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术是一直都不行,还是到了现代才不行?

看各类关于古代武术的描述和传闻,古代武术很厉害的,为什么现在这么不堪?

大家好,我是晨曦小荷,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传统武术是一直都不行,还是到了现代才不行?武术就是武术,不要神化它。在古代也是讲究阵法和弓马娴熟,讲究兵种配合,比如戚继光的鸳鸯阵法。传统武术本来也不是拳脚功夫。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都是实在没办法了才赤手空拳。所以古代讲究排兵布阵,讲究弓马娴熟,那么现代也是要求职业军人要会各种武器和装备的操作。这跟古代一个道理。所以总结如下。

一、传统武术不仅仅是拳脚功夫。包括很多武器和装备的使用技巧。还有其他一些东西。所以武举人考试,基本不考拳脚功夫。

二、古代和现在最明显的不同就是冷热兵器的差距。这使得拳脚乃至器械变得不是至关重要。

三、武术不论传统武术还是现在技击都要用功去练。功是要日积月累。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就如同学生要每天学习和温习功课一个道理。饶口舌之能的,多半是没有功夫的。所以不存在传统武术古代行,现在就不行的道理。从来就没有武术流派,是后来渐渐发展来的。所以无论哪个流派都不错,关键练的人怎么样,人才是决定因素。

四、练武也要有好的资质,要身体好又要头脑好 ,这样才容易成为大家,另外还要遇到好的指导,自己也要努力去锻炼。除非是参加竞技体育,否则没必要去猛练武功,除非是 自己爱好。善假于物者才是王者。

五、从现如今的世界拳击等赛事看,职业赛事就没我们什么事,这不是耻辱。因为作为人种,有所长就有所短。不能总拿自己的短处跟别人的长处去比。历史上来看,我们农耕民族一般就不太善战。这是生产方式和文化方式决定的。没必要耿耿于怀。因为我们有我们的智慧和我们的文化技巧。

六、记得有一篇文章叫做《冯婉贞》。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武术就是武术,是以强身健体为目的;技击就是技击,是以技击为目的。只要有了人才,那么自然就昌盛。没有人才的流入,自然就不能提升。而靠金钱来推动终究是不能如愿,比如:足球。什么时候有人才进入了足球行业,那么这个行业就能兴盛。否则就难有起色。所以不论什么传统武术或者现在武术,比如散打,其实是最好的人才流入到散打里去 。如果这些人练武术,也一样厉害。可是武术没有出路。李连杰等等人的那个武术表演的时代渐渐变得模糊了。

从来都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金庸先生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我们的人民解放军、武警、警察等等战士强大了,我们的国防强大了,比我们拳头硬更有意义。练武的目的是强身健体,传播正能量,更有精力为个人、为家庭、为祖国做事业。再好的拳脚比不过一颗子弹,再犀利的拳脚挡不住一把菜刀。锻炼身体是目的。其他的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再想就想多了。

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点击红字"关注“我,谢谢!

传统武术是一直都不行,还是到了现代才不行?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很古代的就不提了。

明代时期,因倭寇肆虐,当时俞大遒和戚继光试图召集社会贤达,一同抵抗倭寇。

当时少林的名气很大,俞大遒曾经拜访。

少林寺也热情接待,让武僧表演了武术。

这个表演,让俞大遒失望了。因俞大遒自己就是有无数实战经验的武官,也是斗棍的高手。

他认为少林派的棍术确实好看,但实用性不强。如果用于上阵交锋,则用处不大。

为此,俞大遒还让自己的部下和少林武僧斗棍,结果基本都赢了。

俞大遒失望而走。

需要说明的是,当时少林寺没有故步自封,当时就有几个武僧愿意拜俞大遒为师学艺。

后来这几个武僧跟随俞大遒打仗,学会了一手好棍法,又回到少林寺。由此少林寺的棍法又有很大进步,不再是花辊。

这除了少林寺以外,戚继光他们也曾招募了一些江湖好手,也包括专业练武的武僧。

但戚继光对他们的评价也不高。尤其是几十名武僧!

