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俊义武艺超群,名声也很大,且就在大名府居住,为什么梁中书不保举他做官呢?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为什么要做官?
卢俊义根本没有必要做官。
卢俊义在本地是有名的大户,已经传了好几代。他的家财万贯,是北京大名府一等大富翁。
大家注意,卢俊义手下的管家就有几十人,说明他有大量的财产需要人去打理。
后来李固找到蔡庆,出价500两黄金要求害死卢俊义。
蔡庆还说,卢俊义这么有名的财主,500两黄金根本不多。
要知道,当年高俅陷害林冲,只让陆谦去给了两个差役10两黄金而已。
而卢俊义这条性命值500两黄金,可以他多么有钱。
而梁山更夸张,直接派柴进拿出1000两黄金就卢俊义的性命。
一种说法,北宋1两黄金=3000元人民币。
那么害死林冲只要3万人民币,害死卢俊义就要150万现金。
要知道,这150万还是仅仅给蔡庆他们监狱系统的钱。李固还要打点包括梁中书在内的各色人等,估计支出最少几百万元。
由此可见,卢俊义家庭有多富。
而且,卢俊义在当地也是颇有实力的。
卢俊义自己说,他家在大名府已经三代,哪个不知道他。
可见,卢俊义在当地官府和民间都有一定势力,不然早就被贪官挤兑垮了。
只是,李固和卢俊义老婆已经计划多年,突然借助卢俊义被梁山捉住来陷害,他才招架不了。
如果没有梁山捉住卢俊义这回事,李固计划再完美也不能怎么样。
卢俊义在大名府有钱有势,为什么要去当官?
当年当官可不容易,要周旋在各股力量之间,稍有不慎就会被政敌掀翻。而且,当官还需要同流合污,正派人是不屑去做的。
况且,当官的目的不过是敛财,而卢俊义如此富裕,哪里还需要敛财,没有必要冒着生命危险和坏名声的可能,去当官。
宋江被追捕的时候,书中介绍宋江家里已经提前和宋江脱离关系,还在家里为宋江挖了躲避灾难的地窖。
可见,宋江作为一个小吏已经有这么大的危险,何谈正儿八经做大官。
卢俊义可没这么傻。
卢俊义武艺超群,名声也很大,且就在大名府居住,为什么梁中书不保举他做官呢?
【卢俊义真实性考略,朝廷赐死宋江,卢俊义复反中箭而死。】
作者:冷清先生,个人史学研究成果,严禁抄袭剽窃违者必究。
卢俊义名“进”字“俊义”,出生于公元1084年,河北大名府人士。《水浒传》第60回,吴用化装算命先生到大名府搬请卢俊义,卢俊义给出的生辰八字:“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丁卯时。”这一年是1119年,推算甲子年是1084年,当时卢俊义应该是35岁,施耐庵误算为32岁。清末话本《说岳全传》:“那周侗是那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的师父,又传过河北大名府卢俊义的武艺,本事高强。”
周侗是卢俊义的师傅,这又从何说起呢?原来,宗泽元帅于元佑六年(1091年)到开封参加会试、殿试,高搒得中赐“同进士出身”,元佑八年(1093年),宗泽被派往大名府馆陶县任县尉兼摄县令职事。宗泽在大名府任职5年多时间,这一时期周侗是禁军中的提辖(营级),驻扎在大名府一带,卢俊义家就在大名府,卢家是当地富户士绅。由于工作的关系,宗泽认识了周侗和卢俊义的父亲。周侗在河北驻军时,卢俊义也就10岁左右,跟着周侗学习武艺。
