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龙记》中明教已推翻元朝为己任,为何会被六大派称为魔教?

【坚持原创,杜绝抄袭】 欢迎关注羽菱君扯金庸武侠前后传系列第七十九期:“倚天屠龙记篇”《魔教称号之谜》。

明教被之为魔教,实际上历来已久,到六大门派结盟,只不过是为了各自利益,将明教统称“魔教”,然后打着“斩妖除魔”的旗号用以来掩饰自己的作恶而已。

因此解答这个问题,可以分成两个方面来解析,第一个方面是明教被称为“魔教”的由来;第二个方面是明教为何会与六大派结仇。

一.明教被称为“魔教”的由来

明教也称“摩尼教”,自唐中叶由波斯传入之后,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融入中土众教,薪火相传,各行各业各门各道皆有明教中人,他们遵从教义,特别是对社会最下层的贫苦民众尤为关照,以解救贫苦重见光明为己任,因而多得罪权贵,再加上历来行事偏激,多被误解。

明教被称为“魔教”,刚开始是从被称为“邪教”而来,而明教被冠称为“邪教”的定义,最开始是从朝廷而来。

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灭佛时,不单是佛教,明教也遭严重打击,转而成为秘密宗教。明教不拜太上道君,不拜至圣先师,也不拜如来佛祖,拜的是明教创教者摩尼。这与中华所奉的“儒释道”三教大相径庭,当权者为了稳固教化,统一思想,不免就会将明教称为“邪教”。又因创教者摩尼的“摩”字与“魔”字相通,因此朝廷鼓吹明教拜的外国老魔,也将明教称之为“邪魔外道”之教。经朝廷鼓吹,上自庙堂,下到黔首,皆将明教以“魔教”冠称。

而北宋末年,徽宗皇帝对明教“邪魔外道”的再次定义,就让明教的“邪教”之名,更加深化。

1120年,教主方腊以明教“二宗”“三际”之说,组织教众,在睦州帮源发动起义。周边各地纷起响应,人数扩大到几十万,连续攻下杭州、歙州等六州五十二县,东南震动。徽宗皇帝接到此讯,龙庭大怒。徽宗皇帝自称为“教主道君皇帝”,为道教教主,岂容异教在自己的地盘上拉抢教徒,蛊惑人心,更何况还结众造反,其心可诛。因此再次明确明教为“邪魔歪道”的定义。徽宗皇帝为了一举铲除明教,兵分两路,命童贯为宣抚使率军十五万前往东南镇压起义军,又派黄裳领兵远赴西域昆仑山进攻光明顶明教总坛,企图将明教连根拔起,让其教亡宗灭。结果明教确实惨遭重创进入中衰时期长达一个半世纪,“魔教”之名更为坐实。

有一年他治下忽然出现了一个稀奇古怪的教门,叫做什么‘摩尼教’,又叫‘明教’,据说是西域的波斯胡人传来的。他们一不拜太上老君,二不拜至圣先师,三不拜如来佛祖,却拜外国的老魔,可是又不吃肉,只是吃菜。徽宗皇帝只信道教,他知道之后,便下了一道圣旨,要黄裳派兵去剿灭这些邪魔外道。新修版《射雕英雄传•第十六回》二.六派与明教的结仇

明教与六大派的结仇,最开始源自于昆仑派。最终经为了铲除明教报复夺妻之恨的成昆串联,昆仑、峨嵋、少林、武当另加崆峒和华山六派组成的“抗魔联盟”成立,演出了一场围攻光明顶大戏。

昆仑派:昆仑派与明教同处昆仑山脉,阳顶天接任教主之后,随着他的内修外攘,明教蒸蒸日上,开始全面复兴。眼看明教势力坐大,害怕地位受到威胁的昆仑派与明教不断产生摩擦,掌门灵宝道长为了确保自己在西域武林的名望挑战阳顶天,败在阳顶天手下之后,因他气量狭小,气愤而死。他的两个弟子游龙子和白鹿子跟他师傅一个模样,为了报仇,却先后死在杨逍手上。接连三任掌门死在明教之手,昆仑派有感势单力薄,转而加大与中原武林的联系,挑搬弄明教是非。在昆仑派的挑拨之下,再加上明教教徒在中原历来诡秘行事,以匡扶武林,维护秩序为己任的峨嵋派与少林先后与明教成功结怨。

