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杀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青年,后来是什么结局?
在公元1914年6月28日 ,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日子。塞尔维亚19岁青年普林西普做梦都不会想到,他的一枪会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令枪。被他刺杀的斐迪南大公夫妇的生命之火,点燃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现在看来, 普林希普就是恐怖分子.而当时却是热血青年,爱国主义者。19岁的普林西普当时的身份就是个学生 。普林西普不是个职业刺客和杀手。完全是凭一腔热血来为国家而奋斗。是一个糟糕的业余选手,完全是偶然因素使他成功刺杀了斐迪南夫妇。 刺杀事件以后,普林西普承认了自己所犯的罪行。法院于1914年10月判处普林西普20年有期徒刑。但普林西普在1918年4月死于狱中。
而一次世界大完全是由于几个大国的分赃不均引发的。斐迪南大公不过是个借口而已。一战最大矛盾就是德法矛盾,德法之间的矛盾也促使法国向英国靠拢。法国企图从德国手里收复阿尔萨斯和洛林,德法两国为争夺北非摩洛哥,法国与俄国矛盾也很神。如果德法发生战争,法国不可能指望俄国的有力支援。所以根据分赃协议。在这些情况下,英法两国签订协约,法国承认英国在埃及的特权,英国承认法国在摩洛哥的特权。英法协约的签订是准备世界大战的重要步骤。英法的结盟让德国强烈不满。德国同土耳其签订条约,结成同盟。英俄两国签订协定,标志着英、法、俄“三国协约”最终形成。以德奥为首的同盟国和以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作好了组织准备。
可以说。 刺杀事件完全是一个偶然事件。奥匈帝国皇太子斐迪南夫妇一天之内被2次暗杀,他们也真是该死。 斐迪南大公夫妇在一次遇刺之后,并没有引起他们夫妇的警觉和注意,他们想 去医院,但糊涂的司机偏偏转错了方向,正好撞上了在街口拐角处守候的普林西普。刺杀的机会来了。 《纽约时报》对此次刺杀事件的做了最详细报道 ,普林西普看见斐迪南大公夫妇。立即拔出手枪,就要刚要举枪射击,离他不远处的一个警察发现了,箭步冲上来欲抓住他的手臂。真是太巧了。就在这一瞬间,刚好赶到这里的一个青年人挥手朝警察颈部猛击一拳,警察冷不防一个趔趄。这时,普林西普的枪声响了,奥皇储夫妇一命呜呼。顿时,四下里一片混乱,那个青年趁机飞快地逃离了现场。
而普林西普当场被捕, 此次刺杀行为本来是一个热血青年的盲目行动。目的是为了拯救自己的国家(姑且这样说),但他的行为却给自己的国家乃至世界带来了灾难。并成为列强借口发动战争的导火索,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数百人万人为此而丧生。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刺杀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青年,后来是什么结局?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大。
我简单说说。
1914年6月28日,19岁少年普林西普,在萨拉热窝街头用勃朗宁M1910型手枪连开七枪,刺杀了正在对萨拉热窝进行访问的奥匈帝国王储弗朗茨·斐迪南和他的妻子索菲亚。这被称为萨拉热窝事件。
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最终导致大战的爆发。
大家都知道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5亿人口卷入战争,伤亡人员3000万。
普林西普和他的同伴都是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也是所谓的大塞尔维亚主义者。
他们反对奥匈帝国对于塞尔维亚的控制,还试图占领整个巴尔干地区,建立所谓的南斯拉夫王国,恢复塞尔维亚人最强盛时期。
需要说明的是,普林西普不是塞尔维亚人,而是波黑(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塞尔维亚族。而波黑和塞尔维亚不同,当时塞尔维亚是独立的,但波黑是奥匈帝国的领土。
普林西普刺杀费迪南大公,也就是试图打击奥匈帝国,尽量消除塞尔维亚的威胁,实现波黑的独立,建立大南斯拉夫王国。而当时奥匈帝国控制塞尔维亚北部的伏伊伏丁那地区,对该国有着相当的控制力。
自然,刺杀不能改变什么,反而成为大战的导火索。