1098年以后,宗泽调任到山东去做官,周侗性格耿直升职不畅,40多岁了就退役了。宗泽通过京城的关系,推荐周侗到东京汴梁“御拳馆”任职教师,“御拳馆”是官办的武举高考补习班。据《宋史》记载,东京汴梁有好几所这样的学校,专门召集武举举子进修,官僚子弟、军队子弟优先入选深造,参加武举京城考试。宋代武举县试、省试(乡试)每三年一次,取得武举人资格的人,可以参军做低级军官,也可以继续深造参加京试(会试),京试、殿试却是不定期的。
周侗退役之后,宗泽介绍到御拳馆当教师,是天字号的拳师,林冲、卢俊义就到御拳馆深造,周侗当然是他们的师傅。北宋在1103年和1106年举行了两次武举京试、殿试,每届录取了100名武进士,林冲、卢俊义都被录取了。个人倾向于1106年的武举京试,林冲23岁、卢俊义22岁,林冲到了太尉府任职禁军教头,后来升职成副师级的“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卢俊义到了兵部任职,后来升职成“兵部员外郎”,感觉卢俊义的成绩比林冲好点。
《水浒传》称卢俊义为“卢员外”、“河北三绝”、“枪棒天下无双”。卢员外的意思是卢俊义曾经是兵部员外郎,和宋元以后称有钱人为员外不是一个概念。宋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度,兵部是六部中的一个重要部委,兵部的部长叫尚书,副部长叫侍郎。兵部下设四个司,司的主管叫做御史又称郎中令,几个副主管的正式官名就叫“员外郎”。卢俊义是从五品的兵部员外郎,是正儿八经的“京官”,如果按军职划分的话,至少是正师级或者副军级。
卢俊义受周侗的影响,是积极主张抗辽抗西夏的,是北宋朝廷中的主战派,因为和枢密院的童贯等人意见不和,政治上受到童贯之流的排挤,后来就辞官回家经营家族企业去了。卢俊义被称为“河北三绝”,那也不是浪得虚名。一绝:卢俊义身高两米,身材魁梧皮肤白净,相貌英俊,绰号为“玉麒麟”;二绝:卢俊义经营家族企业,家财百万贯(折合百万两银子),搁在今天身价几十个亿,是河北的首富;卢俊义武举进士出身,枪棒天下无双无人可比。
北宋的大名府归河北东路(河北省)管辖,相当于副省级的计划单列市,管辖着馆陶县、大名县等几个县。梁中书是太师蔡京的女婿,依靠蔡京的裙带关系出任河北大名府知府,梁中书应该是正四品的地方官员。大名府是指挥不动驻扎在河北的禁军的,大名府只能管辖厢军、团练。厢军就是地方部队,相当于今天的武警,团练就是预备役民兵。梁中书作为地方官员,他能给卢俊义什么官职呢?最多给个兵马总管或者团练使,卢俊义以前是兵部员外郎,正儿八经的中央高级官员都辞职不干了。
卢俊义和梁中书根本不是一路人,卢俊义也看不起梁中书,所以就把梁中书给得罪了,梁中书变着法子整治卢俊义。《水浒传》的说法,卢俊义由于不近女色,老婆贾氏和管家李固勾搭成奸,为了霸占卢俊义的家产,向梁中书告发卢俊义谋反,被梁中书捉拿下载大牢里,后为宋江梁山军所营救。《大宋宣和逸事》称卢俊义因为丢失了所押送的生辰纲,最后上太行山造反了,这明显的是把卢俊义和杨志混淆了。河北大名县东刘庄,卢家人得人说法是:卢俊义率众抗税抗捐,被当时的大名府捉拿下狱,后来被宋江梁山军救出。
