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历史上,为什么沙俄向东扩张轻而易举、与向西扩张却无比费力?
因为沙俄向东扩张属于降维打击,当然比向西扩张要容易的多了。。
沙俄向东方扩张始于16世纪。
16世纪中叶,沙俄征服了整个伏尔加河流域,打通了前往乌拉河山脉的道路。
到1570年代,大批的沙俄哥萨克越过乌拉尔山,向西伯利亚汗国入侵。
到1581年已经有1600多哥萨克人进入到西伯利亚深处。
进入到17世纪初期,西伯利亚大片领土的探索和殖民化开始加快,到1643年,沙俄人已经进入到贝加尔湖南部,并且在当年越过外兴安岭和达斡尔人爆发冲突。
因此,到17世纪中叶沙俄几乎占领了整个西伯利亚,并且在1733年到1743年的北方大探险中发现了阿拉斯加。
沙俄对阿拉斯加的征服,甚至比征服西伯利亚还要容易。
一些研究人员认为,沙俄在阿拉斯加建立的第1个据点始于17世纪。
大约1648年的时候,有一只探险队在阿拉斯加海岸附近遇到风暴,为了躲避风暴,船队在这里上岸并且建立了第1个定居点。
不过,沙俄正式对阿拉斯加的探索始于18世纪30年代。
第1个由俄罗斯人建立的永久定居点则始于1784年。
俄罗斯人来到阿拉斯加地区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当地的动物皮毛。
他们来到这里之后,往往会劫持当地的土著居民,以他们为人质换取海豹皮和海獭皮。或者,他们直接强迫当地的土著人为他们工作。
当然,俄罗斯人在这里会不可避免的和英国人、美国人发生联系。
于是,在1824年沙俄和美国在圣彼得堡签订条约,并且在1825年和英国签署了英属北美洲的边界协定。
所以,从那个时候起,沙俄算是完成了对阿拉斯加的殖民。
无论是对西伯利亚,还是对阿拉斯加的殖民,都引起了当地人的大规模的反抗。
但是,沙俄向东方入侵期间,当地人的抵抗在俄国人看来是极为微弱的,因为相对于当地的土著居民,俄罗斯人有两大杀器:
第一,他们拥有更为先进的武器装备。即使是军事实力较强的西伯利亚汗国,他们所拥有的主要的武器装备也是冷兵器。
(西伯利亚土著士兵)
当他们在面对俄罗斯人的火枪和火炮的时候,根本就无力抵御。
这就让俄罗斯人仅仅通过几百人的远征队,就可以轻松征服大片的土地,而当地人迫于俄罗斯人的武力也只能屈服。。。
阿拉斯加的土著居民相比于西伯利亚地区的土著人战斗力就更弱了,他们还处于较为原始的社会,在面对装备了火枪火炮的俄罗斯人的时候更无力反击。
所以,俄罗斯在入侵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亚的时候,所面对的最强大对手并不是当地的土著居民,而是周边的强国。
在入侵西西伯利亚和东西伯利亚的时候,沙俄进展迅速,当当沙俄进入东西伯利亚,侵犯了大清领土的时候,不可避免的和清军发生了冲突。
面对这些侵略者清军进行了激烈的反抗。
事实证明,双方军队数量差不多的时候,哥萨克人并没有把握击败当地的清军,所以到康熙年间,俄罗斯人也只不过在雅克萨地区建立了殖民据点,已经几十年时间没有能力向南方推进了。
在阿拉斯加地区也是如此,美国人和英国人在当地的活动,让俄罗斯人感觉到受到了很大的威胁,所以才在19世纪初和两国签署了边界协议,以保护在阿拉斯加地区的殖民利益。。
俄罗斯人另一大杀器就是他们身上所带有的病毒无论是在征服西伯利亚,还是在征服阿拉斯加的过程中,由于俄罗斯人的到来,当地往往都会大规模的流行疾病。
例如,在阿拉斯加地区,由于当地人对新的疾病没有免疫力,在1741年到1799年这段时间内,80%的阿留申人死于欧亚大陆流行的传染病。
而在俄罗斯人征服西伯利亚的过程中,也往往会造成当地人在传染病威胁下大规模的死亡。
例如,在叶尼赛河东部,仅仅1650年代当地的通古斯人和雅库特人就有超过80%的人口因为天花的流行而死去。
而且,疾病还会从西伯利亚各地不停的传播,所以有时候等沙俄打过来的时候,当地已经因为疾病没有了反抗的能力。。。
面对西伯利亚人和阿拉斯加人,沙俄可以做到降维打击,但是当他面对西方邻国的时候就没有办法了。
武器方面,沙俄的很多作战方式和武器装备都是引进自西方的欧洲国家,所以和邻国在武器装备和战术上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
疾病也威胁不到西方的邻国,沙俄在向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侵略的过程中,他们赖以取胜的传染病对西方的邻国也不起作用,甚至很多疾病都是从那边传过来的,人家比他的抵抗力还要强呢。
所以,往西打当比往东打难多了!
