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引以为傲的“黄须儿”,有多厉害?
曹操引以为傲的“黄须儿”指的是他的儿子曹彰,曹彰喜欢练武,擅长骑射,而且力气很大,据说能徒手和猛兽格斗。不过在《三国演义》里曹彰出场时间很短,戏份不多,但是表现还是蛮出色的。
曹彰出场是在第七十二回的汉中之战里,他先是三个回合击败刘封,马超、吴兰两军从后面夹击过来时,曹彰在魏军败退的情况下遇到吴兰,两人交战不数合,曹彰就一戟将吴兰刺死马下。所以要看曹彰有多厉害,就要看刘封和吴兰是哪个水平的武将。
除了曹彰外,刘封曾经和徐晃交过手,不过都是短时间内就败走,虽然是诱敌之计,估计真打也扛不了几下。刘封和孟达也打过一次,战不三合孟达就败走了,可惜这次孟达也是诈败诱敌,所以并不能算数。从刘封和曹彰之战时,刘封先败而孟达还带兵前进来看,孟达起码不比刘封差多少。而孟达最后是被申耽一枪所杀,虽然当时他人困马乏,不过这么轻松被杀,孟达的水平也只能算稀松平常,刘封的武力自然也是一般,几个回合败给徐晃和曹彰不冤枉。
而吴兰原本是刘璋的部将,和雷铜一起在刘备夺取西川的战斗中表现活跃,多次迎战黄忠、魏延二人,不过这些战斗多半是两军混战,并没有单挑过。雷铜后来在瓦口关之战时被张郃一枪刺死,这么看武艺也不算高,吴兰和他并列,两个人应该差不多,所以吴兰遇到张郃,估计也就打几个回合的水平。
综合看起来,曹彰击败刘封、杀死吴兰所表现出来的水平大体在徐晃和张郃这个档次,放在《三国演义》里也可以算一流武将了,不过比五虎将要差一些,所以他没有去迎战马超也是正确选择,否则的话很危险。
曹操引以为傲的“黄须儿”,有多厉害?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曹彰其实并没有太厉害,他只参加过一次讨伐北方乌桓的作战。
218年,乌桓部落能臣氐反叛,曹操让曹彰领兵去剿灭,当时曹彰29岁。
曹彰的职务是北中郎将,行使骁骑将军的权力。
当能臣氐实力并不强,只有几千骑兵。
当时曹彰率领大军北上,期间还得到鲜卑领袖轲比能数万人的支持,可以说稳赢不熟。
但曹彰先头部队刚刚到达涿郡,就遇到了乌桓几千骑兵的突袭。
当时曹彰只有1000多步兵,肯定不是对手。
但曹彰表现的不错,立即扼守先要地形,利用强弓硬弩抵抗骑兵的冲击。激战期间,汉军弓弩射程较远,重创敌人。战斗很激烈,曹彰自己也被射中几箭,好在他穿着铁甲,没有受伤。
乌桓骑兵本来是乌合之众,牧民而已。
遭受曹彰军队顽抗防御后,伤亡不轻,立即逃窜。
曹彰等到自己骑兵赶上来以后,立即追击。追了几十里没有追上,人困马乏,部下怕这是乌桓的诱敌计策,要求撤退。
但曹彰判断乌桓骑兵已经溃败,坚持要求追击。
结果又追了一天一夜,终于追上乌桓大军,痛击一通,斩首几千人,大获全胜。
鲜卑族的首领轲比能率领几万人马,本来隔岸观火。
看到曹彰如此英勇,轲比能认为曹家的人不简单,立即表示恭顺臣服。
曹彰其实就打过这一战,消灭了几千少数民族骑兵而已。
这种战绩如果和天威将军马超相比,简直不值得一提,连个零头也算不上。
甚至,当年大草包公孙瓒也曾杀得乌桓、鲜卑大军落花流水,战绩比曹彰厉害太多了。
毕竟曹彰是曹操的儿子,这个战绩也就不一般了。
曹彰得胜后回到家里,父亲曹操很高兴,捋着他的黄胡子说:“黄须儿居然大不简单!”
可惜曹彰也没有好结果。哥哥曹丕上台后仅仅3年后,曹彰就不明不白的死了,年仅35岁。
曹操引以为傲的“黄须儿”,有多厉害?