峨嵋派:峨嵋派的孤鸿子(灭绝师太的师兄)为了替昆仑派出头,指名约战杨逍,但倚天剑还没出鞘,就被杨逍用计击败,倚天剑也被杨逍所夺,杨逍更是留下了一句“倚天剑好大的名气!可在我眼中,却不过是一堆破铜烂铁!”然后弃剑而去,孤鸿子受到如此大的侮辱,跟昆仑派三任掌门一样,也被气病而死。和孤鸿子有婚约在身的灭绝师太就这样成功与明教结仇,后来她最看重的弟子纪晓芙竟爱上了她的大仇人杨逍,就让她对明教的仇恨更加升级,誓要灭绝明教。

少林:孤鸿子死后,泰山北斗之一是少林派出渡厄、渡难、渡劫三渡组合匡扶正义,三渡组合上光明顶,得到直接对阵阳顶天的机会,估阳顶天有感少林威名不敢托大,亲自迎战,最终击败了三渡,其中渡厄还被阳顶天打瞎了一眼。三渡逃回少林后,坐枯禅三十年,练成“金刚伏魔圈”,意欲报仇。后来,圆真(成昆)为了唆使少林带头成立“抗魔联盟”(反明教联盟),诈骗空见神僧化解他跟谢逊的恩怨,致使空见为了感化谢逊,死在他的“七伤拳”之下,不明所以的少林将谢逊罪过一并算到明教头上,两派仇恨升级,少林开始牵头建立“抗魔联盟”。

崆峒和华山:崆峒派、华山派与明教的结仇很简单,崆峒派的《七伤拳谱》古抄本被谢逊所夺,将罪责归于明教。华山派的掌门鲜于通始乱终弃,为了掌门之位,抛弃了蝶谷医仙胡青牛的妹妹胡青羊,胡青羊羞愤自尽,造成一尸两命的惨事。鲜于通害怕胡青牛和明教的报复,害死自己师兄白垣嫁祸明教,华山派参加围剿明教多半就是因为这笔“血债”。

武当:武当在这六派中与明教的瓜葛其实有别于其他五派,虽然俞岱岩和张翠山先后卷入“屠龙刀风波”,导致一残一死,但张三丰知道这实际上不是明教之过,求同存异,容纳百川的张三丰一直希望能与明教和衷共济,消除隔阂。不过,作为武林泰山北斗,在武林各大派皆言受明教所害的情况下,光明顶之行纯属为了维护正义,在光明顶,武当五侠的作为是有异于其他五派的。

就这样,六大派为了师出有名,以明教历来的“魔教”之称,竖起“斩妖除魔”的大旗,把自己标榜为正道的化身,誓将“魔教”连根拔起。明教的“魔教”之名,在武林中再次得到确立。

为了各自利益,罔顾明教抗元事实,这在当时的武林中其实并不少见,像曾经的第一大帮丐帮,为了保住江湖地位,就无视救国大业,表示决不能让明教成事,还暗中捣乱,甚至意图胁迫明教中的义军将领,就更不要谈与明教有深仇大恨的那些门派了。

欢迎关注羽菱君扯金庸武侠前后传系列

前期回顾: 第七十八期《石教主的明教往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是羽菱君,专注于“天龙时代”前、“射雕时代”前、“倚天时代”前,金庸武侠“三前”空位期前传的解读,欢迎关注,一起交流!

《倚天屠龙记》中明教已推翻元朝为己任,为何会被六大派称为魔教?

可以说阳顶天是明教的中兴之主,他的能力毋庸置疑,让一直处于地下活动的明教从此在武林之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而在让明教崛起的过程中,他不得已得罪了武林正派的一些人,如失手杀了韩千叶之父,如伤了少林三渡,如娶了“混元霹雳手”成昆的师妹,等等!

明教的强势崛起就直接让江湖格局发生了变化,老牌门派以名门正派自居,不断发展自己的势力,而明教的崛起势必就动了他们的奶酪,毕竟明教不像峨眉武当崆峒这样,他们只是立个山头就可以,不用再去抢占别人的地盘,但是明教不一样,哪儿都可以是他的地盘,谁都是他可以发展的对象。

如果各门各派一部分弟子都加入明教,是不是相当于被挖了墙角呢!这也是各门各派都不愿意接受的结果。

所以,明教的在阳顶天带领下不断的壮大也是对各门各派的一种威胁,他们就异常排斥明教的壮大,也惧怕明教的壮大。

明教本身是摩尼教,参与一些组织活动,因为明教会动员各方势力,这就让朝廷深为忌惮。当初宋徽宗时期,朝廷派黄裳去剿灭明教也是出于这个原因,而后方腊作为明教教主更是带领教众公然反抗朝廷,后来被打压,这也导致明教不敢公然露面。

既然是教,那么自然有他的教义,还有特有的行为规矩,往往这种教义不被外人所知,就被外人不理解,认为是蛊惑人心,而里面的规矩又被一般人所不认同,认为是邪魔歪道,其实这更多的是一般人没有对其了解而已。