欧洲历史上,为什么沙俄向东扩张轻而易举、与向西扩张却无比费力?
在1617到1618年的波战争结束后,俄波签订《德乌利诺合约》,俄国驱逐了波兰干涉者,国内内政相续稳定下来,俄国“大动乱年代”(Time of Troubles)就此结束。经历了动乱的俄国开始休养生息,进入了一个稳定的发展阶段。
纵观此时的俄国地理,北部是强敌瑞典,信仰新教,在刚刚的1614年古斯塔夫亲征俄国获得了波罗的海口岸,又于1617年从《斯托尔博伐条约》中获得了位于今天拉多加湖旁的卡累利阿。瑞典是当时的经济,政治,军事强国,瑞典即将于1627年进行货币改革,并且组建征兵制度的国民陆军,古斯塔夫军事改革带动了整个欧洲的军事改革,并于1630年插手三十年战争。
西部是波兰-立陶宛联邦,信仰天主教,在刚刚过去的大动乱时代中支持伪沙皇,并一度攻克莫斯科,让俄国陷入大混乱中,在莫斯科城下之盟中又夺走了斯摩棱斯克,波兰被称为“天主教之矛”,在西吉蒙斯三世的野心下发动了对瑞典和俄国的战争。波兰以之为荣的翼骑兵在历次战争中大放光彩。
西南方是克里米亚汗国,和波兰领土中的扎波罗热哥萨克,克里米亚的背后是强大的奥斯曼土耳其,信仰伊斯兰教,这个强大的国家于1453征服居士坦丁堡后一直为欧洲国家眼中最强大且最可怕的国家,奥斯曼帝国染指巴尔干,围攻维也纳,称得上是东欧头号列强。
南部是高加索,格鲁吉亚的堡垒横在崎岖的山脉上,将入侵者据于城下。而东方是被调侃为“西伯利亚烂地”的西伯利亚,高耸的乌拉尔山脉,广袤的无人草原。内涵无数的宝藏,在之前的时代已经有殖民者前往东方进行扩张,建立了多个殖民点。
如果你是俄国的决策者,你会怎么办?毫无疑问,向东方广袤草原的扩张是压力最小的,火器和文艺复兴后受到改革的新式棱堡是对抗游牧民族的良好武器,西伯利亚也并没有像西边国家那样有政治能力的政权和强大军队。正因为向东扩张的压力最小,所以向东扩张是俄国几个世纪以来孜孜不倦完成的伟业。
反观俄国在西方的扩张,遭受到了众多阻力和挫败。虽然最后也让俄国击倒了众多列强,获得了大量领土,但其付出是巨量的。
让我们看看历史上的俄国是怎么做的在大动乱年代过后,俄国进入了休养生息之时,在稳固的发展政治,经济,军事后,俄国将目标指向了老宿敌——波兰。俄国支持扎波罗热哥萨克反对波兰,引发了波兰被称为“大洪水”的时代。著名的小说《火与剑》三部曲和同款背景游戏《骑砍:火与剑》讲述的就是这个时代的历史,第一次北方战争。
就像俄国的“大动乱年代一样”,从1648年赫梅利尼茨基哥萨克大起义到1667年波俄停战,成为了波兰的动乱时期。这十八年的历史让俄国夺回了在大动乱期间丢失的领土并且获得了左岸乌克兰,北顿涅茨克以及东立陶宛,并获得了基辅。扎波罗热哥萨克为两国共同管理。
在接下来,俄国和乌克兰合并,引发第一次俄土战争,战争后双方以第聂伯河为界。
彼得大帝上位,在一系列军事改革后推行“西方化”,在第二次俄土战争中获得亚速。
彼得大帝在完成军改后,虎视眈眈着着北方波罗的海的入海口,于是必然和列强瑞典发生冲突。接下来彼得和波兰-萨克森国王奥古斯都,丹麦-挪威一同建立了对瑞典的包围网。大北方战争爆发,但瑞典国王刚刚继位的卡尔十二非同小可,在俄国开战前击败了丹麦-挪威,将其踹出战争,随后在瓦尔纳中以1:4的兵力突袭并击溃了庞大的俄国军队,此战后彼得震惊,此战中几乎消耗了俄国全部的兵力,以至于当时的俄国几乎无力阻挡任何一支军队的入侵。卡尔十二挥师南下,直捣奥古斯都得老家萨克森。接下来又挥师东征,卡尔十二说“我要在莫斯科收拾沙皇”,却赶上了百年不遇的寒潮,最终兵败波尔塔瓦,俄国的暴风雪挫败了卡尔十二的锐气。
大北方结束后,俄国获得了梦寐以求的波罗的海入海口,彼得在这里建立了一座新城市,名为彼得堡。俄国击败了强敌瑞典和波兰后,又转身收拾老对手奥斯曼土耳其,在接下来的几次俄土战争针对着亚速和克里米亚半岛展开。