谢谢邀请!曹操的黄须儿是指他的儿子曹彰。唐代王维曾写诗说,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这首《老将行》正式描述的曹彰,可见其过人之处。 少年有志向,曹操曾说他不学习文化,好骑马射箭。他说,男儿当像卫青,霍去病那样,带兵建功立业。曹操问儿子们的志向,曹彰说,愿做将军,披坚甲,持利刃,身先士卒,有功必赏,有罪必罚! 曹彰力大无穷,武艺高强,传说有拽住老虎,摁倒大象的经历。曹操在被马超打败,说起马超英勇时,感叹说如有曹彰在,哪有你的威风。 曹彰为曹操立功无数,讨伐乌恒,平定北方! 曹彰虽然勇猛,却没有政治头脑,曹操死,曹丕继位,曹操带十万大军围城,曹丕很轻松就将他的兵权去了。后被封为任城王,三年后在王府暴毙而亡! 曹丕最害怕的就是曹彰,所以曹彰的死与他有关联。他们的母亲卞氏说曹丕,你以杀了我的任城(任城王曹彰),不能再杀我东阿(东阿王曹植)。可见曹彰的死是曹丕所为!可惜曹彰英勇善战,却死于自己亲哥哥之手!
曹操引以为傲的“黄须儿”,有多厉害?
曹彰的武艺还是相当厉害的,在魏蜀吴三国的第二代人物中,曹彰无疑是佼佼者,曹魏军中的领军人物。通过他的战绩可以大致推测出他的实力。 少善骑射,膂力过人,能手格猛兽。曹彰的武艺高强,力气也很大。
在《三国演义》中,曹彰有过两次展示其出众武艺的表现。
第一次是对战刘封。这个情节是在《三国演义》的第七十二回中。
回目:诸葛亮智取汉中 曹阿瞒兵退斜谷 仅用了三个回合,曹彰就把刘封给迅速打跑了。“封大败”,这也说明曹彰的武艺远远在刘封之上。
第二战,曹彰对阵吴兰。仍然是在本回目中,曹彰打败了刘封之后,马超和吴兰突然率军突袭,曹彰抵住了吴兰,双方交战。 仍然是秒杀,“不数合”,一戟刺吴兰于马下。这说明吴兰的武艺与曹彰相比也是有很大差距的。
曹魏阵营中,徐晃也曾经与刘封交过手,与曹彰相比,有何不同之处呢?咱们来对比一下。徐晃与刘封交战,也是在《三国演义》的第七十二回中。
回目:诸葛亮智取汉中 曹阿瞒兵退斜谷 虽然没有写徐晃与刘封交战的具体回合数,但可以肯定,两人之间的武艺差距还是蛮大的,刘封“敌晃不住”,拔马便走。
而随后的情节中,刘封与徐晃还有一次对战。 刘封这一次是诈败。其实刘封也用不着诈败,因为他绝对不可能是徐晃的对手。
那么,通过曹彰和徐晃两人分别与刘封的对阵,基本上推断,曹彰的武艺与徐晃很接近。
曹彰与刘封对战,是要在老爸面前展示自己的能力,肯定如狮子搏狼,全力以赴,所以刘封根本就挡不住。
徐晃与刘封对战,是战阵上正常对敌,徐晃战功累累,根本就不需要以这种方式来证明自己,所以不会尽全力去打,仍然轻松击败刘封。
曹彰刺死吴兰之后,就迅速率领部下撤退了,却没有去迎战蜀汉军中的五虎大将――马超,由此可见,曹彰还是蛮有自知之明的。
所以说,曹彰的武艺确实很高强,在魏蜀吴三国的第二代中,应该是佼佼者,不折不扣的领军人物,估计和关平的武艺在伯仲之间,关平也能够与庞德这样的猛将大战三十回合不分胜负。
曹彰与关平应该在同一水平线上,并驾争雄,但要想与老一辈中那些久经沙场的老将相比,仍然欠缺战斗经验,是有差距的。
曹操引以为傲的“黄须儿”,有多厉害?
