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教士汤若望帮明朝铸火炮,为清朝修历法,为何被康熙判凌迟?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说白了,这是满清初期以鳌拜为核心的一群人,实行闭关锁国,排斥西方文明的一场争斗。
这也是一个很大的话题。
汤若望是德国科隆人,虔诚的传教士。他早在明末就来到中国传教,终身没有回国。他是一个非常出色的神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
其中,汤若望的文天水平最高。
他来到大明宫廷不久,就成功地预测了当年10月8日出现的月食,后来又成功地预测了第二年(1624年)9月的月食。
大明官员都是汉人,思想比较开通,不排斥西方文明。礼部尚书徐光认为汤若望人才难得,经过崇祯同意将他请入钦天监。
经过十多年的辛勤工作,汤若望帮助钦天监终于完成了卷帙浩繁的《崇祯历书》,共计46种137卷。《崇祯历书》是对中国传统历法的重大改革。
崇祯皇帝对汤若望很是欣赏,给予很大封赏。
受到鼓舞的汤若望,不但为崇祯铸造了20门西洋火炮,还翻译了1550年德国矿冶学家阿格里科拉(Georgius Agricola)撰写的论述16世纪欧洲开采、冶金技术的巨著《论矿冶》。
但大明很快灭亡,满清入关。
入关初期,满清留用了很多大明的大臣,也包括汤若望。
1644年清兵占领北京,需要颁布新的历法,汤若望的“西洋新法历书”获得颁行,为《时宪历》。
然而顺治皇帝死后,小皇帝康熙登基。
辅政大臣鳌拜实行镇压内部的文字狱和闭关锁国政策。对内大力镇压中国知识分子,对外试图驱除任何西洋文明。
正好无耻文人杨光先揣摩鳌拜的意思,对汤若望等人进行诬告。
于是,康熙三年(1664年)发生“历狱”,汤若望被判凌迟死刑,和他一起工作的5名中国官员也要一同被处死。
杨光先的诬告现在看来很搞笑,完全荒诞不经。
杨光先指责汤若望为满清编订的《时宪历》是按照西洋方法。那么,作为国家根本的历法就是西洋人的,就是将西洋当做祖宗,而摒弃中国传统文化,这就是意图谋反。
另外一个,《时宪历》只编写了200年,杨光先认为这是诅咒满清只有200年。这是标准的妖言惑众。其实,无论汤若望怎么做,杨光先的攻击都是可行的。
即便汤若望把时间延长到1000年,也是诅咒满清短命,一样是妖言惑众。
最后一个,杨光先认为汤若望的观点荒谬。
而杨光先这个腐儒对于汤若望的驳斥,今天看来真是啼笑皆非,最好体现了他自己的无知。
比如,杨光先认为汤若望说的地球是原形,是荒谬的。因为地球如果是圆的,那么中国人站在球顶自然是没有问题,那么西洋人站在球的侧面甚至底部,是如何站得住的?难道和壁虎一样,吸在墙壁上吗?
比如,杨光先认为基督教是旁门左道。他们的十字架是用来钉死强盗的。那么耶稣就是强盗,就是土匪,怎么能作为神子呢?而基督教用十字架,岂不是崇拜强盗。基督徒每个人都佩戴十字架,肯定是旁门邪教的暗号。
杨光先甚至认为望远镜是不需要的,因为太阳和月亮都看得见,何必用这种西洋的怪东西。
还有很多。
自然,杨光先是聪明的揣摩了鳌拜等人的意图。
鳌拜他们对西洋多少有一些了解,也知道西洋人颇有力量。但满清并不像大明一样勇于学习西方文化,而是干脆闭国锁国。
对于这些西洋知识分子,鳌拜认为只要将他们杀掉,再把和他们合作的中国官员杀掉,就一了百了。
于是,已经70多岁瘫痪在床的汤若望和7名中国官员都被判处凌迟。鳌拜还顺势废除了新历。
搞笑的是,杨光先因此从安徽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一跃成为北京的高官,取代了汤若望的地位。
没想到,随后出了2件事。
不久天上出现被古人认为不祥之兆的彗星。接着京城又突然发生了大地震,"且一连地震三日,人皆露宿,惴惴不安。" 皇宫在地震中遭到破坏,而且有宫殿着火。
当时满清高层认为,这是胡乱处决高官的结果。
于是,他们将汤若望和2名中国官员改为流放,另外5个中国官员还是被处决。
另外就是,杨光先上台以后根本没有能力取代汤若望。
鳌拜被捕后,康熙亲自将杨光先和汤若望的继任者南怀仁请来,进行历法的推算。
结果杨光先几乎全部推算失误,而南怀仁则非常精确。
康熙大怒,将杨光先革除官职,赶出北京。杨光先羞愧无比,在回家的路上病死了。
由此,汤若望被彻底平反,但已经去世3年了。
不过,康熙以及后来的满清皇帝,仍然秉承鳌拜的政策,严格限制对西洋文化的学习和了解。
到了鸦片战争时期,一些清朝官员看到英舰不用帆桨也能行驶自如,竟然认为“英人使用妖术”。于是,这些官员请来法师助阵破敌。
法师想出了点子,就是派人用小船将黑狗血和屎尿浇到英舰上,妖术就会失效。
满清官员大喜,却找不到敢靠近英舰泼大便的勇士,最终不了了之。
传教士汤若望帮明朝铸火炮,为清朝修历法,为何被康熙判凌迟?
