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战争历史上,有哪些离奇的事情发生过?

毛主席的直觉,有时候他就那么准,你不得不佩服!

1935年2月,红军在遵义会议后二渡赤水回师黔北,在娄山关—遵义战役中打垮了王家烈黔军和中央军吴奇伟纵队两个师又8个团,取得长征以来的空前胜利。

但是,红军的危险局面仍然没有解除,蒋介石指挥的国民党中央军,川军,滇军,黔军等各路人马几十个师仍然紧紧跟在红军后面,甩都甩不掉。

3月10日,中央军委在苟坝(今遵义市枫香镇苟坝村)召开会议,讨论前方红一军团指挥同志林彪、聂荣臻发来的关于突袭在打鼓新场(即金沙)的黔军的提议。

毛主席和朱老总在一起

当时,在中央纵队的全体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和部分中革军委局以上首长都参加了会议,专题讨论进不进攻打鼓新场问题。

老成持重的朱老总提出,攻打打鼓新场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打鼓新场是黔北首镇,是通往毕节的要塞,驻守在此的黔军比国民党中央军好打,并且打下打鼓新场有利于中央红军拓展川滇黔边根据地的基础。

会议从早上开到夜间,毛主席坚决反对进攻打鼓新场,但其余参会的二十多位领导同志,包括周总理、朱老总、张闻天、王稼祥、刘伯承、叶剑英、张云逸、李富春等在内都赞成林彪、聂荣臻的 “万急”电报建议。

讨论到最后,毛主席也急了,对主持会议的张闻天说道:“你们硬要打,我就不当这个前敌司令部政委了!”

但是,参加会议的二十多位领导哪一个都是响当当大有来头的人物,放在中国历史上其他时候,那都是出将入相的英雄豪杰,当时就有人回怼毛主席说:“老毛,少数应该服从多数,不干就不干。”

毛主席闻言大怒,转身离场,随后张闻天搞了个举手表决,结果又把毛主席的前敌司令部政治委员职务给表决掉了。

解放后毛主席和张闻天在一起

多年后,当时最高三人团之一,负责在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周总理回忆说:

只有毛主席一个人说不能打,打又是啃硬的,损失了更不应该,我们应该在运动战中去消灭敌人嘛。但别人一致通过要打,毛主席那样高的威信还是不听,他也只好服从。

这天深夜,毛主席想来想去还是不放心,他提着马灯,又去找到了周总理,对他反复说明利害:“恩来,我看不行,去打鼓新场危险!盘踞打鼓新场的黔军两个师战斗力虽弱,但城墙坚固,且有碉堡,不利我军远袭,一旦久攻不下,我军必将陷入敌军合围之中。”

两个人争论到大半夜,周总理当然也是聪明绝顶的人物,他思前想后,认为毛主席说的有道理,最终同意明天再召开会议,重新讨论进军打鼓新场问题。

随后,两个人一起去见朱老总,希望老总能支持毛主席的意见,把朱老总也争取过来了。第二天一早,周总理提议撤销进攻打鼓新场计划。经过争论,毛主席、周总理、朱老总终于说服参会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和中革军委委员暂不攻击打鼓新场。

随后,中革军委给各军团发出了《关于我军不进攻新场的指令》。对张闻天来说,做出这个决策无疑是痛苦的,尤其是在红军上下刚刚打赢娄山关,求胜心切的时候。

然而,就在这天晚上11点,红军情报部门收到了关于黔、川、滇三方敌军运动的最新情况,完全与毛主席的分析判断一致。当时,中央军周浑元纵队距离打鼓新场只有两个小时路程,而川军和黔军总共14个团正在向打鼓新场快速靠拢。

可见蒋介石也认识到了打鼓新场的重要性,并判断红军会试图夺取该地,因此已经布下了口袋阵,就等红军上钩了!