说起“黄须儿”曹彰,他可以算的上是曹操儿子中最为得力的武将。
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曹彰这个角色的镜头并不多,可是曹彰却是曹操身边不可多得的优秀武将,他的梦想就是成为卫青和霍去病那样的大英雄,然后纵横漠北,横扫漠北大草原,只不过当时大草原那帮子撸羊肉串的还没有那么嚣张,曹彰也就只能在曹操的身边溜达。
公元216年,曹彰的机会来了,因为在北方边境上的乌丸族谋反。
这一次北上的曹彰,可以说是如蛟龙入海,如猛虎归山,成为了活跃在北方的战神。曹操刚刚到达了边境之地就遇到了乌丸族,可是曹彰的部队还在大后方,一时间大家都慌了神,作为将领的曹彰临危不乱,坚守阵地,乌丸族眼看着打不下来,开始缓缓撤军。
曹彰逮到这个机会,带领了少量的军队开始迅速反扑过去,一时间双发打的不可开交,可是此时身中好几箭的曹彰轻伤不下火线,一种势必要干翻乌丸族的架势,乌丸族看到这个曹彰如此拼命,直接吓尿了,赶紧一股烟火速撤退。
此时的曹彰的大部队终于赶上了,曹彰下令火速追击,可是身边的人不同意啊!如此长途跋涉的追杀绝对会有危险,可是曹彰是军中主帅,号令一发谁敢不从。一时间大部队火速被动员起来用了一天一夜的时间再次追上了乌丸族。这次突袭,曹彰的部队大获全胜,成为了漠北的战神。
而隔壁的鲜卑看到这曹彰如此的凶悍,一时间也臣服了,整个北部几乎都被曹彰平定了。
等到曹彰凯旋归来的时候,曹操见到曹彰的时候,还大声的夸奖到:
“小伙子,你丫的挺牛逼啊”
曹彰回答:“哎!这可不是我的功劳啊,这还不是他们惧怕您的威严吗?还有就是将士们的浴血奋战。”
曹操一听,乐得哈哈大笑,直夸这个儿子真懂事。
公元220年曹丕登基称帝,成为了曹魏政权的第一位帝王,而功勋卓著的曹彰被封为任城王,可是在两年之后,曹彰突然被宣布进京,一场病之后就死翘翘了,很多人都觉得这场死亡和一个人有着莫大的关联,他就是曹丕。曹丕向来主张削弱曹氏宗亲的势力,而功勋卓著的曹彰也可能正是遭此毒手,成为了曹丕的刀下鬼。
曹操引以为傲的“黄须儿”,有多厉害?
曹彰在曹操几个儿子里面最善战、也是最好战的。特别擅长射箭,而且臂力惊人,徒手能与猛兽搏斗。
1据说有一次乐浪进献一只猛虎,关在铁笼子里,其他人都挺害怕的,他不怕,抓住虎尾巴,缠胳膊上,老虎就服服贴贴的了。还有一次他哥曹丕,找人铸了一口大钟,号称万斤,放文华殿上了,后来想换个地儿,其他人都说举不起来,曹彰直接就举起来了。
这些轶事虽然可能有一定夸张成份,不过也从侧面反映了他勇武过人,力量奇大。
2他不怎么爱读书,就喜欢骑马啊、射箭啦这些武术搏击的项目。他爹曹操让他多学点四书五经,他反倒说,我的偶像是卫青、霍去病那样的,大丈夫就应该驱逐戎狄,建功立业,怎么能做读书人呢。有一回曹操问几个儿子理想是啥,曹彰直接回答要做将军,可以“披坚甲,握利器,身先士卒,功必赏,罪必罚”。
3后来曹彰果然做了将军去驱逐戎狄了。
218年,乌桓叛乱,曹操命曹彰任北中郎随同他一起出兵讨逆。曹彰北征到涿郡境内,迎面碰到数千乌桓骑兵,而曹彰手底下只有一千人,战马数百。曹彰就用了田豫的计策,守住要地。敌人久攻不下,溃退的时候,曹彰马上带兵追击,他一马当千,冲进敌阵,近的搏杀,远的射敌人坐骑,敌方骑兵倒了一串。曹彰铠甲中了数箭,也毫不在意,一路追杀,追了一天一夜,斩首加上俘虏了数千敌军。鲜卑首领轲比能正观望曹操与乌桓的战斗摇摆不定,看曹彰这气势所向披靡的,直接就臣服了。
曹彰还有个优点,不争功、不抢功。战后,曹彰加数倍犒赏全军,无不欢欣鼓舞。回头也把功劳都归于众将。曹操捋着曹彰的胡子大发感慨:“黄须儿居然大不简单!”
4可见,曹彰确实值得曹操骄傲,战斗力惊人,而且带兵也是一把好手。
后来,曹操在汉中跟蜀军打仗,刘备把大军驻扎在山头上,命令刘封下山挑战。曹操一见,不禁大骂,“卖草鞋的,你还派你干儿子来跟我打,你看我不叫我亲儿子黄须儿来的。”不过可惜,等曹彰来的时候,曹操已经撤军了。不过也能看出曹操确实对自己的“黄须儿”甚是喜欢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