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的舰炮无法轰烂诺曼底上的巨型碉堡吗?
二战时由于法国向德国纳粹的投降,后来逐渐沦为了德国伤兵后方疗养院,也将固若金汤的诺曼底海滩拱手让给了德国纳粹。1944年6月盟军发动了诺曼底登陆战,准备用武力给德国沉痛教训的时候到了。当时负责驻守的德国官兵约138万人,盟军集结了约284万人,战争的惨烈程度史无前例,最终以盟军的惨胜而结束。德军阵亡官兵23019人,受伤67060人,198616人被俘或失踪,盟军阵亡45000人,受伤和失踪人员高达17万余人。由于战争太过惨烈,在盟军炮火狂轰乱炸之下难免也会有漏网之鱼,也因此给德国提供了诞生,像“奥马哈海滩之兽”之称的塞弗罗这种战争狂人的机会,当时年仅20岁的他在这次战役中藏身于WN62碉堡中,共有4184名美国士兵就是倒在了这块碉堡冲锋阵地前,其中半数以上的子弹都是塞弗罗一人发射出去的。。也正是盟军这种重大伤亡,给了大家诺曼底碉堡炸不毁的假象。其实是这些碉堡不被直接命中,还真是难以被清除,再加上有些地形本来就是被轰炸的死角,侥幸幸存下来的还是有可能的,不然盟军就没法取得最终的胜利了
现在通过遗址再回想当年战争场面,才更能体会到和平的重要性,被野心膨胀的政治家,最终会给他的民族和国人带来最惨痛的经历和教训。大家怎么看呢?
海军的舰炮无法轰烂诺曼底上的巨型碉堡吗?
当时盟军的舰炮对有些碉堡确实无法打烂,当时德国在其境内修建的碉堡最坚固的外墙达到3.5米,欧洲现在还可以看见这些碉堡,不过作为景点供游人参观。下面图片是德国当时修建的碉堡。
(网传:长度达到了70米,宽度也是70米,成正方形,高度39米,厚度达到3.5米,为了防止空军的突袭,四个炮楼上还有高射炮,而这些高射炮每分钟就可以设计8000发子弹)
美国人不想第一个攻进柏林,其中一点原因就是考虑到德的碉堡坚固、伤亡太大。可想而知德国在盟军有可能追登录的诺曼底,修的碉堡也差不到那去。
下面资料来自于百度百科
“年轻时期的海恩.塞弗罗陆,是WN62碉堡的机枪手。6月6日天刚蒙蒙亮的时候,不计其数的盟军登陆艇逼近奥马哈海滩,盟军士兵蜂拥而出,企图涉水登上海滩。当海水刚刚漫过盟军士兵膝盖的时候,塞弗罗的上司下令开火。塞弗罗用机关枪不停地向大批挺进的美国士兵发射子弹,在长达9个小时中几乎没有一刻停止过。他的机关枪枪管最后变得通红烫手,不得不另换机枪,当换下的火红枪管扔到一旁时,碉堡旁边的干草立即被巨热引燃。在那场战斗中,塞弗罗杀红了眼,美国士兵像潮水一样涌向塞弗罗所在的碉堡,又像潮水一样倒在地上,鲜血染红了整片海水和沙滩。
塞弗罗称,9个小时里他用光了12000发子弹,海水被尸体的鲜血染红了。机枪子弹用完了以后,他又用自己的步枪继续射击打400发子弹。他说:“我几乎消灭了一个团的登陆部队,周围的海水都染红了,我能听见美军指挥官在喇叭里面歇斯底里的喊叫。我看见当机枪子弹打在海滩上水花四溅,当这些小喷泉接近那些美国兵的时候,他们开始倒下,很快,第一具尸体开始漂浮在涨潮的海浪上,不久,所有的美国兵趴下开始射击。”
据说,共有4184名美国士兵中弹倒下,而其中至少一半死亡人数都应该由塞弗罗一人的机关枪所致。
"后来,经过记者的走访,才得知。一切只不过是一名德国军迷的虚假言论加上媒体的炒作而已。赛弗罗可能造成了一些美军士兵的伤亡,但塞弗罗并没有真正消灭如此多的盟军士兵。"(百度百科)
小编认为:6月6日天当天“赛弗罗可能造成了一些美军士兵的伤亡,但塞弗罗并没有真正消灭如此多的盟军士兵。”这个推断可信,不可能一个人就会造成2000多人的伤亡,据有关料显示当时有15座碉堡,塞弗罗的碉堡位于最中间,这就形成交叉火力,还有炮火、步兵、障碍、地雷等,有可能后来好事之人把美军当天伤亡的总人数,全部算在塞弗罗的名下。据资料显示,美军当天伤亡3000人左右,如果一个人就拿下2000,哪么其他的火力都干啥去了。
