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亮剑》是抗日神剧的开端?

想必大家都看过《亮剑》吧,有人说它是抗日神剧的开端,你觉得呢?

因为亮剑所描述的八路军抗战,是作者和编剧心目中YY的八路军和抗战模式,。

首先,八路军序列里的“独立团”和教导团、警卫团一样,是为了应对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不允许人民军队扩编的实际情况所采取的变通措施,所谓“独立”是指没有正规番号(八路军的正规番号原本只有3个师、6个旅、12个团,后来晋绥某仗打得好,蒋一时高兴给增加了两个团的番号,但旋即表示下不为例,整个八年抗战期间八路军列入正规军序列的团就只有这么10个)的八路军正规部队,所谓“独立”是指对KMT“独立”(国府不承认也不发军饷),但在延安方面,这些“独立团”和普通团一样,都要受党的领导,八路军总部的指挥,而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亮剑》里的所谓“独立团”那是真的“独立”,这样的武装在当时的晋察冀是一定会被消灭的,请参看曾和八路合作的赵侗后来下场如何。

其次,在人民军队中一支部队有军事和政治两位指导员,通常政委的地位要高于军事领导,在1942年6月之前甚至一直规定政委在军事活动中也有最后决定权,此后军事活动的应机决定权给了军事干部,但任何脱离了政治主官的自行其是,在八路军铁的纪律面前都是决不能允许的,因为在这个问题上有过惨痛教训,请自行搜索邢仁甫和单德贵,而《亮剑》中的政委基本上就是个给李云龙插科打诨的捧哏。

第三,在整个抗战期间、尤其相持阶段,人民军队的主要战法是化整为零,打游击战、麻雀战,避免攻坚,华中最稳固的根据地之一淮南,在大反攻前只攻打过一座县城(来安),另一个华北主要根据地淮海,第一次攻打县城已经是1944年的事了,像《亮剑》那样在“五一大扫荡”前后为了媳妇强攻平安县城的八路军不是八路,是败家子。

第四,如前所述,人民军队有铁的纪律,上下指挥关系非常严格,《亮剑》中让李云龙为攻打平安县城调动整个战区的友军跟着他团团转,别说八路,就是军阀的军队,这样干也是找枪毙。

第五,此后一系列更离谱的抗日神剧虽然情节夸诞,但基本上都是按照”亮剑模板“设置的,即”独立团“、”政委捧哏化“、”没事打县城“、”下级调动上级“。

同时代杰出的抗日题材电视剧是《历史的天空》,而不是这部莫名其妙的东西,

为什么有人说《亮剑》是抗日神剧的开端?

影视艺术可以虚构,但应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之上。《亮剑》中过于最颠倒黑白。最典型之处有二:

一是黄土坡全歼山崎大队。

在剧中,山崎大队几百人深入八路军根据地内部。被李云龙的独立团全歼。

此战斗的原型,是百团大战后期的血战关家垴。山崎大队的原型是冈崎大队。

冈崎大队几百人深入八路军根据地腹地,袭击黄崖洞兵工厂。

彭德怀命令129师围歼冈崎大队。刘伯承指挥129师两万人强攻关家垴。八路军阵亡2000人。击毙击伤日军二百多人,其中日军阵亡60人。日军支援部队赶到,被迫八路军撤退。此战是八路军打的一次败仗。

但在《亮剑》,却成了八路军的一次胜仗。

二收复平安县城。

日军在抗战后期,精锐部队都调往东南亚,与美军作战。在中国战场上兵力吃紧。于是主动放弃了很多战略地位不高的县城。八路军乘机占领了不少县城。

日军在县城里有驻军。八路军强攻后占领的县城。一座也没有。

所以,有人戏称《亮剑》是中国最早的抗日神剧。此言不虚。

为什么有人说《亮剑》是抗日神剧的开端?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亮剑》这部电影的主要情节是根据真实历史改编的,主人公则是根据王近山的性格塑造的。

小说改编改编无可厚非,关键在于他其他东西都照搬历史,然而却在最关键的结局上进行扭转。

随便说几个。

击毙坂田

小说里面,“柱子,想想办法干他一炮”,这是《亮剑》中李云龙的经典台词。李云龙也正是凭借柱子的“一发入魂”炮弹将坂田大佐送上了西天。由此,坂田联队溃败,

然而,实际上真实历史上八路军发冷炮袭击,意外的炸死了阿部规秀。

但阿部规秀的死亡,对于扫荡并没有影响。

日军余部仍然继续进行了长时间扫荡,攻击力八路军部队。

日军是一支久经战斗,训练有素的成熟部队,任何军官死亡都不会影响大局,迅速就会有人接手。

此次扫荡的结果,仍然是我根据地遭到重大损失。

认为指挥官被炸死,军队就会溃败,那是看过了三国演义小说的结果。

歼灭山崎大队

电影中,山崎大队被包围后歼灭,大队长被打死,方法是使用一堆手榴弹。

事实上,真实的冈崎大队以区区500人抵抗八路军1万多人长达2天的攻击,并没有被歼灭。

反而八路军在日军援军赶到的情况下,被迫撤退。

认为能够靠一堆手榴弹,歼灭占据牢固纵深阵地数百日军,是一种极度没有基本军事常识的行为,普通军迷也不敢这么说。

围攻平安县城

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山西的一次大规模进攻战役,八路军129师386旅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因为新婚妻子被抓,在没有得到上级的号令的情况下,集结全团兵力攻打平安县城。这一发动,无意中牵动区内的武装力量加入其中(八路军,中央军,晋绥军,地方武装等)。中国方面出动了1个整编旅,5个主力团,6支地方武装约2万人。日伪方面出动了1个师团(实际上并未参战),2个联队(实际上并未参战),1个大队,2个混成旅,1个守备旅约3万人。最终以李云龙妻子牺牲,中国军队伤亡一万人的代价获得胜利。

