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战争中如果失去了制空权则意味着什么?
一九九一年的海湾战争告诉了人们这样一个现实:那就是失去了制空权的国家就等着挨宰,等对方致自己于死地好了。
而在海湾战争之后的历次战争中也都是空军先打头阵,而后再派陆军进行对地攻击,然后直接将对方的首脑一举擒获。
更有一些军事家这样认为:空军是解决战争的最终的手段,陆军只是来打扫战场的。
这种见解太过于偏颇,空军当然重要,如果一个国家失去制空权当然会失败,但那种把陆军看的无足轻重的言论显然也是错误的。
以二次世界大战为例,美军是以空军对敌战略纵深轰炸为主,以陆军的地面力量对敌作战为辅。
而苏德两国则不同,他们都是以地面作战为取得战争的重要手段,而空军的作用则是以夺取制空权为地面部队提供空中保护为辅。
但这些国家不论是哪种作战方式,都有不俗的战绩。在海湾战争之前,人们都几乎从没有把空军在战争中的作用摆在第一位,而那时谈的更多的可能是如何打坦克。
在冷战时期,世界军事史有两大军事理论:一种是美国的海〔地〕空一体战,另一种是苏联的大纵深突击战!
应该说两种作战理论都有各自的特点。
而按照两国作战理论的军事风格来看,共同点都是对敌人的大后方进行战略打击。
基于这种认识,都需要配置大量的飞机、坦克和导弹等大量的常规兵器。
但是两国军队的作战模式和建军思想都有很大的不同。
美国是以空中力量先行对敌进行重点的饱和式轰炸为主,然后再派地面部队进入作战。
而苏联则是以地面装甲力量进行突击作战为主,而空军的任务则是为地面部队提供空中保护,以免遭来自敌人空中飞机的威胁。
因此,在没有代差的军机方面,两国的战机在设计和制造上有着很大的不同。
美国的战机优势是电子技术先进、体积庞大、航程远、载弹量大,一架F15和F16的载弹量分别是接近9000公斤吨和6500公斤以上。
而在同类型战机的情况下,苏27和米格29的载弹量才分别是6000公斤和3000公斤左右,明显的不如美制战机。
而苏联战机也很有自己的特点:由于在设计思路上和战争指导思想的关系,它一直以夺取制空权从而达到歼灭敌人的战机为主。
因此,苏制战机在机动性、加速性、火力、抗击打性和实用升限方面一直压美军一头。
美国军机的特点是电子技术先进,可以发现和同时攻击多个目标,这一点苏联战机做不到。
但苏联的战机具有发现距离远,先行攻击的优势,由于最先使用了头盔瞄准技术,可在第一时间发现对手进行先行攻击。
因此要衡量美苏战机之间的优劣,可谓是半斤八两不相上下各有长短。
一个是以空军为主先行投入作战,然后再派地面部队投入战斗。
而另一个是以地面装甲优势力量进行突击,空军则为地面部队提供空中保护。
而在海湾战争时期,萨达姆政权所采用的战术是基于苏联的军事思想:梦想以地面的装甲集群对多国联军进行突击!
但不幸的是,伊拉克军队被打的一塌糊涂!由此,人们也从以往的重视打坦克的军事思维中倾向转移到空军致胜论的理念上来了。
其实这种理念不能说不对,但却有失偏颇。
第一,以美国为首的联军部队近些年来屡战屡胜是有原因的,因为它所进行的战争都是建立在一些小国和弱国之上,比如伊拉克、南联盟、叙利亚等,要说这样的战争不大打赢才怪。
而在此前的1979年的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战争中,苏联依靠强大的地面装甲优势力量也取得了惊人的效果。
第二,近些年来之所以出现了空军致胜轮,其原因正是来源于海湾战争。
而在海湾战争之时,当时的对手是弱鸡的伊拉克,而非苏联。
此时的苏联正是面临崩溃的前夜,已经无力再和美国争霸中东地区。
一个胜出、一个崩溃,赢得世界主导地位的不仅是美国,而且还有它那空军致胜的军事理论。
因此个人见解如下:在现代战争中如果没有强大的空军和制空权是不行的,但如果仅有强大的空军优势而地面部队太弱也同样不行。
如果地面力量很强,而空中力量又很弱当然也同样不行,就像第一次海湾战争那样。
有强大的空中优势,也需要有强大地面部队的配合才行。
空中优势相对的,但不是绝对的。
如果空中力量很强,而地面部队弱鸡的像脆弱的鸡蛋一样,对方冒着被轰炸的风险一个冲刺,它同样也赢不了战争。
在海湾战争过后,有军士评论家曾这样说过:萨达姆应该在美国施行“沙漠盾牌”期间就抢先发动进攻的话,那么就不可能会被联军炸的稀烂!
