其他将军夸张的就更大了。
比如奕山自称有2.5万大军,可以将广州英军杀光,所谓“片帆不返”。
结果2400英军发动反攻,这些清军都谈不上一触即溃,而是闻风而逃。
四天之内,广州附近要地全失,城外大火。
奕山带领1万8000人退入城内,秩序大乱。
然而,面对英军将要工程,清军根本没有抵抗。
5月26日上午,广州竖起白旗,奕山派广州知府余保纯出城向英军求和,愿意退出广州城,还赔偿600万两白银,只求不要歼灭他的部队。
英军以死9人,伤68人代价击败2万中国军队。
搞笑的是输到连内裤都没有,奕山竟然还敢对皇上胡吹说获得大胜,将部队撤离广州是因为去附近剿匪。
这牛逼吹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而道光竟然就真的相信英国人已经被击溃,竟然命令奕山调赴广州各军均撤回原伍,沿海防守官兵裁撤,准备撤军恢复和平时期了。
面对英吉利的入侵,道光为何畏惧?
作为大清帝国一国之君的道光帝,作为积极支持林则徐禁烟、并且抵抗英国侵略的大清最高统治者爱新觉罗?
这位万圣之尊并不被英军大张旗鼓的人侵所吓倒。虽然英军在装备上要强于清军,但在林则徐、关天培等抗英将领的率领下,连日的血战也没能打开广州的城门。真正让道光感到空前恐惧的,是定海之战。
仅仅是两代之前,也就是乾隆帝在位的时候,英吉利还只是国人眼中的化外蛮荒之地。一则故事能充分地说明这点:法兰西使者前往京城,向乾隆寻求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而乾隆帝却没听说过法兰西。轻蔑地认为:“什么法兰西、比利时,都不过是英吉利穷得活不下去了,又不好意思总相求于我闰,换个名字罢了。”
当然,这只是个故事。实际上乾隆与法国大革命期间的波旁政府关系十分密切,不可能不知道法兰西和英吉利有什么区别。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闭关锁国的清王朝与世界之间的差距所在。
正是这种日益加深的差距,让道光帝从最开始的积极禁烟与迎战,变得开始懦弱退让。定海一战所导致的空前浩劫,彻底摧垮了?F宁的自信,让他开始畏英如虎。
定海失陷后,清政府内部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是以穆彰阿、琦善等满族贵族为代表的主和派。在他们眼里,英军船坚炮利,武器先进,凭着朝廷现有的武力,根本不是西方列强的对手,不可能战胜,因此即使是作出一些必要的妥协,也要绝对避免与其发生冲突。另一种则是以林则徐等人为代表的主战派。作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批人,他们对两国军力的对比有着相对客观的认识,从这一点上来说,与英军战场相见,并非所愿。不过要是上升到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层面上,这些爱国人士便无法容忍外国浸略者凭借着强大的武力在中国肆无忌惮,将中围主权肆意践踏,唯有团结一心,抵抗外侮,方能保住大清的江山。在此基础上,主战派提出了一系列可行方案,他们认为,只要将中国的有利条件充分利用起来,将侵略者赶出中国的领域并不是痴人说梦。在虎门销烟时,林则徐就曾向西方列强庄严地表示:“我们不怕战争。”
政府内部两种截然相反的对待英国武装侵略的态度,哪一种能成为清政府的对英方针,决定权还应该由作为手握大清帝国最大权力的道光帝来行使。
道光帝虽有心再造大清盛世,但终究在日渐衰败的国家面前无力回天。一方面,他仍然对?父乾隆时期的鼎盛记忆犹新,祖业的衰败并不是他所希望看到的,而是想要在这个位置上有所作为,扭转嘉庆时期的不利局面,再造盛世的辉煌;而另一方面,他却在世界范围内的大革命风暴中无动于衷,甚至是毫不挂怀,依旧沉浸在“天朝上国”的幻梦之中:对于工业革命掀起来的科技迅猛发展风暴,他也毫无了解的兴趣,认为那只是化外野蛮之民的奇技淫巧罢了。世界范围内的巨变,压根不是他所在意的。他唯一不知道的是,闭关锁国的清王朝早已远远落后于时代。
内,腐败丛生,民生哀怨;外,鸦片枪炮,强权外交,纷至沓来。清王朝危机四伏"面对着政府内部运转不良、财政人不敷出、清兵孱弱不堪的现状,面对着鸦片战争节节失利、大好山河寸寸沦丧的局面,道光帝唯一能做的就是勉力维持一个看起来天下太平的表象,最起码,也要做到祖辈浴血打下来的江山不沦丧在他的手中。不求有功,仍然对祖父乾隆时期的鼎盛记忆犹新,祖业的衰败并不是他所希望看到的,而是想要在这个位置上有所作为,扭转嘉庆时期的不利局面,再造盛世的辉煌;而另一方面,他却在世界范围内的大革命风暴中无动于衷,甚至是毫不挂怀,依旧沉浸在“天朝上国”的幻梦之中3对于工业革命掀起来的科技迅猛发展风暴,他也毫无了解的兴趣,认为那只是化外野蛮之民的奇技淫巧罢了。世界范围内的巨变,压根不是他所在意的。他唯一不知道的是,闭关锁国的清王朝早已远远落后于时代。
内,腐败丛生,民生哀怨;外,鸦片枪炮,强权外交,纷至沓来。清王朝危机四伏面对着政府内部运转不良、财政入不敷出、清兵孱弱不堪的现状,面对着鸦片战争节节失利、大好山河寸寸沦丧的局面,道光帝唯一能做的就是勉力维持一个看起来天下太平的表象,最起码,也要做到祖辈浴血打下来的江山不沦丧在他的手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在这种心态下,道光帝对有可能威胁到统治的变乱十分恐惧。从很早开始,他便提出了所谓的“天朝体制断不可失,外夷衅端断不可启”的对外原则。而他对林则徐禁烟的大力支持,也只是因为鸦片输入,白银外流,出超变入超,让本已不复当年之局的财政变得更加捉襟见肘。同时,日益废弛的军队已毫无战斗力可言,一旦战事突起,道光帝就不得不面对无御敌之兵的尴尬。这种局面有损于天朝体制事小,危及清王朝统治的情况却是天大的事。而且,道光把禁绝鸦片看得很简单,以为禁烟之举引起的只是鸦片贩子的反抗。
以一个国家之力,对付几个鸦片贩子还不是小菜一碟?总不至于引起大规模的战争。他所不知道的是,鸦片贸易并不只是区区几个鸦片贩子的私人行为,在这嚣张的背后,是英伦三岛的官方支持,是英国女王维多利亚手中的东印度公司对财富的贪婪。对英吉利来说,对华鸦片贸易是打开中国市场的一块敲门砖,也是扭转多年以来对华贸易逆差局面的唯一方法。古老的东方帝国之富庶早已传遍世界,谁都垂涎于这块肥肉。一旦打开中国的大门,那么对于本国的经济发展来说,将起到一个质的飞跃:曰后的事实也证明了确是如此。
从一副高傲的姿态,到抱有一丝侥幸心理,再到信心的彻底粉碎,道光帝所经历的心路之变,已足矣摧毁他那根粗大的神经。在他的眼里,英吉利已经不是那个蛮荒之地,而是地狱来的使者。
面对英吉利的入侵,道光为何畏惧?
道光是一个勤俭爱民的好皇帝,好皇帝不喜欢战争,战争会让穷人更穷,日子更难过。你喜欢战争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