三渡赤水

撤销攻打打鼓新场的计划在遵义会议后再一次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

天晓得,一没开全图,二没收到情报,三没有特异功能,毛主席是怎么预测到国民党的部署的。

或许,是毛主席从兵法上、权谋上、心理上都看透了蒋介石,又或许,这就是天意。

更牛逼的是,毛主席明知蒋介石的意图,随后将计就计,命令彭雪枫佯攻打鼓新场调动周浑元纵队救援,周浑元走到三元洞,发现主力红军没有去进攻打鼓新场,生怕中了红军调虎离山之计,急返鲁班场修筑碉堡、工事固守。随后,毛主席率领红军乘着各路国军纷纷向鲁班场靠拢,在茅台镇三渡赤水河,第二次挺进川南,从此转战略被动为战略主动,最终完成了四渡赤水的伟大战略机动。

苟坝会议上,即使绝大多数领导同志都反对毛主席,他依然是对的,为什么周总理、朱老总、小平同志、贺老总、陈老总、彭总、刘帅、林总这样一群不世出的英雄豪杰对毛主席死心塌地地佩服,因为毛主席就是这样厉害,你不服不行!

在世界战争历史上,有哪些离奇的事情发生过?

二战期间,圣马力诺居然向全世界宣战;

圣马力诺这个国家可能大家会听说过,但它具体在哪个位置呢,恐怕大家都找不出来。圣马力诺其实是为于意大利东部的袖珍国家,四周都被意大利包裹,领土面积只有60.75平方公里,人口只有3万多人。然而,正是这么小的一个国家,却是二战中唯一同时向法西斯国家和盟军国家都宣战的国家。

事情是这样子的,作为一个没有半点实力的小国,圣马力诺在二战前期一直都保持中立,开启啃瓜子看戏模式。然而,却在看热闹的过程中被“殃及池鱼”。

1944年6月,英国皇家空军在轰炸意大利本土时,一不小心把圣马力诺也给炸了,造成了60人死亡,125人受伤。圣马力诺虽小,但好歹也是个主权国家,平白无故的就被英国人给炸了,圣马力诺人一下子就彻底愤怒了。

于是,圣马力诺就一口气同时向美、英、法、德、日、美、苏、中等世界大国全部宣战。这也是奇怪,炸他们的明明是英国人,可为啥德国和日本也跟着被圣马力诺“点名”呢?或许,在圣马力诺人看来,这些发动战争的国家,都得为这起轰炸负责吧。但不论如何,圣马力诺就是这么任性。

当然,我们可不要以为这是在开玩笑,事实上圣马力诺还真的和德国干起来了。

虽然,盟军方面都没把圣马力诺当一回事,权当笑话罢了。但一向较真的德国还真的派兵把圣马力诺给打下来了。

当时,圣马力诺拥有200名民兵和几十条枪,虽然没啥战斗力,但德国还是很认真的派出了一支部队。最终,在德军的进攻下,仅半个小时的时间,圣马力诺就被干掉了,后来还是当初轰炸他们的英国人将他们解放。事后,出于人道主义原则,英国方面还是给予了圣马力诺八万英镑的赔偿,并于当年的11月与其签订和平协议。就此,圣马力诺这场向全世界宣战的风波才告一段落。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文作者:小贱贱

在世界战争历史上,有哪些离奇的事情发生过?

世界战争史上最离奇的一件事——俘虏在战后不“愿意”回家。

抗美援朝战结束后,中国俘虏到的6000多美国士兵和十几万韩国士兵先后遣送回国。但是有22名美国战俘坚决不愿意回国,反而在山东济南定居生活50年。其中一位前美军战俘讲述了他的故事。

这个美国人名字叫詹姆斯·乔治·温纳瑞斯,在济南生活期间被人叫做“老温”我们也叫他老温好了。

老温曾参加二战,在太平洋战场上奋战5年战争结束后回国。战后的美国到处都是经济危机和工人罢工,老温先后当过服务员、炼钢工、纺织工、建筑工,不停的失业让他最终选择在此参军入伍,这一次,他到了朝鲜战场。这一年他已经28岁。

第二次战役中,老温被志愿军俘虏。老温惊奇地发现,志愿军向朝鲜老百姓买了很多大米白菜等食材。老温纳闷了,这些东西还要拿钱买?美韩军都是直接抢了得了!自此,老温对志愿军的认识有了很大扭转。志愿军军官对老温说“你们不要怕,我们会待你们很好,等停战和平以后,我们要将你们送回家。战争的责任不是你们,而是美国一小撮搞政治的人。”