但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不能说是普林西普引起的,其实是列强之间的利息争夺,塞尔维亚甚至南斯拉夫不过是利益的一小部分。
大战爆发不到1年,塞尔维亚就被奥匈帝国攻占全境,国家灭亡,直到战争结束才恢复。
至于普林西普因年龄不满20岁,被判处20年苦役。
自然,普林西普明白自己活不了几年,因为他患有严重的肺结核,不能承受沉重的体力劳动。4年后,普林西普就死在了监狱。
对于普林西普的定位,倒是非常有意思的,变了很多次。
在奥匈帝国占领波黑和塞尔维亚时期,普林西普毫无疑问是恐怖分子,刺客。
但一战结束以后,波黑独立又成立南斯拉夫王国,普林西普就成为了民族英雄。
1920年他的遗体被塞尔维亚政府迁葬萨拉热窝的荣誉冢,为纪念这位“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而献身”的塞尔维亚爱国青年。
到了二战结束后,铁托的南斯拉夫也承认普林西普是英雄。
1977年南斯拉夫共产党政府,在普林西普刺杀皇储站立的石板上,用水泥浇铸一双脚印,并在旁边的墙壁上嵌入了一块约一平方米大小的白色大理石板,石板上用黑色的塞语和英语两种文字刻写着:1914年6月28日加弗利洛·普林西普就是从这个地方刺杀了奥地利斐迪南皇储及其夫人索菲亚王妃。南政府同时决定,将此桥改名为“普林西普桥”。
但是,随着南斯拉夫的解体,尤其是内战的爆发,普林西普的定位出现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因普林西普是所谓大塞尔维亚主义者,强调塞尔维亚人领导南斯拉夫,引起其他民族的不满。
波黑经过残酷内战和屠杀,在北约干涉下停战,克罗地亚人、穆斯林等民族都对塞尔维亚人很仇恨。
于是,普林西普作为大塞尔维亚主义者,受到唾弃。
他的纪念物及大理石板所在的塞拉热窝,现在是穆族的控制区。
穆斯林在波黑内战中,被塞尔维亚人屠杀了很多,当然不可能去崇拜普林西普。
这些纪念物均被拆除,小桥也再次改名为“斐迪南桥”。
一位名叫阿迪的波黑人说:“普林西普是一个恐怖分子和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难道还有别的方法来形容这个杀害斐迪南大公及其夫人的杀人犯吗?”
但他仍然是塞族人的英雄。塞族主妇米莉察说:“普林西普是塞尔维亚的传奇英雄。他为人民而活,时刻准备为塞尔维亚人的自由牺牲自己的生命。”
有意思的是,2017年波黑的情况越来越好,民族对立也缓解了很多。
于是,波黑政府在刺杀事件发生的地方,又为普林西普重建了一座纪念碑。
自然,波黑政府对普林西普并没有下定论,只是单纯纪念这一事件。
政府一位负责人对媒体说:每个波黑公民,都可以自己判断普林西普是英雄还是杀人犯。但历史就是历史,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不应该去试图抹杀它。
萨沙要说的是,这个负责人说的真好。
刺杀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青年,后来是什么结局?
我们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因为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被刺杀。而参与刺杀的是一位塞尔维亚青年,名叫加夫里若.普林西普。
加夫里若.普林西普
加夫里若.普林西普为何要行刺呢?这个加夫里若·普林西普是塞尔维亚人,行刺时还不满20岁,但却是个狂热的爱国主义者,反对奥匈帝国的殖民扩张。为挽救塞尔维亚民族危机,普林西普决定发动刺杀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的行动。 1914年6月28日,这天是塞尔维亚国庆节,在斐迪南大公夫妇视察萨拉热窝,车辆行驶在街头的时候,混在人群中的普林西普手持勃朗宁M1910型自动手枪朝斐迪南大公夫妇连开7枪,导致斐迪南大公夫妇当场死亡。这便是著名的“萨拉热窝事件”。一个月之后,奥匈帝国以此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最终发展到30多个国家15亿人被卷入战争。
斐迪南大公王储夫妇遇刺
至于普林西普的结局如何?普林西普和24名同伙当场被捕。在量刑阶段,奥地利法律规定,20岁以下的不能被判处死刑,而且谋杀犯的从犯也不会被判处死刑。这样一来,普林西普虽是主犯,但因不满20岁,最终被判处20年劳役,在波西米亚的特莱森塔监狱关押。由于寒冷和饥饿,导致普林西普患肺结核,于1918年死亡。
普林西普受审
刺杀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青年,后来是什么结局?