这些人的练武多年,格斗能力确实比普通明军要强,但并不强多少。

要知道,明军士兵不过是练了几个月的普通农民而已,武僧则是练了多年。

这强的一点,其实意义不大。

尤其,武僧在和倭寇长刀的肉搏中,也不占上风,没有多久就死伤殆尽了。

尤其,俞大遒和戚继光都对民间武师深深失望,不再用这些人。

在训练士兵的时候,他们也强调不要连花架子,要练习实用格斗术。

其实,有个很简单的逻辑。

如果中国武术真的这么牛逼,怎么会被只有二三十万的八旗兵打垮。

八旗兵并不会什么中国武术,徒手格斗只会摔跤,拿武器就是射箭和马上挥刀刺枪而已,没什么神奇的。

传统武术是一直都不行,还是到了现代才不行?

传统武术从来就不能打,而是能杀。

中国传统武术源远流长,但由于常年的战争,个人技击技巧逐渐被压制,而军阵武术大行其道。

军阵武术在近代的典型就是二战时期日军的拼刺术,简单实用、一击必杀。因为招式简单,也易于大规模普及。

而这些特征,中国传统武术很早就已经具备。中国大多数古老的武术,如形意拳,半步崩拳为长枪兵的列阵刺杀术,一刺一顿、步伐跟上,或许第一刺不能毙命,但全阵列只要站稳,逐渐在盾后将敌活动空间压缩,最终结果一定是全歼。

再例如劈拳,为左手执藤牌右手执刀斧的基本杀法,藤牌撩开敌刺,随之跨越上前刀斧尽力一劈,毫无退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活着同归于尽。

这些都是典型的军阵武术,只不过训练中徒手操练而已。军阵之中,谁会赤手空拳上战场呢。

这个阶段的武术特征也与街头格斗术差异明显,例如我国传统军阵武术讲究站桩,要求步幅有标准,步伐要稳健;这都是适应于军阵需求的;单打独斗反而吃亏,不如西洋拳击术的移动步伐。

此前的中国历代拳术名家也多为将领,而非江湖人士。例如:赵匡胤创太祖长拳,岳飞在此基础上创立鹰爪功,朱元璋传承洪拳,俞大猷、戚继光也是武术中兴的一代宗师。

元清两代,因器械管理严格,拳发生了较大变化,以拳代械从训练科目变成了防身格斗的需求。同时,因帮派小规模械斗逐渐增多。单人格斗术与小规模械斗术逐渐发展成规模。

其实,小规模械斗术在明代时期,日本较为发达,这是因为日本有职业的小规模械斗人群——武士。倭寇入侵我东南沿海地区时,出现过几十个倭寇追着上千官兵打,一路如入无人之境的状况。如果不是戚继光通过巧妙的兵器与阵型进行了针对性克制,恐怕还要治理好多年。

单人格斗术的变化分支则较大,八卦掌等武术偏重快速移动,以自保为前提,伺机打击对手,有拳击术的特征,周恩来既是八卦掌传人。八极拳、布库则舍身相搏,更适合于卫士,说句题外话:光绪、溥仪、蒋、毛的贴身侍卫都是八极拳传人。

面对火器,无论军阵武术、械斗武术、个人格斗术,都已经失去很多价值。唯一有价值的只剩下擒拿术用于警察、一击必杀的军刺术用于侦察兵、八极等用于保镖职业。第三类则另辟蹊径,通过对身体某一部位强化训练或隐藏暗器,起到代替器械而随身杀人的作用,如一指禅、铁砂掌、铁莲脚等。

近年来习武回潮,其实是因为对社会治安、校园霸凌的担忧,以及对青少年缺乏体育运动硬件与软件条件的市场反弹——野球场暴力事件、熊孩子无法无天、基层教练缺乏,这三大软件硬伤才是中国国民体育的大敌。

至于传统武术能否发扬光大,肯定不会恢复到历史水平,毕竟在冷兵器时代那是职业杀人者的专享,一个名将一生都是少年习武直到死不辍,一生用坏的刀枪比今天的武术大师见过的还多,杀死的人比今天的大师弟子还多,经历过的生死搏斗比大师们对练还多。差距无异于二战狙击手与真人CS爱好者。即使同样的招数,用出来也效果截然不同。

所以,我国传统武术“长于器械,短于擂台;善用杀人,弱用打人;源于军阵,散于民间;兴于战争,衰于枪炮。”

历史必将掀过这一页,就如同枪支代替弓箭。联系武术在今天更多是磨练意志、调理身体、体会身体自我交流的微妙,顺带防身。

而防身也需注意,街头械斗与军阵、格斗都不同,其特点为环境复杂多变、缺乏保护措施、招数没有规律,就算泰森,也不敢说面对一群手持长柄螺丝刀、斜口钢管的混混能必胜,人体非常脆弱,尤其面对刺穿伤,制造刺穿伤不需要对方有太高格斗技巧,只需要自己的一个疏忽——就像郭靖六岁杀铜尸。

所以,武术练的能不能打,我的回答是肯定比不练强,但绝对不会很能打,可能还不如街头混混的实战经验管用。武术热回潮背后是体育教育环境的缺失与国民安全感的降低。最后,不管你练了多少年,拿过多少冠军,街头上遇事能跑就跑。

传统武术是一直都不行,还是到了现代才不行?

