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在天王府豢养三千佳丽,11年不问朝政,谁来领导太平天国对抗清廷14年?
说洪秀全在天王府中豢养三千佳丽纯属无稽之谈,据被俘后的幼天王洪天贵福供述,老天王有王娘88人,这其中还有一位是虚无缥缈的上帝之女,称为正月宫。所以,洪秀全实际妃嫔人数是87人。由于天王府中没有太监,诸王女眷在天王府中供职的有一千余人,她们在天王府中属于工作上班的性质。太平天国实行的是“军师负责制”,主(天王)是国家元首、宗教领袖,只临朝不理政。一应军政要务统统由正军师杨秀清一手执掌,洪秀全只是按照惯例对杨秀清所拟定的各项政策颁诏实施。这种“一国二主”的设计加上杨秀清又拥有“代天父传言”的特权,因而目空一切,嚣张跋扈。以至于“天下只知有东王”,民间谣传天王已死,天王府中只不过供奉了一具雕像而已。
那么,洪秀全不问朝政,都是由谁在领导太平天国对抗清廷长达14年呢?
1851——1856年这段时期由东王杨秀清领导。杨秀清是最早加入拜上帝教的教众之一,烧炭工出身,满腹韬略且野心勃勃。1847年,冯云山被当地士绅王作新率地主团练捉拿,下入桂平监狱。洪秀全闻讯逃往广东,拜上帝教群龙无首、人心惶惶,面临崩溃解散的危急关头,杨秀清假扮“神灵附体”,代天父传达圣旨,稳定了局势。杨秀清又让教众捐献“科炭钱”,贿赂桂平官吏,将冯云山营救出狱。洪秀全、冯云山返回拜上帝教总坛后,承认了杨秀清“代天父传言”的特权,从而跻身领导层。金田起义时,杨秀清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
洪秀全先后封他为中军主将,东王九千岁,左辅正军师等职,使杨秀清成为仅次于洪秀全的第二把手,领导和指挥太平军四处征战,对抗清廷。杨秀清确实才能卓著,将天国上下治理得井井有条。李秀成在自述中说“东王佐政事,事事严整,民心佩服”。直到1856年9月,杨秀清在天京事变中被杀。
1856——1857年这段时期由翼王石达开领导。在天京事变中,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燕王秦日纲先后被杀,太平天国陷入人才凋零,风雨飘摇的险境。1856年11月,洪秀全迎翼王石达开回京提理政务,封其为通军主将。洪秀全怕石达开独揽大权,成为第二个杨秀清。于是封长兄洪仁发为安王,次兄洪仁达为福王,与石达开共理朝政。安福二王对石达开处处钳制,事事掣肘,为避免再次讧,1857年6月石达开负气出走,率部远征。洪秀全见势不妙,废除二王,派人携带“义王”金牌极力挽留,遭石达开严词拒绝。
1857——1859年这段时期表面上由蒙得恩领导,实际由洪秀全暗中操纵。1857年10月,石达开率部自安庆出发,开始远征。洪秀全任命亲信蒙得恩为正掌率,陈玉成为又正掌率,李秀成为副掌率。
又恢复了早期的五军主将制度,封蒙得恩为中军主将,陈玉成为前军主将,李秀成为后军主将,李世贤为左军主将,韦志俊为右军主将。由于有陈玉成和李秀成两位年轻将领加入领导层,太平天国再度焕发生机。陈玉成和李秀成合力,取得三河大捷、二破江北、江南大营的胜利。
1859——1861年这段时期由干王洪仁玕领导。1859年5月,洪秀全封刚刚到达天京不足一月的族弟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为平息众怒,洪秀全封陈玉成为英王、李秀成为忠王、蒙得恩为赞王、李世贤为侍王、杨辅清为辅王。1859年5月,太平军东征苏州、常州,取得重大胜利。与此同时,军事重镇安庆被湘军围困,形势危急。洪仁玕召集众将,订下南北两路大军大举西征,攻取武昌,以解安庆之围。由于种种原因,攻取武昌的计划失败。1861年9月5日,安庆失陷。洪秀全将援救安庆不力的洪仁玕、陈玉成双双革职。
1861——1864年这段时期政务由洪仁发、洪仁达处理,军事上由陈玉成、李秀成主持。洪仁玕、陈玉成被革职后,朝政大权落入洪仁发、洪仁达等洪氏亲贵手中。1862年5月,陈玉成被害之后,军事上由李秀成主持。太平天国由此开始了始无前例的滥封王时期,诸王部将、广西出来的老兄弟俱封王爵,后来甚至连掌管天王府钥匙的70岁老头也封王爵,前后封王者多达2700余人。1862年5月,湘军扎营雨花台,开始围困天京。10月,李秀成率领30万大军解天京之围,激战46天,始终无法取胜。自此,太平天国大势已去,只能苟延残喘,等待末日的到来。1864年7月19日,天京被湘军攻陷,标志着太平天国彻底覆灭。
文/历史茶坊 点击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原创首发!请动动手指在下方点个赞,欢迎转发和留言!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洪秀全在天王府豢养三千佳丽,11年不问朝政,谁来领导太平天国对抗清廷14年?
