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为什么被称为世界上内战持续最长的国家?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是因为缅甸自独立以后,内战就一直打到今天为止,根本没有停过。
因为历史原因,缅甸的北部始终是游离在中央政权之外的。
在缅甸王朝时期,缅甸北方山区实际上是有世袭的土司管理,和缅甸国王只是形式上的君臣关系。
土司有自己的武装力量,自己的地盘,自己的人民,一切都是自说自话的。
即便是英国殖民缅甸以后,缅北地区也是英国管理的真空。
很多缅甸山区条件恶劣,少数民族彪悍,英国也只是象征性管理,地方还是自治。
所以缅甸独立以后,缅北大部分地区都是军阀割据。
但这些军阀的割据,不是中国这种单纯的一个军阀奴役一些老百姓。
缅北还有复杂的民族问题。
这里少数民族多如牛毛,普遍反感中央政权的缅族。
所以,少数民族大体都是要求自治的,也支持自己的领袖。
这是复杂的民族问题,不是单纯靠武力可以搞定的。
我们以克钦独立军为例。
克钦人就是中国的景颇族。
缅甸1948年独立时,缅北的克钦人就宣布自治,要求独立,建立了自己的武装。
期间,双方开始零星的武装冲突。
1958年缅甸政府军通过联合国试压,大体搞定了缅北国军以后(缅甸政府军曾经被缅北国军孤军两次打的惨败),开始准备对对克钦人动手。
1961年克钦人建立了克钦独立军,随后和缅甸政府军一直作战到今天。
1994年2月始终剿灭不了克钦武装的缅甸政府,被迫签定了《停战协定》,允许克钦人自治,保留军队。克钦独立军控制的地区被缅甸政府称为“克钦邦第二特区”。
2011年6月缅甸政府军撕破协议,再次大举进攻,双方鏖战到2015年,才因缅甸政府更迭,暂时停止了大规模的冲突。
但去年2018年双方再次激烈交火,甚至殃及我国边境。
为什么克钦人能够和缅甸政府军作战这么多年?
主要是全民皆兵的民族战略。
按照“克钦政府”的规定:男子从13岁起就必须当兵,且终身不能退伍,即使以后不在军队里也只能算“休假”,有战事发生就必须马上回来;每户人家如果有5名子女必须3名参军,有3或4名子女必须两名参军,有两名子女必须一名参军;如果没有男子就招女兵。
缅甸为什么被称为世界上内战持续最长的国家?
说出来大家可能都不信,缅甸的内战已经持续了快70年,依然看不到尽头。二战之前,缅甸还是亚洲数一数二的国家,工业发达。持续数十年的内战却让缅甸沦为落后的农业国,民众食不果腹。
二战后,民族独立浪潮席卷亚非拉,缅甸也不例外,和其他国家一样,缅甸独立过程中也伴随着内战,比如我国当年也经历过三年解放战争,再长一点的比如阿富汗长达二十年的独立战争,但是缅甸就不一样了,一打就停不下来。内战久拖不决的最大一个原因是民族问题,缅甸有160多个民族,其中以缅族为主,在英国统治缅甸时期,为了平衡国内民族实力,采取了扶持少数民族的政策,在这段时期,缅甸工业产值迅速增长。在其独立后,尤其是军人尼温上台之后采取独裁统治,用强硬手段排挤外族,取缔少数民族兴办的工厂,企业,取消其应享有的各种政治权利。引起少数民族强烈不满,纷纷揭竿而起。
这一开始就停不下来了,国内民族众多,利益诉求不同,在连年内战中,各自有了割据的地盘以及武装,加之国内多山多林,造成政府军清剿不利,虽然各个时期政府都想解决掉内战问题,但是长期形成的双方互不信任难以达成停战协定。
尤其是在缅甸北部金三角地区,既有当年国民党的残余势力,也有克钦邦,佤邦等当地民族,长期为了争夺地盘发生武装冲突,形成了以毒养战,以战护毒的恶性循环,政府军也少有染指这一地区。
缅甸的民族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不可能一下子就解决掉,造成这种局面也有政府的贪腐无能,在可预期的未来,缅甸仍将陷入政府与地方军的拉锯战中。
缅甸为什么被称为世界上内战持续最长的国家?
谢谢邀请!