刺杀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夫妻,因此酿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是当时年仅19岁的加夫里洛·普林西普。
加夫里洛·普林西普最后的下场并非是死刑,因为未满20岁,所以判了20年有期徒刑。其实只不过是换一种方法杀死他罢了,四年以后加夫里洛·普林西普因为所谓的“疾病原因”死于监狱之中。
下面宋安之来具体说说。
加夫里洛·普林西普是波斯尼亚人,有着三重身份。首先他是塞尔维亚族民族主义者。其次他是塞尔维亚中一个救国组织黑手社的成员,注意是黑手社不是世界闻名的黑手党。最后他还是一名学生。
加夫里洛·普林西普的刺杀事件大致如下。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的王储弗朗茨·斐迪南和他的妻子索菲亚访问当时波黑省的首府萨拉热窝时,加夫里洛·普林西普在萨拉热窝街头用勃朗宁M1910型自动手枪连开七枪,刺杀了斐迪南夫妻二人。这次事件被称为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今天来看加夫里洛·普林西普的行为属于是狂热的民族主义者采取了恐怖主义行动来反抗。其实深入了解一下,夫里洛·普林西普是一个被人蛊惑的热血少年。
首先我们先来说说对加夫里洛·普林西普影响很大的黑手社。
黑手社与黑手党虽然是一字之差,但却是天差地别。
黑手社在1911年成立于贝尔格莱德。(来自宋安之独家原创)属于是以民族主义为核心成立的救国组织。
该组织比较极端,甚至社章上明目张胆的宣传着:“ 宁愿采取恐怖行动也不愿进行理性宣传,因此必须对非组织成员绝对保密。”
黑手社的社章是刻有一幅骷髅图、一把匕首、一瓶毒药、一颗炸弹,并写有“不统一,毋宁死”的口号。
加夫里洛·普林西普当时身为一个学生,少年热血。又加入这种极端组织,自然有如洗脑一番,所以干下了刺杀了斐迪南夫妻二人这种惊天大事。
事后加夫里洛·普林西普被逮捕以后也是死不悔改,依旧是极端思想。
可见有时候青少年的教育还是很重要的啊…
加夫里洛·普林西普于刺杀斐迪南夫妻同年被逮捕。因为他不满20岁,所以没被判死刑,在1914年10月被判20年有期徒刑。
说是不判死刑,其实只不过换了一种杀人方法罢了。
在监狱中加夫里洛·普林西普被折磨的不轻,相当于是慢性处决。后来他的死亡原因是因为肺结核,一种由严寒、饥饿和恶劣的医疗条件造成的疾病。死于1918年4月28日,同他一起被判二十年的查布里诺维奇和贝拉格日两个人也是在这天死亡的。
三个人死于同一天,很明显就是监狱刻意折磨死他们的。
所以说加夫里洛·普林西算是不得善终,在监狱中被折磨四年以后死去。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奥匈帝国解体以后。(来自宋安之独家原创)新成立的捷克斯洛伐克将包括加夫里洛·普林西在内的几位烈士的遗体送回了南斯拉夫。
不管怎么样加夫里洛·普林西还是在死后得到了其民族对于他的英雄认可了。
也不论今天如何看待他,这位19岁就做下了惊天大事的热血少年终究是成为永载史册的人物了!
谢谢观看,欢迎吐槽、点赞、关注!
刺杀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青年,后来是什么结局?
众所周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世界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共造成了约3000万人伤亡。从深层次来看,这场战争是一场西方列强为了重新瓜分世界,并争夺世界的霸权而爆发的帝国主义战争。不过如果从事情表面来看,萨拉热窝的刺杀事件,却才是引发战争的直接导火索。
(斐迪南大公)
那么,当初引发了世界灾难的那位刺客,后来的结局如何了呢?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和他的妻子索菲亚正在对萨拉热窝进行访问。他们刚刚出门没多久,就有不长眼的刺客企图对他们进行刺杀,但最终却并没有成功。
对于这件事,斐迪南大公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他认为,虽然萨拉热窝并没有在奥匈帝国境内,但起码是在附属国的土地上,安全问题并不需要太担心。
没过多久,一位名叫普林西普的19岁学生,突然从街角窜了出来,随即他便举起勃朗宁M1910型自动手枪,对着斐迪南大公和索菲亚连开了七枪。看到他们已经死透了之后,普林斯普才飞快地逃离了现场,这就是著名的“萨拉热窝事件”。
那么,杀死斐迪南大公夫妇后,普林西普的结局如何呢?