洪秀全在天王府豢养的佳丽不到3000。地位最高的老婆称为天王娘娘,下分16个等级,共计208人;再往下分为7个级别,共计960人。专供洪秀全独自占用的嫔妃合计1169人。
因为曾经阉割失败,所以天王府没有太监,服务人员一律使用女人,大约1200人。
因此,天王府中豢养的佳丽总共有2369人。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洪秀全深居后宫,一头扎进美女堆里花天酒地。
自从进驻天王府,直到天京陷落,整整11年,洪秀全仅仅因“天父下凡”出宫一次。
洪秀全不问朝政,谁来领导太平天国对抗清廷14年呢?
客观来看,除了洪秀全之外,太平天国内部,具有杰出军事才能的将领真不少。
以天京事变为分界期,前期由杨秀清、石达开领导;后期由石达开、李秀成、陈玉成领导。
1851年——1856年,杨秀清、石达开领导军事行动
1851年秋,太平军占领广西永安州。洪秀全册封杨秀清为“左辅正军师”东王,称九千岁;冯云山、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分别为西王、南王、北王、翼王。
洪秀全颁布诏书,命令诸王必须接受东王管辖与领导。
时间不长,冯云山、萧朝贵被清军战死,太平天国的军事斗争主要有杨秀清、石达开负责、指挥。
进占天京
在杨秀清指挥下,太平军攻克武昌,湖北巡抚常大淳举家自尽。
在杨秀清指挥下,1853年3月19日,太平军占领南京,两江总督陆建瀛被打死。
10天后,杨秀清率领文武百官欢迎洪秀全进入南京城。南京城改名为天京,太平天国与清王朝正式对立。
在杨秀清统一指挥下,以石达开为首的太平军大规模西征,先后占领安庆、九江、武昌等重要城市。
战湖口
1855年初,湘军水师进逼九江。石达开与冬官正丞相罗大纲率师驰援,抵御湘军进攻。
石达开率领太平军,将湘军水师轻便战船封锁在鄱阳湖内,乘机向停泊在长江内的湘军大船发起猛攻,湘军只有招架之功。太平军大获全胜,迫使湘军败退九江。
石达开指挥太平军在九江焚毁大量湘军船只,使得湘军水师“辎重丧失,不复成军”,彻底扭转了西征战场的被动态势,太平军乘胜转入反攻。
攻武汉
在石达开指挥下,秦日纲、陈玉成从安徽太湖、宿松一带回师湖北,打败湖广总督杨霈的1万多名清军,不久,太平军占领汉阳、汉口、武昌。
围南昌
石达开率部2万多人从安庆进军湖北,先后占领崇阳、通城;
太平军转而进军江西,先后攻克新昌、上高、瑞州、新喻、峡江、樟树等地,使南昌完全孤立。
石达开集中兵力将曾国藩围困在南昌。
正当曾国藩陷入呼救无从、手下无兵的绝望境地,太平天国的首脑城市南京发生了重大变故。
这时候,已经是1856年4月,东王杨秀清命令石达开回去支援天京。曾国藩绝处逢生。
石达开奉命率领3万太平军回去援救天京。
历时3年,石达开率领太平军,有效地抗击了清军中的王牌军——湘军,占领安徽、江西和湖北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安庆、九江、武汉三大战略要地,使天京上游有了可靠屏障,为以后坚持斗争打下坚定的基础。
