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有人说古代的皇族里很难出现刘秀,刘备这样的人?

中国古代都奉行厚养皇族的政策,成材率是极低的。

有一个现象不知道有没人注意到,不管是西汉末年还是东汉末年,汉室的近支皇族都没有大作为,甚至能留名的都很少。而当时能在江湖上掀风作浪的人,都是刘秀、刘备之类的草根宗室。也就是跟皇帝的血缘关系很远的,没有爵位的宗室。

就拿新莽时期的诸侯来说,刘秀和他哥哥刘演虽然都是长沙定王刘发的后裔,但他们家族这一支传到他们这一辈时,已经没有爵位了。阶级成分属于小地主,家里有点钱,混的比普通老百姓强一点。但跟真正的皇族比起来,他们只是屌丝。

没有爵位,就意味着刘演、刘秀没资格端朝廷的铁饭碗。他们要靠自立才能更生。他们如果不努力,不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迟早会把家业给败完,饿死在田间地头。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刘秀和他哥,从小就有很深的社会阅历。比如窝藏朝廷要犯这种掉脑袋的事情,他们兄弟两人都干过!后来王莽不得人心,搞得天下大乱,赤眉军、绿林军先后起义时。这哥俩英雄有用武之地,在乱世当中也拉起一支人马搞割据。

而当时那些有爵位的近支皇族呢?这些人普遍都有爵位,有铁杆庄稼,吃喝不愁,不需要在社会摸爬滚打,形同废材一般。这样的人在面临大灾大难之时,哪有什么应变能力可言?这些人别说是掀风作浪了,他们能在乱世当中保住自己的小命,都是个奇迹。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明朝藩王。明末农民起义的时候,明朝藩王有几个人是有作为的?要么就是像桂王那种一路跑跑跑的废材,要么就是像璐王那种清兵还没来,就直接投降的废材。明朝对藩王确实很优厚,但貌似优厚的有点过头了。把藩王全部养成了废材。

另外,近支皇族难有作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皇帝对皇族约束太严。

中国古代的皇帝,最忌讳的不是外臣,而是自己的近亲亲戚。因为皇位讲究血统,外姓大臣或者草根宗室没有继承权,对皇帝够不成很实质的威胁。但近亲皇族却不同,这些人往往是皇帝的兄弟或者叔伯辈。从血统上来说,现任皇帝能坐皇位,他们也一样有资格能坐!所以皇帝往往都不愿意重用自己的近亲亲属,对他们敬而远之。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魏文帝曹丕。他在位的时候总是一副有歹人要加害的心理,对曹植曹彰这类亲兄弟防的死死的。不让他们私下结党,也不让他们掌握权力。曹丕是宁可把权力赐予司马懿这种外姓大臣,也不愿意让自己的亲兄弟掌握权力。结果等到司马氏篡夺皇位时,没权的曹氏宗亲就只能是混吃等死了。(司马氏又走了另一个极端,对宗亲太过于放权,又导致了八王内乱)

被曹丕篡位的东汉王朝,情况也一样。东汉时期的王爷们,有爵位,有封地,但就是没人身自由。朝廷不允许他们做官,他们只能在封地里混吃等死。

当时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东汉桓帝时期的甘陵国王刘忠。他虽然贵为甘陵国王,但他不能插手封国的军政事务。只吃封国的赋税,维持他身为王爷应该有的水准生活。后来黄巾军攻打甘陵国时,刘忠欲哭无泪啊。

他跑又不敢跑(不经皇帝的同意就擅离封地是死罪),只能在封国内等死。黄巾军抓住刘忠后,杀了他的所有儿子,掠了他所有妻妾,抢了他的所有财产,对他百般凌辱。不过好在黄巾军没杀他,朝廷最后拿钱把他赎了回来。但是刘忠却也落下一身病,最后凄凉而死,连给他送终的人都没有。(儿子都被杀了)

这种名为厚养,实为圈禁的政策,和平年代倒还无妨。但假如碰到战乱,这些王爷们简直生不如死。很多王爷在遇到乱世时,都是财产被抢、妻妾被劫,自己挨饿苟活,悲催的惨死在郊野。

(汉末也有像陈王刘宠之类的杰出藩王,但毕竟数量太少了。而且刘宠受制约,他无法像诸侯那样搞兼并,扩大地盘。只能老老实实的待在封国内,始终没有发展。)