今天的河北省大名县东刘庄,东刘庄里有很多卢姓人士,他们自称是卢俊义的后人。据卢姓人讲:卢俊义世代居住在这里,卢俊义也不是富户有钱人,这和《水浒传》有出入,北宋末年的苛捐杂税特别多,卢俊义带领乡亲们抗捐抗税,被大名府抓起来投入大牢,后来,宋江率领梁山军把卢俊义救走了,卢俊义救成为了梁山的第二号人物。宋江梁山军诏安剿灭方腊以后,卢俊义也被封做高官。《水浒传》称:卢俊义为武功大夫、庐州(淮南西路)安抚使、兼任兵马副总管。
宋江等三十六人山东起义后,曾一度在大名府境内活动。《宋会要辑稿》:宣和三年十二月十九日,宋徽宗御笔诏书,河北群贼自呼“呼保义”等昨于大名府界往来作过,良民为之惊扰,久之未获。为剿灭“河北群贼”,宣和四年正月十一日,宋徽宗下诏令大名府路安抚使邓洵仁择精兵强将,河北漕臣吕颐浩、黄叔敖备齐随军粮草,提点刑狱高公纯不限远近跟踪捉杀“呼保义”,廉访使者钱怿监督,限月内剿除。[(清)徐松,《宋会要辑稿》第177册,兵十二,中华书局1957年影印本,第6964,6965页。]“呼保义”即宋江。
宋江梁山军是1121年二月诏安的,李若水《捕盗偶成》“大书黄纸飞敕来,三十六人同拜爵。”南宋徐梦莘的《三朝北盟会编》引《中兴姓氏奸邪录》载:“宣和二年,方腊反睦州,陷温、台、婺、处、杭、秀等州,东南震动。以(为江童)贯浙宣抚使,领刘延庆、刘光世、辛兴宗、宋江等军二十余万往讨之。”
宋李埴的《皇宋十朝纲要》载:“宣和三年二月庚辰,宋江犯淮阳军,又犯京东、河北路,入楚州界。知州张叔夜招抚之,江出降……六月己亥,姚平仲破贼金像等三十余洞。辛丑,辛兴宗与宋江破贼上苑洞,姚平仲破贼石峡口。贼将吕师囊弃石城遁走,擒其伪太宰吕助等。”
梁山军于同年6月生擒方腊,8月方腊在东京被市斩,随后数万梁山军被整编、瓦解、解散,梁山军保留的将领和兵马,被分散到各地驻扎,被裁撤、消减的梁山军兵马,被朝廷遣散各回各家。当朝廷做完这些事情以后,就开始寻找借口除灭宋江等人。10月,北宋朝廷卸磨杀驴,命令折可存等人捕杀宋江,见《折可存墓志铭》:“班师过国门,奉御笔捕草寇宋江,不逾月,继获,迁武功大夫。”北宋杀害了宋江,宋江到底是毒死的、还是被杀死的,就没法考证了。
《大宋宣和遗事》记载卢俊义生辰纲被窃后起义,龚开赞卢俊义“白玉麒麟,见之可爱,风尘大行,皮毛终坏。”“皮毛终坏”说明卢俊义或被陷害或死于战斗之中。《水浒传》称朝廷以毒酒赐死宋江后,将卢俊义召回东京,在饭菜里下毒药,卢俊义乘船毒药发作跌入水中而死。冷清研究,宋江死了以后,卢俊义也感觉自己的处境很糟糕,他以自己手下的数千原梁山军兵马为依托,在泾县再度起义,驻扎在旌德的官军在鲍琢的率领下进剿,在战斗中卢俊义被箭射中而死。《泾县志》记载:“宣和中(1119—1125)卢进率义众据泾县,旌德鲍琢领官兵进讨。激战中,卢进中箭身亡。”
卢俊义武艺超群,名声也很大,且就在大名府居住,为什么梁中书不保举他做官呢?
多谢邀请!卢俊义在大名府居住,武艺超群,名声在外,而且是大名府首富,家称人值,而梁中书是大名府最大的父母官,应该对卢俊义有所有所耳闻!
梁中书是蔡京的乘龙快婿,官场上朝里有人自然官运亨通,平步青云,大名府是富足之地,梁中书自然赚得盆满钵满,而做为大名府的知名人士,首富的卢俊义,梁中书自然会有交集有来往,但是卢俊义武艺高强,一生醉心于武术,经常访师寻友,带着燕青行走江湖,对于官场上的事情并不在意,有需要让大管家李固全权代理打点,因此梁中书也知道卢俊义的为人,无意官场发展!
所以就没有必要去推荐保举卢俊义当官从政!
卢俊义武艺超群,名声也很大,且就在大名府居住,为什么梁中书不保举他做官呢?