为往圣继绝学,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土鳖君永远在路上。如蒙所爱请关注“阵阵有辞”。小生这厢有礼了。

谢谢邀请,武术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瑰宝,在上下5000年的文明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拜金大侠、徐大侠、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等等武侠巨匠所赐,很多人眼中,中国武者大都飞檐走壁、易筋洗髓,各个身怀绝技。两人比武更是上蹿下跳,拳来腿往好不热闹。其实现实中并不是这样,我们往往会看到xx武术高手几招就会被ko。那么武术真的就是花拳绣腿,不能用于实战吗?当然不是。

其实武术有两种:

一种名为国术。是一种只杀人,不表演的技巧,其实这种国术打起来更像拳击。说白了国术就是用来杀人的。据考证国术起源于远古,人们在追逐猎物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运用工具进行劈、刺、砍的技能。到了氏族公社时期,在部落战争中,胜利失败的经验被总结下来。成功的一击、一戈、一枪、一拳都作为搏击的经验被记录、保留下来。然后被模仿、传授、习练,这种杀人的国术逐渐形成,并流传下来,并与阴阳、五行、经络、气运等传统文化、哲学义理不断融合,成为一套完整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这种国术更像拳击,毫无美感可言,没有套路,只有速度与力度的展现,两者交手必有一死。习练国术也是一项非常艰辛的过程,非心有大德并意志坚韧如铁者不能习练。

土鳖君曾经看过几本关于国术的书籍,印象最深的应该是形意拳前辈李仲轩所著的《逝去的武林》。李仲轩老先生是传统武术之乡河北人士,师从于形意拳一代宗师赛白猿唐维禄、铁脚佛尚云翔和以武入道者薛颠,被誉为“中华武学最后一个高峰期的最后一位见证者”。该书中详细的记录了李老先生练习形意拳的过程。

下面土鳖君就班门弄斧的简述一下一位武者从开蒙到出徒的过程,窥探一下习杀人之术的习练路数。

国术授业,如同国医诊治,要先望人、望神,揣摩拜师之人的气场,算过八字命格。依不同的人,来教不同的路子。有的人适合连套路,就先抻筋拔骨,等十八岁成人之后才可以站桩。而有的人则适合横练,先习练外家拳法,举石锁,炼筋骨皮。更有的人不能动,适合道家打坐、呼吸吐纳,行大小周天,龙虎调和的功夫(气功)。一个人适合练什么其实先天已经注定了,如果不因天之序强行练习,轻则遇到瓶颈突破不了,重则留下隐患横死街头或走火入魔。

观人之后,因材施教,首先练的是基本功,就是活腰眼、筑下盘之类。习练方法不一,有的拳种以蹲马步练就腰马合一为术,有的以撑着站、蹲着跑、跪着睡、跪着睡的行功为术,还有的以站松静桩、浑圆桩、三体式为术。总之这是一个相当枯燥的过程。徒弟拜师门之后,师傅一般会先让徒弟站很长一段时间的桩,一是稳心神、二是筑基础。站桩也好,马步也好,行拳也好,其目的是整合身体的肌肉群,让发出的劲齐整。形意拳脱胎于枪法,追求的是枪劲,打出去的劲就像红缨枪一样,有一股沉、坠、癫、抖、韧、弹的劲。而太极追求的是锤劲。八卦掌追求的是刀锉劲。

