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二战时期为什么没有独立建制的空军部队呢?
说到二战时日本这样的空中强国为什么没有独立空军的原因,这得跟日本军国主义的个人英雄主义劣根说起。当时日本的海军和陆军都认为,只有自己的部队才是日本军事力量的主宰,一直暗中较劲般的在裕仁天皇面前持娇争宠,导致两军关系极度不和,令日本天皇都觉得非常头疼,为了避免增加独立空军带来更多的政治麻烦和军费开支,裕仁天皇默许了两军都可自行发展空军的意见。其实,不管是当时日本的海军还是陆军,都能意识到夺取制空权的重要性,在各自管辖内大力发展空军的势头同样是锐不可挡,只不过空军的指挥权是在各自的海陆军指挥官手中,只配合自身部队完成协同作战任务,日本并没有因为缺少独立空军编制而影响到空军发展。再加上二战时期的战机普遍腿短,又还没有进入加油机时代,日本靠在本土上起飞的战机,根本就不可能达到作战现场。日本本是侵虐型国家,是将战机推进到别国领空上发生战争,跟当时我国起飞战机,用来防御来犯之敌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日本当时的空军随军建制向前推进也很符合当时作战需求。日本是四面环水形的岛国国家,大力发展海军更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日本在当时拥有全世界最强的海上力量,空军更多的是在航空母舰上存在。陆军航空兵跟海军航空兵似乎作战任务都不尽相同,不过海军航空兵实力显然更胜一筹,在萨沃岛海战、偷袭珍珠港、以及太平洋战争中,日本海军航空兵都有不俗的表现。俗话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尽管军事实力在当时不可一世的日本,在尝到了战争所带来的甜头之后,自我膨胀公然与美、苏、中三大国为敌,最终还是让自己尝到了发动战争所带来的苦果。二战日本战败后,导致陆军航空部队解散,直到1954年才经过美国允许成立航空自卫队,但是依旧受和平宪法限制,只能用于警备和自卫用途,尚还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日本空军。
日本在二战时期为什么没有独立建制的空军部队呢?
二战时期主要参战国其实很多都没有独立的空军,除了日本外,美国、苏联也没有独立的空军部队。其实是否成立独立建制的空军部队,主要还是看该国内部政治利益上的需求。对于日本来说,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陆军和海军在政治上的影响力太大,不可能允许出现一个和他们平起平坐的空军来。
明治维新以后,天皇就成了日本军队的最高统帅,日本军队直接对天皇负责,不受政府监督。在实际运行中,日军的作战指挥权由陆海军总长掌握,而行政管理权陆军大臣和海军大臣负责。同时陆军大臣和海军大臣都是内阁成员,平时负责协调和内阁的关系。
而陆军大臣和海军大臣人选是由日本军队推荐,而并非内阁任命。这也使得日本军部可以通过不推选陆军大臣和海军大臣的方式,轻松的搞垮内阁。在这种情况下,可想而知日本军队对于内阁的影响力有多大。任何一个日本首相,必须首先搞好和陆军、海军的关系,否则随时可能下台。
而且日本陆军和海军长期对立,互不相让,彼此之间矛盾很深,在内阁会议上为了海陆军的利益经常吵的不可开交。但是对于陆军和海军来说,都不希望多出一个新的兵种大臣来瓜分原本属于自己的权力,所以自然很有默契的各自建立属于自己的空中力量。
实际上是否成立独立的空军影响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大。确实,法国空军在1934年才从陆军独立出来,成立的时间太晚,这使得其空中力量一直得不到足够的军费,发展缓慢。但是这更重要的是法国国内的和平思维造成的。
对于日本来说,由于军队的势力很强,因此在武器研发上的投入还是不小的。其空中力量的发展最大的瓶颈,还是日本本国国力的限制,这个即使成立独立的空军也不可能改变。
所以在二战时日本没有独立的空军,并未对战争结果造成什么影响。
日本在二战时期为什么没有独立建制的空军部队呢?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沙皇皇帝亚历山大二世有句名言“俄罗斯只有两个盟友:陆军和海军”
明眼人发现,这句话没有说空军。
为啥?