没错,战争就是一小撮野心家挑起并扩大的,朝鲜战争打地停不下来,很大程度和麦克阿瑟的各种小动作有关系。

在美国国内,军官告诉老温,在志愿军的战俘营,简直就是屠宰场,向臭名昭著的奥斯威辛战俘营、扎达鲍斯捷尔集中营、圣费南多俘虏营和奉天俘虏收容所等地,都是战俘们的地狱,大量战俘遭遇了在虐待、苦役、酷刑、活埋和集体枪杀而死亡。

老温发现,战俘的生活比志愿军还要好。前方的志愿军战士,一把炒米一把雪。

而战俘的生活却不断改善,每人每天粮食875克, 白面、大米取代了初期的玉米、高粱,食油50克,肉50克,鱼 50克,蛋50克,白糖25克。 普通灶每人每天伙食费1545元 (人民币旧币),轻病号灶2313元,重病号灶3634元。 俘虏的 这个伙食标准相当于志愿军团以上干部的中、小灶标准, 比志愿军一般干部、战士的伙食标准高出很多。为了适应俘虏生活习惯,还专门从中国运去了面包烤箱。

老温在战俘营生活了两年八个月,当时美军实施空中绞杀战,封锁志愿军交通运输线,给志愿军后勤补给造成很大困难。即便如此,志愿军还是从国内运来了大米、面粉、肉类为他们改善生活。志愿军还为美军战俘建立了俱乐部、图书阅览室,买来萨克斯管、吉他、钢琴等乐 器以及国际象棋、篮球和橄榄球等体育用品。

1952年11月,在朝鲜碧洞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战俘奥运会”,选手来自北朝鲜各地战俘营的500多名战俘, 他们身着统 一的服装,扛着各种旗帜,排着整齐的队伍走进运动场, “奥运圣火”点燃之后,各种比赛激烈角逐。 比赛项目很 丰富,跨栏、跳高、篮球、排球、足球、拳击、游泳、跳水等 一应俱全。 在战俘营内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堪称世界 战俘史上的奇迹。

战俘营还支持国际参观,以为国际和平人士来到这里,不由得惊叹:“简直是奇迹! 这哪里是战俘营, 分明是一所国际大学校! ”

板门店谈判成功后,美军背信弃义破坏日内瓦公约“自愿遣返”原则,给了战俘们90天的“冷却期”。这90天中,美国派出了大量的牧师和神父来劝说,还播放了父母家人要求回家的录音。两个美军战俘爱德华和克劳德改变了主意,回去之后分别被判刑10年和20年。

对此,老温的回忆是:“在板门店,美 国当局为了说服我,就以各种优惠条件拉拢我。 一个美 国军官送给我好多书籍和大量的礼物,说回到美国后可 以给我安排年薪70万美元的工作,并帮我找一个美丽的 姑娘做妻子。 我经过反复考虑,终于顶住了这些‘糖衣炮 弹’,我下决心到中国去,同中国人民一道去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今天,我仍认为我当时的这种选择是正确的! ”

老温在中国,先后借了两次婚,其中第二任妻子叫白皙荣,1970年6月,他的大女儿温绍霞出生了;1972年, 他的儿子温绍磊出生了。1977年,老温成了山东大学特聘教授,负责英语口语课程。

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老温1976年回国探亲,掀起了一场“文纳瑞斯热”,简直比尼克松还受欢迎。2000年老温第三次回美国探亲时,有人问他,美国经济条件好得多,为什么不到美国定居安度晚年?老温回答说

“美国是个只认‘钱’的国家,人情味淡薄, 有不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相当悲惨。 我在中国有妻子儿女,有外孙女,还有那么多关心过照顾过我的好朋友,中 国政府每月发给我几千元的退休工资,我的所有医疗费 用,都是公家负担。 每次返美探亲,工资照发,还发给出国 旅费和往返机票费。 我现在生活得很好,为什么还要回美国呢? 回到美国后我一无所有。 至于回国探亲也是应 该的,因为像我这样的年纪,再不回去看看不行了。 亲戚 朋友一个个都没有了。 中国有句话叫‘叶落归根’,我的根在中国,我要死在中国母亲的怀抱里,我的骨灰将来 要撒在黄河里……”

在世界战争历史上,有哪些离奇的事情发生过?