不管怎么说,从这可以看出德国碉堡的坚固成度,当时舰艇普遍使用的穿甲弹和高爆弹,穿甲弹一般是攻击舰艇而用,高爆弹对这些碉堡很可能无用的。再说当时舰艇的穿甲弹,可能也打不穿这这些碉堡。
1944年大修后的西弗吉尼亚号:弹种:穿甲弹AP Mark 5 (1016 kg) 高爆弹HC Mark 13 (862 kg) bCZ7j$ WN 射程:36760米(AP Mark 5) J =7 1o M( 36730米(HC Mark 13) 8 穿甲能力(侧装甲):t> 20000码(18228米):412mm m 863S },
建造中的衣阿华号(BB-61)前炮塔Mark 7型406mm炮管组件,左起膛管,身管,套管,外管。16英寸炮弹,左起弹体,弹帽,成品。型号:16英寸/50(406mm)Mark 设计时间:1939年 , 服役时间:1943年 ,穿甲弹, 穿甲能力(侧装甲): 20000码(18228米):509mm ;30000码(27432米):380mm。
从以上两组数据可以看出,舰炮要想打穿这些碉堡几乎是不能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菲律宾战役中,日本盘踞在一座号称超级碉堡的“战列舰碉堡”。这座“战列舰碉堡”是最为典型的易守难攻的碉堡,这本是美国人的,在1942年被日本人占领,美国一直没办法,最后在舰炮的火力压制下,美国人给碉堡倒灌汽油,据说灌了几万升。最后把鬼子都火葬了。
所以,二战时一些碉堡舰炮确实没有办法。
海军的舰炮无法轰烂诺曼底上的巨型碉堡吗?
首先要说一下,二战期间德军在诺曼底并没有巨型碉堡,实际上由于没有预料到盟军的登陆点会选择诺曼底,德军在诺曼底的防御远不如加莱,所修筑的钢筋混凝土工事数量有限,也只有一些火炮的炮垒和机枪碉堡,而且这样的工事大多规模不大,不能算巨型碉堡,很多只有100毫米以下火炮,大部分中口径火炮都是露天阵地,只有一些掩体掩护。
当然这些钢筋混凝土工事的防御性能还是不错的,其中最大的厚度大约在两米左右。这个厚度的钢筋混凝土工事能抵御10英寸口径火炮的直接命中,虽然还是无法防御盟军战列舰上的大口径主炮,但是在远距离上战列舰很难发现这样的小目标,要直接命中更是只能靠运气,而且即使打中以后也也难以判断是否彻底摧毁了目标,所以在诺曼底登陆时,很多钢筋混凝土工事依然完好无损。
当然,如果军舰低近射击的话,这些工事还是难以抵御舰炮的火力。以奥马哈滩为例,战斗初期由于担心霍克角上德军的155毫米火炮,美国驱逐舰不敢靠近射击,准确率很低,结果德军的工事大多完好无损。但是在确认霍克角上的155毫米火炮只是一个伪装的假阵地以后,美国驱逐舰迅速靠近岸边,将射界内的德军工事逐一敲掉。不过在舰炮射击死角的工事,还是需要步兵靠近以后实施爆破。
如果是精心建设的大型碉堡,那要打掉就比较困难了,比如加莱附近的林德曼炮台,在和英国人的对射中共被命中45发炮弹,但是炮台并未受到严重损伤,还有土伦港外一个装有两门340mm大炮的装甲炮塔,盟军多次出动战列舰、巡洋舰对其进行攻击,发射了上千发8英寸以上炮弹,但是还是只摧毁了其中一门火炮。
所以实战中海军军舰对工事的炮击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如果德军真的在诺曼底构筑了大量工事的话,盟军的登陆行动将受到更大的损失。
部分被摧毁的德军工事
一个完好的炮垒
海军的舰炮无法轰烂诺曼底上的巨型碉堡吗?
