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制出来了30年,歼轰-7“飞豹”战机为何仍然担负着打击重任?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说白了,还是苏30和歼16的数量不够呗。

目前飞豹虽然已经停产,现役的还有300架。

这300架要淘汰,就必须有新式的飞机,比如歼16来接替。

自然,这几年是没法办到的。

2016年歼16开始大批量生产?外媒认为解放军打击力猛增,未来飞豹将会被淘汰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北美外媒认为在2016年中国就开始了歼16的量产。早在2011年,外媒就发现一种类似于苏27UBK的教练机,当时就判断为歼16的原型,并不是歼11BS(两者差别还是很明显的)。

歼16是苏30MK2的山寨版本,我方进行了很多技术上的改良。这是强悍的双座双发重型多用途战斗机,以满足海军航空兵的需要。

这么多年来,歼16没有量产的记录。哪怕是在歼11B停止生产的情况下,歼16仍然没有大规模生产。外媒认为,限制歼16生产的原因主要还是技术问题,包括:发动机质量问题、零部件质量问题、整机的妥善性问题等等。

在2016年底,外媒通过卫星图片判断沈阳飞机公司生产了14架歼16,都是双座型号。外媒开始推测是海军订购的,但现在看来海空军都会需要这些飞机。如果歼16成为海空军共同需求,那么预计产量会很大。

外媒预计歼16年产量至少是14架!

目前我军空军有不少强5,海军则是有不少歼轰7。

强5是单纯的攻击机,各方面性能都已经非常落后。这种战机在现代战争中的意义非常有限,早就应该淘汰。

歼轰7也就是飞豹的性能相对较好,具有5吨的载弹量,作战半径也可以达到1500公里,可以发射多种导弹。

不过,歼轰7的空战能力很差,不具备超视距空战能力。

一旦遇到敌人战斗机拦截,歼轰7就很危险,必须有战斗机护航。

这完全不符合现代化作战的要求,也就是说歼轰7也已经过时。

况且,歼轰7的可靠性不高,这10年来坠毁过多架,也该逐步淘汰。

这10多年来,关于飞豹事故不完全统计如下:

1996年,海航6师16团一架JH-7在大场机场进行高滑训练时冲出拦阻沙堆,坠毁于农田中;

1996年08月12日,辽宁兴城,试飞员杨晓彬、领航员唐纯文驾驶085号原型机返航时坠毁,飞机倒扣,两人上半身被磨平;

2009年07月19日,中俄“和平使命-2009”军演,空5师15团一架JH-7A在吉林省洮南基地坠毁,2名飞行员牺牲;

2009年09月,南京军区空军第28强击机师83团一架编号为30794的JH-7A在执行训练任务时于杭州笕桥场站坠毁,前舱飞行员、空28师83团副参谋长余斌牺牲,后舱飞行员成功逃生;

2010年04月15日,海航6师一架JH-7在浙江宁海坠毁,6师18团团长穆华及河南籍一级飞行员赖朝阳牺牲;

2011年10月14日,陕西蒲城,试飞院一架编号814的JH-7A原型机在飞行表演时坠毁,前舱试飞员余锦旺牺牲,后舱飞行员在触地前一刻弹射逃生;

2011年11月07日,海航6师18团一架JH-7在浙江丽水坠毁,6师师长叶斌(前舱)及山东邹明籍一级领航员、大队领航副主任明健(后舱)牺牲;

2014年06月05日,海航6师18团一架飞豹在进行夜间训练时坠毁于浙江义乌南部山区,前舱飞行员海军上尉华鹏与后舱领航员海军少校赵鹏牺牲;

2014年12月22日15时,隶属于国防工业部门的一架JH-7A在执行科研试飞任务时在陕西渭南坠毁,首批航母舰载战斗机编队飞行员、试飞学员队队长、空军上校卢志永(38岁)以及航天系统试飞员温智平牺牲。

据传,2019年03月,海军一架飞豹坠毁于海南省乐东县,2名飞行员牺牲。

之前是没有合适的现代化战机进行更换,现在歼16自然就是最好的代替品。

歼16和它的原尊苏30MK2一样,是多用途战斗机,可以携带PL-10格斗弹、PL-15中距弹、远程反辐射空空导弹,具有很强的空战能力。

自然,我军的歼16仍然侧重对地对海攻击。

未来,制空权会由歼20、歼10B/C负责,对地对海攻击则主要由自产的歼16主打。

歼16可以配备新式相控阵雷达,携带诸如鹰击12,、鹰击18等导弹。鹰击12的射程超过300公里,具有较强的突防能力,是比较先进的反舰导弹。

同时,歼16也可以装备各种精确制导炸弹,有很强的对地攻击力。

而歼16载弹量高达12吨,作战半径1500公里以上,具有很强的攻击力和一定空战能力,这是强5和歼轰七不能相比的。

外媒认为,随着歼16的量产,歼轰7陆续会被淘汰,逐步停产。

不过,歼16在短期内仍然不可能挑大梁,不然也就没有必要购买苏35。

所以,飞豹也不可能在这几年被淘汰,毕竟它仍然具有相当的对海打击能力。

即便如此,歼16的量产对于解放军来说仍然是好消息。

研制出来了30年,歼轰-7“飞豹”战机为何仍然担负着打击重任?

作为后线跟随轰炸使用的角度讲,飞豹至少还能再用个10年,毕竟从歼16的主要用途也有这样的因素考虑在内,而这样的做法是最务实的,也是经济性最高的,毕竟就是强如美国他也没能力把隐身战机做成隐身战斗轰炸机来使用,或者说是直接拿来当攻击机来用,虽然外挂点都有,但确实是大材小用了。

毕竟前几天才摔了的F-35C老美还心疼着呢!飞豹的主要作用就是洗地和反舰打击,从这两点上讲,它是完全胜任的,对于任何一个国家的航母,如果飞豹超低空海上突袭,以现在鹰击83反舰导弹的能力,进行饱和攻击是无法精确拦截的,更何况我军在轰六K上曾经展示的鹰击12的威力也是有目共睹的。

这款导弹飞豹也能挂载,所以从国产武器的角度讲,飞豹虽然在机体结构上显得落后,但它出彩的并不是它的外形,而是其内在,结合我国现在在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发展,以及机载雷达方面的突破,可以说随时让老飞豹焕发出新春,很多武器并不是非要很先进才能迎敌作战。

研制出来了30年,歼轰-7“飞豹”战机为何仍然担负着打击重任?

1.够用这是关键,要不现在不差钱的海空军早淘汰了。航程3000公里,载重9吨,可挂载多型制导武器。完全可以适应日常巡逻和中低烈度的战事。

2.自主研发。无论发动机还是机载设备全部实现国产,避免受制于人。

3.省钱。制造成本和日常维护比苏制战机便宜。省去发动机进口一项很可观的。

4.补缺。飞豹的替代者歼16产能有限,飞豹还需继续飞下去。

研制出来了30年,歼轰-7“飞豹”战机为何仍然担负着打击重任?

直接说 苏 系列 吧。。 这个飞机, 就跟我们现在的合资车一样, 虽然名字是中国的, 内容确实人家的,设计图纸, 包括生产线 工艺,全套都是人家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