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雕英雄传》郭靖不念铁木真照顾提拔之恩投靠南宋,这是不是忘恩负义?

郭母带着年幼的郭靖逃难朝不保夕,是蒙古人收留了他们,给了他们一碗饭吃。郭靖成年后去中原游历,还是大汗送了他黄金和良马,他才能泡到黄蓉。铁木真甚至把自己女儿都托付给他,郭靖依然选择了投奔南宋,这算不算忘恩负义呢?

谢邀。

首先,郭靖是汉人,根在南宋。这是民族大义,也是郭靖师傅多年文化、武功教育出来,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人生观、价值观。如果没有这种立场鲜明的民族气节,郭靖也就不会是后来令人尊敬的一代大侠,以及血战襄阳,力抗蒙古兵。这也是金庸在射雕英雄传塑造的武侠英雄主题思想。

二、郭靖后来流落到蒙古,受到铁木真照顾,这是个人小义,在大是大非面前,小义必须服从民族大义,这也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英雄人物应该具有的品格和道义。侠之大者,捐躯赴国难。既然金庸塑造郭靖为一代大侠,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否则,就不是我们看到的这一大侠英雄形象。

三、从郭靖和杨康的名字上,可以看到其父辈们在他们身上寄托着不忘靖康之难,以雪国耻的希望。后来二人走上截然相反的道路,但金庸在郭靖身上寄托的是抗金民族英雄岳飞式的精神,所以从个人品格上来说,郭靖也必然会投入到南宋民众反抗外族入侵的斗争中。

综上所述,一代大侠郭靖虽然在蒙古受到铁木真等人的照顾和恩惠,但到了关乎民族大义面前,他会毅然决然回到南宋,与民众一起抗击外族入侵敌人。

《射雕英雄传》郭靖不念铁木真照顾提拔之恩投靠南宋,这是不是忘恩负义?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打个比方,你是一个穷人家的孩子,父母无力养活你,只得在外面打工。

一个地主收留你,给你饭吃,让你工作,对你不错。

但是,随后地主让你去杀死你的父母,许诺会给你一大笔钱。

试问,你能愿意?

这种属于原则问题,没有任何可以商量的余地。

古人立根之本就是忠孝,孝顺父母,忠于国家,不忠不孝就连禽兽也不如。

郭靖是大宋子民,背叛国家是原则性问题,没办法去做的。

而且成吉思汗是让郭靖背叛国家后,还需要指挥大军屠杀自己同胞,这谁能做得出?

大家记得倚天屠龙记里面人品低下的昆仑派掌门何太冲吗?

就这样一个家伙,他都不愿意投降蒙古朝廷做鹰犬,更别说郭靖。

至于郭靖个人似乎和南宋有仇,父亲郭啸天是被完颜洪烈勾结南宋官兵杀死的。

但这是私仇,必须让位于国家民族。

因为国家是千千万万的人组成,不能因为你一家的私仇害了千万其他同胞。

再退一步说,成吉思汗虽收留了郭靖,但郭靖之后几次救了成吉思汗的性命,天大的恩情也还清了,大家两不亏欠,不存在忘恩负义一说。

如果认为郭靖做法不对,说白了就是认为汉奸的行为都是可以容忍的。

抗战期间汉奸伪军高达近200万,这些垃圾也是日本人给饭吃的。

如果给你饭吃,你就可以不顾民族大义为敌人服务,那么所有汉奸都可以被洗白了,有这种逻辑吗?

《射雕英雄传》郭靖不念铁木真照顾提拔之恩投靠南宋,这是不是忘恩负义?

铁木真对郭靖有照顾之恩是真,说郭靖投靠南宋不对,郭靖本就是南宋人,只是因为家难流落到大漠。

要说郭靖的家仇是金人和段天德,所以郭靖帮蒙古人打金人,杀段天德报仇。

他还曾率领一路蒙古大军西征,立下战功,是蒙古的金刀驸马和右路元帅。铁木真对他很好。

但宋人对他也很好,他的一身武艺除了射箭都是跟宋人学的,师傅岳父都是宋人。

其实这些都是小义,郭靖之所以是大侠因为深明大义,大义是什么?是天下苍生。

他死守襄阳是因为铁木真滥杀无辜,百姓遭殃,所以他要制止。他说被动防守,所以不算忘恩负义。

他曾去当面驳斥过铁木真,把铁木真气死了。

实际上依郭靖的性格,若是南宋杀蒙古人,他同样会阻止,这就是为天下苍生的大侠。

《射雕英雄传》郭靖不念铁木真照顾提拔之恩投靠南宋,这是不是忘恩负义?

