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的《倚天屠龙记》结尾,张无忌为什么要和赵敏一起去蒙古,并且多半不再回中土了?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原因如下:

第一,不跑就要死了。

朱元璋已经夺权了,张无忌作为众望所归的前教主,就有很大危险。

朱元璋会认为他有政治威胁,十有八九会除掉他。

朱元璋很可能派人明刺暗杀张无忌。

张无忌武功虽高,好汉敌不过人多,也难以永远躲过暗算。

这种情况下,还是去蒙古比较安全。好歹蒙古有赵敏的哥哥王保保罩着!

第二,不跑会连累别人。

张无忌和武当派关系很好,大太太周芷若又是峨眉派掌门。

无论是武当派还是峨眉派,充其量也就几百人而已(峨眉派估计就一百多人),哪里能够和朝廷对抗。

如果张无忌不逃,武当派和峨眉派可能都被连带遭殃,被打击甚至消灭。

张无忌当然不愿意连累其他人。

第三,张无忌到蒙古很容易生存。

别忘了,张无忌可是一个名医,蒙古哪里有什么医生。

张无忌到了蒙古,就是华佗扁鹊的地位,任何大汗都不会杀他,一定会养着他,甚至还送几个美女之内的。

张无忌全家到了蒙古,很容易生存的。

有人说蒙古打仗?大家知不知道,越是打仗,医生就越吃香。

第四,除了蒙古也没地方可去。

有人说去灵蛇岛,这也是大明的国土,一样派人24小时追着你杀,甚至直接派军队来用炮轰。

当时明军已经装备很多火器了,张无忌武功再高也不行。

有人说去波斯,我靠。人家小昭都做了处女教主了,你还去搞什么搞。万一惹出事了,不但张无忌保不住命,还得连累小昭。况且小昭能够和赵敏、周芷若和平相处?白日做梦。

还有人说去冰火岛。我去。请问张无忌的孩子出生以后,到哪里去找对象?没有对象,岂不是让张家绝后吗!

最绝的是说躲到张无忌练九阳神功的那个石洞里去。。

且不说一大家子人进去怎么生活,别忘了石洞入口里面还塞着一个朱长龄呢!

新版的《倚天屠龙记》结尾,张无忌为什么要和赵敏一起去蒙古,并且多半不再回中土了?

谢谢邀请:

对我而言,最后一次看《倚天屠龙记》是03年苏友朋版本,自己一直认为的那个版本就是正版的,但是随着新版的播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讨论故事的结局,发现《倚天屠龙记》结局版本目前流传着三个,

第一个版本:

第一个连载版的结局大体上是周芷若出家且把峨眉派交给了张无忌,并且张无忌也坦然接受了。这个版本的话只能说周芷若太大度了,送给情敌男人,也送给情敌自己的家业,向赵敏彻底认输。如果不死什么超脱自我,感悟宇宙的情况下,这完全不符合周芷若和张无忌的性格特点。 这个结局可以说是比较失败的,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所以无论是读者还是金庸本人对这个结尾都不甚满意,没几年就改掉了。

第二个版本是我们常见的三联版的《倚天屠龙记》的结局,大致就是赵敏要求张无忌为她画眉之时,周芷若在窗外再次言明在未来张无忌不要忘了答应她做一件事,但是具体什么事情现在不说要等到张赵二人成亲时再提出来,张无忌百感交集,各看了赵周二人一眼后,笔落在了案上。这个结尾前面也有过讨论,也有过分析,主要就是暗示了周芷若在未来一定会介入张赵二人之间,符合她不甘于人下、好胜争强的性格特点。眉笔落地的情节也是颇为符合张无忌优柔寡断的特点。开放式的结尾,留个了读者充分想象的空间,也可能是赵敏赢了,也可能是周芷若赢了,或者平手。03版苏友朋版本《倚天屠龙记》就是这个结局。

现在重点讲第三个版本是新世纪版的结尾:

贴出原文:赵敏轻推张无忌,道:“你且出去,听她说要你做什么?”张无忌跃出窗子,见周芷若缓缓走远,便走快几步,和她并肩而行。周芷若问道:“你明天送赵姑娘去蒙古,她从此不来中土,你呢?”张无忌道:“我多半也从此不回来了。你要我做一件事,是什么?”周芷若缓缓的道:“一报还一报!那日在濠州,赵敏不让你跟我成亲。此后你到蒙古,尽管你日日夜夜都和赵敏在一起,却不能拜堂成亲。”张无忌一惊,问道:“那为什么?”周芷若道:“这不违背侠义之道罢?”