谢谢邀请!传教士汤若望帮明朝铸火炮,为清朝修历法,为何被康熙判凌迟?这里面的主要原因是官员权力的争斗,康熙皇帝当时年龄小,没有亲政,汤若望成了权力争斗的牺牲品。
汤若望是德国传教士,著名的神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明朝末年就来到中国,传播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文化,帮助明朝造出了20门火炮,翻译了一些西洋学术论文,并编写《崇祯历书》,多次准确预测出月食……很受崇祯皇帝的赏识。
1644年,清朝政府入主中原,继续任用明朝一些有作为的人,汤若望被任用,官复原职,继续献身我国的科学事业,继续为清朝制造火炮,传播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他的贡献受到孝庄皇太后的肯定。在顺治皇帝病重期间,他建议孝庄皇太后任命玄烨为皇帝继承人。当时康熙皇帝年龄小,不能亲政,一些重大事务都是几个辅佐大臣说了算。鳌拜采取排外闭关锁国的政策,抵制西方文化。鳌拜属下的一个小官员杨光先,他想得到汤若望的位子,就借用鳌拜的这个排外的策略,迫害汤若望。汤若望为清朝编写一部200年《时宪历》,就向鳌拜说,汤若望说的话都是妖言,是诅咒大清王朝只有200年,鳌拜头脑中没有什么科学常识,一听这话,火冒三丈,就要治汤若望的罪,无论汤若望怎样辩驳,而杨光先硬说汤若望的理论都是妖言。1664年,鳌拜就以康熙皇帝的名义判汤若望和他的几个学生凌迟的刑法,由于孝庄皇太后的阻挠,康熙皇帝将汤若望的凌迟改为流放,其他五个学生凌迟。杨光先担任了汤若望的职务,废除了《时宪历》,使用杨光先的历法。1666年,汤若望病死家中。
康熙皇帝亲政后,处死了鳌拜。由于杨光先编写的历法不准确,几次预测月食也不准确,康熙皇帝感到汤若望一案是冤案,就下令处死杨光先,恢复使用《时宪历》,为汤若望和他的学生平反。
汤若望的冤案,是由于鳌拜的闭关锁国的政策造成的,并非汤若望的学说不正确,而是清政府的官员,为了权利,迫害汤若望。鳌拜想拦权,康熙皇帝年龄还小,没有亲政,一时还征服不了鳌拜。
传教士汤若望帮明朝铸火炮,为清朝修历法,为何被康熙判凌迟?