1856年的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的转折点
石达开回援天京,攻破了清军向荣的“江南大营”,天京的三年之围得以解除。太平天国内部出现了毁灭性的争斗。
韦昌辉、秦日纲铲除了东王杨秀清及其手下2万多人。
在石达开要求下,洪秀全诛杀韦昌辉、秦日纲等200多人。
虽然太平天国上下推举石达开主持政务,但是,洪秀全担心石达开会成为杨秀清第二,便心生歹意、意欲谋杀石达开。
为避免再次爆发内讧,石达开率领几千人逃出天京,前往安庆。
天京事变期间,陈玉成、李秀成等后起之秀开始成长起来,能够独当一面。
石达开、陈玉成、李秀成成为太平天国后期的中流砥柱。
1857年——1864年,石达开、陈玉成、李秀成领导的军事行动
由于石达开、陈玉成、李秀成等将领的用心经营,天京事变造成的被动局面很快得以扭转。
1857年春天,李秀成、陈玉成击败清军秦定三部,兵锋直指湖北。
1857年9月,洪秀全遣使请石达开回京;
石达开表示不会回京,但会调遣陈玉成、李秀成、韦俊等将领回去支援天京;
石达开以“通军主将”身份率领太平军继续作战。
石达开西征
石达开在天京外围,先后转战福建、浙江、江西等省份,牵制、消灭了大量清军,使得天京的军事压力大为减轻。
1859年春,石达开进入湖南,打算再战湖北,并伺机分兵入川。
湘军正计划进攻安庆,听说石达开长驱直入湖南腹地,湘军军心全线动摇,只得回撤援湘。
石达开孤军作战,被迫退入广西休整。
1861年年9月,石达开转战四川、贵州、云南三省,于1863年4月渡过金沙江,突破长江防线。
天不助人,大渡河百年不遇的提前涨水阻止了石达开渡河的步伐。石达开陷入清军重围。
四川总督骆秉章遣使与太平军谈判。石达开愿意牺牲自己及家人的性命,换取太平军将士的生命。
石达开被押往成都后,清军背信弃义,屠杀了2000多太平军。
1863年6月27日,石达开在四川成都被凌迟处死。
三河大捷
1858年9月,陈玉成、李秀成率军攻占浦口和扬州,大破清军江北大营。
清军乘太平军东下,攻占安徽多个城镇。
陈玉成率兵救援,李秀成援军跟进。11月14日,陈玉成部攻克三河清军大营。
第二天,太平军歼灭清军6000人,击毙李续宾、曾国华。
东征苏浙
1860年2月到5月,李秀成在第二次击破清军江南大营后,乘胜攻下江苏南部多个地方。
1861年,太平天国第二次西征,陈玉成、李秀成两支主力分别从长江南北进攻武昌。
陈玉成一举攻克黄州,直逼武昌,此时英国外交官巴夏礼面见陈玉成,要求太平军撤军。
由于李秀成部没有及时跟上,陈玉成命令赖文光率部留在武昌附近,继续等候李秀成部,自己率主力返回安庆。
李秀成进军湖北东南部,在地方招兵30万人;
听说陈玉成已经返回安庆,李秀成改向东部进军,与李世贤部共同攻下浙江大片土地。
进攻上海
1862年1月,李秀成率军进攻上海,清军和洋人联合抵抗,太平军久攻,仍未能占领上海。
陈玉成壮烈牺牲
1862年5月,陈玉成在寿州被叛徒苗沛霖逮捕,押送清军胜保,同年6月陈玉成被清军处死。
李秀成被俘
李秀成一直在艰难奋斗,保卫天京、保卫洪秀全、保卫太平天国,但是,清军的主力湘军、淮军不断攻城夺地,不断压缩太平天国的地盘。
天京城内没有粮食,忠王李秀成建议“让城别走”,洪秀全不准。
