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无畏级战列舰是划时代的意义?
无畏级(Dreadnought class)战列舰是革命性的海军装备,它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海战的规则,打开了无畏舰时代。
无畏级跨时代的意义表现在其与各国之前建造的战列舰的差异上:
第一, 全装重型火炮(All-Big-Gun)
无畏级上安装了统一口径的305毫米主炮,共10门,分别安装在五座双联装的炮塔之中。统一口径的主炮具有相同的弹道性能,便于统一指挥并向目标射击,在对于弹着点的观测上也是非常方便的。在无畏级出现之后,战列舰上的主炮由不同的口径构成,这样既无法统一指挥,又不便于观测对于目标的命中和毁伤情况,不同口径的弹药对于后勤补给也是一个问题。
图注:无畏级的线图,可以看到五座双联装炮塔,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无畏级上统一口径的305毫米主炮,图片来自网络
第二, 安装了蒸汽轮机
无畏级是英国皇家海军第一种安装蒸汽轮机的大型战舰,其输出马力可达2.7万那里,最高航速可以达到21节。在无畏级出现之后,各国海军主力舰的最高航速却只有16至18节。澎湃的动力让无畏级拥有了比当时世界上所有战列舰都要快的速度,这是很大的优势。
图注:高速前进的无畏级战列舰,图片来自网络
第三, 全面的装甲防御
无畏级不仅在舰体两侧安装了厚达279毫米的主装甲带,主炮塔装甲厚度305毫米,而且在舰体的水密舱进行了仔细设计,水密舱之间不设横向舱门,减少水密门以提高舰体强度和抗沉性。
图注:无畏级的舱室分布与结构,图片来自网络
可以看到,无畏级在火力、速度和防御上都有很大的进步,这种进步表现在海战中就是能够以速度优势抢占有利位置或是灵活追击和撤退,统一口径的火炮能够有效打击和消灭目标,装甲防御则提高了战舰的防御能力。
无畏级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战列舰的设计和建造,之前各国建造的大量战列舰都显得过时了,无畏级成为新的标杆,成为各国模仿的样本。无畏级出现之后,令人兴奋的大舰巨炮的时代才真正到来!
图注:无畏舰时代的战列舰编队,图片来自网络
为什么说无畏级战列舰是划时代的意义?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无畏级战列舰彻底开创了大炮巨舰时代,是所谓无敌战舰。
无畏级战列舰诞生之前,各国研究了这十多年的海战,尤其是甲午战争的黄海海战。
英法德美得出的结论是:虽然满清是失败的一方,但定远号和镇远号铁甲舰仍然发挥巨大作用。
如果不是北洋水师实力大大弱于联合舰队,武器更新换代不够,也缺乏新式军舰,海战结果很难说。
在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两艘铁甲舰,被日军多艘主力舰围攻数小时之久,150毫米左右的中口径速射炮几乎饱和炮击。定远号和镇远号中弹都在100多发以上,但就是不被击沉。
事实证明,200毫米以下口径的火炮,即便射速再快,也难以有效击沉铁甲舰,最多重创而已。
而定远镇远排水量不过7000多吨,在列强看来也就属于二三流的铁甲舰,防御力尚且如此厉害。
由此,列强决定了铁甲舰也就是战列舰才是未来海战主角的观点。
同时,黄海海战还体现出两个问题。
第一,机动性在海战中仍然比较重要。
北洋水师由于军舰机动性较差,航速慢,在海战中处于下风时很难脱身,完全是被动挨打的局面。
相反,日本联合舰队依靠机动性优势,可以从容多次改变部署,占据海战上风。
列强由此认为,战列舰即便再笨重,机动性也是不可少的。
第二,火炮攻击力的问题。
定远号和镇远号虽然防御力超群,也击伤多艘日军军舰,仍然起到的作用有限。
这主要是它的4门305毫米主炮已经过时,精度差,射速太慢,穿甲弹破坏力有限,在海战中不能起到什么作用。