您都说他是帮明朝造火炮了……帮助清朝造火炮的是汤若望(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的学生南怀仁(Ferdinand Verbiest),汤当时已隐退,所以造火炮并非汤若望对清朝的贡献(甚至可以说是对清朝的“罪行”)。
汤若望在明代的贡献,首推和徐光启合作编写了在当时最为精确的《崇祯历书》(明崇祯七年即公元1634年),其次是他稍早独撰的中国第一本详细介绍伽利略式望远镜原理的《远镜说》,第三则是和中国学者李天经合作翻译德国人阿格里科拉的采矿学专著《坤舆格致》,这三本著作奠定了汤若望在中国古代科技史和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地位,而历法上的独到之处也让他在清军入关后几乎立即被新朝启用为钦天监正。
汤若望
汤若望对清朝的贡献,一是在最短时间里拿出了比较像样的历法《时宪历》,二是在顺治突然消失、择嗣莫衷一是之际以“玄烨已出痘因此今后不会再出”为由,说服孝庄太后选择玄烨(康熙)为继承人。
他被判凌迟,是因为一直觊觎钦天监正官位的钦天监副杨光先利用董鄂妃、荣亲王(顺治和董鄂妃之子)、顺治在短短一百多天里相继猝死,抨击汤若望的历法“颠倒吉凶”,适逢在康熙五岁登极后领衔辅政的鳌拜想寻衅立威(有说他“排外”的,事实上排外的是杨光先及其支持者,且杨本人与其说是排外,毋宁说是想把钦天监正搞掉取而代之,汤若望即便是中国人他也会照旧,不过会换别的罪名,而另一个同伙,原钦天监回回科秋官正吴明炫因和汤若望比测日食失败,回回科撤销导致丢官,也借题发挥希望得到好处),就借题发挥发起所谓“康熙历案”,判处汤若望、钦天监刻漏科杜如预、五官挈壶正杨弘量、历科李祖白、春官正宋可成、秋官正宋发、冬官正朱光显、中官正刘有泰等八名钦天监官员凌迟,幸亏孝庄以“汤若望向为先帝所信任,礼待极隆”为由强硬干预,才救了汤、杨、李三人姓名,另5人则只是从凌迟改为了斩、绞决。
传教士所绘画《汤若望与顺治》
然而打压汤若望说到底是鳌拜而非康熙的意思,且真正针对的不是历法或外国人,而是权力斗争,而对康熙而言,汤若望既是自己得以继位的恩人,又是政敌鳌拜的政敌,因此他斗倒鳌拜亲征后,几乎毫无悬念地在南怀仁递了个由头后把案给翻了。
因为事关“山陵大事”,身为人子的康熙不便深言,只能抓住杨光先不学无术,不但所推算的历书测不准日食,而且还担心露马脚长期“翘班”来开刀,借一次对日食的预测,让南怀仁作为汤若望学生在准确性上完胜杨光先、吴明烜(吴明炫弟弟,杨光先自知自己业务生疏,就举荐通晓回回历的吴明烜)等人的历法,——杨光先攻讦汤若望、南怀仁师徒的既然是“历法不准”,事实证明他们的历法比杨光先的准很多,那么平反就无话可说了。
德国发行的汤若望纪念邮票
简单说,汤若望有大恩大功于康熙,且作为钦天监正在“专业问题”上没有出错,他的凌迟是竞争对手贪念和权臣野心的综合作用所致,是“政治灾难”,和他是否外国人并无关系,也不是当时尚未成年的康熙本意。
传教士汤若望帮明朝铸火炮,为清朝修历法,为何被康熙判凌迟?
作为写在历史教科书上的西方传教士总共就那么几个,前者以利玛窦最为著名,而汤若望是继利玛窦之后再一个知名传教士,两个人并称“耶稣会之二雄者”。
汤若望于1622年(天启二年)来到中国,中国是一个对宗教信仰并不是很感兴趣的国家,因此,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很少取得成功,当时受“南京教案”的影响,耶稣会在中国的传教又受到严重的影响,汤若望此时在中国传教,环境之艰难可想而知。
由于明朝掌管历时的官员推算的数据与天体运行规律不合,因此需要聘请一些传教士帮助校正历法,汤若望借此机会于1630年进入朝廷。
崇祯七年,编写的《崇祯历书》就是汤若望参与其中,由徐光启主持的,崇祯十六年崇祯要改《崇祯历书》为《大统历法》,准备在全国进行推广,结果第二年清军入关,明朝灭亡。
清军入关后,汤若望就将传教的希望放到了满清的身上,当时多尔衮下令要城内的居民迁到城外去,汤若望就上书多尔衮,请求准许他仍住在天主堂传教,多尔衮允许了。
随后汤若望为了能够传教,在清廷面前积极表现,以历法之事请求清廷录用,多尔衮因此下令让汤若望修正历法,清廷后将汤若望修订的历书定名为《时宪历》,开始在全国推广。