而反观当时的草根宗室,比如西汉鲁恭王之后刘表、刘焉,西汉中山靖王之后刘备,西汉齐王之后刘繇,东汉东海王之后刘虞。在当时混的都是风生水起。

这些人有个共同点:他们都是草根宗室,没资格端铁饭碗,但可以凭借自身的努力,出仕做官。

能出仕做官,他们就能担任一州或是一郡的军政长官,能在地方上拉起一支队伍,在地方上掀风作浪。有没有能力先不提,最起码他们有掀风作浪的机会。

所以别看古代的王爷们表面风光,其实在当时那个年代,这样王爷也是很惨的。他们的人身自由受限制,不能出仕当官,不能有任何的政治抱负,不能随意走动。只要一经受封,就只能待着封国内等死。远远不如刘秀、刘备这些草根宗室混的好。

最起码的,像刘秀、刘备这些人,有能力就能混,混到什么程度,看能力和运气。而藩王们别说本身就没什么能力了,就算是有能力也都不行混。混的太好了会犯忌讳,会被皇帝猜忌他们是不是要趁机篡位。一个不留神就会掉脑袋。

其实说实话,中国古代的王朝,也就是汉朝的草根宗室出了刘秀、刘备这种人才。时间越往后走,无论近支皇族还是草根宗室,都是一窝废材。即便是反复强调骑射乃满洲根本,对皇室子弟教育比较重视的清朝,其实到了清末时期,皇族子弟也是一窝废材。一个能挑大梁的人都没有。

为何有人说古代的皇族里很难出现刘秀,刘备这样的人?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大家看抗战的资料,发现日本军队有个比较奇怪的现象:高级军官年龄偏大。

日军的师团长,也就是中国的军长,基本清一色都是50多岁的人。

大家都知道,军人服役一般最高年龄是60岁,之后就要退伍,因为体力和脑力都受不了这种生活了。

那么,为什么日军要让一群就要退役的老头子,担任师团长如此重要的职务呢?

这同古代的皇族里很难出现刘秀,刘备这样的人,是一个道理。

这就是日军非常强调经验,尤其是实战经验的作用。

日军的军官首先必须进入陆军士官学校,毕业以后就是见习少尉,也就是我们的见习排长职务。

这一点同其他国家有些区别。一些国家的高级军官并不需要去低级军官学校学习,而是服役(比如做参谋)若干年后,直接进入高级军官学校学习。

日军让每个军官都去从低级军官学习,就是强调他们必须有基层的经验,对基层作战的一切都要了解。

日军认为,如果缺乏基层经验的军官,是不可能做一个好将军的。

而日军军官从陆军士官学校毕业以后,通常要在基层干上多年,才有机会进入陆军大学学习。

陆军大学是日军高级军官学校,毕业以后基本就是校级军官。

但这些军官仍然需要长期的锻炼,一般在50岁左右才会被任命为师团长的职务。

这主要是日军高层的惯例,他们认为不在军队摔打20年,根本就没有资格成为统帅2万人的师团长职务。

所以,日军绝大部分师团长就职的时候,已经七老八十。

其实,也不是日本一家如此,其他很多国家也都是这样。

比如美军、英军等等,对于将军年服役年限是有要求的。

那么,问题来了,古代的皇族里很难出现刘秀,刘备这样的人。

很简单,这些鸟人缺乏刘秀、刘备这样的磨练。

以刘备为例,可谓几十年磨一剑。从剿灭黄巾贼起家,刘备算是身经百战,几次被人打裸奔九死一生,多次在袁绍、曹操等人麾下效力,在鸡蛋上跳舞稍有不慎就得死。

可以说,刘备处于这种环境下,只要一二十年没死,肯定就是很牛逼的人了。

至于古代皇族,国家好吃好喝的养着,为什么要去拼命吃苦?

皇族平时吃喝玩乐,妻妾成群,享受享受生活也就足够了。即便有几个能力比较强的皇族,因缺乏上面说到的那种常年的磨练,能力仍然是有限的。

为何有人说古代的皇族里很难出现刘秀,刘备这样的人?

皇族里很难出現刘秀,刘备这样的人

。。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后代,第九代孙。是汉室中兴的刘氏英雄。

。。刘备在野刘姓,草莾英雄,冒认皇亲,自称:‘汉景帝的后代,中山晴王刘胜玄孙’。汉景帝到汉献帝前后相隔356年,无根无据。刘备如真的皇室宗亲,那会落到卖草鞋为生的地步。要么是前代犯法,被朝廷贬为庶民。要么是欺窄,借依提髙身价和地住。

为何有人说古代的皇族里很难出现刘秀,刘备这样的人?

