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古斯特洛夫”号被潜艇击中死亡近万人,为何关注度不如“泰坦尼克号”?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因为这次受害的对象是德国纳粹,而且是战争灾难。

古斯特洛夫严格意义上也不是商船,上面有机关炮等武装,击沉它是合理的。

但客观仍然造成大量无辜平民伤亡,盟国自然不愿意多说,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超过泰坦尼克号的世界最大海难--古斯特洛夫大海难

被苏联潜艇击沉的德国客轮“威廉·古斯特洛夫”号,死亡人数高达9343 人。

时间是1945年1月,白俄罗斯第2和第3方面均150万人杀入东普鲁士,将柯尼斯堡包围。

激战到4月,柯尼斯堡的10多万德军接近崩溃,城市也被盟国空军几乎炸毁。

这里有大量的平民,总数接近百万人。

从1月23日开始,德国不断使用船只进行撤退,到4月共撤走90万平民和35万军队。

为此,德军使用了672艘民船和409艘军舰。

到了4月26日,柯尼斯堡沦陷迫在眉睫,必须进行最后撤退。

此时,这里的平民陷入极大恐惧中。

占领德国领土的苏军,开始胡作非为,抢劫、抢劫甚至枪杀平民成为寻常的事情。尤其是强奸德国妇女普遍存在,这样德国人非常惊恐。

于是,在到5月8日,德国不惜一切又撤退了15万平民。

古斯特洛夫就是这些大撤退中的牺牲者。

1945年1月30日,古斯特洛夫号搭载着10582人出海撤退。这 艘核定载客量1865人的船上,登记在册的乘客就有173名船员(海上武装部队辅助人员)、第2潜艇训练师的918名海军官兵、373名海军女护士、 162名伤兵、4424名难民,共计6050人,加上根本来不及登记的4000多难民,平民中估计有4000名儿童。

古斯特洛夫是一艘巨大的邮船,长达208米,排水量高达2.4万吨,在1937年下水是全世界最大的船。

当时德国海军也穷途末路,只安排两艘鱼雷艇陪同它一起撤退。

其中1艘鱼雷艇故障撤退,只剩下一艘。

此时波罗的海已经有苏联潜艇活动,所以邮船只敢在夜晚活动。

当时潜艇缺乏夜视能力,在夜晚攻击成功率很低。

到了晚上19:30分,古斯特洛夫被一艘苏联潜艇盯上了。

这是苏军波罗的海舰队的S-13号潜艇,在海域四处游荡。

艇长亚历山大·马林涅斯科少校判断这是一艘德军大船,推测是油轮,决定发动攻击。

21点,苏军潜艇发射了4枚鱼雷,结果3枚命中。

古斯特洛夫是一艘民用船只,根本无法抵抗鱼雷攻击。

于是,惨剧发生了。

德国媒体这么写: 伴着剧烈的爆炸,“古斯特洛夫”号开始向左倾斜,人群一片恐慌,但德国人的素质值得钦佩,持枪官兵只允许妇女和儿童上救生艇,一些企图强行登艇的男人被无情地推下大海。

无力回天 不到40分钟,“古斯特洛夫”号船艏向下,沉入距海岸30公里、44米深的海底。 海面上到处是漂浮的人头,当时的海水水温约4°C,但当天气温只有-18~-10°C,水面漂着浮冰。 距该船只有15分钟距离的“吕韦”号鱼雷艇立即投入救援,但它实在太小,只捞起472人。

“希佩尔海军上将”号巡洋舰也载着1500名难民,海因斯特舰长接到了望哨报告有鱼雷攻击后,救起564人后匆忙离开。 附近的德国舰船纷纷赶来,无奈都是些小船。

T-36鱼雷艇救起564人,M387扫雷艇98人,M375号43人,M341号37人,汽轮“哥廷根”号28人,TF19捞雷船7人,货轮“戈特兰”号2人,V1703号巡逻艇只救起一个婴儿。

海难生还者之一、现年82岁的斯克恩当年在船上负责培训新水手。他回忆了那场灾难:“当时鱼雷击中了客轮,我试图通过舷梯爬到上层甲板。就在下面, 我看到了令我永生不能忘记的一幕:许多成年人在水里挣扎;海面上漂浮着数以千计的儿童的腿,他们全部头朝下、脚朝向溺死!原来儿童头部比脚重,而客轮没有 特别准备为儿童设计的救生衣,这些儿童全部溺水而亡。”