1864年6月1日,洪秀全病逝,幼天王洪天贵福继位。
1864年7月19日天京失守,清军屠城,许多平民百姓被杀。
李秀成护送幼天王突围。李秀成把自己的好马让给幼主,混乱中与幼主失散。7月22日在南京城外方山,李秀成被俘,不久被曾国藩处死。
以天京事变为分界线,虽然前期有杨秀清、石达开领导太平军抗击清军;后期有石达开、李秀成、陈玉成领导太平军抗击清军,但是,由于太平天国内部分裂,尤其是洪秀全的昏庸乱政,太平天国最终没有逃脱彻底失败的悲惨命运。
洪秀全在天王府豢养三千佳丽,11年不问朝政,谁来领导太平天国对抗清廷14年?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其实洪秀全并没有不管朝政,只是杨秀清活着的时候,他没有办法管。
一来,实权都在杨秀清手中,洪秀全随便插手后果严重,会引起政治斗争甚至流血政变;
二来,杨秀清的军政才能明显比洪秀全强,也轮不到后者去管。
但杨秀清1856年被杀后,直到太平天国灭亡,大权始终是操在洪秀全手中。
洪秀全也确实决定了大小军政的事情。
至于洪秀全养女人,也是事实。
洪秀全很喜欢女人,他本来有原配妻子,然而金田起义刚刚开始没多久,洪秀全就开始纳妾。
太平军一路作战,期间九死一生,四王中的萧朝贵、冯云山先后战死。
在这种极度危险下,洪秀全还在不断娶妻。
当太平军杀到湖北时,洪秀全的妻妾已经有36人,有专门的船只负责运输。
这些妻妾多是沿途的美女,也有一些原本军中的客家女军人、女军属,嫁给洪秀全大部分是非自愿的。
到了南京以后,洪秀全更是厉害。每到生日,整个太平天国控制区就要为他献上美女6人,这都是精选出来的美女。后来甚至干脆明文规定,“所有少妇美女俱备天王选用”。
由此,洪秀全的妻妾如云,他儿子回忆“母后共有88人”。
大家想想看,一年只有365天,洪秀全就算每天去一个妻子哪里,差不多要3个月才能一轮。
而当时咸丰皇帝,一共也只有慈禧太后在内18个妻妾,就是洪秀全一个零头。
搞笑的是,洪秀全自己如此荒淫,却不允许部下接近女色,行军期间连合法夫妻偷偷发生性关系都是死罪。
太平军军人都是禁欲的,一些有了些年级的军官欲望难忍,又不敢随军带女人,就找一些男性戏子之内随军,实际上是搞基。
攻陷南京以后,洪秀全将市民按照男女分开居住,夫妻不允许随便见面,更不允许随便接触。如果夫妻忍不住偷情,一旦被发现就地处决。
洪秀全颁行的“十诫”天条中说:“凡男人女人奸淫者,名为变怪,最大犯天条。”随后又宣布:“令阖城男女分别信馆,不准私藏在家,一经查出,立即严拿,斩首示众,决不宽赦。”
其实,洪秀全的所作所为很容易理解。
他们这伙人没有什么太高的追求,无非就是要求改朝换代,自己做皇帝。
他们本来都是社会底层的底层,杨秀清是烧炭工,连双鞋子都没有;洪秀全就是个私塾老师,连自己生活都维持不下去。
这些人文化不高,唯一的追求不过荣华富贵、美女如云、金钱满屋。
现在既然已经初步建立割据政权,那么不捞金钱和美女及时行乐,还等到什么时候?
洪秀全直到病死,都是几个妻妾将他下葬的,连尸体都是女人帮他埋掉的。
洪秀全在天王府豢养三千佳丽,11年不问朝政,谁来领导太平天国对抗清廷14年?