1723年俄国发动对波斯的战争,夺取里海西岸和南岸部分地区在接下来的外交革命中,英国抛弃了其传统盟友奥地利而向新兴国家普鲁士伸出橄榄枝,奥地利和法国,俄国建立了联盟。在大帝出兵后,七年战争爆发。俄军的军力给腓特烈二世不小的损失,并且一度占领了柏林。但是随着伊丽莎白的去世,亲普派彼得三世即位。腓特烈二世将这一事件看作上帝对普鲁士的拯救。
在七年战争“普奸彼得”的调停下,俄国和普鲁士议和,并对奥地利宣战。普鲁士最终获得了七年战争的胜利。接下来俄国在第五次俄土战争中大胜。俄国在叶卡捷琳娜的统治下,国力达到了顶峰。俄国最终开始收拾老对手,波兰,第一次瓜分波兰。
此时的俄国已经成大动乱年代后羸弱不堪的国家变成东欧的一大列强。在接下来爆发的大革命-拿破仑战争中,俄国最终确立了列强的地位,苏沃洛夫,库图佐夫等一系列名将也为俄国带来了新世界的改革。拿破仑为封建的俄国制度带来了启蒙思潮。此时,俄国在俄土战争中也屡次赢得胜利,势力范围包含了高加索到巴尔干。
俄国在西方的扩张是一系列战争和付出了巨大代价后的结果,在东方和中国的战争所付出的代价和西方这些相比简直微不足道。
欧洲历史上,为什么沙俄向东扩张轻而易举、与向西扩张却无比费力?
怎么才叫不费力呢?俄罗斯拿下来七成欧洲面积就说是费力,好好了解历史行不?沙俄时期俄罗斯欧洲面积高达670万,占七成,比蒙古大军占的还多,大英帝国欧洲最强时候不过20多万平方公里,就被吹成多么强大,俄罗斯就算统一欧洲了你们也说不行,沙俄一直都是世界领土第一大国,军队数量最多国家
欧洲历史上,为什么沙俄向东扩张轻而易举、与向西扩张却无比费力?
这个问题涉及到俄罗斯国家的地缘政治的规律,对外扩张一直是俄罗斯国家的个性,或者说对外扩张塑造了俄罗斯的国家性格。从俄罗斯的扩张历史来说,向亚洲的扩张几乎在一百多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哥萨克骑兵加上皮毛商人一路扩张到了太平太平洋沿岸。原因在于俄罗斯人的火器和组织能力要超过森林里生活的部落,没有超大型国家组织的阻挡,俄罗斯人如入无人区。中亚汗国的军事水平要低于俄罗斯人,因此,俄罗斯占据了后来麦金德所说的‘世界岛’。可以说,俄国人是将亚洲部分是为‘蛮族’,你那一抑制的帝国扩张冲动让俄罗斯成为世界性帝国。虽然俄罗斯的亚洲领土占多数,但是俄罗斯却自认为是欧洲国家。原因在于,正是借助欧洲国际体系中的技术,尤其是战争技术,以及欧洲的市场,比如对珍稀的皮毛的需求,俄罗斯才实现了对亚洲的征服。俄罗斯加入到欧洲才成为‘文明世界’的一员,相比于欧洲国家,俄罗斯才是野蛮的。虽然欧洲的面积小,但是欧洲诞生和塑造了现代世界,俄罗斯从文明的位势来说,处于下风。因此,俄罗斯要在欧洲扩张,并非易事,反而是两次被欧洲强国兵临城下。一次是拿破仑,一次是希特勒。俄罗斯在欧洲扩张的最远的边界就是柏林墙,而现在柏林墙已经坍塌,而在欧洲不可退缩的边界就在乌克兰,因此,现在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异常强硬,非但是普京的个性使然,也是俄罗斯的历史惯性使然。
欧洲历史上,为什么沙俄向东扩张轻而易举、与向西扩张却无比费力?
因为向东有粉丝翘首以盼。所以轻而易举。西方人没文化真可怕。会恶意抵抗。所以也就无比费力了。
欧洲历史上,为什么沙俄向东扩张轻而易举、与向西扩张却无比费力?
西方冷的多,而且西方属于列强存在,和战国时期的中国一样,宋朝时期就是列强林立,蒙古帝国就是打的费劲才去西征,为什么抢南方,因为科技发达,带上回回炮、火药、蒙古马、宋朝时期的战甲、金国铁浮屠逐渐打到了多瑙河边。况且西方多以畜牧业为主,没有多少耕地,俄罗斯人多爱喝酒,酒拿粮食酿的,而西方人喝的是啤酒、朗姆酒、葡萄酒,没有劲,俄国人不爱喝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