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复旦大学教授姜鹏解读“檀渊之盟”时的观点?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话不是这么说。
诚然,当时北宋确实没有实力反攻燕云十六州,甚至固守边境也有很大难度。
当然,辽国也没有胜利的把握,对北宋的进攻久攻不克,名将萧挞凛也被宋军射死,这才有了檀渊之盟。
诚然,檀渊之盟中,北宋严格以上没有吃什么亏。
因为燕云十六州早在石敬瑭手中就丢了,当时北宋还不存在,并不是宋朝的领土。
现在以北宋的实力,主动出击打败辽国夺回燕云十六州自然不可能。
那么,比较理智的是双方都大臣和平协议,北宋整顿军马、积蓄力量,等辽国衰弱或者内乱以后再主动进攻。
至于,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对北宋来说也就是九牛一毛。
根据考证,宋哲宗时期北宋的财政总收入突破1亿贯,也就是1亿两白银。
其中传统的田赋折钱顶多是3000万贯,也就是3000多万两。
自然,财政总收入不等于财政盈余,政府还要有巨大而财政支出。
但终究有1亿白银的底子在此,区区10万两白银算得了什么,只能算象征性。
如果双方不停战,都陷入战争状态,其实北宋的损失要大的太多。
在宋真宗时,一场10万人中等规模的短期战争,就要花费300万两白银。
如果是大规模的持久战,北宋一年花费数千万两白银是很正常的。
另外,辽圣宗称宋真宗为兄,宋真宗称辽圣宗为弟,称萧太后为叔母,也并非就是侮辱。
因为宋真宗确实比辽圣宗大5岁,比萧太后小15岁,这么称呼也不算谁占谁便宜。
相比石敬瑭喊 比他小10岁的辽太宗耶律德光 为父皇,这算是很给面子了。
其实,檀渊之盟自己主要的问题不是具体的这些,而是一个文化上的问题。
以往北宋将辽国视为蛮夷鞑子,对契丹人有深深的民族歧视,认为他们凶恶粗俗,比野兽好不到哪里去。
现在,通过檀渊之盟这种正式条约,北宋不但认可了一直属于中国的燕云十六州是辽国领土,还进贡岁币(即便是形式上的),也就彻底动摇了以往的天朝观念。
如何看待复旦大学教授姜鹏解读“檀渊之盟”时的观点?
这个观点只是他的一家之言,我捍卫他输出观点的权利,但同时我对他的观点表示反对!澶渊之盟是北宋政权和辽国在澶渊之战中因为双方打了个平手而达成的一个协议,澶渊之盟的结果是宋辽之间保持了百年和平,但同时也让宋朝累计付出了数千万的岁币。
有人说,宋朝每年几十万岁币是划算的,因为换取了百年的和平,但不要忘了真正的和平不是这样来的。
因为,此后宋朝一直幻想以金钱换和平,辽国灭亡后给金国岁币,金国大兵压境围攻汴梁的时候宋朝政府搜刮全城的财富和女子换取想象中的和平,结果金国索求无度,利用了宋朝政府幻想巨额的财富可以换取金国退兵的机会,在汴梁打败宋军俘虏了宋朝徽钦二帝,这就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耻,说实话没有任何一个朝代这么窝囊过。别人好歹是打不过,宋朝是不想打。
那么,为什么给辽国岁币好使,给金国岁币就不好使呢?原因很简单,所谓的岁币换和平只是表面现象。
- 真正维持宋辽之间和平的第一个前提条件是宋朝还算不错的军事实力。
澶渊之盟的前提是辽国军队在战场上遇挫,深知无法打败宋朝。
转而利用宋朝皇帝软弱可欺的缺点,趁机捞了一笔,白白拿了几十万的岁币。
说实话,以当时宋辽之间的实力对比,宋朝再努力一点就可以击退辽军不给岁币了。
- 维持宋辽双边和平的第二个因素是宋辽之间的大规模贸易。
辽国相比于宋朝相当于发展中国家遇到了发达国家,所以很希望和宋朝保持贸易往来获得紧俏物资。由于宋朝开放了边境贸易,辽国不需要向南方掠夺,依靠合法贸易就能得到需求的商品。这就好比蒙古和明朝开边之后战争减少一个道理。
