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式步枪到底差在哪?
95式自动步枪是我国自行生产的一款性能非常优良的枪械,是一杆集AK47和M16优点于一身的世界名枪,也是列装我中国人民解放军数量最大的自动步枪,就好比我国枪械的一张名片闪耀在世界舞台。当然,再好的东西也会有缺点,像95式这么优秀的自动步枪,也会有它的美中不足,下面我们来列举一二:
1.夜瞄装置夜视距离不足,有待提高全天候作战能力。
2.无托结构布局紧凑,但射手贴腮靠火药烟源过近,射击时间久了会出现刺眼的感觉。
3.弹药燃烧不完全原因,导致发射2000发子弹后,气体调节器和活塞取出困难,如果不排除会造成枪口压力过高,会出现噪音过大和火焰问题。
4.塑料弹夹减轻了士兵的负重量,但因为褪色问题容易影响到枪械的美观效果。
5.瞄准准星偏高,射手容易暴露,不适合用作狙击步枪。
QBZ95自动步枪的技术参数:
全长:746mm
枪管长:326mm
全重:3.25kg
初速:930m/s
战斗射速 单发:40RPM 连发:100RPM
有效射程:400m
弹夹容量:30rds
95式步枪到底差在哪?
一直以来,95式枪族的问题经常被人提起。特别是这几个月,关于新步枪要问世了的消息接连不断,网友们已经急不可耐,希望新步枪快点亮相,好取代颇被人诟病的95式自动步枪。先不说消息的情况吧,我觉得还是有必要谈谈咱们的老将——95式自动步枪。
在印象中,第一次认识到95式步枪,还是在小时候看的一部电视剧《霹雳彩虹》中。在此前的印象中,解放军都是手持一个81杠,头戴80盔,而该剧中女兵全新的武器,新的多功能刺刀,新的头盔都深深的吸引了我。虽然那个时候还不知道都叫什么名字,但是那一瞬间它的颜值碾压,至今让我印象深刻。
在那之后,笔者就开始找它的踪影,不过那个时候网络并不像现在那么发达,搜一样东西像现在直接搜一下就解决了。从电视以及书本中找了很久,甚至还在小卖部商店里找着和它一个样子玩具枪,在不断地寻找下,终于确定了它的名字——95式步枪。从那之后也就更加关注它的各种消息,它的身影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电视荧屏上了。
那么95式步枪自装备以来到底表现如何呢?我们知道95式自动步枪第一次在公众当中亮相,应该是在1997年的香港回归的交接仪式上。它的出现,正式标志着中国对于小口径步枪探索的成功。老生常谈的一些技术参数咱们也就不做过多的赘述了,还是谈谈它从装备到现在都走过了哪些历程吧。不知不觉,它已经在我军的装备序列中走过了20多个年头,在不知不觉中,也从一个“毛头小子”变成了“老将”。依稀记得“过黄河水,吃尘土,爬泥潭”的考验还在昨天。
从装备部队之初,95式自动步枪就受到了质疑,甚至是反对,一些用惯了81杠的老兵对它嗤之以鼻。觉得它太难用了,弹匣还在扳机后面换弹不便,枪身短,没有原来的81杠那么舒服,打靶成绩还差的厉害。太难用,根本不能算一把好枪。然而,曾经参与试验的人员接过枪来就是几枪十环,让大家哑口无言。证明了实力之后,就开始在各部队换装,下来的81杠也就走进了枪库和民兵预备役队列。不过,毕竟是第一次尝试小口径新枪,不久后它就遇到了新的问题,而且问题也越来越多的凸显露出来。主要表现在没有空仓挂机功能,用惯了81杠的我军士兵难以适应,准星的荧光涂点易脱落,快慢机位置反人类等现象。
而且不止如此,一同研制出来的95式枪族也发生了或大或小的一系列问题。95B短步枪的原本设计理念供我军海军舰艇人员以及勤务、基层指挥等人员使用,在实际使用中表现还可以,除了枪管变短后,持续射击后,发射药燃烧不够充分,枪口烟雾有点大(这里和DBP95的弹药也有一定关系),不过得益于枪口特意做了燃烧室,还可以接受。95式班用机枪表现也还不错,不过由于两脚架固定在枪管上,连射会多少影响精度。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因为我军的训练战术动作要求跃进遇敌后的动作是把脚架戳在地上,导致了很多机枪本来就不厚实的两脚架都出现了裂痕。