真实历史是益子挺进杀人队突袭八路军军部,造成重大损失,包括左权将军牺牲。

而实际上,益子挺进杀人队并没有受到歼灭,八路军也没有围攻县城,杀人队是全身而退的。

这个什么平安格勒战役,也是作者缺乏最基本的军事常识。

任何人都知道,八路军的军纪是非常严格的。李云龙在没有命令的情况下,调动自己部队是完全可以枪毙的,也不可能成功,政委是吃干饭的?

其他八路军部队在没有命令情况下,跟着李云龙胡闹,也是绝对不可能的。

其实,《亮剑》的水平真的不高,故意将真实作战失败的结局都改为胜利,为什么会火真的难以理解。

为什么有人说《亮剑》是抗日神剧的开端?

我不认为亮剑是一部神剧。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何为抗日神剧。抗日神剧是指将战争游戏化,我军偶像化,友军懦夫化,日伪白痴化的一种电视剧,质量参差不齐,出现夸张雷人的虚构场景。

然后我们来看一下亮剑这部剧符不符合这些标签。在亮剑剧中,我军艰苦突破日军围剿,特别是张大彪带领的骑兵英勇对战兵力远多余自己的日军骑兵,即使战到剩下他最后一个人也是勇往前冲,绝不后退一步,最后全部牺牲。这一幕甚至让日军骑兵深感敬畏。这一点可以看出我军并非偶像化。

在抗战期间,国共合作,李云龙部与国军楚云飞部精诚合作,两人甚至一起共赴日伪生日宴,搅了个底朝天。在李云龙率部攻打平安县城时,楚云飞也是带着部下英勇抵抗来援日军,阻击其支援平安县城。所以在这里可以看出友军并非懦夫化。

在剧中,日军队长山本一木带领其特种小队打败我军一个团,差点袭击成功我军指挥部,后来逃到平安城以自己为诱饵打算中心开花,打败我军主力,幸亏我军殊死抵抗英勇奋进。才使其计划落空,虽然没成功但仍对我军造成很大打击,一个民兵连打没了一个团剩了不到一半人。在这里可以看出此剧也并没有对日伪军做白痴化的表现。

综上,我不认为亮剑是一部抗日神剧,相反展现出我军逢敌敢亮剑的的民族气概,是一部优秀的战争类电视剧!

为什么有人说《亮剑》是抗日神剧的开端?

《亮剑》不是抗日神剧的开端,而是神剧的高潮。说句得罪人的刻薄话,抗日神剧的开端是《小兵张嘎》。

李云龙最血性的一幕,是指挥各路人马,围攻平安县城,最后推出来一门意大利炮,一炮定乾坤。

如今,这一桥段已经是抖音视频剪辑中,搞笑使用率最高的素材之一。从另一方面,也诠释了《亮剑》在年轻人心中的位置。

八路军当年的敌后抗日战争,被描述成狼行千里吃肉,打仗就是发洋财……对于艰苦的抗日战争,进行了无底线的夸张和虚构。

李云龙平时的伙食,就是盘腿坐在炕上,吃肉喝酒骂街,活生生水泊梁山鲁智深,李逵的气质。

从影视剧吸引眼球、圈粉上,绝对的成功,看的人特别过瘾,快意恩仇,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兄弟情深……太好看了。

但严重伤害了那段历史。

还有令人血脉贲张的骑兵连,和敌人反复正面冲锋,断了一支胳膊,依然在冲锋。不仅是胡编乱造,而且是编剧和导演的意淫了。

还有,李云龙和楚云飞深入日军请客现场,如入无人之境,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亮剑》成了《三国演义》,李云龙成了赵子龙。

《亮剑》最大的危害是,它以一个纪实的面孔,表演了一出神剧。所以说,它比手撕鬼子、手榴弹炸飞机更具蛊惑性。

为什么有人说《亮剑》是抗日神剧的开端?

《亮剑》可不是抗日神剧,更不是抗日神剧的开端,如果有人非让《亮剑》背抗日神剧的锅,李云龙和赵刚绝不答应。

《亮剑》不神,基本如实表述了八路军华北抗战史、与晋绥军摩擦史,以及国共淮海战役战史。李云龙和赵刚率领的八路军某部没有手撕鬼子,甚至还多次吃过鬼子的亏,当然也有小胜的时候。从这个角度看,《亮剑》比较写实,与抗日神剧挨不上边。

但《亮剑》虽然不神,却有传奇的地方,比如魏和尚这个角色的设置。如果仔细深究的话,魏和尚这个前“中央军”的设定,未必能够站住脚,关键武功还超强,这也太传奇了。

再有,李云龙和楚云飞相约去县城来了一次艺高人胆大的“单刀赴会”。吃席期间两人手拿盒子炮向《英雄本色》致敬了一次,还边开枪边聊,这虽然够不上神,却也够传奇了。

好在,《亮剑》的传奇恰到好处,也适可而止,对剧集的魅力加分不少,与抗日神剧完全是两码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