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国土狭长,为何不迁都中部或者南部地区?
谢谢邀请,一个国家的首都是改过的政治中心,很多时候还是经济、文化、教育、科研中心,是一个国家最为重要的城市。所以,历来各国对于首都的位置都十分重视,目前绝大多数国家的首都的选定,多是由于历史因素的影响,当然也不乏像美国那样直接新建一个城市华盛顿作为首都。在当代,也不乏有迁都的国家,比如巴西就把首都从里约热内卢迁到了巴西利亚、缅甸也把首都从仰光迁到了内比都。
那么,越南有没有必要迁都呢?越南的首都是河内,位于越南北部的红河三角洲,是越南第二大城市,人口数量超过800万,是一座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古城。越南国土呈南北狭长分布,但是由于地形的限制,在国土上人口的分布并不是均匀分布的,越南人口主要分布在北部的红河三角洲和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而中部地区多是山地地形,人口较少,发展空间也小。
所以,越南如果要迁都,前往中部地区是不可能的,要么就迁往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中有越南最大的城市胡志明市,人口数量超过1200万,被誉为“东方巴黎”,曾经是南越的首都,原名叫“西贡市”。我们都知道在上世纪70年代越南曾经发生过战争,以河内为首都的北越最终战胜了以西贡市为首都的南越,然后为了纪念越南共产党创立者胡志明,把西贡市改名为“胡志明市”,有着这样的历史,越南的首都不可能迁往越南南部湄公河三角洲的胡志明市。
越南国土狭长,为何不迁都中部或者南部地区?
全世界有两个国家的形状,可谓苗条得有点异常,一个是南美洲的智利,还有一个就是东南亚的越南。虽说越南的狭长没智利那么夸张,可也好不到哪去了。面积才30多万平方公里的越南,南北距离超过1600公里,东西最窄的地方才50多公里,整体如同一个竖起来的哑铃。
如今的越南都城位于北部的河内,尽管河内的自然条件的确很优越,可是看上去似乎对于人口稠密而且经济发达的南方区域的约束力相当有限,可谓鞭长莫及。有人会问越南何不迁都到中部地区,历史上中部的顺化也不是没做过越南的都城,然而实际上,越南终究没有选择在中部定都,也是无奈之举。
从秦朝征辟岭南开始到唐末,越北就一直属于中原王朝,而如今的越南中南部地方,在古代有着完全不同于越北的其他古老文明,比如中部的占婆、南方的水真腊等,直到后来才被不断南下的越南所征服。当年的越南末代王朝阮朝,因为与朝臣相争,加上阮朝的崛起之地等原因,机缘之下才放弃北方的“升龙”,将都城定在了中部的顺化。今天的越南顺化依旧保留着被称为“越南紫禁城”的顺化皇城,而阮朝的经历也用事实证明了放弃北域定都中部,很不明智。
越南有两块风水宝地,一个是北方以河内为中心的红河三角洲,一个是南方以胡志明市为中心的湄公河三角洲。这两个地方土地平坦肥沃,水源充足,非常适合人类居住与经济发展,如今也是越南经济最发达、人口最稠密的两个地方。都城的选择,再怎么样也不能选条件太差的地方,越南本身的面积就小,选择都城的话最好也就只能在这两片区域里找。
相对于南北两块宝地,越南中部的条件就实在不怎么样了,首先中部的东西距离实在太窄,而且山区众多,东边是海,西边翻过山头就是国外了,如果作为都城的话实在没什么发展的空间。中部与湄公河三角洲又隔着大叻高原与诸多的山脉,交通非常不便,能够比较方便联系的也就北部的红河流域,可要是定都在此,还不如直接定都在河内。
所以说,要是定都中部就有两个很难解决的弊端,一个是缺乏后续发展的空间,另一个就是弄巧成拙,南北两块区域都不能很好的进行方便管理。
红河流域在越南更多的还是政与文化上的中心,而经济上还是南方更加发达。胡志明市是越南最大的城市与工业中心,整个湄公河三角洲人口众多,占据了越南一半以上的人口与68%的农业产出,还有大部分的工业产值,是当之无愧的经济中心。然而湄公河三角洲地势平坦,又非常靠近海岸线,水道纵横,要是碰上外敌侵入连个屏障都找不到,根本就无险可守。
而且在历史上,湄公河三角洲本属于一旁的柬埔寨,后为越南所夺,从法国建立起法属印支殖民地开始,这里一直都深受西方文化的强烈影响。当年越南南北两治,胡志明市的前身西贡就是当时南越的都城所在,越南重归一体之后,南越旧都自然也不能成为新的越南都城。毕竟西贡是一种文化的标志与象征,越南不但没有定都在此,甚至将其更名为胡志明市。
越南北方的红河三角洲向来土地肥沃,农业文明兴起得也很早,历史上,越南历代王朝大多也都将都城定在这里。一方面红河三角洲条件非常优越,其次相对于南方,河内地处内陆背靠山地,交通便利的同时也更加易守难攻。越南将都城确立在这里,虽然与中南部之间的联系并不那么方便,但交通问题还是可以解决的,然而迁都中部或者南部的话,别说硬件条件可能跟不上,而且安全方面也很难得到保障,这才是最重要的。
越南国土狭长,为何不迁都中部或者南部地区?