1856 年,在南京发生了一场严重的内讧,强烈地震撼了太平天国。在这之前,洪秀全只是个傀儡,所有大事都由东王杨秀清决断。这场灾难的根本原因,是东王杨秀清难以遏止的野心,这种野心从一开始就昭然若揭。杨秀清在窥透了洪秀全之神圣使命及其新三位一体的谎言之后,开始装作神魂附体,并宣称上帝赐 恩召见了他。洪秀全因害怕报复,不敢揭穿他的诡计。
金田起义之前的六个月,杨秀清突然病倒,又聋又哑,结果不能参与起义的筹划。显然,他是在采取一种消极抵制,旨在逼迫其它首领给予他更高的地位。他当上了正军师, 在这次运动中的地位仅次于洪秀全。从此,由他决定方针策略,发布命令。他在南京是正军师及太平天国首相,拍板所有重大决 策、发布命令和控制接近天王的渠道。天王幽居深宫,在觐见天王时,只有东王一人站立,其它所有人都要下跪,东王在天王前 以高傲而亲密的别号自称『臣下小弟杨秀清』。南京的人民知道 杨秀清比知道洪秀全多,因此,毫不奇怪,他的知名度与天王一 样高,而太平天国运动也经常被称作『洪杨之乱』。
杨秀清对在太平军胜利中所起的作用非常自豪,而他的作用毫无疑问是很大的,以致他内心萌发了取代洪秀全的欲望。为实施这项计划,他将北王韦昌辉和翼王石达开支出天京,前者往江 西,而后者往湖北。东王开始更加频繁地神灵附体,并以上帝的名义 怒驾洪秀全。在 1856 年击破清军江南大营之后,他的活动达到了顶峰。受这次大捷的鼓舞并深信自己的领导才能,东王断定废黜天王的时机已到。他策动追随者尊奉他自己为『万岁主』,这个称号是专门留给天王的,在其它情况下,则只能由王朝的皇帝专享。洪秀全知道摊牌的时刻正直逼过来,他密诏北王和翼王清除东王对天国的威逼。北王连夜赶回南京,于 9 月 2 日袭入东王 府,杀死了东王以及约两万名东王的追随者。但画虎不成反类犬, 北王的行为像以前的东王一样难以忍受。翼王赶回天京,抱怨杀 戮太过,表示罪责止在东王一人,不应殃及他的从人,北王此时竟也想杀掉翼王。虽然翼王设法乘黑夜脱了险,但他的家人和亲 戚却全被杀害了。天王无法容忍这种肆意滥杀,他在东王死后不 到三个月就处决了北王。 至此洪秀全完全失去了对同道们的信 任;他将权柄交给了两个平庸的哥哥,这两人很难维持天国的完整。洪秀全之下最初五个封王中的唯一幸存者翼王,返回天京短暂执掌了一段时间的国务,但发觉自己不受天王的信任。翼王为自己的安全和前途忐忑不安,遂率大队人马出走,在随后七年中转战数省,最终于 1863 年在四川被杀。
1856 年的内讧非常深刻地削弱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士气和力量,以致它再也没能恢复元气。洪秀全自己纵情享乐以忘却烦恼, 他的运动完全显得群龙无首。要不是清廷有将所有太平军降人处死的长期号令,许多太平天国的官兵都可能就此离去了。1859 年, 天王的堂弟及最早的信徒洪仁歼在蛰居香港许多年后来到南京, 此时太平军的士气才稍为振作。洪仁歼被封为干王及总理,但天 国政权衰败得太深,难以制止。不过,天国的最终垮台却推延了, 主要是因为年轻的天才将领李秀成发动了一系列出色的战役。
李 秀成以忠王封号出名,正是他在 1860 年 5 月第二次击破重建的 清军江南大营,拔掉了近在天京咫尺的眼中钉。他乘胜一路扫荡, 于 1860 年 8 月进抵上海近郊,沿途攻克了苏州和常州。太平军 在他的指挥下收复了江苏全省,只剩下上海和镇江。忠王的勇猛 顽强使太平天国运动免于崩溃,但无人能遏止住太平天国的分崩离析。
洪秀全在天王府豢养三千佳丽,11年不问朝政,谁来领导太平天国对抗清廷14年?
洪秀全进入天京以后,就一头扎入深宫之中,不理朝政。
不过,直到天京事变之前,整个太平天国运动,一直是一种欣欣向荣的态势。既然洪秀全十多年不理朝政,为什么太平天国竟然还保持着这种良好的发展态势呢?是谁在领导太平天国运动呢?