而对于一些网友以及部分退伍没有适应过来的老兵来说,新装备的95式步枪总是觉得有点不顺眼。慢慢的就在网络上出现了风靡至今的95式步枪黑点,具体就不说了。挑一个最突出的,就是95式步枪的瞄准高度过高,在卧姿持枪时,比别人更容易暴露。不过这个其实并不准确,95式步枪的机械瞄准具状态,瞄准高度正好符合亚洲人的体型,人机工学很合理。而且卧姿据枪时手肘触地,又不是弹匣触地,根本不会比别人高多少。不过,这个问题加上95式的提把上采用的是并不普遍的燕尾槽接口,使得除了原厂的白光瞄准镜还能正常的安装上以外,其他瞄具都有一些问题存在。而且原厂瞄具的水平并不够,特殊单位有瞄具需求,国内其他厂又没有根据燕尾槽转换皮卡汀尼导轨之后,高度的变化进行优化原有瞄具的设计,导致了原本正常的机械瞄准高度加装了转换后,再装上新瞄具高度确实有些离谱。
听到了这些呼声,95式步枪的改型紧锣密鼓的展开了,在听取了部队的反馈信息后,95-1式步枪“新鲜出炉”了。增加了空仓挂机功能,快慢机位置移至握把上方,便于切换。同时还在准星下方加了一段导轨,便于安装战术灯等附件,还把准星的荧光涂料改成了氚光管作为发光源,提高亮度以及使用寿命等改进。不过,最让人匪夷所思的是,95-1竟然真的把提拔的高度降低了5毫米,估计这算是对网络舆论的一种妥协吧。而且竟然把95B短步枪的小握把去掉了,成了95B-1,这造成了使用时抓握困难的现象。因为95B-1并没有95-1式步枪那么长的护木,不过去掉小握把,95B-1可以加挂榴弹发射器,应该算是一种取舍吧。
随后还进行了95式枪族的系列改造。同时还标配了DBP10式新弹药并兼容旧弹药。不过,班用机枪的脚架依然套在了枪管上,可能是对精度以及两脚架的耐用性很自信吧。综合以上的问题以及改进情况。95式步枪以及其发展出的枪族终于在部队中站稳了脚跟。时至今日,虽然还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加装瞄准镜后,瞄准高度增高的情况。不过国内瞄具厂商进行了优化设计,降低了瞄具的基础底座,这样一来高度就非常合适,射手也会很舒适。
总的来说,95式步枪及其枪族对于我国来说,是在小口径步枪的探索中,走出的成功的一步。尽管这一步并不顺利,但是我们所期待的下一代步枪会站在95式的高度上继续探索。相信新步枪会更加接近我们理想的步枪。
作者:木子双月
95式步枪到底差在哪?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打过很多自动步枪,也包括95式。
说说自己观点,
95的总体性能还是不错的:
第一,后坐力小。
95式采用5.8毫米小口径子弹,后坐力比传统7.62毫米步枪要小得多。
抛去实战不谈,对于训练来说就容易的多了。
第二,精度高。
萨沙打56式、81式,精度虽还可以,但相比95式还是有差距的。
95式射击的精度真的很不错。
第三,枪身比较短。
长自动步枪时代已经过去了,95式的长度要短得多。
95式长度为746毫米,比81式短了接近200毫米。
这更符合世界潮流,也符合现代步兵作战的特点,他们多要乘坐直升机、装甲车,还需要进行近距离的城镇战,短步枪更有利。
其他优点还有不少,我就个人打枪角度来说,大体就是这么多。
优点大体是这些,但缺点也是明显的。
第一,枪声大。
无托设计,枪声大是难免的。
萨胖打95式完了带耳罩,这一枪下去,耳朵嗡嗡响。
第二,头部位置较高。
56式冲锋枪这些自动步枪,都刻意注重了这个问题。
因为自动步枪射击时,大部分是在有依托射击,所以头部暴露越小,射手就越安全。
现在的步枪和以往不同,精度非常高。
伊拉克战争中,反美武装分子有超过百分之五十是头部中弹。
由于头部中弹率过高,因此联合国调查,看看是不是美军处决战俘。
而95式射击时,头部位置较高,萨胖认为这点很不利。
第三,光学瞄准具人机功效问题。
射击最后几枪,给我一支安装光学瞄准器的95式。
但我感觉瞄准器的基线明显较高,我贴腮瞄准很困难,要可以将脸部向上一些。
第四,射击时候会有离群弹。
所谓离群弹,就是本来射的好好地,突然会有一发子弹偏离很多。
萨沙没有打过这种离群弹,听军人朋友说确实有这种情况。这似乎和枪支设计或者弹药有关系,同枪支维护没什么关系。
很多大比武中,精心挑选的95式也会偶尔出现这种问题,一般是连续射击以后就会出现。
第五,没有空仓挂机。
现在大部分自动步枪都有空仓挂机了,作用也很明显,让射手知道没子弹了,还可进行快速装弹。
但95式没有。
一说量产时候取消了这个功能,便于减少枪结构的复杂度。
萨胖随便说说自己的观点。
95式步枪到底差在哪?