斯克恩还看到一名纳粹军官掏出手枪先把妻子和孩子打死,避免他们受到折磨再死,随后饮弹自尽。

德国人认为,古斯特洛夫上10600人中死亡人数高达9343 人。

这并不是偶然的事情。

在这一波达运输中,苏联潜艇击沉14660吨的德国豪华客轮“冯·斯陶本”,死亡4000多人。

5230吨的德国货轮“戈雅”号也被击沉,7000人只有183人幸存。

不过,并不是德国人有这样的遭遇。

早在1941年11月,苏联“亚美尼亚”号 医院船被德军鱼雷机击沉,估计有5000人死亡,只有8人幸存。

一 些德国人认为,由于死难者中绝大多数是妇女和儿童,苏联人当时犯下了滥杀无辜的罪行。

不过,古斯特洛夫确实配有机关炮,没有医院 船标志,也没有通报过它正执行医院船功能,而且船上的确载有作战部队。

S-13潜艇事后获得红旗勋章,其艇长和L-3的艇长都获得“苏联英雄”称号。

说白了,古斯特洛夫沉没主要还是民族仇恨,苏军并非不知道这可能是民用货船,就是故意击沉,消灭纳粹。

苏联著名诗人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也是1945年1月进入东普鲁士的红军上尉,后来在他的《古拉格群岛》(Gulag Archipelago)中写道:“我们都深知只要是德国姑娘,就会被强奸后杀掉,这几乎成了一种作战荣誉”。

在他的诗《普鲁士之夜》中,描写了在东普鲁士城市莱登堡一所住房内目睹的景象:半死的母亲面前横陈着女儿被凌辱后的尸首,乞求“大兵,杀了我吧”。

这场战中,纳粹是禽兽,但罪行累累的苏联士兵也未必是好人。

“威廉·古斯特洛夫”号被潜艇击中死亡近万人,为何关注度不如“泰坦尼克号”?

苏联S-13号潜艇击沉“威廉·古斯特洛夫”号邮轮虽然造成了重大的伤亡,但是对于当事双方来说都不方便宣扬,自然就没什么关注度了。

“威廉·古斯特洛夫”号邮轮于1937年下水,是当时德国最好的邮轮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它被德国海军征用,最开始被改装成了一艘医疗船,后来还曾经被当做U艇受训人员居住的营房船。1945年随着德军的大崩溃,“威廉·古斯特洛夫”号又重操旧业,作为运输舰参加了撤离东普鲁士德国人的行动。就是在这次撤退行动中,它被苏联的S-13号潜艇击沉。

“威廉·古斯特洛夫”号上当时共有173名船员和10409名乘客,被击沉后其他德国船只救起了其中部分乘客,但是由于船上人数太多,救生衣严重不足,加上天气寒冷,因此死亡人数还是高达9343人,成为人类历史上单条船只死亡人数最多的海难。

然而此事对于双方来说,都不适合大肆宣传。“威廉·古斯特洛夫”号上大部分都是平民,而且还有5000多儿童,对于苏联人来说,虽然击沉“威廉·古斯特洛夫”号战果辉煌,但是宣传这样的战绩未免让人觉得苏军是血腥杀手,所以尽管S-13号潜艇的艇长亚历山大·马利涅斯科少校因为这一战绩还是被授予了红旗勋章,但是战后苏联对于此事并未大肆宣传。

而对于德国人来说也很尴尬,“威廉·古斯特洛夫”号上虽然平民居多,但是还是有相当数量的海军官兵、纳粹官员和盖世太保,船上还安装了3门105毫米高平两用炮和8门20毫米高射炮,显然也不能将其称为纯粹的民用船只。而且为了避免引起恐慌,当时的纳粹政府决定封锁消息,严禁知情人员向外界泄露消息。

既然双方都对这一海难采取了低调处理,自然也就没法引起关注了。

“威廉·古斯特洛夫”号被潜艇击中死亡近万人,为何关注度不如“泰坦尼克号”?

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海难事件,死亡人数近万人,不过因为那个疯狂的年代,很少有人关注这件事。

(威廉·古斯特洛夫号)

1945年1月,苏联百万大军浩浩荡荡的杀了过来,德国的战败已成定局。此时,东部地区数百万德国平民和伤兵,都拥挤在了一起,岌岌可危。

德国海军元帅卡尔·邓尼茨决定援救他们,用各类船只通过波罗的海,把这些德国人运回本土或者德国占领的丹麦地区。实际上,这次的运输还是很成功的,在短短的3个多月时间里,有大约100多万德国军民被运了回来。

不过,威廉·古斯特洛夫号邮轮运气没有这么好,它和它所搭载的上万名德国人,遇到了苏联潜艇的致命攻击。

威廉·古斯特洛夫号1937年5月下水,本来是一艘客运邮轮,能载客1465人。这艘邮轮最初被用来给德国公务员和工人提供服务,算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基础福利。

