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际导弹发射经过他国上空时需要担心被击落吗,为什么?

基本不用担心被第三方拦截,反导是个技术活,毫不客气的说这个世界上99%的国家不具备真正的反导技术,即便想拦截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为什么当时在韩国部署“萨德”的时候我们反应那么大?“萨德”除了可以监控上千公里的空域之外,再就是有能力对我们的上升阶段的弹道导弹进行中段拦截,对我们既是侵犯又是威胁。下图就是“萨德”反导系统的拦截导弹,生产他的就是大名鼎鼎的“洛克希德马丁”、“波音”和“雷神”

弹道导弹的飞行大概分为三个阶段:初段(助推段)、中段和末端(再入段)。

其中初段(助推段)是由发射到进入太空这个阶段,也是拦截成功率最高的阶段。此时导弹正在由庞大的各级火箭向上推动(洲际导弹一般都是二级或三级火箭,逐级进行抛弃),目标巨大。而且这个阶段的速度是由0开始加速,是整个攻击过程中最慢的一个阶段。但是有个问题,一般陆基导弹发射都在自己的领土,想要在在初段击落就必须让已方防空导弹有能力覆盖对方发射场及对方领空,但是普通防空导弹射程一般都在200公里以内,很难做到这种大范围覆盖。如果对方是核潜艇发射那么就更麻烦,因为核潜艇神出鬼没,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根本无法进行反潜和海上防空作业。下图为苏联铁路机动的SS-24洲际弹道导弹,可以看到导弹本体是巨大的,但是有效部分只是上面那几个弹头,初段目标越大越容易拦截

其次就是中段,中段是指进入太空至再入大气的阶段,也是飞行时间最长的阶段。中段飞行阶段的导弹各级火箭都已经分离,此时导弹只剩下最上面的母舱和弹头,目标已经非常小。而且这一部分绕地球飞行速度可以达到每秒每秒数公里,弹道高度达到1000公里以上,也就是说“小、快、高”,精确测量难度极高。这个阶段的导弹拦截成功率就已经非常低了,即便是中美俄这三个国家并不能保证100%的拦截率。从这阶段开始世界上只有美俄中具备独立的中段拦截技术,日本是美国反导网络的一部分,手里有一部分“标准-3”拦截弹。“标准-3”最大射高为160公里,最大飞行速度为2.6公里/秒,采用碰撞式动能弹头,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海基中段拦截弹。但是即便是“标准-3 Block IIA”在已知弹道参数的情况下前2次拦截依然失败,直到2018年12月第三次试射才获得成功。下图为2018年2月中国进行的陆基中段拦截试验,此次拦截是成功的

最后就是末端,这个阶段就是弹头再入大气到命中目标阶段,也是整个拦截最为困难的阶段,或者说以现在的技术水平拦截成功率不会超过20%,如果有末端机动能力那么拦截概率还要降低。一方面是弹头目标太小,现代小型化的热核弹头也就是跟一个成年人大小,另一方面是弹头再入大气后飞行速度太快,到地面时间只有十几秒甚至几秒,“又快还更小”。再加上导弹母舱释放弹头时还会同步释放大量假目标和诱饵弹头,从中段开始就干扰对方反导系统判定,更加增大拦截难度。现代洲际导弹普遍都具备“多目标重返大气”的能力,也就是说1枚导弹可以释放至少2个弹头对2个城市发动攻击,1个弹头拦截都困难更不用说2个甚至10个弹头同时攻击。

导弹防御涉及的领域太广泛,除了我们提到的各种导弹之外还需要大量的战略预警雷达、X波段预警雷达、末端防御雷达等等“硬件”的支持。像日本这种没有军事自主的国家只是沦为美国的“出头鸟”,虽然日本手里有一部分“标准-3”、“爱国者”这类反导、防空导弹,但是情报都是由美国提供,真正有这个实力的也是由中美俄三个国家。只要这三个国家之间不起冲突,那么这个世界用到洲际导弹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像某些掌握弹道导弹技术的国家想要掀起风浪势必会遭到大国制裁。下图为大名鼎鼎的“海基X波段雷达”,是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重要部分

洲际导弹发射经过他国上空时需要担心被击落吗,为什么?

