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56-1式步枪会成为三军仪仗队的礼宾枪?

我国后来也有很多不错的步枪,比如81杠等,但56式礼宾枪的地位却无法撼动!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原因很简单,因为漂亮。

礼宾枪既然是作为仪仗用途,特别强调枪支的美观,以及表演仪仗动作时的美观。

而我国建国以后的制式步枪中,如果需要劈枪等动作,符合标准的只能是56半。

56冲和81式虽然也可以很漂亮,但枪的长度不够。至于无托的95式就更别说了。他们都是自动步枪,设计之初就要求长度不能太高。

上面这些枪,比较适合不需要做动作时当做仪仗枪使用,比如著名的国旗卫队,只要拿着枪走路即可。

而需要劈枪等动作的礼宾枪,要求恰恰相反,要越长越好,这样才适合在仪仗中显得美观大方。

56半加上刺刀长度为1260毫米,56冲则为1100毫米,短了不少。

而北京西山机械厂56-1半,长度又有所增加,仅仅刺刀就提高了10厘米长度。枪身外露金属件包括准星座在内都进行了镀铬处理!

56-1半是由56式半自动步枪改制而来,是专门配发为奥运会执行礼宾任务的武警部队使用的。

另外,除了56半以外,其余的自动步枪都是30发弯弹匣,舞动枪支会受到弹匣的干扰,增加训练的难度。

需要说明的是,礼宾枪究竟能不能开枪,这是有个过程的。

最初的56半就是普通的枪,装上子弹就可以射击。

但出于安全和重量考虑,礼宾枪不可能装弹,以防止走火,还有卫兵对于政要的暗杀。

毕竟礼宾枪很多时候,用于迎接国外元首以及国家重大庆祝场合,各国领导人都可能出现,不能安装子弹。

后来,礼宾枪逐步连撞针都卸掉,有的干脆将弹匣或者弹仓焊死,以防止卫兵私自装弹。

从此,礼宾枪就沦为普通的道具了。

到了56-1半时期,干脆就没有安装击发装置,也就谈不上开枪了。

为何56-1式步枪会成为三军仪仗队的礼宾枪?

我军三军仪仗队主要使用的是五六式半自动步枪改进而来的礼宾枪,除此之外的另一种礼宾枪就是基于56-1式冲锋枪改进的礼宾枪,其特征就在于采用了向下折叠的金属托,而不是常见的实心木托。 至于为何采用五六式半自动步枪作为礼宾枪,恐怕和其本身的特征以及在我军中的低位有一定的关系。世界各国在选择礼宾枪时,一般都是选择修长、美观的制式步枪,像德国的毛瑟98K、俄罗斯的SKS、美国M1加兰德步枪,都是仪仗队的制式礼宾枪,有的加以镀铬等工艺,有的是直接使用。而五六半是符合这个需要的,再加上其在建国以来长期是我军的制式步枪,地位极为重要,因此才会选择其作为礼宾枪。 不过很多人也注意到了,在仪仗队最前方的三个士兵中,除了中间的国旗手拿的是国旗,身边两位护旗手使用的都是56-1式冲锋枪。至于原因,恐怕就是其长度较短,使用起来更加方便。护旗手本身不需要做什么动作,如果握着五六半,势必会有些过长,在起风时很容易将飞舞的国旗挂住,因此其使用的56-1式冲锋枪还专门将准星装反,就是为了避免挂住国旗。 而后方的仪仗兵队列就没有这个顾虑了,而且这些仪仗兵还需要做一些动作,此时长度较长的五六半礼宾枪就要比56-1冲锋枪礼宾枪更合适了。

为何56-1式步枪会成为三军仪仗队的礼宾枪?

很简单啊,因为56-1式本身就是专门的礼仪用枪!一开始就是专为奥运会武警特制的礼仪用枪,后来一看挺不错,就让三军仪仗队也使用了,但也不是唯一用枪,这把枪主要是需要用枪完成一些动作的仪仗使用,只需要挂在身上的,则喜欢用无托结构枪支作仪仗用枪。56-1式礼宾枪,是特殊制造的专用枪,直接取消了激发装置和供弹装置,已无法作为正常枪支使用,已经是一支没有枪支功能,只作为道具使用的枪支。一开始我国选择礼宾仪仗用枪是选择56式,原因也很简单,56式半自动步枪是我军正规化以后,制式装备当中最长的步枪,用在仪仗里最美观霸气,尤其是做劈刺动作时,真的很震撼。到北京西山厂生产56-1式时,这一点依旧是重要参考,考虑到仪仗部队选拔标准里都有高大健壮的要求,礼仪兵也比常人高大强壮,所以56-1式在56式的基础上,还特地加长了枪身和刺刀。另外为了美观,56-1式全枪外露金属部分,还都进行了镀铬处理,远看银光闪亮,近看可映人影,确实非常漂亮。取消其装填射击功能,不但有防止礼宾时出现意外,平时的训练安全也得以保障,以前直接用56式时,枪支走火的心理压力很大,毕竟礼宾仪仗部队发生走火和普通部队发生走火,关注焦点不一样,后来礼宾部队专门化后,从不准装弹训练到全队不配发子弹,不允许接触子弹,越来越严格,到56-1式干脆在枪上做文章,从根子上把后患绝了,也是大家都轻松。你别说,这真要省不少事呢,年青人当兵,有了自己的爱枪,却不能装填子弹来上几发,心里真跟猫抓似的难受,这种事越紧张越强调还就越容易出事。我一个朋友,入京当过武警,回来就跟我们说过,他们很多任务就是要带枪但是不允许装弹,越是事前反复强调,越容易有战友过于紧张特地装弹,只能出发前带队干部反复检查,当然,他们跟仪仗兵还是有区别的,但没接触过仪仗兵,只能借此感受一下,了解枪的人都知道,枪着东西,走火概率没强调的那么夸张,可也比普通人想象的要多,因为会死人,还是觉得怎么强调都不夸张。

为何56-1式步枪会成为三军仪仗队的礼宾枪?