关于95,旧弹药差就不提了(和现在的191的新弹药完全没法比),只谈枪械设计,不吹不黑,只讲事实,先聊聊最常见的争议点
1,瞄准基线高不高
总能看到一些文章说“影响基线高度最主要是弹匣长度,说瞄具那一点高度对比弹匣的长度可以忽略不计,趴在地面上高不了多少。。。。”
每次看到都想笑😂😂😂
在这里首先需要明确一个概念,瞄准基线怎么算,究竟计算的是卧姿状态下瞄具到地面的高度,还是说计算的瞄具到枪管之间的高度差呢?
答案应该是瞄具到枪管的高度差吧,卧姿射击的时候,枪管必须探出掩体上方,枪管高度以上部位都暴露在掩体之外,暴露的越多越危险。直接上图感受下吧
95的基线高吗?机瞄并不高,但是显而易见的是,一旦加装光学瞄具,真的比别人都高~看对比
还有人会拿这个图来说,看这些发达国家的枪都有提把都高啊
这都是上个世纪的枪械设计了,再看看这些国家即将换装的下一代步枪,他们想要啥样的,hk416,scar还有我们的191,都去掉提把改成有托皮轨了,想一想为啥都不要提把了呢
2,空仓挂机
95没有,没有就是没有,没得洗。
有人说95-1有,嗯,没错95-1有,但-1的装备数量才多少呀。。。
还有人会说,影响不大,很多情况没必要用。。。[泪奔][泪奔]
只想说---战士们可以选择不用,但是你不能没有
3,枪烟
有枪烟,但这问题的确是我国特殊国情导致,铜少,用的都是钢制弹壳
所以枪械保养经常上枪油,射击高温下会冒烟,至于影响到射击就谈不上了,未免太小瞧战士们了
4,左撇子不好用
其实倒还好,95的拉机柄在提把下方正中央,左右都可以拉,左撇子也是可以打的。
至于有的小伙伴说弹壳打脸的问题,看过左撇子打95的视频,很明确的讲,放心,打不到,但看弹壳从脸前飞过还真的挺刺激的
嗯,左手使用还有一点需要克服的是,能闻到火药味,毕竟抛壳口就在鼻子正前方😂😂,但属于小毛病问题不大,打仗了谁还在意这个?
5,人机工效
比不过有托是一定的,但也还好,无托和有托的操练动作不同,习惯了81的老兵都不喜欢无托的95,因为别扭,和他的肌肉记忆完全不同,但从开始就打95的战士就还好,不至于那么别扭,多练练也可以很快的
6,战术扩展性差
这没啥争议的,多样化战术拓展比不过有皮轨的
除了这些争论比较多的,还有几点是人们平时不太注意的,但对战术性能影响更大的三个问题:
1,光学瞄具结构不稳
95的提把只是一个机匣盖,机匣盖和上机匣不一样,它偏软,连接松,不承力
所以光学镜是用燕尾槽固定在L型支架上的,燕尾槽相对来讲容易松动,再加上L型支架和枪管只有一个连接点
这种结构不稳定,连续射击的震动也会影响到瞄准精度,战场上一旦松动还需要重新校枪,紧急状态下后果不堪设想
2,扳机行程过长
通俗来讲就是扣扳机要使劲,扣很深才击发。
这是无托步枪先天结构的缺陷,
95的击发结构在靠近枪托尾部的位置,扳机用一根长长的连杆连接控制,扳机行程不可避免的长,非常不利于精确射击。
3,穿防弹衣不舒服
95是无托枪,枪托长度是固定的,不能调。
不穿防弹衣,长度正好,但是一旦穿上防弹衣就别扭了,一件防弹衣的厚度可不薄
穿上之后一贴腮你会发现,眼睛离觇孔还有段距离,嘿,别扭不,脖子得往前伸着[抠鼻][抠鼻][抠鼻]。。。
讲了这么多不足,我们也得承认95的优点也是非常明显的:
1,首先是长枪管
相同弹药,相同长度的步枪,无托枪比有托的枪管更长,弹药燃烧更充分,无论射程还是精度长枪管都更占优
2,重心设计
95的重心在握把前后(弹匣内子弹数量对重心前后位置略有影响),单手握持更方便
3,皮实可靠
我兔传统,枪,要耐造!