张无忌道:“不拜堂成亲,自然不违背侠义之道。我跟你本来有婚姻之约,后来可也没拜堂成亲。好!我答允你。到了蒙苦之后,我不和赵敏拜堂成亲,但我们却要一样做夫妻、一样生娃娃!”周芷若微笑道:“那就好。”

张无忌奇道:“你这样跟我们为难,有什么用意?”周芷若嫣然一笑,说道:“你们尽管做夫妻、生娃娃,过得十年八年,你心里就只会想着我,就只不舍得我,这就够了。”说着身形晃动,飘然远去,没入黑暗之中。

张无忌心中一阵惘然,心想今后只要天天和赵敏形影不离,一样做夫妻"生娃娃,不拜堂成亲,那也没什么。为什么过得十年八年,我心里就只想着芷若,就只不舍得芷若?  又想:“她其实并没跟宋青书成亲,和我又曾有婚姻之约。她做了不少对不起我的事,此刻想来,也并没真的对我坏。有些事情,她是受了师父逼迫,不得不做。她虽盗了屠龙刀和倚天剑,但现下屠龙刀复归我手,表妹殷离也没死……” “爱我极深、很想嫁我的,除了芷若,自然还有敏妹,还有蛛儿,还有小昭……”

张无忌天性只记得别人对他的好处,而且越想越好,自然而然原谅了别人的过失,别人所以对他不起,往往也是为了爱他,想到后来,把别人缺点过失都想成好处,即使心头还留下一些小小渣滓,也会想:“谁没过错呢?我自己还不是曾经对不起人家?小昭待我真好,她已得回乾坤大挪移心法,这个圣处女教主不做也不打紧。蛛儿不练千蛛万毒手了,说不定有一天又来找回我这个大无忌,我答允过娶她为妻的……”

这四位姑娘,个个对他曾刻骨铭心相爱,他只记得别人的好处,别人缺点过失全都忘记了,于是每个人都是很好很好的……(完)

原文结局比较长,其实让我感觉第一印象有点啰里啰嗦。不过这是金庸先生心里认为的第三个版本。因为也给予了比较合理的解释。

第二关于对这个版本结局周芷若的解读:

为什么周芷若会信心满满地对张无忌说“你们尽管做夫妻、生娃娃,过得十年八年,你心里就只会想着我,就只不舍得我”她凭什么这么认为呢,我认为就是当她在经历了对与赵敏争夺张无忌失败后,痛定思痛,深刻反省后终于真正地认识到了自己输在哪里,她输在了没有认清张无忌对于情感问题的判断标准。张无忌为什么会选择赵敏而不是她,并不是因为张无忌爱赵敏超过爱周芷若,周认为张无忌最后选择赵敏的原因非是爱而是报恩。那为什么要向赵敏报恩呢,因为赵敏为他背叛国家民族,为他离开父亲兄长,为他抛弃荣华富贵,被他冤枉了打了也无怨无悔,凡此种种都使得张大侠觉得深深有负于赵敏,故此生无以为报,只能以身相许了。

更合况且在当时那种情况下,赵敏已经为他牺牲了一切,而如果当时张无忌不选择赵敏,那赵敏就真的失去一切,一无所有了。对于张无忌来说在感情上还是只能选择赵敏,因为这是他欠她的。而周芷若的聪明恰恰就是在于看穿了这一点,所以在之前用尽全力堵截失败的情况下(她已经有预感),毅然选择另一种方式,那就是疏,好吧张无忌,你不是觉得亏欠赵敏吗,我允许你用十年时间日日夜夜陪着她,与她生儿育女来还债。那么待到十年之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到这个时候张无忌的恩报完了,在张的心中对于赵敏的感情就只剩下最初的爱慕了。

此时张无忌会想到曾经那个互有爱慕之心,也曾有白首之约,而自己却曾经在与他大婚当日在所有武林豪杰的面前弃她而去深深伤害过她。对于张无忌有恩必报,有债必还的性子来说,内心的情感天平会全面导向周芷若。周芷若此时只需要略施小计即可引诱张无忌上钩,比如自己相思成疾,命不久远,想见张无忌最后一面等等,按张的性格肯定回来。然后说自己临死前唯一的愿望就是你能赴当日白首之约,得到一个名分,让我死也瞑目,你说张无忌对此情此景能狠心拒绝吗。并且周芷若此前求张赵二人不能拜堂成亲,

那此次周芷若就是张无忌明媒正娶的正妻,而赵此时却没有名份,即便以后有,也是在周之后了。这再次体现出周芷若绝不甘于人下的本性。

当然这仅仅是自己的一些猜测,综合了网络上一些网友的观点,纯粹就事论事。望喜欢赵周二人的诸位海涵。

纵观《倚天屠龙记》三个版本的结局,从第一个版本的周芷若彻底认输,到第二个版本赵似赢未赢,周似输未输,再到第三版,赵虽赢实输,周输了现在却赢了未来,从此趋势来看,如果还会有第四个版本的话,赵粉可能要更加伤心了。

新版的《倚天屠龙记》结尾,张无忌为什么要和赵敏一起去蒙古,并且多半不再回中土了?