(洪秀全剧照)
一、神权。“神权”实际上是太平天国运动的最高领导者,也是最有效的领导者。
太平天国运动之所以能够蓬勃发展起来,是因为洪秀全创建了拜上帝教,他自称是上帝的二儿子,是上帝派到人间来拯救穷苦老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的。
当时的清朝晚期,经济已经崩溃,老百姓生活极为贫困。当老百姓生活极为困苦的时候,他们就极为迷信。而往往在这样的情况下,宗教就会非常盛行。
一般宗教所宣扬的,都是来世的幸福。也就是说,今生虽然不幸,但通过忍受痛苦,来世可以获得幸福。而拜上帝教所宣扬的,不但可以获得来世的幸福,还可以获得当世的幸福。这对老百姓来说,是具有极大诱惑力的。所以才会有那么多老百姓加入到太平天国运动中,太平天国得以蓬勃发展起来。
在天平天国老百姓心目中,作为教主的洪秀全,就是“神”的代言人,他本身就代表神权。只要洪秀全存在,神的精神力量就存在。
也就是说,洪秀全究竟出不出来主持朝政,其实都是无所谓的。只要洪秀全这个符号存在,整个太平天国就具有强大的信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洪秀全不出来主持工作,其效果甚至更明显。因为既然是神,那就是应该处在云端的。洪秀全深居后宫,显然就是处在云端的表现。
尽管洪秀全深居后宫,其实是扎在那些美人堆里花天酒地。但是,因为没人看见,也没人看见他花天酒地。如果不是后来他的儿子洪天贵福被抓到后,交代了一些洪秀全在后宫里的情况,我们至今或许都不知道洪秀全在深宫中做了一些什么事情。
(杨秀清剧照)
二、杨秀清。不可否认,杨秀清在整个太平天国早期政权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一,杨秀清其实也代表着“神权”。因为他曾说他就是“天父下凡”,而且,这一点,也是被洪秀全“证明”了的。
不过,杨秀清虽然也代表着“神权”,但是他所起的作用是比不上洪秀全的。毕竟他虽然是“天父”,但他是被洪秀全“证明”的“天父”。而且,他还不是随时随地都是“天父”,只有在需要“天父下凡”的时候,他才是“天父”。
其二,杨秀清是最高的政府首脑。这一点,本身也是洪秀全赋予他的。洪秀全在分封诸王的时候,就封杨秀清为军师,为东王,让各王都要受杨秀清节制。
而杨秀清本人也具有高超的政治能力,他虽然到后期的时候,有一些独断专行,韦昌辉等人对杨秀清的独断专行有些不满。但是,其实整个太平天国内部,还是比较听杨秀清节制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正是因为有杨秀清的独断专行,太平天国内部才听从杨秀清的指挥,而没有出现过因为封王众多,各行一套的情况。
其三,杨秀清具有高超的军事指挥才干。实际上,杨秀清处理行政工作的情况,倒是不多,更多的时候,他在指挥作战。从杨秀清指挥作战的情况来看,从定都天京,到安排北伐和西征,以及指挥大军挑破清朝政府对天京的围攻,这些战例中,除了北伐显得有些孤军深入以外,其余战事都是成功的。
由以上三件事可以看出,杨秀清在太平天国的政权稳定中,确实是举足轻重的。
(石达开剧照)
三、石达开。石达开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外围打仗上。
石达开虽然是偏师,但是他对清军起到了很好的牵制作用,极好地配合了杨秀清指挥的中央军对清军的打击。
杨秀清和石达开,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没有石达开,杨秀清不一定能打赢那些大仗。同样,没有杨秀清的支持,石达开也打不赢外围的战役。天京事变后,中央军因为不支持石达开,因此,石达开也就不再能打胜仗了。
四、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太平天国的早期,整个国家和军队中,有着一股强大的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这也使得就算洪秀全不主政,国家依然处在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之中。
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人心就产生怀疑了,精神力量就消失了,所以,就算洪秀全出来主政,也不起什么作用了。
(参考资料:《太平天国史》)
洪秀全在天王府豢养三千佳丽,11年不问朝政,谁来领导太平天国对抗清廷14年?