作为本次事件的主角之一,年轻的刺客普林西普也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讨论。
(普林西普旧照)
实际上,普林西普只是一名奉行大塞尔维亚主义的普通波黑青年。眼看着奥匈帝国不断蚕食着祖国和巴尔干地区,普林西普想要尽他所有的能力,为自己国家做一些贡献。终于,在得知斐迪南夫妇将前来萨拉热窝后,普林西普足足谋划了两个月,终于完成了这一场刺杀。
事后,他很快被捕,并承认了自己的罪行。根据当地的法律,由于他的年龄不满二十岁,因此无法被判处死刑。最终,他只被判处了20年的有期徒刑。但在仅仅四年之后,他就因为肺结核,死在了监狱中。
虽然普林西普最终死在了监狱里,但后世对于他的争论,却始终没有停止,很多人将他视为英雄。然而却又有一些人,认为他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恐怖分子。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由于普林西普的行为,才引发了一战。而一战过后奥匈帝国解体,普林西普的祖国波黑也摆脱了奥匈帝国的统治,并于1918年并入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也就是后来的南斯拉夫王国。
对于当时的波黑国民来说,普林西普无疑是一位为了民族解放,而最终牺牲的爱国英雄。甚至连后来玩命打压大塞尔维亚主义的前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也承认普林西普是一位伟大的英雄。
(萨拉热窝刺杀事件)
不过,后来二战时期的南斯拉夫,遭到了纳粹德国的占领,德国纳粹在克罗地亚聚集区,成立了傀儡政权克罗地亚独立王国,并对数百万塞尔维亚居民展开了屠杀。而受到挑拨的塞尔维亚人,也开始不由分说地屠杀克罗地亚人进行报复。由于双方惨无人道的种族屠杀行为,导致了克罗地亚人与塞尔维亚人之间充斥了血海深仇。
因此,克罗地亚人对于奉行大塞尔维亚主义的普林西普,根本不存在好感一说,更不用说认为他是英雄了。
到了1992年,波黑战争爆发,穆斯林、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三个主要民族的矛盾,更加不可调和,最终波黑独立,南斯拉夫解体。而在这场战争中,穆斯林也遭到了塞尔维亚人的残酷屠杀。
因此,原本还有部分敬重普林西普的穆斯林,也开始仇视普林西普,并称他是一个“恐怖分子”。
当然,近年来,巴尔干地区各族之间的对立淡化了许多,普林西普究竟算是怎样一个人,或许又会有一些新的讨论。
(参考资料:《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史》《南斯拉夫史》)
刺杀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青年,后来是什么结局?