这个问题其实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洲际导弹试验一般不会侵入其他国家领空,如果真发生这种事件,具备洲际导弹拦截能力的国家肯定会果断拦截,结果就是爆发战争!而没有拦截能力的国家即使有导弹经过也只能望天兴叹,能力所限,最多也就是来个外交抗议罢了。所以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会拿洲际导弹来玩火,这就是所谓的战略威慑和战略平衡!(东风31洲际导弹)

首先我们先来分析分析洲际导弹从其他国家经过的概率有多大?洲际导弹因为技术特别复杂,目前只有五常和某半岛国(可以选择性忽略,原因你懂的)拥有,洲际导弹虽然射程高达八千公里以上,但是在和平时期的洲际导弹试验一般也都是选取在自己可以控制和掌握的安全地域进行。美国因为海外军事基地遍布全球,洲际导弹一般都是从本土射向太平洋中部马绍尔群岛的夸贾林环礁靶场,全程几乎都是一望无际的太平洋。(美国洲际导弹试验飞行路径)

俄罗斯则仰仗自己1700万平方千米的广阔领土,洲际导弹试验直接在本土就开搞了。去年俄罗斯进行的“先锋”洲际高超音速导弹就是从俄哈边境的栋巴罗夫斯基靶场发射,用时10分钟,直接命中6000千米之外勘察加半岛的靶场!(俄罗斯洲际导弹试验路径及基地分布)

如果没有这么广大国土和海外领地来进行洲际导弹全程试验,其实也没有关系,一共有两种方法可以弥补。第一种就是把导弹往公海发射,那地方是国际共有的无主之地,不存在所谓的领空纠纷,像是英法两国的洲际导弹试验都是从本土往广阔的大西洋发射,我国在1980年也曾经往南太平洋区域进行过一次东风5洲际导弹全程试验。(1980年东风5全射程试验地图)

第二种则是进行大仰角高弹道试验,只需要一两千公里距离就能模拟导弹发动机的全部飞行过程,这也是大部分国家最常使用的方法之一。例如我国就经常从山西五寨战略导弹基地发射洲际导弹,落点为两千公里之外的新疆罗布泊靶场。(正常全程弹道和试验高弹道)

从上面我们也可以看出,洲际导弹的试验中,发射点和落点一般都为本国控制领空或者国际空域,而洲际导弹的中段飞行又都是在几百上千公里高度的大气层外围(领空是指高度85千米以下的空域,往上就是太空),所以如果只是洲际导弹试验,其实几乎不会发生侵犯他国领空的事情。

退一万步讲,如果导弹飞行必须经过其他国家领空,那么只要事先与其他国家通气,其实也不会存在什么大问题。在2017年,俄罗斯里海舰队的11356型护卫舰就曾经发射6枚射程2500公里的巡航导弹打击伊斯兰国恐怖组织,全程经过了伊朗、伊拉克、土耳其、叙利亚四个国家,但是因为俄罗斯事先与他们商议并告知了导弹过境的事情,并且取得了同意,因此也没有出现任何外交和军事纠纷。(俄罗斯地中海舰队口径巡航导弹飞行路径)

其实目前全世界具备弹道导弹拦截能力的国家只有中美俄三个,而实际部署了成熟反弹道导弹系统的又只有美俄两个。其中美国有海基的标准3拦截弹、陆基的爱国者3以及萨德和本土的超高空拦截系统,而俄罗斯则有战术导弹拦截系统S400和战略导弹拦截系统A-235。世界上其他国家最多具备有限的战术导弹拦截能力,离弹道导弹拦截还相差甚远,即使真的有洲际导弹从自己领空飞过,也毫无办法,最终的结果很可能和日本一样,雷声大,雨点小。(俄罗斯A235弹道导弹拦截系统,配备核弹头拦截弹,性能比萨德系统高出一截)

在2016年和2017年,半岛某国曾经多次发射弹道导弹从日本北海道上空掠过,日本上下当时都高度警戒,陆自也在东京等重要城市部署了爱国者3摆开大战一场的架势声称只要导弹侵入日本领空,绝对会毫不留情的进行拦截击落。然而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半岛某国连续发射了数枚导弹穿越日本领空,日本最终还是因为自身的有限能力和担心可能的事态升级,在各种高调言论之后,放弃了对侵入日本领空导弹的拦截(其实是没能力)。为了表达自己的不满,日本在事后表示强烈抗议,并且宣称加大经济制裁力度,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而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实力都比不上日本,可想而知即使在不加告知的情况下有洲际导弹经过自己的领空,也最多口头抗议几下而已,其他的也做不了什么。(导弹穿越日本领空示意图)

洲际导弹发射经过他国上空时需要担心被击落吗,为什么?

不必担心这个问题!