1949年1月的一天,“东野”召开战后整训回忆,会上吴法宪如坐针毡,最后还是把二纵在沈阳的事给说了出来,并做了深刻的检讨。林帅显得很平静,只是目不转睛地盯着吴法宪,一句话也没说,让吴法宪更为紧张。罗帅听后立刻就冷下脸来说道:“胖子,这么大的事,怎么现在才说?”吴法宪怯生生地答道:“当时,我没敢说!”听完吴法宪的回答后罗帅更生气了,说道:“亏你还是纵队政委,主要就是抓队伍的政治工作,看我怎么收拾你,听后处理吧!”

吴法宪说的这件事发生在沈阳解放后,事情是这样的。

年轻时的吴法宪

解放沈阳

时间回到1948年10月28日,刘震正率领着“东野”二纵开拔,准备与长春过来的一纵汇合后攻取东北重镇沈阳,结束“辽沈战役”。

途中,司令员刘震和政委吴法宪遇到了乘坐绿皮吉普车赶往前线指挥的林帅和罗帅等人。林帅特意停下车,把刘震和吴法宪叫到了身边,嘱咐二人率部抵达沈阳外围后要先切断苏家屯通往鞍山和营口方向的交通,防备敌人有生力量从海路逃跑。

刘震和吴法宪领命后为了能在预定时间赶到战场布置,于是下令急行军,经过两天三夜,二纵准时到达了预定作战区域开始着手布置。

林帅

11月1日,对沈阳的作战开始了,二纵三个师首先集中火力拔掉了敌人几处防御工事,打开了突破口。进城后,二纵快速向市中心挺进,先后攻占了铁道西站和市中心和平区。之后二纵又转而进攻东北方向,很快就和一纵与东北独立师在老城和故宫一带会师了。

战斗持续到了第二天,成功解放了沈阳。而二纵的战士在城内停留了一夜,第二天就奉命留下少数官兵看守仓库后出城驻扎在苏家屯一带。

沈阳解放

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

当时在沈阳城内负责维持秩序的的任务完全交到了卫戍部队手中,虽然说二纵的部分官兵负责看守仓库,但这些官兵其实是没有权利动用仓库内的物资的。这个权利只有当时的沈阳市军管会拥有,主任是陶铸。

但二纵的官兵当时看到仓库内琳琅满目的好东西后一时间红了眼,军用物资他们不敢动,但仓库里还有很多吃穿用度的东西,在当时都是难得一见的好东西,于是二纵的战士开始往外倒腾这些东西。

据知情者透露,当时仅仅是面粉和罐头就堆成了一座小山,全纵六、七万官兵官兵可以说是人人有份,每人分到了一件毛衣或衬衣,有的则分到了一条皮带或一双皮鞋。不仅如此,入关时二纵的战士还拉走了许多!

这事自然是瞒不住的,很快就被身为政委的吴法宪知道了,但事情已经发生了,吴法宪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只能装作不知道此事。但自己骗自己还可以,这事迟早是要被“东野”领导知道的,所以吴法宪心里还是异常忐忑的。

吴法宪与妻子陈绥圻

于是就有了开头那一幕。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以纪律著称的解放军战士竟然还有这样的黑历史,不过在我看来也不是什么大事,这些物资也是要发给这些为祖国解放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战士的,只是这样的行为不符合规矩,而且如果传出去对解放军的形象会造成及其不好的影响,所以身为政委的吴法宪肯定是有责任的。

但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就是虽然罗帅让吴法宪等候处理,但最后的处理竟然只是给了吴法宪一个小小的警告,似乎有点太轻了。但仔细想想也觉得无可厚非,吴法宪毕竟是对革命事业做出过突出贡献的革命家,对于他组织和人民是肯定的,而且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结合吴法宪后来深刻的检讨,可以看出吴法宪还是很自责的,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正所谓知错能改就是人民的好领导。

加上“东野”因为人数增长得很快,到处都缺人,而且二纵马上又要南下入关参加解放全国的大计,所以没有对吴法宪作出很严厉的处理也是可以理解的。而且相较于处理,我认为在未来加强对部队纪律方面的建设更有意义,吴法宪也确实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一点,在之后解放全国的战斗中,二纵的战士都表现得非常英勇。