因为亚历山大二世的时代还没有空军。
日本也是类似。
明治维新以后的日军,也只有海军和陆军。
其中陆军主要是长州藩军阀控制,海军是萨摩藩军阀控制。
长州藩和萨摩藩互不买账,由此形成了日本海军和陆军的对立,产生了各自的航空兵。
首先是陆军航空兵。
早在日俄战争时期的1904年,日本陆军开始使用热气球用来进行炮兵的观测和校对。
这可以看做是最早的陆军航空兵。
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列强开始使用固定翼飞机进行侦查、搜索和火炮校对工作,日本陆军也跟着学习。
1914年日本陆军成立临时航空队,1915年定名航空大队,在1918年战胜前已经有6个航空大队。
由此,日本陆军航空兵就蓬勃发展起来。
日本陆军航空兵的任务主要是掩护陆军作战,包括用战斗机争夺制空权,用轰炸机进行前线轰炸以及对敌国进行战略轰炸,运输机负责运输人员和补给,侦察机则负责陆地上的侦查任务,另外还有诸如联络机、炮兵校对机、水上飞机等等,各自有各自的任务。
总体来说,二战时期的日本陆军航空兵实力还是不错的。
比如陆军的97式战斗机,性能比零式战斗机还要均衡,实力很强。
1939年与苏联发生冲突之诺门罕战役中,这种97式战斗机对抗苏军伊15和伊16战斗机丝毫不落下风。
日本陆军航空兵自称损失157架,击落苏军1252架,其中97式战斗机仅有51架被击落。
诺门罕战役中,九七式的良好回转性获得证明并在初期与苏军对战时获得优势,在这场战役中也诞生了几位王牌飞行员。
至于陆航的二式战斗机“隼”,性能甚至超过了BF109战斗机。
与Bf-109一同赴日的德国一战飞行王牌兼试飞员威廉·斯托尔在试飞过二式战斗机“隼”,也认为“如果日本飞行员可以让所有人善用这架飞机,日本空军会成为世界顶尖”。
自然陆航的战斗机有着自己的特点。相比需要跨越大洋作战的海航战斗机,陆航的战斗机航程比较短,这主要是对地掩护的距离不可能太远。
比如97式战斗机航程只有1000公里,而零式战斗机可以高达3000公里。
上面是陆航,再说说海航。
日本海军航空兵的诞生比较迟。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联合舰队开始装备侦查水上飞机,这是海军航空兵的雏形。
在20年代,包括山本五十六在内的一些海军将领,开始重视航空母舰的重要性。
由此,他们推动了海军航空兵的建设。
日本海军航空兵主要是围绕着航空母舰的,战斗机、轰炸机、鱼雷机、侦察机都需要可以上舰。
众所周知,从航母起降的难度很大,对于飞机性能要求很高。
因此,海航的飞机传统上要比陆航弱,毕竟要兼顾在航母起降和存放。
所以,抗战初期,日军从航母上起飞的战斗机和轰炸机,就性能上并不强于国军购买二来五花八门的战机。
这也是抗战初期,我国为什么能够掌握局部制空权的原因。
不过,日本海航发展很快,尤其是作战理念很先进。
在1941年珍珠港炸得七零八落,就是海航的杰作,美军花费10年时间建造的大量战列舰几乎全部完蛋。
所以,日本海军航空兵和陆军航空兵,是从不同的两条线发展而来的。
那么,他们为什么不统一起来呢?
绝无可能。
二战期间,日本海军、陆军斗争很激烈,甚至互相内讧。
就拿飞机设计制造来说,都是各有各的班子,互不买账,互相还乐于看对方笑话。
就比如陆航的97式战斗机在抗战初期,频繁和中国空军交手。
当时中国空军的战机虽烂,但从美国、英国、苏联购买的战机,都很强调防御以及对飞行员的保护。一些战机采用了强化防弹射击,一些专门有保护飞行员的防弹钢板。
为此,97式战斗机吃了不少的亏,经常扫射中国战机几十发子弹不能击落,自己被扫射几发子弹,日本飞行员就挂了。
随后,后续陆航战斗机都增强了这方面的防御。
然而,陆航明知道海航设计新飞机零式战斗机,防御力太弱,这是致命缺陷。
但陆军方面根本不提醒,不关心,最终坐视马里亚纳天空零式被当做火鸡猎杀。
甚至,海军战机的螺丝向左拧,陆军的螺丝就故意设计为向右拧。
就这种德性。
日本在二战时期为什么没有独立建制的空军部队呢?