当很多人对一个不了解的事情进行讨论的时候。往往就形成一种偏见,认为那就是不好的,认为这就是害人的。

明教的教义不被很多人所知,也有独特的行为习惯,这与正常人有极大的差异,造成了江湖各门各派对其的偏见,故而认为摩尼教就是魔教,其实此“摩”非彼“魔”。

像明教穿白衣,不食荤腥等等习惯,也造就了世人对其的偏见。

阳顶天带领明教强大,其实也成功与各门各派结仇,而在阳顶天死后,这种仇恨不断没有化解,反而引起更大的仇恨。

成昆给阳顶天一顶结结实实的绿帽子,让阳顶天走火入魔而死,阳夫人愧对阳顶天就自尽身亡,而成昆因为师妹的缘故就对明教恨得咬牙切齿,开始疯狂报复。

成昆杀害身居明教高层的弟子金毛狮王谢逊一家,导致谢逊彻底疯狂,为了逼迫成昆露面,他在江湖疯狂杀戮,甚至最终打死少林空见神僧,这就把江湖各门各派得罪干净。

光明左使杨逍与峨眉孤鸿子比武,活活气死孤鸿子,让灭绝师太恨得咬牙切齿,而后杨逍又霸占了灭绝的得意弟子纪晓芙,还生了一个女儿,这让灭绝对明教恨永世也难以磨灭。

而青翼蝠王韦一笑因为练功走火入魔必须要吸人血才能维持生命,这也导致外人认定他为一个吸血的怪物,同时也认定明教都是一群妖魔鬼怪。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虽说明教一直抗元先锋,但是各门各派只会认定他们是邪魔歪道,所以,明教被贴上这个标签,是各门各派的仇人,也成了名门正派讨伐的对象。

*忠肝义胆岳老三聊武侠第128期*

坚持原创,我是忠肝义胆岳老三,欢迎关注!

《倚天屠龙记》中明教已推翻元朝为己任,为何会被六大派称为魔教?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是因为,魔教和正教还是有区别的。

6大门派来说,虽然有华山派鲜于通这种败类,但大部分教徒都是侠客,做的是光明正大的事情。

以行事最激进的灭绝师太为例,她毕生两大心愿之一,仍然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纠结千万苦难同袍。灭绝师太第二的心愿,才是峨眉派毒霸武林。

可以说,即便灭绝师太也是了不起的人物。

再说昆仑派掌门何太冲,人品不好,忘恩负义,过河拆桥。但被赵敏俘虏以后,何太冲宁可被斩掉手指也不投降蒙古人作为鹰犬。

这说明,昆仑派也是名门正派,懂得汉贼势不两立的道理。

相反,明教的行为就差劲了。

大家看看天鹰教。天鹰教是明教比较好的派系了,也是反元主力。

但天鹰教嗜杀成性,颇有滥杀无辜的行为,头头大部分不是好人。

比如天鹰教李堂主,随手就杀死了海沙派的十多人。

自然,海沙派并不是什么好人,但毫不留情的全部杀死,不分青红皂白,就太夸张了。

再说,天鹰教的殷素素毫不留情杀死龙门镖局全家七八十口,连妇孺都不放过。

这就是江湖惊人的血案,就连谢逊发疯也不过杀死武林有名的高手而已。

以殷素素的狠毒来看,她绝非第一次这么杀人。

再说殷素素的哥哥殷野王,同张无忌遇到时明明知道他是好人,还曾经救过锐金旗。却仅仅因张无忌武功高,可能将来是个威胁,就要将他杀死。随后,殷野王用毒计让张无忌去和韦一笑火拼,期望两败俱伤。

可见,以上3个人都不是好人。

这就可以推论天鹰教是什么教派,至少杀人太多是存在的。

再看,说不得也说,他们五散人里面有二三人都是随手杀人,不问什么理由的。

可见,五散人也不是什么好人。

至于杨逍,行为不端,身为光明使者高位,竟然强行奸污峨眉派掌门弟子纪晓芙,让武林人士不齿。

再说,看看紫衫龙王的作为。她明明只是和胡青牛有仇,却将十多个无辜的武林人士整的半死不活,下手极为狠毒。

甚至本性善良的杨不悔,耳濡目染就能随便杀死小昭。小昭只是意思是敌人派来卧底,并没有证据。你怀疑小昭是卧底,完全可以将她赶走啊,但杨不悔说杀就杀。可见,杨不悔也是狠毒之人。

由此可见,明教本身也是藏污纳垢的地方,很多教徒不是好人,是江湖公敌。

《倚天屠龙记》中明教已推翻元朝为己任,为何会被六大派称为魔教?