因为猴子虽然皮,但并不傻。
作为东方大国昔日亲密无间的小兄弟,以及今日最熟悉的陌生人,越南始终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存在。比如虽然国土面积只有33万平方公里,却分出了59个省份,而且国土面积还非常修长,如哑铃挂在东方大国南疆。
一般而言,国土狭长的国家,最容易受国土分裂的困扰,所以理论上为维护领土完整,一般都将首都定在国土的地理中心。而因为越南南方远比北方富裕,所以如果定都越南中部或南部,理论上其发展水平必然要强过今天。
但现实情况是,数千年来,河内始终雷打不动地矗立在越南北方,并作为越南的首都而存在。
那么河内究竟有什么魅力?为何越南不将首都迁到中部或者南部地区呢?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原因:
1、平衡各方势力的需要
首都作为一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绝不仅仅是统治阶层的办公和生活场所,更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考量,这种考量对内一般体现在平衡各方势力的需要。
一般而言,任何国家无论强弱大小内部都存在着差异,就连小小的比利时都有南北分道扬镳的情况,就更不要说面积达33万平方公里的越南了。
因为南北跨度较大,越南从一开始就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南北差异。当然,历史原因是这种差异形成的根本原因。
历史上的越南北部长期隶属于中原王朝,937年趁五代十国中原内乱,交趾趁机独立建国,越南由此发端。
因为两宋积贫积弱,越南趁机在中南半岛站稳了脚跟,其后尽管袁明清不断征讨但都回天乏术。
而越南之所以让中原王朝无可奈何,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越南建国后的800多年时间里,其势力一直在向南方不断扩张,在陆续消灭了占城和真腊后,越南将势力扩展到湄公河三角洲。而因为中原王朝长期漠视海洋,这使得越南有了对抗中原王朝的坚固后方。
而在向南扩张走到尽头之后,越南又向西部的柬埔寨和老挝不断侵犯,直到被法国殖民者彻底包圆。
二战结束后,胡志明领导的北越成立,与法国扶持的南越形成对峙,1954年抗法战争结束后,美国取代法国成为南越的靠山。
因为长期与法美等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打交道,南越相对开放,经济发展水平也相对较高。而北越因为旷日持久的战争,经济发展水平极其落后。
抗美援越战争爆发后,北越和南越的对峙成为资本主义阵营和共产主义阵营的火并,直到1975年,美国不堪重负撤出南越,北越才消灭南越完成了越南的统一。
不过虽然政治上走向了统一,但因为长期的南北隔阂,统一后的越南不得不面临着南北撕裂的尴尬局面。南越虽然战斗力弱鸡,但发展经济一把好手,这和穷横的北越截然不同。
在南北越旗鼓相当的情况下,越南内部最终妥协,形成总书记出自北方,而总理出自南方的惯例,而将首都继续定在河内,能够实现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的分立,形成南北方遥相呼应的局面,维护越南领土完整。
2、“天子守国门”的无奈
“天子守国门”作为明朝对抗北方游牧民族侵略的经典操作,也在后世的很多国家身上重演,越南当然也不能免俗。
从二战结束后胡志明建立北越开始,越南就一直是共产主义阵营的重要成员,而在1949年共和国成立后,开始成为北越的坚强后盾。
因为共产主义阵营的鼎力支持,要钱给钱要枪给枪,使北越越战越强,将卷土重来的法国殖民者彻底打倒在地,不得不坐到谈判桌前接受斡旋,以相对体面的形式退出越南,从此北纬17度线成为南北越的分界线。
不过从后续发展来看,无论南北越还是其背后的美苏等国都不满意这样的结果,所以“打下去”成为双方的共同选择。
从1961年美国直接参战开始,越南成为美苏争霸的热战前沿。不过因为有共产主义阵营的慷慨支持,北越在战争中不断壮大。相反,因为有北纬17度线的自我设限,美军在越南战场被彻底束缚住了手脚,永无休止的添油战术最终让美国难以为继,不得不最终于1975年彻底退出南越,给北越统一越南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但统一越南后的越南黎笋政府根本停不下来,在苏联的支持下,越南萌生了统一老挝、柬埔寨,重建印度支那联邦的野心。
