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榴弹投掷102米创下纪录,被誉为 '人肉迫击炮',实战有用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人肉迫击炮无实战意义,但训练意义还是有的。

根据宋福旦的投掷方式,手榴弹在空中飞行的角度和速度是恒定的,大概每秒30多米,需要四十五度角。。

按照这种轨迹,手榴弹投掷以后大约飞行80多米就会爆炸,不可能到达102米的距离。

也就是说,手榴弹投掷超过80米是没有实战意义的,因为早就炸掉了。

不过,宋福旦自然是训练和比赛,也就是类似于奥运会那样不断刷新自己的成绩,所以102米是个记录,还是有意义的。

我军对于手榴弹投掷距离要求,其实并不算高。

手榴弹投远的标准是及格、良好、优秀标准分别是30米、35米和40米,能投出50米的战士可授予投弹能手称号。

也就是说,30米的距离就算及格了。

同时,对于距离不是要求很高,但对于投掷准确度是有一定追求的。

投准考核是在靶场设置内环直径3米,外环直径6米的投弹区。距离30米投3枚弹,全部命中或2枚命中内环为优秀,没有1枚命中环形靶就是不及格。

所以,投的远不是很重要,关键要投的准。

这也是符合实战要求的。

因为投手榴弹是消灭敌人的,不是奥运会投标枪、铅球。

军事五项世界锦标赛和国际军事比武中,手榴弹投掷则既要比投准,又要比投远。分为20、25、30、35米四个距离,各投4枚手榴弹,要投准了以后才会计分。

而最近20年的实战中,手榴弹使用越来越少,尤其阵地战中几乎用不到。

只有在城镇攻坚战,偶尔向房屋内投掷,杀伤据守的敌人。

这种投掷距离通常很近,10几米甚至几米。

所以,普通士兵投掷手榴弹能够达到30米已经足够了,关键是要投掷的准确。因为投掷手榴弹本身有一定危险,可能会被敌人反击射中,或者因投掷不准导致手榴弹反弹误伤自己或者战友。

美军目前在治安战中很少使用手榴弹,主要就是怕误伤战友或者无辜平民。

手榴弹投掷102米创下纪录,被誉为 '人肉迫击炮',实战有用吗?

至于这个“人肉迫击炮”不是媒体宣传出来的,也不是抗战神剧中诞生的记录,在我军历史上真真切切存在,是一个实打实的训练记录,这个人就是陆军某部宋福旦。权且不管实战中是否有用,单单是这个记录就值得称赞。

手榴弹是一种历史悠远的单兵投掷型面杀伤武器,曾在战争中发挥出重大意义,时至今日依旧是世界各国步兵普遍装备的一种必备武器;相较最早的杀伤性手榴弹,现在手榴弹的种类和用途广泛化,在实战中运用一席之地。

在国内,我军当前对于手榴弹的投掷考核距离为30米合格,而且大多指的是新型的卵型手雷,不过木柄手雷考核也参照同样的指标,我国是为数不多至今还装备木柄手雷的国家。手榴弹投掷属于一个技术活,不是所有人都能投掷上百米。

手榴弹的投掷在掌握投掷动作要领的同时,还需要一定的一定先天性因素。想要投掷的更远,对于一个人的手腕以及大臂的臂力有较高的要求;其投掷动作要领是“扭腰松垮、以大臂带动小臂”,最后将手雷推出去,投掷出更远的距离。

由于投掷姿势不同,手榴弹投掷方式主要有立姿、跪姿和卧姿三种方式,一般投掷距离也呈现出梯次递减的态势。宋福旦所创造的全军手榴弹投掷记录就是站姿投掷距离,是通过助跑的形式达到的,一般情况下,立姿助跑投掷平均水平在五六十米左右,有部分远的也就是七八十米左右,能突破九十米的就属于极个别任务了,使用木柄手榴弹的话,这个距离将大幅压缩。

因此,宋福旦的手榴弹投掷记录属于极少的个例,是我军建国以来将近70年的历史上的第一人,因此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投掷这么远,平均成绩也就是最远记录的一半左右。这个记录不能笼统的单纯以投远而看待,更像是承载着我军军事训练精神之所在。

现代战争中手榴弹的地位依旧存在,暂时还没有什么武器可以替代,从作战使用上属于典型的近战压制性面杀伤武器。手榴弹的投掷不仅仅对投掷距离有要求,同时对投掷精度也有较高要求。浅白点讲,投的再远投不准也就没什么作用了,手榴弹的杀伤半径只有6-7米,这就丧失了其作战使用的必要性。

根据力学原理,手榴弹的投掷距离越远,其投掷误差也会越大,毕竟每次的发力不同,对于手榴弹的投掷距离和角度都有较大的影响,属于典型的不可控动作。因此随着现代单兵武器的发展,对于手榴弹的投掷距离最终被压缩在30米-50米之间的距离,甚至在城市作战或者反恐等一些特殊作战样式中,其使用距离更近,对投掷精度要求也更高。

要说对远最实际的需求就是在战场掩护方面,比如投掷烟雾弹进行遮障。在我军朱日和系列演习中,经常可以看到遮障分队通过烟雾遮障进行突击作战或者破障排雷等,在这种特殊条件下,对于投掷精度要求相对较低一些,谁能将烟雾弹投掷的距离更远,更有助于对部队的后续行动,但这也仅仅是个例,使用杀伤型手榴弹的话就不是这么回事了。

因此,从实战角度出发,第一手榴弹的投掷距离不是所有人都能达到这个水平;第二对于投掷精度要求更高,不是简单的投的远就好,那单兵榴弹发射器、枪榴弹以及火箭筒的距离更远,投不准就丧失了投掷的必要性。故而,宋福旦的投掷记录更多的是承载着我军军事训练的精神,实战运用首要考虑的是精度问题。

手榴弹投掷102米创下纪录,被誉为 '人肉迫击炮',实战有用吗?