卢俊义能耐大是公认的,他不仅武艺高强,还有很好的领导能力,梁山数次分兵,都是由他和宋江分别领军,虽然他的战绩不如宋江,但也很说得过了,要知道,比之宋江,他的根基、德望都逊得多,战绩不显,很有可能是分在他手下的诸好汉出工不出力造成的。
那么,问题来了,卢俊义要武艺有武艺,要才略有才略,为什么梁中书不用他?我认为,原因有两方面。
第一方面,卢俊义有钱,家境富足,是个土财主,与同处河北的柴大官人一样,两个都是衣食无忧的人,但卢俊义与柴进不同的是,柴进做事高调,仗着背景,专做招降纳叛、藏垢纳污之事,而卢俊义则是低调做人,奉公守法,生怕不小心被警察叔叔抓了去。他这么小心是有道理的,和气生财嘛,只有穷光蛋才不怕折腾呢。
做为土财主,卢俊义的生活质量自然不错,吃吃酒,练练拳,日子很充实,与杨志索超之流高下立分,想那杨志,身为提辖,失花石纲于太湖,为谋前程跑到东京打关节,妄图再搞个一官半职,殊料行事不顺,官没搞到,倒赔了个底掉,只能卖祖传宝刀救急,这么个走投无路的官迷、后来变成配军的囚徒,骤遇梁中书这爱才的“恩相",怎不沥胆相报?再如索超那厮,心高气傲,急如风火,容不得别人比他能耐,也必然会成为梁中书彀中之物的。而卢俊义有吃有喝,他才不上这个当呢。
如此看来,卢俊义似乎是个胸无大志的人,这显然不对,你看他被狗头军师吴先生用一首歪诗忽悠了之后,扯了旗子,只身跑到梁山抓反叛,就可知他还是有一腔热血的。
卢俊义真正不想被梁中书招用的另一个原因很可能是,他不齿梁中书的为人,梁中书,倚仗岳父大奸贼蔡京的荫凉,北据大名,搜刮民脂民膏,年年一笔生辰纲就令人咋舌了,而无疑,这只是他搜刮的一部分而已。
卢俊义武艺超群,名声也很大,且就在大名府居住,为什么梁中书不保举他做官呢?
水浒传一百单八将大部分都不是被逼上梁山的,有一部分是被骗上梁山的,像霹雳火秦明,美髯公朱仝,金枪手徐宁等等,当然也包括河北玉麒麟卢俊义。
卢俊义是个大财主,人家生下来就是一个富二代,有大把的金钱,武功还特别高强,但是他不像柴进,做人那么高调,他熟知官场规则,枪打出头鸟,再说他自己也非常的看不惯,官场上的各种黑暗,宁愿做个逍遥的财主,也不想和他们掺和,没事的时候跟朋友练练拳脚,喝喝小酒,这小日子也是过的非常滋润的,卢俊义也不像宋江那么假仁假义,心狠手辣,虽然他很富有,但是人家很讲义气,再说人家生在富豪之家,肯定有一定的人脉关系,所以宋江就千方百计的想去拉拢他,人家不同意,最后耍了阴招,让智多星吴用设计骗上了了梁山。
梁中书不敢用卢俊义估计是忌惮他的势力和野心,当官的都希望自己的手下听话,有能力,没什么野心。而杨志则是走投无路投奔的他,所以能忠心与他,替他办事,可卢俊义不同,他有钱有势,跟自己没有太多的利益关系,即使保举他,也不为自己所用,再说卢俊义是个有梦想的人,有野心的人,这正是当官所忌讳的,所以梁中书宁肯用犯过罪的杨志,再说梁山的宋江也在盯着卢俊义,所以更不会去保举他了。
卢俊义武艺超群,名声也很大,且就在大名府居住,为什么梁中书不保举他做官呢?
卢俊义乃北京大名府的富户,不仅有钱而且还练就了一身好武功,枪,棒,拳脚功夫那是样样精通。而且卢俊义还号称“河北三绝”。
当时三十多岁的卢俊义,用现在话说那就是高富帅大富豪一个。卢俊义那会那是要钱有钱,要事业有事业,身边还有一个貌美如花的妻子。所以说这样一个要啥有啥的主,他是不需要在去当什么官,听别人的摆布。俗话说无官一身轻。像卢俊义这样的大佬,逍遥自在惯了,舒舒服服的过好日子得了,谁还想操那份心去,对吧!
所以就算梁中书保举卢俊义去做官,就凭卢俊义的性格,卢俊义也不可能答应。
就拿卢俊义上梁山之后活捉史文恭为例,他要是喜欢做官,就不会那么容易屈服在宋江之下。所以说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当官,有些人挤破脑袋也要去当官,有些人你就算给他一个官他也不稀罕。恰恰卢俊义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第一,人家根本不稀罕什么官职。压根就不想当官。
第二,卢俊义家大业大,而且各方面都是比较优越的,说实话就是人家条件好,所以不当官一样享受生活。
第三,卢俊义性格稳重,从来不张扬,而且很低调。心也没有那么大,所以他向往的生活是知足常乐就好。
所以像卢俊义这样的人,大名府的梁中书根本不会去挖掘,挖了也没用。人家卢员外就不喜欢当官,哥就这么任性,你有什么办法。我想,这也是梁中书不保举卢俊义的原因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