臣妾不敢问,那些造谣生事者,以讹传讹者,摇唇鼓舌者,尤其是明目张胆地污蔑太平天国者,是不是可以借鉴民国做法,判处刑罚?
再来纠正下这个提问者的错误。
提问者说“豢养”三千佳丽,这个“豢养”就有问题。
一是带有明显的歧视,有贬低她人的企图,立场不端正。人能用“豢养”说法吗?肯定不能啊!
二是洪秀全从来就没有后宫,当然也根本不会存在3000佳丽了。这些话题不过都是无良之人茶余饭后,聊做消遣的谈资罢了。
实际上,洪秀全满打满算,有87个老婆,称为王娘。另有一个虚设的王娘,“天娘”,加在一起,共有88个王娘,这个数字已经得到了学界认可。它的来源是被清军俘虏的幼天王“洪天贵福”的口供。
大家想想,儿子对“老父王”的老婆有多少能不清楚吗?
有人说,这是孤证。那么,除了洪天贵福的口供,解开所谓后宫佳丽三千的谎言,我们还有没有更可靠的证据?
有!
这个证据就是来自于著名太平天国历史学家、学者王庆成教授的研究,他拿到了第一手资料。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他听朋友说起,英国伦敦博物馆里有很多当年英国军队从中国抢回去的大量“赃物”,去看看,说不定会有意外收获。
王庆成动心了!他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打定主意前往英国。适逢英、美等国学界仰慕王老在太平天国领域研究中取得的丰硕成果,纷纷邀请他做访问学者,漂洋过海,搞学术研讨,机遇难求,这更坚定了他亲自前往英国取回“真经”的信心。他后来回忆说,“英国和太平天国有很密切的因缘,到那里探访太平天国史料成为我的目的。”
果然,那次和他心有灵犀的“英国之旅”不负所望。在大不列颠博物馆里,他有了意外的收获。那就是他发现一批太平天国时期的重要文物——这是一批没人知道的太平天国历史典籍,《天父天兄圣旨》,并通过各种渠道,最终成功把这批资料带回国内。
下了这么大的功夫,为什么?
起初,因为始料未及,他欣喜不已!又因为直觉告诉他,此行的使命在召唤他,他不辱使命,不但达成心愿。他还发现,这简直是可遇不可求的文物“宝贝疙瘩”啊!
要知道,历史上,湘军进到天京城,曾国藩下过“死命令”给曾国荃的就是,“全部烧掉,片纸不留”,究其原因,曾国藩要让天国的思想“灰飞烟灭”,从此绝迹,看谁还再反清!后来,国父孙中山先生还痛心不已于天京城里各类典籍,“俱付焚如”的重大损失。
这次,不但有了发现,还是大发现,迫不及待的王庆成怎么不激动呢!
他粗略地做了一个浏览,一个长期困扰他的疑惑,让他在这批书籍里,豁然开朗!
他发现了什么?
原来,在《天父圣旨》里,他看到了天父杨秀清留下的珍贵的文书,里面详细记录了两个重要信息。
一是东王有着和天王府一样的管理制度和护卫制度。
这个管理制度,我们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东王府和天王府的“公务人员”都是女性。
这个发现证明,太平天国男女平等,尊重女性,女性可以拥有和男性一样的权利绝不是一句空话。事实上,从天父圣旨里,就完全反映出,天王府和东王府都是由大量“女官”任职的。同时,两个王府都有大量的护卫女兵。这就是网络上,谣传洪秀全后宫佳丽三千的真相和来源。
其实,两个王府的“女官”负责传达东王和天王的谕旨和命令。比如,大家熟知的太平天国第一位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状元傅善祥,就是女官,最后被杨秀清看上了。但并非东王府的女官都是东王的“玩物”,有人借此造谣,那就是别有用心了。
所以,“洪秀全后宫三千佳丽”的谎言不攻自破。它的真相就是,2300多女兵负责守卫天王府。太平天国是反帝王的,没有皇帝,自然也不会有那些造谣者所说的“妃子们”。
事实上,现在网络上流传的“三千佳丽”之说还有一个来源。
那就是,好事者们用来调侃、揶揄洪秀全的私生活的。而其始作俑者,乃是清人所编写的《江南春梦庵笔记》。
这本书是一个段子手沈懋良臆造出来的“农门阵”,其实,就和我们四川李伯清的“散打评书”很像,是供娱乐消遣博人一笑的。故前辈著名学者、太平天国历史研究泰斗、四大家之一的罗尔纲仔细研究、论证后认定,这是清朝“第一”伪书,没有任何史料价值!