基础打牢之后就开始行拳,形意拳要先练代表金木水火土的劈、横、钻、炮、崩五行拳,走趟泥步(像是穿着旱冰鞋走路的样子,但发力点在腰胯),然后是十二形拳,这种练习是相伴终生的,据史料记载以半步崩拳打遍天下无敌手的一代形意宗师郭云深老前辈昼夜练习,数十年不辍,用趟泥步加崩拳,一路从北京通州走到天津。这个过程是让站桩激活肌肉产生的劲往里走,如果走到韧带、筋的位置就会产生明劲,这时劲力会增大数倍,所发之劲会更加沉重、刚猛。愈加练习,可以通过韧带、筋腱控制肌肉来发力,由内驱外就练成了暗劲,这时所发之劲如绵里藏针。形意拳的最高境界就是化劲,这个比较玄乎,就是用意识发劲,这是所发之劲就像打雷一样刚猛而无处不至、连绵不绝。练到此重境界的武者肚腹之中会产生一种类似猫科动物一样的打雷似的无意识鸣音(家里养猫的同学可以听一下),也就是形意拳大成者追求的虎豹雷音。

郭云深前辈总结这一系列过程为,精化气、气化神、神还虚的练习过程,是一个易骨、易筋、易髓的修炼过程。习武之艰辛,之厚重,可见一斑。 无论内家的形意、太极、八卦掌也好,还是外家的八极、少林、铁砂掌、戳脚也好,练得就是一身的阳刚正气。真正的国术大成者,一念起则阳刚暴烈,可以惊魂,也可以震鬼,更有高能者可以通神。

随着科技的发展,冷兵器时代的结束,再快的拳脚也不如一通扫射。杀人之国术在枪炮之下毫无用武之地。。习武过程之艰辛,所好人力、物力之巨,一般人也承受不起。又因为法律逐渐健全,就算比武立下生死文书也没有什么鸟用,出手伤人必会付出代价。

因为习练艰辛、明师难寻、无用武之地、杀人偿命这几点原因让国术从民国后期国术逐渐式微,至今国术大成者已经寥寥无几,灿若星辰了。

第二种就是武术,也就是现在大家喜闻乐见的表演套路,其实一种舞术。这种武术据说起源于殷商,是军中健儿锻炼身体用的广播体操。这种体操一直流传到唐朝被搬上了舞台,成为了大唐子民喜闻乐见的秦王破阵舞和公孙大娘剑舞。有道是:耀如羿射九日落,娇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霹雳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其实各个拳种为了生存和发展皆设计了不同的套路,将自身拳种融合入飘逸的动作中,以吸引人习练。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太极拳,套路打起来花样繁多,甚是好看,而且能强身健体,不费巨资,不伤人性命。所以舞术逐渐成为武术的主流,成为清晨公园里最靓丽的风景。

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读一下《逝去的武林》、《高术莫用》、《高术通神》这几本书,可以简明的了解一下国术和武林。 以上为土鳖君浅薄之答,希望能够帮到您,如果喜欢极简国学,请关注“阵阵有辞”。谢谢!!!

传统武术是一直都不行,还是到了现代才不行?

我觉得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有机会练习武术用来健身和防身,都是必要的。一概的说武术不行,我觉得这个说法不对。

我认识一个朋友,经常练习搏击、太极、散打之类,遇到一些泼皮无赖或者有人想较劲儿的话,三下五除二就能把对方撂倒,还是很解气的。因为你遇到的人,如果不是专门为行凶的话,一般是不会带着凶器的,大多是动动手而已。这个时候,如果你会点武功,身手矫健的话,那么绝对不会吃亏。

当然在冷兵器时代,会些武术、武功是极为必要的,在打起仗来会武功那就能保命。在进入枪炮时代后,武术似乎失去了作用,因为人的拳头和刀子永远快不过子弹。但是在和平年代,不可能每一个人都持枪配弹,所以说学点武术还是有必要的,有条件还是可以练一练的。

我的这位朋友,他媳妇儿就是因为看重他能练些武功才嫁给他的,事实证明,这个女生的眼光是正确的。有几次,这个女生遇到歹徒调戏,都是她的老公奋不顾身保护了她,有一次看电影直接把一个不讲道理的人从二楼扔到了一楼。当然,虽然最后赔了些医药费,但是确实长了威风。

传统武术是一直都不行,还是到了现代才不行?

传统武术从来没有不行过,现在也一样。所谓不行,是有的人不行,而并非传统武术不行。光说不练假把式,武术就得练,刻苦努力练,还得名师指路。一般传统武术是家传不外传,所以我们很难看到真正的传统武术。一如中医也是祖传。谁跟陈小旺交过手?记得有一位名家接受采访时说,他在韩国传授功夫,一跆拳道黑带九段高手要求与其比武,他一再谦让,被逼无奈,只好应战,一拳用了六七成功力把挑战者打出六七米开外。真的武术家一般不会张扬,这也是武德!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