另外,他们的150毫米口径副炮只有2门,又不是速射炮,导致被日本联合舰队在中距离猛烈炮击时无法对等还击,几乎是光挨打的局面。
可见,防御力不是铁甲舰的唯一要素,火力也同样重要。
火力不够的铁甲舰,最终只能沦为活靶子。
在以上的分析基础上,无畏级战列舰诞生。
相比也就20年前的定远号、镇远号战列舰,无畏级战列舰性能强大至少四五倍。
就火力上,由于科技的进步,火炮有着很大变化。305毫米主炮的射速、威力和精度,都有很大提高,脱胎换骨。
最大射程15040米,最大射速每分钟1.5发,使用的Mark VI型穿甲弹,重386公斤,在10000码距离上可以击穿269毫米厚的垂直钢甲板。
西方认为,只要作战得法,战列舰只需要这12门305毫米主炮就可以消灭敌人。
尤其对于没有什么装甲的敌人军舰,305毫米主炮只需要一二发就可以给敌人重创。不像定远镇远305毫米主炮一样,明明击中日军军舰多枚炮弹,就是造不成严重损伤。
另外就是超强的装甲。它的装甲总重量就高达5000吨,比普通一艘轻型巡洋舰还要重。
装甲可以达到280毫米,而且是全舰的防御。
这种防御能力,200毫米以下口径火炮根本就无法击沉。
还有就是机动性。采用新式蒸汽轮机,最大时速为18节,当年定远号航速只有15节。
无畏级战列舰排水量可以达到2万吨,也是定远号的3倍。
可以这么说,如果黄海海战中的定远号或者镇远号有1艘是这种无畏级战列舰,那么胜利者会是北洋水师。
为什么说无畏级战列舰是划时代的意义?
无畏舰的创新有三个方面:
1.全重炮布局,摒弃了二级主炮。
2.集中火控,火控解算由火控室集中计算,统一控制各主炮塔的开火时机
3.蒸汽轮机的应用。
熟铁甲或钢面铁甲(康邦装甲),要想挡住35倍径12吋炮需要14吋,面对英国13.5吋炮需要17-18吋厚。这样的结果就导致不是什么船都能配的起重装甲的,近万吨的脆皮也有一大把,而且是跑的贼快。6吋的副炮压根压制不住。当年的战列舰主炮就4门,又没有良好的炮塔结构,几分钟一发是正常水平,所以为了对付那些吨位大,速度快的家伙,不得不在主炮和副炮之间插入一级二级主炮,8-10吋的口径,一分钟左右一发的射速,通常布置在四个角上,力求无死角。但是硬化装甲的出现,导致二级主炮没用了,8吋的硬化装甲扛12吋炮一点压力都没有,角度不好6 吋都不一定打的穿。当然,当年的穿甲弹不带被冒,炸药的敏感度也偏高。穿甲能力不强也是一个因素。而且随之炮塔结构的完善,大口径炮的射速也提高很快,干脆就取消了二级主炮,搞全重炮得了。而且提出全重炮战列舰也不是英国第一家,意大利和美国都有这样的方案。
全重炮布局出现之前,一艘战舰上乱七八糟的口径一堆,主炮,二级主炮,副炮也有两个口径,还有一堆75/6毫米的反雷击炮。还没有测距仪,大口径炮射速又慢,射程又近。基本就不存在集中火控的前提。但是装备了大量大口径重炮之后 ,射程增加,弹道又一致,而且发明了测距仪。即使类似伦坡指挥仪发明之前,集中指挥火炮使命中率大幅提高。
其实相对前无畏舰,蒸汽轮机的使用才是革命性的。蒸汽轮机相对于之前普遍使用的三胀蒸汽机,功率大,振动小,关键是重心低。功率大就不说了,振动小的好处就很明显了。三张机不是跑不快,但是不能长时间保持高速,实在是震的不行,船体受不了,火炮打不准,人也吃不消。有了汽轮机,战舰就能在脚长时间里保持高速,舰体的抖动对火炮的精度影响也下来了。当然,最主要的还是重心降低。要知道当初也不是没人想搞全重炮,也不是没人想搞全中轴线。无奈三胀机的重心高,体积大,要是在多装几门主炮,搞不好就翻了船了。就是因为有了重量轻,体积小的汽轮机,才使得在甲板上堆十几门大口径炮成为可能。当然,美国和德国的第一级无畏舰都是三胀机,结果,美国就造了一票铁乌龟,德国人在平甲板上铺了6座11吋的炮塔。和无畏压根不是一个档次。
所以,无畏舰的出现是一个划时代的产物。一条无畏舰打两三条前无畏跟玩一样。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