所以,该书中所写,什么妃子多得要编号了,怕记不住?还起名“喜娘”等各种名号,都是想当然的调侃。毕竟,没有了话语权的太平天国,连书都一把火给烧了,找谁说理去呢?
王庆成还有一个重要发现。在这些东王杨秀清的文书里,还有和天王府的联络文件。而恰恰是这些文件的发现,说明题主所说,天王“11年不问朝政”,显然是言过其实、与事实不符了!
那么,你若是东王杨秀清,现在就站在朝堂之上,明明后面还坐着洪天王,他犀利如鹰眼一般地盯着你的一举一动,你还能说天王“不问朝政”吗?
而天王洪秀全诚然很少时间走出天王府,但其实并不是不过问朝政,而是靠着那些女官们传递文书,共商国事。这些文书的及时发现更证明了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为了对抗清廷几乎所有的“大政方针”都是太平天国的一号人物和二号人物共同研究后作出的。
而作为2号人物的杨秀清,其军事才能也并非浪得虚名,他的确“勇冠三军”,深得信赖。将太平军的内外治理得有条不紊,秩序井然,军纪严明,将帅同心,反清气势如虹,让清廷上下、朝野震动,大有改朝换代、彻底埋葬清王朝之气象!
这就是为什么清廷总是把“洪杨”二人合在一起讨论,原来是有原因的!他们根本就是一根藤上的两根苦瓜或者两个铜铃铛!
所谓,“风吹藤动铜铃动,风停藤定铜铃定”。他们就是决策层的两个紧密搭档。紧密到连两个王府的管理办公方式都一样了!须知,天王洪秀全和东王杨秀清是各有所长的。天王长于宏观政策决断管理,政务上是说一不二的。而东王杨秀清出色的军事才能,让太平天国打出了一个个的漂亮仗。
所以,洪杨本是天作之合的完美搭档,是如同秤和砣的关系。这才让他们无往不胜,一举奠定了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
因为全胜,当然全盛!
而今天我们在南京天王府里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发现”,和这次王庆成的发现完全是相互印证的。
那就是保留至今,让很多人在天王府游览之余都被忽略了的一个“密室”。这个“密室”——召见室,看起来很普通,却是天王洪秀全召见东王和诸王共商反清大计的重要场所。
所以,洪秀全和杨秀清的“天作之合”,实际上是军事和国家事务的合理而正确的分工关系。一个是舵手,掌管着方向。一个是执行者,主抓执行力。杨秀清的杰出军事才能带领三军打了多少胜仗啊!
这就好比一个公司。当时的洪秀全是一个合格的大boss,而杨秀清则是一个很出色的执行CEO。
如果不是后来洪秀全亲自发起的内讧,葬送了大好局面,太平天国和清王朝,鹿死谁手,昭然若揭!须知,内讧前,外国势力也是不敢插手中国内部纷争局势的!
可惜,一手好牌让洪秀全打坏了!这杯苦酒只有他自己喝了!
综上,所谓洪秀全“11年不问朝政,豢养三千佳丽”的说法纯粹是空穴来风、是不负责任地抹黑污蔑之词。有人如果刻意用这些不负责任的言论误导公众,其目的是为了将洪秀全塑造为一个不问世事的“荒淫帝王”,以达到“哗众取宠,耸人听闻,博眼球”的目的罢了!2018年,91岁高龄的王庆成去世,但却为我们揭开了“洪秀全后宫佳丽三千”谎言的真相。
向严谨治学、勤恳研究、笔耕不辍的王庆成教授致敬!
缅怀前辈学者,我辈更要加倍努力!
那么最后,如果你真的非要信什么三千佳丽谎言的话,我拦不住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