先不说这些国家有没有这个胆子击落,就算有这个想法,它们也不一定能击落洲际弹道导弹。

原因有以下几个:

1、洲际弹道导弹飞行速度极快

洲际弹道导弹的飞行速度有多快呢?就以美国的民兵-3洲际导弹(Minuteman-III)为例子,民兵-3洲际导弹发射后进入大气层后时的平均速度为10马赫左右,而到了末端速度更是可以达到20马赫以上。

洲际弹道导弹的飞行阶段可以划分成以下三种:推进加速阶段、中途阶段(亚轨道飞行阶段)、再入大气层阶段。

简单解释一下,推进加速阶段就是导弹点火后开始爬升的阶段,这个阶段一般持续几分钟,结束时候导弹一般会处于距离地面200-400公里左右的高度。这个阶段的洲际弹道导弹速度并不快,但由于这阶段基本只是做爬升运动,导弹基本上还在本土上空,所以不大可能被对方拦截。

中途阶段就是导弹延着大气层外层飞行的阶段,这个阶段弹道导弹的飞行速度相对还没那么快,一般来说要想击落洲际弹道导弹也就只能在这个阶段有可能。但是为了防止被拦截,一些先进的洲际弹道导弹还会携带一些全尺寸假弹头,铝箔干扰丝之类的干扰设备来“欺骗”敌方的雷达和反导拦截弹。本来拦截高空高速飞行的洲际弹道导弹就很不容易了,再加上这么多的反制措施,拦截导弹更是难上加难。

而到了再入大气阶段,基本上此时导弹距离目标也就只有100千米左右的高度了,此时弹道导弹基本就是加速往下冲刺的状态,此时导弹的速度会变得更快,最末端的飞行速度可以达到4000米/秒,这样的高速基本是无法拦截。

美国斥巨资打造的导弹防御系统拦截成功率也就一半左右,从2002年至今,美国一共进行11次拦截实验,结果只有5次成功拦截目标。蓝星最强的美国尚且如此,其他的国家那更是没办法了,就算洲际导弹从自己头上飞过,也只能干瞪眼。

不经过他国上空,洲际弹道导弹要怎么试射?

虽然经过他国上空也不会怎么样,但是实际中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洲际弹道导弹的试射还是尽量避开飞过其他国家上空。

一种方式是射向公海。

反正公海是公共的,不存在侵犯他国领空这个问题。但是也正因为如此,导弹试射也容易让其他国家“别有用心”地围观过来,在公海没有理由驱赶他们,所以选择把导弹射向公海存在着不小的安全隐患。

在1980年我国进行的东风—5型洲际弹道全射程实验,这次实验就是选择南太平洋南纬7度0分、东经171度33分为中心、半径70海里的圆形海域作为着弹点。

当时美国和澳大利亚均有飞机和军舰在着弹点周边徘徊与收集数据,其中澳大利亚军舰还试图抢夺弹道导弹的数据舱。为了保障数据舱的安全,我国整整派遣了18艘军舰为其保驾护航,最终成功收回数据舱。这次行动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远洋军事行动!

还有一种方式是进行高角度弹道试验

这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做法,将洲际弹道导弹往高了发射,这样可以用较短的距离模拟导弹的全射程发射。采用高弹道的洲际导弹,实际着弹点距离发射点也就一两千公里左右的距离,一半都能控制在本土之内,这样可以避免飞过他国上空,引发不必要的纠纷。此外实验全程都能控制在本国境内也能保障安全!

洲际导弹发射经过他国上空时需要担心被击落吗,为什么?

射程大于8000公里的远程弹道导弹就可以称之为洲际导弹,它是战略核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核三位一体中两极的重要条件,主要用于攻击敌国领土上的重要军事、政治和经济目标。洲际导弹专门打击远距离目标,因此不可避免地飞跃多个国家上空,最后对目标国家发起攻击,那么弹道导弹在飞行过程中会不会被这些国家击落了?其实想要击落处于飞行状态的弹道导弹几乎是不可能的,原因有有一下三个。下图为俄罗斯亚尔斯洲际弹道导弹

第一,飞行时间。以东风-41弹道导弹为例(DF-41B铁路机动型),假设攻击目标距离为12000公里,那么从发射升空到飞行至400公里的近地轨道将耗时7分钟,在轨运行8分钟,变轨5分钟,弹头分离1分钟(十个核弹头),再入大气层5分钟,飞行至各自目标上空3500米高空爆炸4分钟,总共耗时约30分钟。弹道导弹能在短短半个小时的时间就完成从发射到攻击的全过程,其中在大气层飞行的时间只有大约7分钟,在这七分钟时间导弹仍然在本国上空飞行,因此不存在被击落的问题。下图为我国DF-41B弹道导弹

第二、飞行弹道。洲际弹道导弹并不像巡航导弹和远程火箭弹那样在中低空飞行,弹道导弹升空时在大气层的飞行时间只有几分钟,进入太空轨道以后才会略过他国上空,而太空不属于任何国家的领空,任何擅自击落别国飞行器的行为将会被视作敌对行为,所以不用担心在轨运行的导弹会被他国击落。下图为中段反导原理示意图