刺杀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青年,后来是什么结局?刺杀斐迪南大公的青年名叫加夫里洛·普林西普,是一个在波黑生长的塞尔维亚青年,那么他后来的命运如何?他死后又发生了什么事呢?刺杀之后的遭遇
加夫里洛·普林西普公元1894年7月25日出生在波斯尼亚格拉霍沃城附近的一个小村庄,父母都是贫苦的农民。但他本人从小就比较聪明,虽然到九岁才上学,但上学之后学习成绩就一直很好,特别是对于塞族的诗歌,他从小就非常在行。到13岁时,他当时在波黑首府萨拉热窝作搬运工的哥哥约万把他带到了萨拉热窝,开始时希望让他加入当时占领波黑的奥匈帝国军队,给自己讨个生活,但后来却觉得奥匈帝国军队经常屠杀自己的族人,所以又改变了主意,用自己的工钱供加夫里洛去上学。
(加夫里洛1914年和同道在贝尔格莱德的合影)
而加夫里洛在学校期间,接触到了塞尔维亚民族主义思潮,开始从事一些民族主义的活动。17岁时,他加入了“青年波斯尼亚”组织,该组织的宗旨就是倡导让波黑脱离奥匈帝国,与塞尔维亚王国合并。一年之后,加夫里洛因为在学校积极倡导民族主义活动,甚至有强迫同学的行为被学校开除。之后他多次前往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一度还想加入塞尔维亚军队,与当时威胁塞尔维亚的奥斯曼军队作战,但因为身材过于瘦小而被拒绝。后来他加入了塞尔维亚的民族革命组织祖国军,被派到塞尔维亚城市弗拉涅接受射击、爆破和刺杀训练。
(加夫里洛的监狱标准照)
培训完毕之后,加夫里洛返回波黑萨拉热窝,而之后不久,奥匈帝国在萨拉热窝宣布戒严,并取缔了所有塞尔维亚民族文化组织。而从小就有着强烈民族主义情节的加夫里洛最终对来到萨拉热窝视察军事训练的王位推定继承人斐迪南和他妻子实施了刺杀行动。
(斐迪南夫妇遇刺前几分钟的情景)
而在将两人枪杀之后,加夫里洛也曾企图自杀。他事先就已经准备好了一个氰化物胶囊,但可能是因为买到了假药,这个胶囊并没有起作用。而他在完成刺杀之后还曾经想吞枪自尽,但他的枪却很快就被反应过来的斐迪南的保镖们夺下,所以最终他没有自杀成功,而是被关押起来,然后又接受了审判。
(加夫里洛在法庭外等待受审时的照片)
但是因为加夫里洛在实施刺杀时还差27天不满20岁,而奥匈帝国的法律规定判处死刑的最低年龄是20岁,所以法庭不能判处他死刑,因此就判处了他对未成年人能够判处的最高刑罚——20年有期徒刑。之后把他投进了一个条件极其恶劣的监狱之中。而加布里洛在里面很快就患上了脊柱结核病,先是右臂被截肢,后来病情愈发严重,最终在1918年4月28日在监狱中死去。因为严重的疾病,他死时的体重只剩下了40公斤。
去世之后的“遭遇”但关于加夫里洛的“遭遇”却并没有随着他的离世而停止,相反却在后来的数十年里出现了非常戏剧化的变化。首先加夫里洛去世之后不久,奥匈帝国就在一战中投降,波黑正如加夫里洛所希望的那样脱离了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一同组成了南斯拉夫王国。而他的遗体掩埋地也被一个参与掩埋的捷克士兵报告给了南斯拉夫官方,然后他的遗体又在1920年被挖出,在萨拉热窝附近进行了厚葬,他在萨拉热窝的故居也被重建成了纪念他的博物馆。
(加夫里洛父母1927年的合影,作为“英雄”的父母,他们在南斯拉夫建立之后应该受到了优待)
但在1941年,纳粹德国占领了南斯拉夫,并把南斯拉夫进行了肢解,把波黑地区划给了纳粹建立的傀儡政权克罗地亚独立国,之后不久加夫里洛故居博物馆就被克罗地亚民族主义组织乌斯塔莎给捣毁。而在二战结束之后,南斯拉夫重新统一,加夫里洛故居博物馆得到重建,另外在萨拉热窝还又建设了一个他的纪念馆。但故事却并没有就此停止。
在1990年代导致南斯拉夫解体的战争过程中,加夫里洛故居博物馆再次被捣毁。而到2015年,波黑的塞族人则第三次重建了他的故居博物馆。另外在他刺杀斐迪南大公的现场,在1992年之前还铸造有他进行刺杀的足迹,但在1992年这个纪念物也被捣毁,现在那里则竖立了一块铭牌,说明是他当时开枪行刺处。
(现代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纪念加夫里洛的街头艺术)
在南斯拉夫时代,加夫里洛曾被视为一位为了将所有南斯拉夫民族从奥匈帝国的占领下解放出来而献身的民族英雄。但在南斯拉夫解体之后,许多克罗地亚人和波斯尼亚人已经将他视为恐怖分子,认为他只是支持“大塞尔维亚”,想让塞族人统治其它民族。不过在塞尔维亚,他仍然被视为民族英雄,在2015年,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还竖立起了他的塑像。加夫里洛去世之后的“命运”,特别是他故居的三毁三建,其实也是南斯拉夫各民族之间关系的写照了。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