岁币体现的是宋朝的软弱与和平没有半点关系。所以,岁币哪怕给辽国一文钱都是浪费。
当南宋建立后,金国又和宋朝保持了总体和平。这不是因为宋朝给的钱多,而是宋朝军队的功劳!众所周知,北宋给金国岁币,结果被金国灭了。南宋给金国岁币却得到了相对和平的环境,这是因为相比于北宋徽钦二帝的不靠谱,南宋高宗其实还算靠谱一点点,于是南宋有了一些能打的将领,例如岳飞、韩世忠、吴阶等。
有他们在各大战场击败了金国的侵略,才让南宋得到了和平。
可惜的是,宋高宗自毁长城杀掉了岳飞,不仅丧失了北伐夺回失地的大好机会,也寒了无数抗金将士的心,导致南宋也就只能维持不灭亡而已了。
这就是我铁血大宋,一个善于自我阉割的王朝。
其实,除了百年积累的几千万岁币,还有占财政八成的军费众所周知,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最穷兵黩武的王朝。因为,宋朝军事虽然弱,但他将财政的大部分用到了军队上,甚至有时候达到了财政收入的8成。
《张子全书》卷13《边议》就记载:养兵之费,在天下十之七八。
这是以往任何王朝在和平时期都没有出现过的现象。
所以,宋朝才是一个穷兵黩武的王朝。
如何看待复旦大学教授姜鹏解读“檀渊之盟”时的观点?
谢邀。
三观不正。
这样的“观点”近期很盛的样子,一帮文人特别来劲。其基本的理论是~既然打不过,就投降,以利益换和平。所以在他们看来,李鸿章是英雄,汪精卫也没什么不可以,贸易战嘛,打不过就投降。
按照他们这样的逻辑,如果是体育竞技,弱队直接认输,强队直接冠军,国际比赛按排名定名次就好了。美国足球对上巴西队,十一个美国人跪在场上看巴西人玩满九十分钟,打道回府。
如果是一帮强人破门而入到了姜教授家里,抢夺财物,侮辱女性,教授该怎么办?打不过,就随强人们去好了。指不定为了自保,还可以在一边呐喊助威。
和平是跪不来的,除非你愿意一肩挑起屈辱,压弯自己的膝盖,苟且而活。
从逻辑上来讲,世上所有的强大,都是由弱小而来的。除了孙悟空,没有天生的强者。由弱变强,就需要与强者不断的搏奕。当今美国不可一世的强大,是挑翻了它曾经的老爷大英帝国而来的。如果按投降主义们的逻辑,美国现在还应该是英国的殖民地。
还好北美殖民地和华盛顿们做了一次“义和团”,才有了今天横着走的美国。
站着,还是跪着,是个问题。
如何看待复旦大学教授姜鹏解读“檀渊之盟”时的观点?
这是一个男人的血性问题,澶渊之盟本身不是商品交易合同,不存在划不划算一说。澶渊之盟的本质是城下之盟,说的通俗一点,就是一个国家威胁另外一个国家说,我现在有能力占领你的土地,抢夺你国家的财产,屠杀你国家的男人,强奸你国家的女人,掠夺未成年的孩子,如果你国家不想让我怎么做,那就直接把我抢的东西换成钱给我,说白了和黑社会收保护费一个意思,有些人骨头软,认为交钱了能换来不受人欺辱就挺好,另外有些人认为交保护费本身就是一个男人的奇耻大辱,士可杀不可辱,两种人的三观不同,都认为自己是正确的,这和台湾的情况相似,统派是那些认为自己是堂堂正正中国人,士可杀不可辱的人,独派则是那些认为自己出生就低人一等,理应被其他国家殖民统治,被其他国家公民骑在头上欺辱。所以,说到底是三观问题,和划不划算没关系!
如何看待复旦大学教授姜鹏解读“檀渊之盟”时的观点?
现在的历史学家,是生活在当代社会看历史,你容入到当时社会评历史,历史才有真实性,不要自大妄为推翻前人的历史,历史的真实性是,谁最接近那时代谁更真实,当代人只能做评论决不能否定历史。连这常识都不懂还敢称家,是不是吃饱喝足了胆也撑大了。不要学方舟子反对一切推倒从来,历史以你为正确点从新研究。无知愚蠢不知自已为何物。
如何看待复旦大学教授姜鹏解读“檀渊之盟”时的观点?
姜教授的历史观存在问题,且不说檀渊之盟合算与否,对强势软弱是人格的卑微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