95是我们国家自己的枪,也服役了很长时间,虽然有各种各样的不足缺陷,但这不影响我们喜欢它。
但是很多人有一种95情怀,出于喜爱和保护,听不得他人说一点95的不好,这是不可取的,有问题就需要正视,闭着眼睛不看清自身,怎么进步呢?
毕竟上个世纪设计的,这么多年轻武器设计理念、材料、火药配方等等都在进步发展,相比最新技术而言,落后就是落后了,服役那么多年也该光荣退休了,不寒碜
95-1比起95做了许多修改,但提升并不大,比起95-1,95机枪才配叫95完全体,就冲着冷锻重枪管这一点,也可以称一声好枪!
枪管寿命也高着呢,不着急换,一把95班机,一把191精确,两把既能当机枪又能当精确步枪的好枪搭配,挺好
而我们下一代191步枪是真心不错,你把它结构拆开仔细看的话就能发现,他从设计上把95的各种问题都解决了,还有之前弹药的问题也解决了,算是赶上国际顶尖水准了,非常看好这款枪,非常期待部队后续的使用反馈,就目前换装速度来看,部队对新枪应该是非常满意的,放一张191的靓图,赞👍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95式步枪到底差在哪?
网上充斥着太多“专家”对95式自动步枪提出各式各样的批评,有的能在95身上找出“一、二、三”甚至更多的缺点;有的能够根据自己的想像杜撰出一些使用95的段子;有的更是将95所谓的“缺点”编排成歌,到处复制粘贴。
这些能数一二三的、写段子的以及编儿歌的人恐怕九成以上连95都没摸过,他们与95最近的距离就是——从特警身边经过时鬼眯日眼地偷看两眼罢了。
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是,这里边的一部分人连95的资料参数和相关知识都懒得去学一学就到处大放厥词,说什么95卧射太高、打得不准、烟子呛人等等,小编统计了一下,网上“专家”们为95找出的缺点多达28项,更有甚者竟然将夜视仪夜视效果不佳的原因也归咎到95身上,真是让人啼笑皆非,95式自动步枪似乎成为某些人的万金油,照次趋势发展下去,以后尿尿分叉都有可能怪责到95“瞄准基线太高”上。
网上可以复制粘贴到的各种资料小编就不在这里废话了,咱们就着重讲一讲大家都很少接触的关于95式自动步枪的一些知识。
研制背景
“军队要忍耐”的时结束后,我军从摩托化向机械化大步迈进,此时,军队在迫切需求先进的装甲装备的同时,也需要一种适合装甲部队伴随步兵装备的步枪。
当时我军装备的63式、86式装甲步战车车身低矮,载兵舱室空间狭小,士兵在使用有托步枪时不便于快速进出步战车,无托步枪的设计理念便因此被提出。
况且当时的国内深受冷战“大规模战争”、“核战争”的威胁,急需一款结构简洁,新手也能轻易上手并且便于大规模生产的单兵武器。
事实证明,95式自动步枪完全满足了所有要求。
至于材料性能差、弹药问题多的情况,只要客观地思考一下我国实际情况就不难理解了。首先,我国是一个刚刚建设起来的发展中国家,我们的冶金工业、化学工业、制造业都与发达国家有着很大的差距。
在新型枪械上大胆尝试使用国产新材料,不正是在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么?至于自成体系5.8mm枪弹,同样是我国敢于摸索先进武器装备研发核心技术过程的一个体现么?
难道要学印度人什么都要靠买,以至于到现在连子弹都造不了的境界,核心技术买不来,强国梦、强军梦是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去实现的,在实现这个梦想的到路上难免拐几个弯、掉几个坑,但是我们已经出发,总比原地踏步,什么都要靠买买买来的实在吧。
随着时代进步,我国军工科技也取得了丰硕成果,高大上的国产步战车水平已经取代车身矮小性能落后的俄系步战车,士兵们需要装备更好更先进的步枪。95式自动步枪及其枪族最终还是会从解放军士兵手中被下一代新型步枪取代而退出现役的,但这并不能否认95的成功,这恰恰说明了我军具备与时俱进的能力。
我们不能因为出发得太久就忘记了来时的路,七十年来,人民军队装备的步枪从万国牌到仿制再到现在的自成一体,同样见证着共和国从弱到强的艰辛。
95式步枪到底差在哪?
枪也赋予时代性,代表性的杰出水平,力求超越与进步。我虽然没有握过枪,但多少从文本了解点,95款枪械,如在20年前应该是超越同类款,与世界名枪也是同步的,有优越感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缺点逐渐也会暴露出来,比喻瞄准基高,声音大等(缺点一厘,失之千里),战场力求以人为本,有了生命,你才能很好杀敌。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