诺曼底地区并没有特别大型的巨型碉堡,因为德军的防御重点并没有放在这里,这里最具有威胁的就是位于剑摊附近的德军100毫米火炮碉堡和奥克角上的155毫米火炮碉堡,这种钢筋混凝土工事厚度在2米左右,如果被盟军的战列舰上的主炮直接命中也是可以摧毁的。
当时德军部署在奥克角有6门155毫米重炮,其中四门已经安置在了封闭的钢筋混凝土炮台中,另有两个炮台还未来得及建造。盟军对这个紧部署在海波线的堡垒进行了猛烈的轰炸和舰炮射击,确实摧毁了这些钢筋混凝土碉堡,但是无法确定这些碉堡是否还能使用,里面的火炮是否已经被炸毁。事实上德军只损失了一门火炮,另外五门仍旧完好无损,最终盟军为了确保彻底摧毁这些重炮,决定派遣一支突击队空降到堡垒附近予以摧毁。当时德军已经将剩余的五门火炮撤到内陆,显然是忌惮盟军的强大舰炮和轰炸打击,不过即便如此还是被突击队所发现并摧毁了。
部署在剑摊上的德军100毫米火炮碉堡同样是被英军的一支空中突击队空降到附近予以摧毁的,这说明盟军的舰炮和轰炸虽然可以摧毁一部分的德军大型碉堡,但是大部分的德军碉堡还是在盟军的火力下幸存了下来,毕竟炮弹直接命中这些碉堡几率实在是太低了,为了彻底消除德军重炮的威胁,盟军不得不派出空降部队实施地面上的直接占领。
所以无论是空中大规模的轰炸还是军舰上舰炮的轰击都无法做到彻底摧毁诺曼底地区德军的大型钢筋混凝土碉堡,至多只能是摧毁其中的一部分。
海军的舰炮无法轰烂诺曼底上的巨型碉堡吗?
巨型碉堡无法被海军舰炸烂,这个问题其实误导了不少人!也给我们带来了疑问。
那么,今天从我的角度和了解,简单明了的说说这个问题!在此就不用再谈战争情况了!垂直问题!首先,世上没有炸不毁的碉堡!没有过不去的河!只是诺曼底地区地处法国巴黎与海滨之间,诺曼底人擅长建筑,因此在诺曼底随处可见各种风格的城堡建筑!那么,在军事防御上,建一座坚实的碉堡就不在话下!更何况是用在军事上,无疑在这上面又废了大功夫!这是其一!
其二,诺曼底在建这座巨型碉堡前,通过各方面的专家及工程师研究并选址修建!这就是地形优势导致海军舰无法摧毁重要因素!
如果海军舰,在炮轰时稍微有点偏差的话,即使轰炸的碎片对它而言简直就是皮外伤!
就因为它的建设优势,所以才无法百分之百命中,更何况有后方的强大援军的支持!
只是个人观点!请多指教!谢谢!
海军的舰炮无法轰烂诺曼底上的巨型碉堡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舰炮当然是可以摧毁的,但不可能全部摧毁。
其实诺曼底滩头的巨型碉堡很少,少数碉堡主要是防止海军重炮对付敌人大型军舰的。
而更多的是大量中小型碉堡工事、战壕、无数散兵坑等等的野战工事。这些工事太多太小,很难全部摧毁甚至全部发现。
开战以后,盟军首先用轰炸机进行饱和轰炸。
恐惧留下大量未爆炸弹,可能会影响登陆作战,所以轰炸机投弹较迟,都投到海滩1公里以外的地方。
所以,滩头纵深阵地被破坏较大,一线阵地反而没有破坏。
随后就是盟军军舰使用大口径舰炮,进行对岸炮击。
但根据情报,德军部署了不少150毫米以上重炮,又设置了很多水雷。所以,这些军舰都是在较远距离开炮。
登陆当天天气不佳,严重影响了炮击精度,炮弹落点不佳。
当时的军舰炮击,只是摧毁了部分的碉堡,还剩下很多。
以当时舰炮精度来说,这种摧毁概率已经不错了。
所以,在盟军在奥马哈登陆时,德军仍然有不少碉堡和其他野战工事没有受损,可以顽强抵抗。
于是,盟军在奥马哈滩头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仅阵亡者就达2500人。
当时盟军坦克上不去滩头,严重缺乏直瞄炮火掩护。
军舰发现登陆部队长达2个小时没有联络,直到情况不妙。
17艘驱逐舰不顾触雷、搁浅和被155毫米海岸炮击沉的危险前进至距海滩仅730米处,在近距离为登陆美军提供火力支援。
好在德军155毫米火炮是假的,真的火炮已经因躲避空袭而撤离。
于是驱逐舰精准炮击,一个个摧毁德军碉堡工事。
中午,在空军侦察机指挥下,美军的战列舰和巡洋舰也参加了炮击。
持续不断的炮击,这才大体摧毁了奥马哈的德军大部分工事,由此登陆成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