说起缅甸,我们对它的情绪有些复杂的。
缅甸在历史上可不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无名之辈。它始于公元前200年骠人开始建立的前国家集团。在东吁王朝和贡榜王朝时代,缅甸南征暹罗,北击大清,居然都打的不错。直到英国人到来。
缅甸被英国征服后,被列为印度缅甸省,英国人为了压制较为开化的下缅甸缅族人,招收少数民族建立了缅甸殖民军。缅族人的反抗经常被这些殖民军镇压,再加上英国人无处不在的挑唆和民族区分对待,民族不和的种子已经种下了。
1948年缅甸独立,1950年克伦人就反了,这就是缅甸内战的开始。当时的缅族军队只有五六个营,几千人,根本不是克伦军的对手(作为民武第一代领头羊,克伦当时拥兵六万,实力超群)。克伦军横扫缅军,包围仰光,新生政权岌岌可危,此时,继承了英国人奸诈狡猾伎俩的缅人,对克钦许下了无数诱人的承诺,军事上强大但政治上极其幼稚的克钦挥军南下,击败克伦大军。缅甸政权得以存续。
昂山将军开始打算建立单一制国家,但经过考察,昂山还是决定对现实妥协,准备采取联邦制,赋予民族邦较大的自主权,甚至是自由退出联邦权等。但是,即使是这样谈不上多么进步的措施,也为缅族极端势力所不容,昂山被杀,国家动荡。1962年军人接管政府,彻底取消了民族邦的一切特权,并开始有计划的扼杀民族邦的民族性。军政府期待能将民族邦同化,但遗憾的是,几乎所有少数民族都选择了武力捍卫自己的民族特色和民族尊严,缅甸内战自此扩大化,长期化。
缅甸南部的克伦人,据说就是以前自中国移民而来的羌人,它是内战早期民武的老大,实力雄厚。缅军首先着力打击它。克伦人抵抗了几十年,军队从六万打到现在的不足五千,已经不足为患(很可笑,克伦人期盼西方能给予军事支持,而西方一直口惠而实不至,眼看克伦流尽了血)。
缅北情况复杂,现在存在传统军事实力派克钦解放军(克钦独立军的翻译是不正确的)。以及受克钦扶植的德昂军,若开军。还有从缅共分化而来的果敢,佤邦,四特等。2009年缅甸收拾了军事实力最弱小的果敢(唉,果敢也是作死,缅共解体时果敢的东北军区兵力最强,但是此后果敢一直不停的窝里反,还和北边闹的极不愉快,结果到2009年缅军进攻前时果敢军只有五六百军人,驻果敢的缅军反而有近两千人,战略要地尽被占领)。本来打算一鼓作气攻下佤邦四特,不过出现了缅军无法控制的情况,缅军极其不情愿的暂时中止了对佤邦四特的军事计划。
2011年6月缅军终于和克钦大打出手,信心极度膨胀的缅军本来想很快拿下克钦,不料这仗一直打到现在依然不能完全吃掉克钦,反而在克钦的扶持下,又出现了恢复的德昂军,和新成立的若开军及很微妙的果敢同盟军(即所谓的北方联盟)。当然这八年克钦解放军实力也严重消耗,双方都觉得精疲力竭,但又不得不继续撑下去。
从2018年年底的情况看来,缅军暂时放下克钦德昂果敢不打,打算全力攻击最有进取心的若开军。这几个月若开军战事不断,缅军似乎进展不大,不过缅军调动频繁,今年在若开军活动的实皆省,若开邦还有大战。
缅甸内战打到现在,七十年了,老实讲,还看不到彻底结束的希望。这其中的原因,不仅仅是缅甸民族矛盾与冲突,也牵涉到大国角力。缅甸政局关系我国西南大后方的安全,也是我们影响东盟的另一支手臂(当然是不那么正式的)。是非常重要的!
缅甸为什么被称为世界上内战持续最长的国家?