吴法宪将军

结语

这是吴法宪革命生涯中第一次犯错,好在吴法宪及时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作出了深刻的检讨,没有让事情往更坏的方向发展。1955年,吴法宪被授予了中将军衔。可惜后来将军还是走错了路,保外就医后在济南安享晚年。2004年10月17日,将军在济南病逝,享年89岁。

晚年吴法宪

在世界战争历史上,有哪些离奇的事情发生过?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志愿军俘虏的美军士兵詹姆斯·乔治·温纳瑞斯。

詹姆斯·乔治·温纳瑞斯出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一个叫做范德格里夫特小镇。

他是希腊裔美国人,祖父时代来到美国,祖父和父亲都是普通的工人。

温纳瑞斯18岁时,参加了美国陆军,当时是1940年。

然而,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温纳瑞斯跟随部队开赴前线。

到了战争结束的1945年,温纳瑞斯光荣退伍,服役长达5年多之久。

退役以后的温纳瑞斯已经24岁。

当时大量美国军人退伍,社会上的工作很难找。温纳瑞斯没有什么技能,只能有什么干什么。

他先是在电影院当服务员,后来又和父亲一样做工人。

先后当过炼钢工人、纺纱工人、建筑工人、汽车修理工人,每份工作都干不了多久。

这样5年后,朝鲜战争爆发。

当时温纳瑞斯再次失业,生活困难,快30岁了也没有成家,没有女友。

为了混口饭吃,温纳瑞斯再次入伍。

当时他也知道朝鲜在打仗,希望去欧洲驻扎,因为那里远离战火。

然而,当时美国政府规定,士兵没有选择的权力,入伍以后会被优先分配到朝鲜当做补充兵。

温纳瑞斯没办法,只能选择同意,随后果然被分配到朝鲜。

他作为补充兵进入部队,正好赶上志愿军的第二次战役。

当时志愿军诱敌深入,突然对轻敌的美军发动猛攻。

美军措手不及,很多部队被包围切断,一些部队则被打散躲在了山上。

温纳瑞斯刚刚到朝鲜,就赶上了这次大溃败。

他所在的部队被袭击,军官被打死,士兵分头逃命。

他和几个战友逃到山上。

然而,当时是朝鲜12月的天气,山上温度零下二三十度,温纳瑞斯他们没有食物,没有燃料取暖,眼看就得冻死饿死。

对于美军来说,在无法抵抗下投降是被允许的。

于是,温纳瑞斯和几个战友选择下山向志愿军投降。

这本身没什么。

朝鲜战争双方都有大量战俘。

比如我方碧潼战俘营共有美军战俘2000余人,美军俘虏的我军战俘为2万1300人,俘虏朝鲜人民军高达15万。

有意思的是,在最终交换战俘中,温纳瑞斯选择不回国。

美军战俘21人选择去中国,另外还有1名英国战俘。

这22名战俘去了中国以后,其中21人先后选择回国或者移居其他国家,只有温纳瑞斯一直留在中国。

温纳瑞斯的待遇很好,先是分配到山东济南造纸厂工作,随后中国人民大学学习,毕业后又回到工厂。

组织上知道他在美国穷到没有女友,给他介绍了妻子。

温纳瑞斯一生结了3次婚,共生有四男二女。

他的儿女大部分留在中国,但最小的女儿和最小的儿子选择回到了美国。

温纳瑞斯的身份特殊,这样他不同于普通的中国人。

在文革期间,北京的红卫兵说他是美国特务,曾派人专程到济南来抓他,准备把他带到北京去揪斗。

周恩来亲自出面保护他,红卫兵只得悻悻而去。

文革以后,温纳瑞斯年纪也大了,没有留在工厂,去山东大学担任英语教授。

国家给他提供了100多平方米的房子,享受教授级的待遇和公费医疗,国家每4年为他提供一次去美国的往返机票。

这种待遇,堪比局级干部了。

他本人曾经于1976年、1990年、2000年,3次赴美国探亲。

退休后,温纳瑞斯每天在家中看看报纸、听听广播,尽享着天伦之乐,直到2004年去世。

无须讳言,温纳瑞斯的存在,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宣传意义。

比如1976年他回国探亲,时间长达11个月,共去过的47个州的大中城市和小城镇,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听众介绍中国,宣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当时美国的200多家新闻媒体对他进行过追踪报道,形成一股风靡全美的“温纳瑞斯热”。