谢邀。

刘秀是东汉开国皇帝,刘备是蜀汉开国皇帝,两人都是功业卓著的英雄,同时也都是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的远派子孙。

也就是说,刘秀、刘备同样也是皇族子弟,但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并没有沾上皇族的多少光,刘秀家本来就没了爵位,只是一个小官,而且在王莽建新之后,更是没有益处,需要自我奋斗;刘备则是父亲早逝,跟着母亲编草席为生,一步一个脚印。

按照题主的说法,刘秀、刘备这样的皇族子弟,是皇族里的特殊人,其他皇族子弟很难取得一番成就,但在悦史君看来,情况恰恰相反。

我们不否认,王朝中后期的皇帝,以昏聩享乐居多,也可以看到很多宗亲藩王整天游手好闲,沉迷酒肉山林,但皇族高贵的地位,和享有的优越物质条件,却是他们事业起飞的加速器。

无论是汉代,还是后来的唐、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不少贤王,有的政绩可嘉,有的著书立说,有的医术精湛,有的琴棋书画……可以说,他们人生的丰富多彩,远远超过同时期的大部分人。

当然,皇位只有一个,皇族子弟尤其是近支,不可避免地卷入其中,从而蹉跎了岁月,使得人生变得无可奈何。

最后,悦史君的结论就是,如果以刘秀、刘备的成就来看,皇族子弟囿于身份,没有特殊际遇无法完成,但要想取得一番成就,皇族子弟当然是有先天优势,其他人根本没法比。

为何有人说古代的皇族里很难出现刘秀,刘备这样的人?

我们都知道,刘秀和刘备,这两位屌丝青年逆袭,最终成就帝业,成为一代雄主,特别是刘秀,在古代帝王届都可以进前五的人物。

但如果细细分析,我们发现,他俩虽然都自称是皇族后裔,但看看他们发迹前的生存状态,以及往上追溯三代,其实他们家族已经不当”皇族“好多年了。说白点,他们的祖上几代都只是基层官员,不仅算不上皇族,就是放在士族里面也只能排中下等。

况且到了他们这一代,已经家道中落,泯然众人焉了。比如,自称长沙定王刘发之后的刘秀,到了他这一代,只是有点田产,混的比普通老百姓强一点的小地主而已。

自称中山靖王刘胜之后的刘备则混得更惨,与母亲以织席贩履为业,艰苦度日,一标准的穷屌丝。

而我们翻看历史,古代皇族中,文学家,音乐家、画家、书法家倒是出了不少,象写词的唐后主李煜、 书画的宋徽宗赵佶,等等,其造诣在历史上都是祖师级人物。

出身皇族的,比如李唐王朝,汉王李元昌善画马,滕王李元婴蝶画,韩王李元嘉工于草书、行书;赵宋王朝的皇族后裔像赵孟頫那也是响当当的书法家; 明朝的皇族后裔书画家,像八大山人,石涛,就更是了不起了。

而象刘秀、刘备这样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的确是凤毛麟角,却几乎没有。分析这一现象,掌心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没有成长机会。

优秀人物从来都不是天生的,必须在合适的土壤里成长。

有幸生在皇家,但也是不幸的,古代帝王为了掌握权力,对本姓皇族防的是非常严的,所以一般是好吃好喝供着,给兵权,当官门都没有。像西汉的‘推恩令’,东汉的重外戚,都是消除皇权的重要措施。

明朝更甚,明成祖朱棣从自身经历出发,规定后来的亲王都只能住在自己的封地,不得随意外出,地方官员还要随时监控蕃王们的动向。

在这样严格的监控下,这些蕃王们除了吟诗作画,宠爱妻妾外,其它的事想干也干不成。

二是生活条件太好。

孟子说:“生天忧患,死于安乐”。生在皇族,从小就是含着金钥匙长大的,不用奋斗,吃喝玩乐,样样都不用愁,整天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

在这种环境中成长,人生志向必然消磨,生活没的动力,人生没有方向,而且他们与平民百姓过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象司马衷那样“何不食肉糜”的皇族应该是比比皆是,很难想像在这种不接地气的生活环境中,能成长出像刘秀,刘备那样的人物。

三是缺乏政治历练。

韩非在其《韩非子.显学》道:”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意思是宰相都是从基层部门历炼上来的,而猛将都是从军队卒伍中摔打出来的。真正象刘秀、刘备这样最后干成大事的人,往往都是从基层做起的,因为这些人来自基层,更了解战场的形势和百姓的疾苦,也就能够更好的制定方针政策。