意义重大,不可小视。

很多时候,人们眼里就是,战争打的是飞机、导弹、航母这些武器,打的是高科技、信息化、立体化战争,认为单兵装备意义不大,这些传统的武器没有空间了。这种思想是不对的,考虑的不够全面。

我们看,两个国家交战,打的是那些先进武器,比如美军拿导弹打赢了海湾战争,拿导弹又在伊拉克战争中摧毁了萨达姆政权,这个时候,人们就认为步兵没啥意义了。但是你要考虑,高科技武器打完了,把对方政权打垮了,你最终还是要地面出兵,地面出兵到最后,又要步兵清剿残余。

以伊拉克战争为例吧,美军打垮了萨达姆的政府之后,面临的问题就是同那些反美武装交战。而这些反美武装,没有坦克,没有战斗机,就是单纯的零零散散的和美军打游击。这会儿美军巡逻队步兵班什么的,和这些反美武装的遭遇战特别多,你是可以呼叫支援,也可以使用榴弹发射器,但是你支援如果不到位怎么办?如果你榴弹用光了怎么办?那就剩手雷这一个爆炸物了,扔不远,扔不准,这东西还有啥意义呢?

时代虽然变了,但是很多单兵需要用的东西一定是也要发展的,军队兵员素质,还是要努力进步的。导弹可以解决对方,地面上的问题,很多还是要步兵自己去解决。

手榴弹投掷102米创下纪录,被誉为 '人肉迫击炮',实战有用吗?

人掷手榴弹,机动、灵活、快速,如果能长距离投掷当然能发挥很好的作用!

手榴弹投掷102米创下纪录,被誉为 '人肉迫击炮',实战有用吗?

在多年前鲁中某训练基地,军队组织比武大赛,到手榴弹投掷环节时,却出现让人意外的一幕。只见一名士兵捧起土搓了搓手,脚蹬地腰一扭竟然扔出76米的成绩,稳居投掷榜第一名。但此刻这名士兵的表情却并没有多好看,首长见状又给士兵一次机会。第二次投掷时,士兵投出102米的好成绩,就此创下记录,首长连声叫好称其为“人肉迫击炮”,这便是“人肉迫击炮”的由来。

那么,这种投掷记录有意义吗?这还的看我们从哪方面去分析。

首先,在训练中这种投掷记录是有意义的。抛开实用问题不谈,别说是军队中,即便是如今的吉尼斯世界纪录都在有人不断的刷新的记录,每刷新一次记录都会有相应的公证人员为其颁发证书以及奖牌。抛开其他不说,单单是一个人的头发、指甲留到一定长度都能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那这些东西能够是不是能够作为研究以及探索人类奥秘的考究呢?我们不是专业人士,不能一棍子打死。但在我个人看来,人不分贵贱,记录不分有没有用,存在即合理。

更何况,在军队中向来都是公平公正的,更是十分提倡人们有创新,敢打敢拼的强者。同样,投掷手榴弹刷新全军记录,这是人家的本事,你行你来呀!

当然,如果基于现实问题考虑的话,将手榴弹投掷到这么远的距离,其时间节点上怕是来不及。要知道,通常情况下,手榴弹不是落地才会炸。即便是在游戏中,从拉开手环的那刻开始,手榴弹的引信就已经被触发,在到达时间后手榴弹就会爆炸。而这个过程,仅仅只有几秒的时间。如此,扔一百多米多数时候手榴弹还没到目标上空就会爆炸,显然没有什么实战作用。

更何况,现如今军队远距离交战使用的都是现代化武器,动不动就是炮火覆盖,压根用不上手榴弹。在近距离的情况下,也只有30-50米的距离。所以,多数情况下讲究的是能不能扔的准,而不在于扔的有多远。

如此分析下来,远在实战中没有用,但加上精度的话,没准还会有奇效。比如在《亮剑》中,伏击山本小队,故意延迟扔手雷为的就是在鬼子头上爆炸,这个时候有这么个人来扔手榴弹的话,简直了。但即便没有用,该鼓励还是应该鼓励。我是军武视界,欢迎关注。

手榴弹投掷102米创下纪录,被誉为 '人肉迫击炮',实战有用吗?

一百零二M对于手榴弹的实战已毫无意义,因为没到落点就早已爆炸,但对于激励部队的练兵却意义非凡。作为步兵重武器的六零迫击炮最近射程为七十五M,而手榴弹作为近距离补允武器正好弥补了这个空缺,所以手榴弹的实战最佳距离应该在七十M以内,就是七十M也已是空爆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