你这么想礼宾枪重在这个礼字,仪仗队的选枪得突显国家之礼,所以枪的长相很有讲究。国家之礼厚重而沉稳,军礼服的也是笔挺而传统。所以木质枪身配合挺拔制服相得益彰。

然后呢,现代比较短的突击步枪不行,枪相对要长,56-1长度差不多1.3m多。仪仗队员带上帽子之后普遍1.9m高。相对接近黄金分割比例,显得协调。

另外,礼宾枪还得有历史感。你得打过仗吧,你得是自产的吧。咱们共和国成立之后,正儿八经自产的,而且干了猴子,干了三哥,在珍宝岛和毛子对峙的是谁?56半!

这特么就是硬气,所以 舍56半其谁呢?

为何56-1式步枪会成为三军仪仗队的礼宾枪?

对于仪仗队来说,手中的武器并不是为了打仗,考虑的首要要求是美观,在这个方面,体型修长的老式手动步枪就占了便宜,尤其是增加了刺刀以后。

自动步枪的由于一般使用30发弹匣,在枪身的下边就有一个比较大的凸起,而且由于子弹有一定的锥度,这个弹匣都是弯的,这样看起来不好看,如果不要这个弹匣,自动步枪普遍使用手枪形的小握把有突出了,也不好看。所以,还是干脆用这种老式步枪比较好看。德国的仪仗队,他们用的是毛瑟步枪,这个更老了,不过用作礼宾用枪还是很称职的。智利的仪仗队,德国范比德国都足。美国人也是用M1903这种老式步枪,上了刺刀整个枪长更细长。俄国人的仪仗队也是用SKS。英国和法国是使用自己的制式步枪,不过英国法国在执行礼宾任务的时候还有马队呢。英国骑兵仪仗队法国人的骑兵护卫队更厉害。解放军的三军仪仗队有一段时间使用95作为礼宾用枪。使用95作为礼宾用枪,动作太少,只有一个挂枪的动作,而使用向56半自动可以有很多的动作,劈枪,持枪礼等动作看上去更威武。

图片来自网络。

为何56-1式步枪会成为三军仪仗队的礼宾枪?

哨兵小虎第706条回答。

一、礼宾枪

礼宾枪是指国家举行大典或迎接外国首脑时护卫所持的武器,现在我国所用的礼宾枪正是由56式半自动步枪改进而成56-1式半自动步枪。

由于56—1式步枪相比56式半自动步枪做过一些特殊处理,所以仅仅配备三军仪仗队和国旗护卫队(当然目前国旗护卫队已经撤销,合并到三军仪仗队了)。

二、56—1式半自动和56式半自动步枪的区别

而56式半自动步枪,老兵们就再熟悉不过了,那修长的枪身,舒服的护木,整个枪身设计的非常漂亮,尤其那靓丽的剑刺,而56—1式步枪则是在56式步枪的基础上做了以下改进:

1.根据仪仗队员修长的身材,加长了枪身和剑刺。

2.对枪身外露金属部分进行了渡铬,使整个枪身金属部分闪闪发亮,十分醒目和闪亮。

3.没有安装原来用于战斗部分的枪击和供弹部分,使枪支更加安全,突出仪仗作用。

三、56—1式步枪枪礼

当然56-1式步枪被选为礼宾枪不仅由于其枪身漂亮,更在于其用于礼兵动作时,各种动作更是漂亮的无以复加。

1.礼兵持枪:持枪通常是枪托着地,适用于普通正式场合,比如站岗的哨兵即为持枪站立!

2.持枪敬礼:56式半自动步枪持枪礼分为三种,一种是日常礼(收枪礼),一种是正式礼(合枪礼),一种是端枪礼(国旗礼)。

①收枪礼:即在持枪的基础上,将枪刺回带于腋下即可,通常都带有枪托砸地声,但砸地动作不宜太明显!通常适用于哨兵向来往人员、车辆敬礼!

②合枪礼:即在持枪基础上,右手将枪上提至手与肩同高,同时左手抓我枪下护木和弹仓处。整套动作要求拍握下护木和弹仓要清脆、响亮、整齐。适用于高规格接待外宾和重要领导人,用于正式场合。

③端枪礼:端枪礼适用于向国旗敬礼时使用,是护卫国旗的专项礼仪,在持枪合枪礼的基础上,将枪送上肩部,同时左手迅速贴回裤缝线,是持枪礼的最高礼节!

3.劈枪:劈枪通常适合于阅兵分列式时使用,主要是突出军人的整齐、威武。下图是坦桑叔(东非解放军)阅兵式使用56—1式半自动步枪。

四、护旗手礼兵枪。

当然,作为礼宾枪的不仅有56-1式半自动步枪,还有56-2式自动步枪,不过这把步枪也是做了一些改动的。主要也是体现在镀铬和去掉击发和供弹部件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