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经过长期基层实际工作的磨炼,才能积累自己的政治人脉,组建自己的政治班底,提升自身的政治威望,等到条件成熟,才能登高一呼,众起响应。分析刘秀,刘备,李世民、赵光义、朱棣等皇族的成功史,无不是这样道理。

所以总体来说,古代皇族,特别是皇二代以后,由于其社会身份特殊,政治地位特殊,生活环境特殊,注定了这些人大多都只会坐享其成,而少奋斗,所以能来文的不少,会来武的屈指可数,能成为象刘秀、刘备那样叱咤风云的人物则几乎没有。

以业余视角品读历史,用淡泊心态谈笑古今,掌心读历史欢迎各位看官继续关注点评!

为何有人说古代的皇族里很难出现刘秀,刘备这样的人?

谢谢邀请。

其实在刘秀和刘备这代人手中,刘秀只是挂着刘氏的名号而已,他们其实和当时的皇族关系不大,只是因为是刘氏后人又建立了一番功业,于是皇族成为政治合法性的来源,于是很多人下意识就把皇族和刘秀,刘备联系在了一起。

我们可以看看刘秀,刘秀的先祖其实是汉景帝的儿子刘发,刘发是怎么样的出生呢?据史料记载是一天晚上,汉景帝喝酒之后召程姬侍寝,当时程姬正逢月事,不愿进去,于是她把侍女唐姬打扮一番,再送进去。景帝因酒醉而以为是程姬,于是照样临幸她,唐姬因此怀孕,后生下长沙王刘发。刘发因为他的母亲是使女唐姬,所以不是很受汉景帝的喜欢,因此只能封到长沙国,现在的长沙当然是风景秀丽,适合人类居住,但是在当时却是一个地处偏僻,湿热的贫穷国家。刘发后来有了二组舂陵节侯刘买,刘买生了郁林太守刘外,刘外的儿子是巨鹿都尉刘回,刘回生南顿令刘钦,刘钦的次子就是光武帝刘秀。也就是说到了刘秀这代人就是普通的的汉帝国平民了,皇族只是他追忆的光荣过去了。

再看看刘备的出生,《三国志》的记载他这个就比刘秀的出生还差,因为说刘备的祖先是中山靖王刘胜。而刘胜的儿子刘贞被封为涿县陆城亭侯,在汉武帝元狩六年因为犯事失去了侯爵的爵位成为平民,因此刘贞和他的后人就一直生活在涿县。到了刘备的祖父刘雄,父刘弘,也是在州郡当官。刘雄曾经举孝廉,最后官至东郡范令。但是注意从刘贞到刘雄的谱系是没有的,当然人民群众喜欢的《三国演义》创造了一个刘备的谱系我们可以看看:

孝景皇帝生十四子。第七子乃中山靖王刘胜。胜生陆城亭侯刘贞。贞生沛侯刘昂。昂生漳侯刘禄。禄生沂水侯刘恋。恋生钦阳侯刘英。英生安国侯刘建。建生广陵侯刘哀。哀生胶水侯刘宪。宪生祖邑侯刘舒。舒生祁阳侯刘谊。谊生原泽侯刘必。必生颍川侯刘达。达生丰灵侯刘不疑。不疑生济川侯刘惠。惠生东郡范令刘雄。雄生刘弘。弘不仕。刘备乃刘弘之子也。

按照汉朝的推恩令实际上爵位是要历代减少的,而且这个记录远远不如刘秀的谱系真实可信,所以刘备只是当时汉高祖的众多子孙中的一个,其实就是普通人了。

乱世出英雄,这也是一个概率的问题,与光武帝同时代在新朝末期造反的的刘氏皇族还有更始帝刘玄,西汉梁孝王刘武的八世孙刘永,他的家族代代都是梁王,占据梁地,正统的汉室后裔,只不过刘秀只是其中获胜的一个皇族而已。而刘备也一样,三国时期,同属皇族还有刘表,刘虞,刘璋父子,也不过刘备是最后这些皇族的获胜者而已。也就是说没有刘备和刘秀,还是有皇族出现,可能也叫刘X。

后代的中国王朝为什么出现不了,实际上是因为皇帝把这些同宗的皇族管的十分严,而已。举个例子,明朝的宗室被控制在王府里面,终生不能出王府,活的就像一个囚徒,虽然在明朝末年还是出现了隆武帝这样的皇族希望能够一统天下,但是他失败了,否则这个问题又会反过来问。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