不过,随着战争的爆发,这艘邮轮被海军征用,改成了一艘医疗船。后来,古斯特洛夫号又被改造成了潜艇受训人员的“宿舍”,1000多名潜艇艇员住在里面。也正是因为如此,它一直待在码头上。

为了营救德国平民和伤兵,古斯特洛夫号不得不重新启用,变成了运输船只。

(拥挤在甲板上的人)

1945年1月30日,古斯特洛夫号接到了起航的命令,开始接受平民和伤兵。最开始的时候,他们逐个登记人员信息,不过很快,厚厚的几本登记册就用完了。但是,还有源源不断的德国人涌上这艘船,这也让最后的人员统计工作,出现了很多困难。

根据后来的统计,登记人员为6050人,实际上船人数为10582人。其中包括173名船员、918名海军官兵及2名U艇训练师的人员、373名女性海军辅助人员、162名伤员,以及8956名平民(其中约有5000名儿童)。船上的人数已经远远超出了设计载客人数,所以很多人只能拥挤在甲板上,救生衣什么的就更不用提了。

此时的波罗的海,四处都是苏联人的潜艇和军舰,一艘载满平民的邮轮,非常危险。但是,海军能提供的护航船只,只有一艘鱼雷艇和一艘鱼雷救生艇(出港后因故障返航了)。

但是,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走了。

当天晚上8点,一直小心翼翼的古斯特洛夫号,收到电报称,将会有德国海军扫雷舰前来护航。船长非常高兴,为了避免与扫雷舰相撞,他赶紧打开了船侧的灯光。

而此时,在这里潜伏已经的苏联潜艇C-13号,立刻发现了在黑夜中异常明显的古斯特洛夫号。

在悄悄的跟踪了一个多小时之后,苏联潜艇发射了4枚鱼雷。这些鱼雷上分别写着“为了祖国”、“为了列宁格勒”、“为了苏联人民”、“为了斯大林”,4枚鱼雷中的3枚,击中目标后爆炸,最后一枚因为故障,卡在了鱼雷发射管中。

古斯特洛夫号瞬间爆炸倾斜,无数人尖叫着跳进了海里,当时的波罗的海非常寒冷,无数人都被活活冻死。

在得知邮轮爆炸的消息后,周围的德国船只纷纷赶来援救。鱼雷艇T-36救起了564人,鱼雷艇狮子号救起了472人,扫雷艇M387救起了98人……当晚,获救人员共有1252人。

根据推算,当晚古斯特洛夫号上的遇难人数,约为9400人。

但是,在1945年那个特殊的时期,战火还在蔓延,到处都是死亡,这件事情也没有被大肆宣扬,知道的人也就没这么多了。

“威廉·古斯特洛夫”号被潜艇击中死亡近万人,为何关注度不如“泰坦尼克号”?

多谢邀请。

很简单,这艘德军运输船被击沉时二战还在激烈进行中,每天都有无数的人在死去,当时就不会有多少媒体关注到这个新闻。而泰坦尼克号是在和平时期发生的沉船事故,其本身又是备受关注的超豪华游轮,沉没后自然无数媒体连续报道了N天,几乎就形成了“时代的印记”。

“威廉·古斯特洛夫”的牺牲者很多很悲惨,但由于这艘德军运输船上有军事人员、有大炮武器,将其击沉根本没有交战法则上的问题。

日本在二战时有一艘邮轮改装的伤病员运输船名为布宜诺斯艾利斯丸(战前是向南美运送移民的所以叫这个名),1943年11月被美军B24轰炸机投弹击沉,当时这艘布宜诺斯艾利斯丸舰体上还涂有红十字标示。从交战法则来看,这事更应该追究,但日本战后也没有追究。原因很简单,追究过去不挨美爹的耳光么?同样的,德国对俄罗斯也没有那个追究勇气。

“威廉·古斯特洛夫”号被潜艇击中死亡近万人,为何关注度不如“泰坦尼克号”?

卫国战争期间,斯大林曾经发表过一句振聋发聩的、并能够鼓舞广大苏联红军的口号:血债要有血来偿还!

在这一句口号的鼓舞下,苏联红军对德国法西斯分子、对纳粹分子、对盖世太保分子,手下绝不留情,必诛杀干净而后快。

击沉德国游轮,死亡近万人,只是战争进程中一个小小插曲。攻克柏林,消灭法西斯分子,更是大快人心。对德军俘虏也毫不留情,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90000多德军战俘,战后回到德国的不到3000。

“威廉·古斯特洛夫”号被潜艇击中死亡近万人,为何关注度不如“泰坦尼克号”?

这事发生在苏联和德国已经杀红眼的战场上。当然不引人注目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