不仅如此,为了向苏联递投名状,统一后的越南疯狂迫害在越华侨,并在北方边境频繁挑衅,最终激起了长达10多年的边境战争。
短短一个月的地面战争以及长达10年的边境轮战,将野心勃勃的越南彻底打回了原形,从此越南和东方大国彻底翻脸。
虽然90年代越南的求和使得双方实现了停战,但横在两国之间的隔阂却难以抹除。
因为北方这个最大敌人的存在,自古以来北部就是越南国防的重中之重。将首都定在北方的河内,虽然处于敌人的火力覆盖之下,但也能最大限度的巩固北方边防。
虽然在北方的大国眼中,小小越南根本就不经打,但如果将首都放在南方,越南会败得底裤不剩。
另外,除了“天子守国门”的战略需要,南海也是越南和北方邻国的重要战场,虽然被彻底赶出了西沙,但越南仍旧非常占据着29个南沙岛礁。而随着邻国实力的不断膨胀,岛礁终归有物归原主的那一天,届时暴露在外的中部和南部将无险可守,极其被动。
相比之下,被群山保护的河内反而显得更加安全。而且,相比于陆地上的秋风扫落叶,海上的一击必杀更令越南胆战心惊。
所以,迁都中部或南部绝不是上上之选。对于小小的越南而言,无论定都何处都不会万无一失,唯一可以让越南高枕无忧的,是摆好自己定位,可惜越南领导人始终看不到这一点。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越南国土狭长,为何不迁都中部或者南部地区?
怕中国抢它的地方
越南国土狭长,为何不迁都中部或者南部地区?
越南肯定不会迁都中部或者南部。除非越南北部重新归化东方某大国...,当然在当今这个世界格局之下是不可能的。
我们先来看一下越南的地图,所谓中部和南部比较适合做首都只有两个城市,一个是越南阮朝的皇城顺化,另一个就是前南越政权的首都西贡,越南统一之后改名胡志明市。越南不会迁都的原因,这里主要归为历史政治,防御纵深两个因素,下面展开来讲。
1.历史政治因素
先说说近代,1945年越南劳动党的领导人胡志明在河内宣布越南独立,以北纬17度线成立了社会主义北越政权,可以说河内和北部地区是执政的劳动党的发迹地和执政之基。而顺化和西贡当时都在南越政权的统治范围之内,这两个城市的政治地位跟河内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另外,从现在越南的政府格局也看出一些端倪,主抓政治和军事的一般由北方派担任,而负责经济的则主要有南方派担任,南方派相对来说比较亲美。
但是一旦改革出现问题,美国大有可能在其中南部引导“颜色”运动。届时,越南还有北部可守。
如果时间在往前推,自越南939年从北方大国独立之日起,便以河内为国都,并以此一路向南扩张。而顺化是从印度文化的占城国夺过来的,胡志明市则是从柬埔寨夺过来的。由此可以看来,河内无论是近代还是古代都是越南的政治文化中心。
2.防御纵深的因素
越南地域狭长缺少防御纵深,相比之下,顺化和胡志明市离沿海更近,更容易遭受海上的打击,基本无力抵抗。
反观河内则要好的多,离海上有一段距离,背面被群山环绕,有天然的屏障和东方大国隔开。这也是越南后来保持独立的重要因素,因为即便其越南北部被控制,但由于山路崎岖也很难保证物资供应。
以当前的国际形势来看,很难爆发全面的战争,基本都是局部战争。越南在北方陆上,北部湾和东方大国已经划定边界,基本没有冲突的可能。只有南海会有局部冲突的危险,一旦爆发战事,胡志明和顺化这些沿海地区必将首当其冲。
从目前越南的安排来看,河内将作为政治文化中心建设,顺化作为皇城重点发展旅游业,胡志明市则重点发展经济。
多有疏漏,烦请指正。
越南国土狭长,为何不迁都中部或者南部地区?
简单说来就几点原因:
1.历史原因,越南国土是从北向南逐步取得的,不会傻到把首都放到新征服的地方,并且,作为中国近千年的藩属国,背靠大树好乘凉!
2.利于与中原地区的文化、经济、政治的交流!说是天子守国门的没什么道理!
3.战略考虑。首都放到中部和南部,一有风吹草动,被拦腰折断、首尾不能相顾!而北部战略纵深相对大,并且有中国的强援,进退有据!
4.南部的分离倾向严重,不敢轻易在南方建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