或者是在战争打响的同时,伊拉克军队根据他发布的命令也立即对多国部队发动进攻,后来的结果也不会那么差劲。
但萨达姆实在是一个中国春秋时期的宋襄公,刚愎自用却又愚蠢透顶。
明明的知道对方有强大的空中优势作战力量,却坐等对方摆好阵势、坐等对方空中轰炸却不立即对军队发布进攻命令,他再不战败就真的是没有道理了。
现代战争中如果失去了制空权则意味着什么?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会怎么样呢?
大家都知道当年北越对塞尔维亚进行了78天大轰炸。
塞尔维亚的军事和工业基础设施几乎被完全摧毁,超过1500处房屋,60座桥梁,近三分之一的学校和100座纪念碑在空袭中毁于一旦。
据统计,经济损失估计在300亿到1000亿美元之间,部分设施至今仍未重建。
塞尔维亚认为轰炸造成约2000名平民丧生,数百人失踪,军人死亡人数约为1000人。
这还是北约尽量避开民用目标的结果。
如果北约开始就学二战纳粹或者日寇那样无差别轰炸,塞尔维亚大城市早就被夷为平地了,还不知道会死多少人,国家都能被炸跨。
这还是表面上的东西,实际上是非常可怕的。
可怕的程度到底有多大?
人就不说了,当时贝尔格莱德动物园的动物们,只要听到战机的呼啸声和爆炸声,诸如老虎狮子这种大型动物,就会在笼子里乱窜乱叫,饲养员无法让他们安静。
至于猴子这种小型动物,往往都被吓得大小便齐流。
而塞尔维亚遭受如此惨重的损失,唯一的战果是误打误撞击落一架F117。
现代战争如果没有制空权,其实就无法打仗。你强行去打,等于是被人按在地上光挨打无法还手。
当然,像塔利班那样隐藏在民众中开冷枪,放路边炸弹,倒也是可以。
但民众就会付出重大的伤亡代价,至少十倍于军人的伤亡。
现代战争中如果失去了制空权则意味着什么?
制空权…Command.0f.the.air当飞机一出世、Gⅰulio.Douhet杜黑就敏锐察觉飞机✈️这种机器在未来战争的作用和地位。
事实证明了“杜黑”《制空权》理论的伟大与正确。
杜黑:“所谓的制空权、就能阻止敌方飞行、又同时保证自已飞行……”
杜黑:“不能控制敌人的天空、就无法控制自己的天空!”
杜黑有关“制空权”的著作和理论有4部、1937年将4部合编为《制空权》一书。
現代“制空权”理论是在“杜黑”《制空权》理论基础上将“制空权”细化为“战略制空权”与“战术制空权”两部分!
“制空权”决定了一场战斗的胜负、如果陆軍、海軍没有制空权就是活靶子、没有制空权更威协不了敌人。现代最经典的战争“海湾战争”美国人向全世界上了一堂“现代战争”课、用实战讲解了《制空权》的重要意义。
“海湾战争”打了四十二天、其中三十八天是空中打击、地面战斗只用了一百多个小时……
战争中、美国完全控制了“制空权”、伊拉克的空军连一架飞机都无法起飞作战、钢铁洪流般的装甲车辆成为美国空军和火炮的移动靶标。
美国控制整个作战区域的制空权、为全面胜利奠定了基础。
美国人大获全胜!
失去“制空权”、只会被打得连裤衩都剩不下……
现代战争中如果失去了制空权则意味着什么?
等着挨揍
毫无还手之力
故,惨矣
凌远长著
现代战争中如果失去了制空权则意味着什么?
现代战争,失去控制权,就只有投降或灭亡难于抗争,武器不同难于游击战争保存自身力量。游击战一要旧式武器,二要民众支持。游而要持久,待局势变化好翻盘。而今通讯,信息追踪技术很发达,败方难打游击战,逃避、躲匿会被击毙,树倒猢狲散,一输就垮台。
现代战争中如果失去了制空权则意味着什么?
感谢悟空小秘书的邀请!
现代战争中,如果失去了制空权,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兵种不健全,仅此而已。
制空权,指的是交战一方在一定时间对一定空间的控制权。
掌握制空权,就能限制敌方航空兵和防空兵力兵器的战斗活动,保障己方航空兵的行动自由。
夺取制空权,无疑就是要摧毁敌方的航空兵器,一般是指飞机,或者是飞机场,但也有可能是围着地球转的卫星。
失去制空权,则意味着没有飞机了,没有飞机场了,也就没有空军了,这就是兵种的不健全。
很多军事迷都认为制空权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关键因素,甚至认为制空权决定着战争的胜负成败。
这显然是把这个问题扩大了,那么,问题核心便是:制空权在现代战争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如果问题的侧重点在于制空权对于战争胜负的影响力,那么这就是一个关于战争要素的问题。
无论是古代战争,还是现代战争,战争都是政治的延续,是极端的政治行为。
也就是说战争的胜败有五个层次的要素:政治、战略、战术、战役、战斗。
政治:己方的政治目的是什么?敌方的政治目的是什么?在明白政治目的这个基础上,发动一场怎样的战争才能达成政治目的,这便决定了战争的性质。
战略:整个战争的形势是怎样的?都有哪些参战势力?战争将达到怎样的规模?是局部战争,还是全面战争?