缅甸问题的由来可谓是复杂无比,如果要深挖背后的原因,与大国之间的博弈离不开关系。但凡缅甸每次有统一的迹象,类似于果敢、克钦、佤邦这些大军阀,都会跳出来蹦哒几次。
缅甸的殖民地时光——矛盾初现同中国情况一样,缅甸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过缅族长期占据主导地位。虽然其他少数民族在各个世纪中,也或多或少的建立过主导政权。
不过由于缅甸自身的地理原因,以及民族之间的发展不同步,民族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民族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
虽然表面上是围绕缅族中央集权,但是一旦出现了危机时刻,各个少数民族就会群起而攻之,追求他们所谓的民族独立。
后来英国通过三次英缅战争,完成了对于缅甸的殖民。一直到了二战爆发,日本在1942年入侵缅甸,从此取代了英国的殖民地位。
不过由于英国所实行的分而治之的政策,又再次加剧了民族之间的差距。尤其是在日本和英国殖民主之间的博弈当中,缅甸下面的各个族群,选择了不同的靠山。“缅甸联邦之父”的昂山曾经在二战初期投靠日本,希望通过借助外部力量实现民族的独立,克钦、克伦则是选择了英国。双方之间经常交手,也产生了不小的伤亡。
一直到二战结束,昂山亲自来到缅北,说服了掸族、钦族和克伦族等共同建立新的国家。一开始给予这些少数民族很大的特权,甚至允许他们在10年之后考虑是否继续留在所建立的联邦当中。
虽然出台了相当多的优惠政策,但是并没能解决克伦族的问题,也为后来埋下了很多的伏笔。
吴努时期——混乱的开始在缅甸独立之后,缅甸出现了以吴努为首的自由同盟执政的情况,不过对于独立之前承诺的针对少数民族的特权,给予了一定程度的削弱。
尤其是之前曾经承诺允许这些少数民族通过自行公投的方式,来决定是否留在联邦当中的提议被拒绝。以此为导火索,引发了很多少数民族的矛盾。
所以他们从缅甸独立开始,内战就已经持续不停。尤其是在1949年的时候,克伦族正式宣布独立。而此次宣言,又点燃了其他少数民族的激情,一时间全国各地战火纷纷。尤其是后来国民党武装残军进入缅甸,缅甸政府又以缴获残军为理由,派兵进驻各个少数民族,又再次的激化了矛盾。
虽然少数民族之间所希望的不同,但是由于长期得不到满足,再加上本来承诺的又给予了削弱,因此让矛盾更深。一波又一波的武装对抗不断出现,一直持续到现在。
奈温时期——高压下的反弹时任缅甸国防军总司令的奈温,在1962年的时候看不下去这种情况,发动了军事政变,成立了联邦革命委员会。
并且对于之前少数民族的各种诉求,给予了一定程度的满足。不过在给予他们甜头的同时,还加入了大棒政策。发动各种军事力量,对少数民族进行打压。
奈温时期的缅甸政府,相信谁的拳头大谁说话。不过在他的打压之下,缅甸其他少数民族的武装力量也日益强大。毕竟重压之下必有反弹。在奈温执政时期,缅甸政府的反武装力量最多达到4万多人。反武装人员力量组成复杂,其中力量最强的一股来自于佤族,巅峰时期多达1.5万人。
由于奈温实行的高压政策,造成矛盾已经不可化解。而且影响到了经济政治的发展,甚至出现了明显倒退的情况。
新军人政府时期——稍微缓和由于经济长期以来的停滞不前,社会矛盾日益激化。街面上出现大规模的反政府游行,最后迫使奈温不得不辞职。不过新上任的领导人也并不怎么样,并未能成功安抚民众情绪。
后来国防部长苏貌也看不下去这种混乱不堪的局面,同样的发动了军事政变。从1988年开始,缅甸政府一改之前的高压政策,改变成软硬兼施的情况。
这一措施在第2年就出现了明显的效果,与4支少数民族武装力量达成停火协议。对于拒不悔改的少数民族武装力量,使用坚壁清野的方法,把这些武装力量强行赶到了受控地区。这一效果也获得了明显的成效,截止到新世纪初,已经有17支少数民族武装力量宣布停火,这次长达50年时间的内战似乎有了停止的苗头。
同时他们效仿中国,实行了特别行政区制度,不过他们的特别行政区只是表面上的,也就是所谓的国中有国。为了进一步解决和平的问题,新军人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措施。
但是这些措施基本上都威胁到了少数民族安身立命的家伙——武装,基本上谈判都是停滞不前的状态。谈判破裂的情况下,缅甸政府用武力驱逐了果敢地区的彭家声,扶持了白所成势力。
虽然在这一高压政策下,解决了一定程度上的问题。但是想要彻底改变,还是有很长的路需要走。
吴登盛时期——曙光渺茫缅甸在2010年举行大选,可惜在大选的第2天就爆发了武装冲突。截止到2011年上半年的时候,几个少数民族地区又再次陷入战火的局面。
整个2011年全年时间,缅甸各地基本上就没有消停过。有12支少数民族武装队伍,在泰国成立联邦委员会,宣布共同反对中央政府。▲吴登盛
在2011年的下半年时间,吴登盛作为新政府代表,发表了和少数民族和谈的宣言。后来经过多方的谈判,缅甸政府与绝大多数的少数民族武装达成停战协议。
但是唯独与克钦独立军多次激发矛盾,在大规模武装力量的影响下,缅北地区再次陷入窘境当中。
如今的缅北地区,混合着克钦独立军、彭家声部的果敢同盟军和德昂解放军等武装力量,一直与缅甸中央政府抗拒者。
而如果谈到他们的和平愿景,未来几十年基本上是渺茫。
缅甸为什么被称为世界上内战持续最长的国家?