射雕英雄传最后通过郭靖和铁木真的对话定义了英雄,为了贫民百姓能安定和平的过好日子的才是英雄,而不是灭国无数的英雄功绩。郭靖对铁木真说你抚我养我,但是逼死我母,这些恩怨实在难明,也就不提了。还给他介绍了丘处机。说完这个英雄的定义,再来说郭靖是不是投奔了南宋,射雕中郭靖黄蓉本想仿玄高献牛,但蒙古来军众多,所以假传圣旨,胁迫守城官传令而退敌的,后来才欲行行刺之法。神雕中郭靖黄蓉更只是布衣客卿,只怕吃穿用度还都是黄蓉桃花岛带来的。哪有这样自备干粮的投靠。而为何郭靖选择回南宋,因为蒙古军屠城和杀降,书中写的很明确了。

在回守襄阳或者青州时,已经有过一次预演,那就是花刺子模。郭靖和花刺子模毫无渊源,更是他捷足先登,郭黄二人雪峰山想的办法,飞入城中之计。结果铁木真因为爱孙,而要屠光所有人,是郭靖用好不容易立的大功想换退婚用的,就用于铁木真收回成命。气的铁木真打了郭靖一顿,更让随行军士失望,因为没的抢了。对蒙古的屠城杀降多有描写,而郭黄通知守将,别人根本就不鸟他,哪里谈什么投靠南宋,胁迫守将,最大的可能就是被通缉追杀的下场而已。郭靖几次都是为了救被大军放在攻城大军前的老百姓,要求开城,而后自己再去抵挡前锋。

神雕中更是让郭靖自己对着忽必烈说出来了原因。先是骂丞相,然后骂皇帝,最后说一腔热血为城中千万百姓而洒。哪有这样的投靠,上头不待见,还要自己去拼命。真实的历史中这种理想主义是没有生存的土壤的,所以武侠小说中这种精神才更显得难能可贵。对大义和小义书中也做了解说,为国为民是大义,平常恩惠结义之情为小义,郭靖刺杀拖雷是为大义舍小义,只是作者对郭靖的偏爱,以铁木真病重及时制止了。

再说郭靖母子在大漠得牧民之助,未说是铁木真部落。对于普通人在乎的是别人是人,体现的是人和人在危难时的互助。而后李萍更是通过养别人送的小羊羔,自己纺纱织布和人换来的生活。而得铁木真看护更是郭靖不顾生死帮助哲别而得来的;后来被看重更是他平素为人和豹口救华筝得来的;为报信是冲过王罕大军包围救了铁木真的命,更是他和黄河四鬼干架,万军中挟持的都史拖延的时间。小红马本是野马,而黄金银子更是因为他们从来都不要什么封赏,立了如许功绩便拿点黄金盘餐也要被说。七怪教拖雷等也得到了馈赠,那是人家凭本事凭劳力赚得呢。再说女儿许配给他,是铁木真看重,更是华筝自己喜欢,郭靖可从来一点不高兴呀。对金的战功不提了,阻止术赤和擦合台的内斗,先登花刺子模哪样不是大功,说实在的郭靖没有对不起铁木真的地方。而最后他们知道大军攻宋,自己的母国,只是想就此离开,被华筝告密后逼得李萍自尽了,都这样了还不许人家走,说人家忘恩负义,这是闹哪样呢。

这样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已经绝迹了,所以显得格格不入,更不符合现代人的三观了,但是若如此便说人忘恩负义那就太那个啥了吧。再说人家从未为自己考虑,考虑的是屠杀满城百姓和逃难的难民而已。武侠小说中体现的是朴素的和平观念,救助弱小,杨善惩恶而已。如果说郭靖依靠他蒙古的地位,攻宋而后当宋王,再来说爱护百姓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当初汪精卫也是这么想的呢。大家觉得呢?

艾米虾扯蛋,另类写金庸,不一样的视角,带给你不一样的观点。欢迎关注,点评。

《射雕英雄传》郭靖不念铁木真照顾提拔之恩投靠南宋,这是不是忘恩负义?

我觉得是。

其实书里人物的人生观就是作者本人的三观反应。

郭靖母子走投无路,如不是铁木真部落收留,估计早死得不能再死了。换句话说,郭靖是蒙古人养大的。

之后的事就不多说了,铁木真不说视如己出,但对郭靖母子确实不错,很符合蒙古人的性格。

最后可笑的是,为了所谓民族大义,郭靖愚忠郭母。我反正不能理解郭母的认知。要知道当年是金兵逼得她们母子流亡,蒙古人算她的救命恩人。但最后得知蒙古人要攻打南宋了,立马民族大义出现了。

如果可以,我想反问郭母,当年被金兵追得疲于奔命的时候,心里的民族大义在哪里?咋不以死殉国?还逃到草原干什么?

我个人觉得郭母就是生活安定了,所以才又出现这种可笑的大义。

郭靖绝对对不起蒙古人的恩情。

《射雕英雄传》郭靖不念铁木真照顾提拔之恩投靠南宋,这是不是忘恩负义?

首先郭靖是汉人,只是年少时候和母亲流落到草原,在铁木真的部落里生活,同时也和铁木真和托雷等人接下情义;

其次从小江南七怪的教导,让郭靖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侠义观,认可自己宋人的身份,尤其在进入宋朝之后的经历更加认可自己的身份;

最后郭靖在宋朝的时候再金国的追捕下救过托雷和华筝;然后在蒙古强大之后,见识到蒙古屠城,他意识到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观念,最后战死襄阳,忠义两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