正是因为汤若望在历法方面做出的贡献,清廷乃任命汤若望奉命掌管钦天监印务,顺治帝后来更是给汤若望加官进爵,成功加官进爵,在清廷中获得了很高的地位。借助这个身份,再加上顺治皇帝对宗教的痴迷,天主教在中国迅速发展。
汤若望在清廷得势,遭到了一部分的忌讳,有人就指责汤若望传邪教,所传历法也存在问题,当时有顺治皇帝撑腰,汤若望自然不受影响,但是顺治帝去世较早,年纪轻轻就死了,康熙登基之后,反汤若望者开始对汤若望进行攻击,康熙三年开始审理汤若望案。
插播重点,康熙8岁登基,康熙三年也就是康熙十岁左右的时候,当时还没有亲政,朝政把持在鳌拜等人的手上。
在审理中,反对汤若望者围绕历法、宗教传播等多方面进行指控,经过一番折腾,历法好不好用是一说,针对传教这件事就把汤若望拉下水了。
可能对于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大家都没有什么印象,但是一直有传野史说顺治曾剃度出家,就可以知道在清初的时候宗教的影响力有多大,正是针对于此,顺治帝死后,一些守旧的满清贵族开始针对这些宗教势力进行清算,不止是天主教,佛教等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案件发生不久,汤若望就被革职,并且在各省范围内将传教士缉拿京城,并且将汤若望所在的天主堂的天主像销毁。
当年年底,刑部审理后给出意见,就是汤若望等人谋立邪教,编造新书,蛊惑重任,主张将汤若望凌迟处死。
当然,这只是一种意见,在随后的审理过程中,各部门意见出现分歧,以和硕康亲王等人经过审理后,认为汤若望按照罪当处死,但是念在为清朝效力多年,现在又年老多衰,可以免除死刑。
最后基本形成死罪可免,活罪难逃的处罚原则,想将汤若望流放,实际上汤若望被革职后,于第二年就死在了寓所。
也就是说整死汤若望的其实并不是康熙,而是鳌拜等人,从康熙后来对西方文化的推崇程度来看,还是挺尊重西方的。
当然在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上,康熙其实也比鳌拜强不哪去,他们都知道西方文化的厉害之处,但是想要将技术普遍传播开来,尤其是传播宗教这个是万万不行的。
传教士汤若望帮明朝铸火炮,为清朝修历法,为何被康熙判凌迟?
汤若望是在明末清初时期,非常著名的外国传教士,同时,也为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汤若望,德国传教士,本名约翰·亚当,“汤若望”实际上是根据其本名的音译所取的名字。
在中国生活47年,历经明、清两个朝代,,在明清朝廷历法修订、火炮制造、宫廷医学等方面多有贡献,康熙朝时期被封为“光禄大夫”。汤若望对于中国历史发展最大的贡献莫过于主持编修了《时宪历》,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用的“农历”,直至今日依然为人所使用。
除此之外,汤若望深得满清皇室的信任,他先后使用西方医学医治好了孝庄太后以及孝惠章皇后的疾病,并且在顺治临终前立保得过天花的康熙皇帝继位为帝,康熙皇帝更是尊称其为“玛法”。而在汤若望去世后,更是被允许葬在北京,并且葬在同样是著名传教士的利马窦陵墓的左侧。
这些都说明汤若望在清朝事情享有极高的威望。
康熙朝时期,汤若望先后被卷入了“历法之争”以及“洪范五行案”,最终拿下问罪。由于汤若望不断受到皇帝的重视与重用,并且汤若望及其学生长期掌管钦天监,这就引得了以杨光先为首的清朝官员们的强烈不满,于是他们纷纷想尽办法来构陷汤若望,其中,最为致命的就是“历法之争”以及“洪范五行案”。
首先是“历法之争”。
早在顺治时期,杨光先等人就对汤若望等人制定的新式历法提出了挑战,于是借助一次日食的观测,来检测汤若望编写的《时宪历》,明朝时期使用、也是杨光先等人力主的《大统历》,以及元朝郭守敬等人编写的《授时历》。尽管杨光先等人从中作梗,但是《时宪历》还是最为准确的预测了日食的时间,而得到了顺治皇帝的欣赏。