可能张无忌比较怀念小时候和爸妈在孤岛的生活,并不想参与太多的杂事,就和赵敏回蒙古了

新版的《倚天屠龙记》结尾,张无忌为什么要和赵敏一起去蒙古,并且多半不再回中土了?

你咋看的,我们才刷新到万安寺就六大派!❓

新版的《倚天屠龙记》结尾,张无忌为什么要和赵敏一起去蒙古,并且多半不再回中土了?

金庸小说里武林高手最后的归宿之地有几个,其一是孤岛,比如黄药师的桃花岛,二是名山大川,开辟一块地方,开宗立派或者独自隐居,比如张三丰的武当,郭襄的峨眉;三是去一个相对幽闭的空间,比如独孤求败最后隐居之处和古墓,总之都是人迹罕至与世隔绝的地方。而这几个地方张无忌都不会去。



比如孤岛,张无忌自己在冰火岛长大,他的父母张翠山和殷素素在生下他后就意识到一个严重的问题,岛上只有他们一家人,以后张无忌怎么娶妻生子呢?所以孤岛不适合一家人久居,因为没法繁衍后代。桃花岛好歹人还有很多下人奴仆和黄药师的徒弟,相对比较热闹,但黄蓉出走也是必然的,毕竟在岛上她找不到对象。



名山大川张无忌也不会去,他既然已卸任天下第一大派明教的教主,彻底退出江湖,那么武当、峨眉和昆仑山光明顶他都不适合去了。因为他和这几派渊源都很深,而这几派又是江湖中最有存在感的,是武林的几大中心角色,要想远离江湖的恩怨情仇,就必须远离它们。而以张无忌的个性他也绝不会二次创业,另立山头,所以去占山为王的可能就没有了。

他也不会去古墓或者绝情谷那样与世隔绝的地方,因为青少年时期的心理阴影。他被朱长龄逼迫摔下山崖,钻进一个山洞里呆了整整五年,练就了九阳神功和缩骨功才逃了出来。之后他和赵敏在在山洞里避雨又很倒霉被诬陷杀害了七师叔莫声谷,山洞给他留下了很多心理阴影,估计他此后一辈子都不愿意呆在幽闭的空间里了。虽然他也说过想隐居深山,但他应该更适合去一个无比开阔的空间,比如茫茫无际的大草原。

当然选择去大草原,最主要是因为女主角赵敏的原因。金庸小说中男主角经常是跟女主走的,比如杨过本来是爱好繁华热闹的个性,并不喜欢古墓里的生活,他最早离开古墓也是出于这个心理动因。但最后他还是和小龙女选择了双双归隐,绝迹江湖,应该是去到了一个和古墓或者绝情谷差不多的地方。

性格倔强偏激的杨过如此,没有多少主见的张无忌更不用说了,顺着赵敏的心意跟着她走也是理所当然。赵敏的理想就是“和心爱的人策马草原,追赶火红的太阳”,最后张无忌妇唱夫随,跟赵敏回娘家也一个合理的安排。

另一个原因也很关键,张无忌去草原几乎是唯一的选择,中原大地已经没有他可立足之地。以前的大侠隐居,会找一个别人找不到他的地方,主要是为了远离自己的仇家和江湖恩怨。但张无忌的老下属朱元璋借明教之力上市,做大做强最后成了天下之主。以朱元璋的品性,连自己共同创业的兄弟都不放过,更不会放过知道自己黑历史老领导。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张无忌无处可藏,大明已无他容身之所。

而赵敏贵为蒙古郡主,父亲是朝廷大员汝阳王,哥哥是勇猛悍将王保保,虽然她名义上和家里断了关系,但亲情不可能完全断绝,他的父兄肯定会给她以庇护和帮助。在草原她和张无忌才能过上真正无忧无虑不受干扰的太平日子。

但这样的好日子也不会太长久,草原也没有长久的太平。大明强势崛起后,蒙古节节败退,一直退到漠北,战火也燃烧到了宁静的大草原,那时候张无忌赵敏的清平梦想也会被打破,他和赵敏将继续面对何去何从的困境。要么拥有整个国家,要么无家可归,这也是历史上大人物的真实写照。

新版的《倚天屠龙记》结尾,张无忌为什么要和赵敏一起去蒙古,并且多半不再回中土了?

不回蒙古,朱元璋能饶的了他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