提起缅甸,很多人会联想到历史上的中国远征军,还有金三角武装,以及果敢地区。时至今日,缅甸依旧处于不太平的状态,并被视为世界上内战持续最长的国家:毕竟,从二战结束至今,缅甸一直没太平过。
中缅关系简史中国和缅甸之间,早在唐朝就有过往来。不过那时候生活在缅甸这片土地上的人不是今天的缅族人,而是骠国人。骠国的使团曾前往长安,向大唐皇帝纳贡。中唐以后,南诏强势起来,灭亡骠国。随后缅族人成为缅甸地区的主宰者,并延续至今。
元代时期忽必烈大军曾讨伐缅甸,迫使缅甸王向大元称臣。南明时期,南明永历帝为躲避清军追杀,曾避难于缅甸,清朝乾隆时期,清朝同缅甸爆发战争,这一战争在后世,为台湾的女作家琼瑶创作《还珠格格》提供了灵感。
近代缅甸近代的远东地区,除了日本之外,都遭到了西洋列强的殖民,缅甸也不例外,并且缅甸人的生涯,是各被殖民国中最惨的一个群体。
因为英国灭亡缅甸后,为了节约行政成本,将缅甸并入印度。因此,在缅甸,缅甸本土居民不光要受到英国人的压制,还要遭受印度土著的压制。其地位,堪称“三等公民”。并且,因为印度的关系,伦敦方面对缅甸并不待见:毕竟印度才是大英帝国的生命线,和生命线比起来,缅甸算老几?
二战后,大英帝国受纳粹德国重创,元气大伤,其实力难以维系之前的大英帝国体系,最终,大英帝国土崩瓦解,印度、缅甸等国相继独立。
缅甸独立初期,缅甸新政府对缅甸本部有有效的统治,而对于缅甸的少数民族地区,则处于“有主权无实际统治的状态”。当缅甸政府准备强行统治少数民族地区的时候,却遇到了困难。
缅甸的主体民族是缅族,而缅甸的政策历来奉行“大缅族主义”,很多少数族裔受到歧视和压迫,因此这些民族组成了诸如“德昂解放军”之类的武装,反抗缅甸政府的压迫和歧视。这种战争,断断续续延续到今天,并且没有停火的迹象。
未来展望缅甸内战得以延续数十年,并且还有延续数十年的迹象,其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第一。对于缅甸少数民族地区的经营,在历史上缅族统治者很少下功夫,因此无法获得少数族裔的认同;
第二。缅甸的政治文明处于极端腐朽的状态,政治影响军事,这意味着缅甸很难实现军事强大,因此在武力讨伐方面,时常力不从心。
第三。缅甸的民族压迫政策,会长期“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反抗者。毕竟伟大领袖曾经教导过我们: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缅甸为什么被称为世界上内战持续最长的国家?
缅甸内战的根本原因是--在一个类似西方式联邦制的国家内,却施行着封建的东方中央集权式的政策。
为了缅甸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昂山不惜与日本军国主义合作,希望能通过日本人驱逐英国殖民当局,来获得缅甸的独立,昂山与日军的合作,曾给我国入缅抗日远征军造成重大损失。但结果很可悲。除了又迎来一个新的统治者,他什么也没有得到。于是,昂山又回过头来,与他的老冤家英国人合作,把日本人赶走了。二战结束后,在世界各国民族独立与民族解放的大趋势下,缅甸获得了机会,昂山得到了英国人-若其他少数民族各邦愿意与缅甸本部一起独立的前提下,英国允许缅甸独立的承诺。于是《彬龙协议》诞生了。但不久,昂山被暗杀,《彬龙协议》被废。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只有一个解释,就是缅人根本就没有做好建立联邦制国家的准备,他们的独立、民主和自由只是局限在缅甸本部的范围,缅族的精英分子们考虑的更多的只是缅族自己,若不是英国人有这样的独立的前提要求,缅族的昂山根本就不会去跟其他少数民族签订一个《彬龙协议》来。换句话说,就是,以昂山为首的缅族独立精英们,在缅甸独立的问题上从来就没有考虑过去和其他少数民族一起去争取缅甸的独立和自由。对于一个给缅甸少数民族以很多跟缅族平等权利的《彬龙协议》的不同解读,导致他们内部发生了分裂,于是,昂山就只有去死的结局了。
这种对联邦制国家的认识水平,至今也没有看到缅人有什么深刻的理解,而他们更熟悉的,是东方式的中央集权式的领导模式,确切的说是一种封建的东方式的中央集权,是一种没有经过资产阶级革命的自由、民主、博爱的中央集权,他们或许更熟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中央集权,而这样的认识水平,与现实国家的西方式联邦制的实体,就产生了巨大的认识与实践的反差。在这种落后于时代的封建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一整套治理国家的方针和政策,就无可避免的会处处碰壁,导致国家经济停滞,国内民族矛盾尖锐。看看缅甸在世界落后国家里的排名,看看缅甸国内民族武装冲突不断,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