战术:选择在哪里作战?战场可能会在哪里?要使用哪些武器?哪些兵种?兵种如何配合?需要投入多少兵力?
战役:兵团的选择,指挥者的选择,物资的运输。
战斗:士兵的素养,武器、弹药、医药的补充。
制空权的取得与丧失停留在战术层面,对战争成败的影响的确很大,但不是绝对的,政治目的与战略安排才是战争胜负的根本主导因素。
如果一场战役取得胜利,却没有完成战略安排,那么这场战役也是失败的。
如果一场战争取得胜利,却没有达成政治目的,那么这场战争本身也就毫无意义。
制空权的取得与丧失,目的都是为了兵种配合作战,空军、海军、陆军都不可能单方面地完成一场战争任务。
现代战争,陆军的作用是地面作战,进行饱和占领防控,压缩敌方的战略空间。
海军,没有海军,自然无法在海上作战,这等于是丧失海上作战的选择权。
现代海军,主要的作用是提供远程的打击能力,包括作为移动堡垒,近距离输出火力,以及充当运输兵器,输送兵力。
现代空军,主要的作用是侦查,次要的作用是输出火力,输送兵力。
海军与空军,如果只是在海上或者空军进行防御性的战争,那么独自作战还是可以的。
一旦涉及到国土攻略这个层次,海军与空军都是配合陆军行动的兵种,为陆军提供火力支援以及物资补给、兵力输送。
朝鲜战争,美国在战略上错误地估计了战争的形势,单方面认为中国不会直接派兵入朝作战。
朝鲜多山地,拥有制空权对于战争的影响不大,志愿军依然能够躲过敌军侦查,进行大范围大纵深的迂回穿插,对敌军进行歼灭作战。
只是打到三八线之后,韩国则平原较多,制空权就非常重要了,大规模的军队调动如果不能躲过敌军的眼睛,那么很可能就成了活靶子。
越南战争,越南是山地丛林地形,美国的空军与海军,基本上就是搞运输的,发挥作用的是美国的陆军。
美国先后投入六十多万军队进入丛林战场,这个时候,高科技作用发挥不出来,对地形的熟悉更重要。
伊拉克战争,伊拉克的地形是沙漠平原为主,这无疑是高科技战争的天然战争。
萨达姆的军事力量根本无处可藏,萨达姆将主力坦克兵团藏在沙漠之下,企图对美军登陆部队进行突袭,却很快被美国空军察觉,美国海军发射了大量的制导导弹,一举覆灭了伊拉克的精锐主力兵团,美国完胜。
用强大的海陆空一体化的火力输出终结了伊拉克的主力部队后,剩下的就是陆军进行布控形式的扫尾占领。
阿富汗战争,山地地形为主,苏联和美国都打过阿富汗战争。
苏联作战,以空军掩护陆军,陆军则依靠坦克装甲群,大范围大纵深地进行穿插,短时间就将阿富汗分割包围,随后就是拉网,对各个山区逐步进行打击。
美国作战,采取的是斩首战,以空军为作战主力,打击阿富汗的首都以及主要城市,再投送伞兵进行快速占领。
从打击效果看,美国不如苏联。
现代战争是信息化战争,无论是局部战争还是全面战争,打掉敌方的眼睛就非常重要。
二战结束后,美国所发动的战争,事实上都是不对称战争。
被美国攻击的国家,既没有完整的工业体系,也没有完整的兵种配置,这很不对称。
如果没有山河之险,没有山地丛林地形掩护,那么亡国必然。
如果有山河之险,被炸得面目全非,被炸到石器时代,也同样恐怖。
所以,千万不要迷恋某一类兵种,健全兵种非常关键,兵种越全,就越有作战的主动权。
如果伊拉克有大量的空军或者大量的地面防空部队,也不会盲目地挨打。
兵种不健全,陆军再多,也是活靶子,好比航空母舰没有护卫舰,坦克没有步兵跟随。
未来战争,不知道发生何时何地,一定要健全兵种,不论这个兵种的组建有多难,哪怕其它兵种少点,也不能缺了某一类兵种。
当然,这个兵种一定是现代化的高科技兵种,弄古代的兵种就没有意思了。
而要取得未来战争的胜利,那么就得多开发新的兵种形态,去打不对称战争。
用敌方没有的兵种对其进行攻击,往往会打乱敌方的部署,进而赢得战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