虽然温纳瑞斯早在50年代就表示希望入党,毕生没有如愿。

来中国的22个人,有21个人最终选择离开,温纳瑞斯则选择留在独自中国大陆,是他的自由意志。在美国,没有人会觉得他有什么奇怪。

在世界战争历史上,有哪些离奇的事情发生过?

“捷”与“雷诺”全力一搏,麦帅17万大军身犯险境尚不自知,蛮牛贪功被调虎离山,栗田健男一路血拚已近大胜,鬼催的莫明其妙的落荒而逃,大批登陆部队有如神助化险为夷却浑然不觉,栗田痛悔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战争双方各展奇谋,互施诡计;战场波诡云谲造就多少离奇战例,的确让人不可思议。

1944年的太平洋战场,挑起战争的日本大势已去,经过中途岛、瓜岛等一系列战役失败的日本收缩兵力至菲律宾——台湾——琉球至本土一线,它要建立巩固的绝对“国防圈”(TMD临死也没忘了领土扩张,贪!),军部在这样战局条件下,制定了最新作战计划,代号为“捷”,部署陆海仅存的机动兵力,竭尽全力要守住这个两条一字长蛇阵之一的防御圈。在一千架左右战机的配置下,以山下奉文的第14方面军固守菲律宾群岛,以联合舰队残余兵力在陆军配合作战中消灭美军太平洋舰队和登陆的麦克阿瑟部队。

1944年10月20日,麦克阿瑟的作战计划“雷诺”被批准。首战选定登陆菲律宾群岛中部的莱特岛,在第三舰队20艘航母、12艘战列舰、一百多条巡洋舰的掩护下,麦帅指挥17.4万部队在莱特湾实施登陆,在如此强大的海空火力掩护下,守岛的两万多日军跟本就没有还手的机会。第三舰队司令哈尔西闲的难受,他指挥舰队给前来偷袭的日本栗田舰队一顿痛扁,干掉了日海军主力【武藏】号战列舰,栗田舰队狼狈逃跑,这个蛮牛正为找不到日军航母舰队闹心呢,就接报日军航母编队出现在远离战场的恩加诺角300公里海域,便留下只有几条小型航母和驱逐舰的金凯德第七舰队继续掩护登陆部队,自己率主力斗志昂扬的去收拾日军航母去了。

但损兵折将的日军栗田舰队并未跑远,他竟莫明其妙的猜测哈尔西的第三舰队已经被调虎离山的小泽航母编队吸引远离战场了,他要给美军登陆部队杀个回马枪,便连夜折返扑向莱特湾。在莱特湾附近又付出两艘重巡洋舰负伤代价基本消灭了金凯德一支分舰队后,莱特湾的大门已经向他敞开了,就等着他的中央舰队创建不世之功了,17.4万美军将用生命给他筑就一座大大的丰碑,太平洋战争一次歼灭这么多美军这是唯一一次,他栗田健男有幸为天皇,为大日本皇军创立如此丰功伟绩从此将官运亨通!

但是,鬼使神差栗田健男在此时却决定还是跑,去TMD麦克阿瑟,去TMD太平洋舰队都爱咋玩儿就咋玩儿吧,栗田健男撒由那拉了。至此,丰田副武执行捷1号作战计划调虎离山成功,白扔了钓饵小泽第三舰队啥都没捞着;蛮牛哈尔西中计被调虎离山也灭了日本最后的航母部队;麦克阿瑟糊里糊涂遇险茫然无知,更鬼使神差的脱险也浑然不觉;栗田健男鬼催的撞大运撞了个正着,莫明奇妙的放弃出手必得战功没由的逃跑,他的神操作也救了17万生命,让后来的这家伙悔不当初。

由于战场态势的顺息万变,凭空创造了多少神奇不可思议的战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