诚邀,如题。这个问题是一个好问题,实际上二战之时不仅仅是日本没有独立的空军,就连美国的空军也是依附在陆军和海军之下,究其原因,小编以为有两个其一,时间原因
陆军和水兵都是有很长的建军史,而在1903年飞机才被造出,而在一战中飞机才被投入战役,最早的飞机是用于侦办的,后来飞翔员带手枪上飞机,在双方飞机相遇时就彼此射击,或许抛掷鱼网环绕螺旋桨等手法来烦扰敌机的飞翔,这便是战斗机的雏形。而后来飞翔员带手雷上飞机,往敌人阵地上扔,这样就形成了轰炸机的雏形。直到1918年,英国才开始建立皇家空军,说白了空军的建军史本来就不长
其二,利益原因
一个国家的军费是有限的,当发展千年的陆军和海军已经习惯了平分军费的模式之后,绝不会允许第三者再来分割自己的利益。具体到日本来说,日本陆水兵的强大实力以及陆水兵长期坚持的关系不会答应空军独立成为一个军种来参加陆水兵的利益分配,再说日本作为岛国一直致力于发展舰艇,对空军并不重视,拿得出手的就只有零式战斗机,一个机型怎么能撑起空军呢?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日本在二战时期为什么没有独立建制的空军部队呢?
崤山小虎第448条回答。
二战时期,不仅日本没有独立的空军,美国、苏联这样的军事大国也是没有独立的空军的。所以没有独立空军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苏联虽然有空军,也有空军司令部,却并不是独立的空军,1946年空军才独立的。)
当时有独立空军的也只有几个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比如英国、法国、德国等。当然苏联也是有独立空军的。
那么二战时日本为什么没有独立的空军呢?小虎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由飞机技术和日本的地理位置决定的。当时的飞机普遍航程短,飞行速度慢,且导领航设备落后;而且日本又是个岛国,离中国本土的东北尚有1000公里呢!
所以,从日本本土起飞的飞机,既到不了中国,更到不了中南亚,所以,不能到达战场的空军是没有现实意义的。
二、日本的军、政界高层被日本陆军和海军把持。由于日本自明治维新后,实行的是内阁制,陆军和海军大臣都必须由现役陆、海军中将、大将出任。并且只对天皇负责。
所以,陆、海军大臣表面上作为内阁成员,事实上却独立于内阁之外,而且对内阁有操纵作用。
如果此时再来一个独立的空军大臣,岂不是内阁就要乱套,权利就要再分配?卧榻之侧,岂容他人觊觎?
三、日本陆军和海军都有自己的航空队。有的人说,日本的陆军和海军都没有认识到空军的重要性,其实小虎认为这是不争取的。
自从杜黑的《制空权》问事后,世界各国都认识到空军的重要性,否则日本陆军和海军也不会分别建立自己的航空队了。
而正是因为陆、海军都分别有自己的空军部队,如果让他们独立成军的话,和自己平起平坐,日后需要用空军的时候,能不能调动空军就两说了!
所以,无论是日本陆军还是海军,绝对不会给自己找不自在的!
四、军费和资源都有限!日本是个岛国,本来资源就缺乏,再加上二战时日本战线拉的那么长,又是中国、东南亚,还有美国!
日本政府早已经没有更多的钱和资源来建立空军了。而且日本实权派的陆军和海军也不允许日本内阁组建空军,来抢夺本来就不多的军费和资源吧!就算是天皇,恐怕也要给日本海、陆军面子吧!
日本在二战时期为什么没有独立建制的空军部队呢?
日本在二战时期没有独立建制的空军,与日本地理环境、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政策和便于作战指挥等因素有关:
地理环境日本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海,外来威胁主要来自海上,对外侵略也须由海路入侵。因此,日本历来重视海军,将海军的建没置于最优先地位,海军在日本军界的地位也最高。
对外扩张日本国内资源匮乏,为获取资源,扩大生存空间,日本实行军国主义政策,对亚洲邻国发动了疯狂的侵略。
侵略及占领主要由日本海、陆军实施,决定了日本海、陆军在日本军界至高无上的地位。
日本军界长期由海军、陆军将领把持,国内军事资源也向海陆军倾斜。空军在日本国内长期处于从属地位。
军种地位二战时期,作战以近战为主,主要依靠人力和火力,空军的作战效能远不如陆军和海军,也决定了空军在二战时期只能属于从属地位。
作战指挥二战时期,日本侵占了诸多亚洲国家,侵略行动和对侵占国家的管理主要由海军或陆军将领负责统一实施。
为便于侵略和管理,将空军配属于陆军或海军,具有指挥便利,高效、快捷等优势,更有利于海、陆军作战能力的发挥。
军种的设置,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日本将空军编入陆、海军管理,更有利于其实行对外扩张,是其不成为独立军种的主要原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