第三、拦截能力。洲际弹道导弹飞行分为三个阶段,从升空到飞行至太空是第一阶段,称之为初始阶段;太空中在轨运行阶段称为中段;再入大气层发起攻击的阶段称之为末端。初始阶段的弹道导弹基本上是在本国领空飞行,一般很难在初始阶段对弹道导弹进行拦截,除非是已经占领该国领土并部署了高空拦截弹,因此导弹防御系统只能进行中段反导和末端反导对来袭导弹进行拦截。目前同时具备中段和末端反导拦截技术的国家只有美国和我国,如美国的“萨德系统”和我国的“红旗-19”都属于中段拦截导弹,“爱国者-3”和“红旗-9”属于末端拦截系统。因此只要发射洲际弹道导弹不是针对中美两国就不必担心被击落,至于略过除中美两国以外的其他国家上空就不用担心啦,打不着啊。下图为我国国土防空和反导系统的核心装备——X波段旋转远程相控阵雷达

读到这里可能有些读者朋友会觉得郁闷,在反导技术上为什么不提一提俄罗斯呢?在这里小编要说一句毛粉听了就想踹我两脚的话:毛子真的不行了。此时的非常“不行”并不是说毛子技术不行,从情感上来讲我们非常愿意相信毛子光靠吃前苏联留下来的遗产就足以制造出以中美相媲美的先进中段和末端反导拦截系统,S-400就是最好的证明!但是现实非常残酷,反导系统并不是单一的拦截导弹,而是一个包括路基和海基的完整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且反导实验实在是太费钱了,老毛子整个国家的GDP只相当于我国的广东省,真心玩不起啊。美国的反导系统仅仅是试验阶段就花费了数百亿美元,部署以后更是接近我国一年的军费开支——千亿美元,我国的反导系统虽然没有美国那么夸张的投资,但是从实验到部署总饶不过上千亿人民币,以目前俄罗斯的国力,这么大的投资已经超出了其承受能力。亲爱的读者朋友,您赞同这个看法吗?下图为我国P波段固定式远程相控阵反导雷达

洲际导弹发射经过他国上空时需要担心被击落吗,为什么?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得分情况来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目前有把握击落洲际导弹的国家,只有美国。也只有美国,做过了拦截洲际导弹的实弹试验。

众所周知,无论是洲际导弹,还是其他导弹导弹,拦截只有两个阶段,一是导弹刚刚发射以后的爬升阶段。

此时导弹的速度较慢,高度较低,相对容易拦截。

另外,就是在导弹攻击的末端,会下降高度,可以被拦截。只是,导弹在末端速度会非常快,拦截的难度过大。

2017年,美军成功进行了陆基中段反导系统试验,拦截了一枚再入大气层的洲际弹道导弹。

然而,美军对于这种拦截模式还是存疑的。因为弹头最高的速度可以达到20马赫左右,必须要有对高速飞行目标有效的捕获和拦截技术,才能抓得住它。

即便是美军,也认为拦截成功率不会很高。

所以,今年4月,美军在在太平洋上空,拦截了上升阶段的洲际导弹。

当时他们发射2枚拦截导弹,主攻导弹成功摧毁了弹道导弹弹头,备用弹则使用弹载计算机确认了最危险的碎片并将之击落。

因为导弹上升期间速度较慢,所以2枚导弹拦截成功率高达75%。

那么,问题来了。

如果你是一个大国,比如中国这样。我们在内陆发射洲际导弹,导弹还没有离开我国国土,就已经飞到很高的高度,速度增加的很快。

那么,当然不需要畏惧其他国家拦截,很难拦得住。

但是,如果你是韩国、新加坡这种小国,洲际导弹进入别国领土是还在初期爬升阶段,美国就很可能拦截击毁。

万幸的是,目前没有国家敢于发射洲际导弹攻击别国。

洲际导弹发射经过他国上空时需要担心被击落吗,为什么?

这问得很有趣。其一,每国共识的领空高度在垂高100公里左右,其二,洲际导弹射程为8000公里,或以上,发射到外太空再飞向目标,也就是在大气层外飞行再入大气层才去达目标,高度远超到1000公里以上的高度,即发射2分钟己达150公里高,5分钟超400公里高度,况且飞行速度均10马赫以上,而防空导弹的高度最多也就三百多公里,而速度最多3,4马赫,无力追寻。其三,洲际导弹的飞行高度,卫星也在轨飞行,早已形成共识,也无法从中拦截。其四,能捕捉目标,拦截长程导弹的只有中,美,俄三国,其上升段,都易成功拦截,中段只中美成功过,且成率有限,末端,就多以色列四国实验过,超5马赫亦无把握,中俄导弹的末端变轨机動,使敌更无法拦截,因未端可达或接近20马赫速度。总之,洲际导弹路过它国是不会被所经太空各国拦截,同时也无法拦截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