明教之所以被称为魔教,成昆的设计固然有些影响,但更主要的原因声来自明教本身。

在小说的第二十五章,杨逍所撰写的《明教中土流传记》说出了明教变成魔教的原因。原来明教从印度传入中土后,称于摩尼教,原是光明正大的宗教,但后来因为“聚集乡民,不论是谁有甚危难困苦,诸教众一齐出力相助。官府欺压良民,甚么时候能少了?甚么地方能少了?一遇到有人被官府冤屈欺压,本教势必和官府相抗。”因而遭到朝廷屠杀,于是转入地下,成为秘密教会,又因犯禁,行事难免诡异。于是就由本来的“摩尼教”变成了“魔教”。

明教内部的行事乖张也是他们被称为魔教的原因之一,明教内部的核心人物,他们大多武功高强,做事只讲目的,不问过程,而且视人命如草芥比如青翼幅王在练功过程中,伤了心肺,运功之后会喝人血,范遥为了取得汝南王信任,自毁容颜,杀害本教兄弟,殷野王要打死自己女儿,谢逊滥杀无偿辜等,就犹如恶魔一样,让人防不胜防。不但一般百姓害怕,就是一些武功高强的人如何太冲斑淑娴夫妇,见到了杨逍也是如见鬼魅。

另外,他们的志向与习惯也与江湖上的人物格格不入,如实行火葬,行踪诡秘,我行我素等,都让人感到诡异,因而称之为魔教。而事实上,在《倚天屠龙记》中,张三丰,俞莲舟张无忌等一些有思想有见识的人都对明教教众颇为认同。

《倚天屠龙记》中明教已推翻元朝为己任,为何会被六大派称为魔教?

因为作者要这么写

《倚天屠龙记》中明教已推翻元朝为己任,为何会被六大派称为魔教?

欢迎阅读《梦露居士读金庸第15期:明教何以变成魔教?》,点击关注阅读系列文章。

这个问题可以从历史与小说两个层面进行回答。

一、历史上的明教

真实的明教,又被叫做摩尼教,是公元3世纪的波斯人摩尼所创。摩尼教主要源自琐罗亚斯德教(又称祆教、拜火教),并结合了基督教及佛教教义。因此摩尼教把琐罗亚斯德、释迦牟尼和耶稣都认可为自己的先知,颇有大杂烩的意思。

唐朝时,摩尼教传入中国。当时的中国是佛教盛行,摩尼教本就承认释迦牟尼佛是自己的先知,因此摩尼教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佛教化,用佛教用语来翻译自己的经典,比如把“神”翻译成“佛”。

但是摩尼教对佛教的理解似是而非,因此被佛教认为是“附佛外道”,如宋代释志磐的《佛祖统纪》中说:“延载元年……波斯国人拂多诞持二宗经伪教来朝。……此魔教邪法,愚民易于渐染。”

而当唐武宗灭佛时,摩尼教因为依附佛教,同样遭到了官方的打击。从此摩尼教转入地下,变为秘密宗教,并吸收中国道教及民间信仰,改称“明教”。

明教的世界观是光明与黑暗二元对立的,他们相信黑暗就要过去,光明即将来临,会有明王出世带领他们建立美好的人间。所以明教敢于造反,并经常有反政府的举动,这一特征,也使明教成为了人们眼中的魔教。

其实摩尼教不仅在中国被视为魔教,在世界各地都曾被视为异端邪说。

二、《倚天屠龙记》中的明教

《倚天屠龙记》中的明教,当然是以历史上的明教为原型,但也略有不同之处。比如书中明教崇拜火,其实历史上崇拜火的是拜火教,又叫琐罗亚斯德教、祆教,是明教的前身。再如书中波斯明教圣火令武功是山中老人霍山所传,然而历史上的霍山是伊斯兰教阿萨辛派的创始人。

不过书中的明教,和历史上的明教一样,喜欢反抗政府。北宋末年就有明教方腊起义,元朝灭宋后,明教更是以推翻蒙元、光复汉人江山为己任。因为他们是一支反政府武装,所以行事诡秘。

明教原名摩尼教,崇拜摩尼,后来简称为“摩教”。因为行事诡秘,所以武林中人以讹传讹将他们称为“魔教”,传说他们食菜事魔,其实是食菜事摩(尼)。

明教中也确实有一些行事邪恶诡异的人物,比如强奸犯杨逍、吸血鬼韦一笑、连环杀手谢逊等,更坐实了其“魔教”之名。

因缘生法,如梦如露。我是梦露居士,为你解读金庸武侠,欢迎关注,一起交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