在顺治皇帝去世后,杨光先再度卷土重来,撰写《辟邪论》对于汤若望等人编写的《时宪历》大肆批判,一方面,杨光先等人打出了“宁可使中夏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直接挑起了华洋矛盾,另一方面,他又吹毛求疵的提出,《时宪历》之编写两百多年,就是诅咒大清王朝只能延续两百多年的江山。
最终在鳌拜的主持下,支持了杨光先等人的主张,废黜了《时宪历》,进而重新使用落后的》《大统历》。
其次,便是“洪范五行案”。
这件事情的起源还要追溯到顺治顺治十五年(1658年),顺治皇帝最为宠爱的董鄂妃所生下的儿子荣亲王未满一岁便不幸夭折。
而当时再给荣亲王确定下葬时间的时候,没有按照正五行进行演算,而是使用了洪范五行确定了下葬时间。然而在这之后过了三年,董鄂妃因为天花去世,顺治皇帝在董鄂妃死后不久也因为感染天花去世。
所以杨光先等人就将矛头直指汤若望,认为是汤若望误用洪范五行,才最终导致了董鄂妃以及顺治皇帝的死,毕竟当时的人还是非常迷信的,随即也将罪名按在了汤若望的头上。
也正是因为这两件事情,汤若望及其学生均以重罪论处。
实际上,当时的康熙皇帝并没有亲政,真正要除掉汤若望的正是鳌拜。顺治皇帝去世后,当时朝堂之上有三股势力,即满洲官员势力、汉族官员势力以及以汤若望为首的西洋官员势力。鳌拜等人自辅政开始,就确定了“独尊满洲”的策略的,对汉族官员及西洋官员进行打压,与此同时,也开始整顿和梳理八旗内部的势力划分。
此时的鳌拜正好借助了杨光先等人与汤若望在权力、地位、利益上的矛盾冲突,进而大力支持杨光先对汤若望等人进行弹劾与构陷,最终导致了汤若望被问罪,其学生或被杀、或被流放,而鳌拜也借此消除了西洋官员在朝中的影响力,将权力进一步掌握在自己手中。
所以汤若望也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而杨光先也只是鳌拜除掉汤若望等人的工具。
此时的康熙皇帝尚未亲政,并没有掌握实权,所以,并不是康熙皇帝要除掉汤若望,而是鳌拜等人想要除掉他。
最终,汤若望没有被凌迟处死,之后也被平反昭雪。康熙四年(1665年),在鳌拜的主持下,杨光先弹劾汤若望等人的奏折得到了确认汤若望被判处凌迟,南怀仁被流放,钦天监中与传教士合作的中国人如李祖白等被处决,史称“康熙历狱”。
然而就在行刑之时,天空出现彗星,京城一连五天发生地震,孝庄太后认为处死汤若望必然引得天怒人怨,最终改判汤若望、杜如预、杨宏量免死,但是李祖白等五人依然被斩。
康熙五年(1666年),汤若望去世,享年75岁。
康熙八年(1669年),除掉鳌拜之后的康熙皇帝马上为汤若望进行了平反昭雪,同时严厉的处罚了当年构陷汤若望的杨光先等人,并在康熙九年(1670年)恢复使用了由汤若望等人编写的《时宪历》。
传教士汤若望帮明朝铸火炮,为清朝修历法,为何被康熙判凌迟?
汤若望是外国传教士。他对中国有很多贡献,他帮助明朝铸造火炮,为清朝修订历法,最后却被康熙凌迟处死,为何他会迎来这样的结局呢?
康熙五年,新安卫官生杨光先叩阍进所著摘谬论、选择议,斥汤若望新法十谬汤若望被判处凌迟的直接原因是遭到了杨光先的控告。杨光先的手段非常高明,他一直利用汤若望传教士的身份做文章,宣扬他推行新历法是别有用心。至于他编纂的历法只延续了二百年,也被人构陷为诅咒清朝无法长久存在。
选荣亲王葬期不用正五行,反用洪范五行,山向年月俱犯忌杀,事犯重大。还有,汤若望通过洪范五行确定了董鄂妃的儿子荣亲王的下葬时间。就在荣亲王去世三年后,董鄂妃和顺治皇帝先后因为感染天花去世。
杨光先自然不会放过任何落井下石的机会。他淡化了天花的传染性,而是将顺治与董鄂妃与汤若望联系起来。他对外宣称汤若望没有按照正五行推算,所以才会引来这些祸端。当时的人非常迷信,再加上汤若望做事的确有些不严谨,所以他才会遭受这些祸端。
康熙八年,上以鳌拜结党专擅,勿思悛改,下诏数其罪,命议政王等逮治。汤若望名义上是被康熙叛处凌迟处死,但真正下令的人应该是鳌拜。皇帝在康熙八年之前手中基本没有什么权力,那时候朝堂还是鳌拜的天下。汤若望在康熙五年的时候就已经死了,所以想要将他处死的应该不是康熙,而是鳌拜。
这个推测并不是空穴来风,实际上有很多证据证明汤若望是被鳌拜给害死的。比如一直针对汤若望的杨光先,他就是鳌拜的党羽。他在做事的时候非常嚣张,这说明背后肯定有人给他撑腰。至于为他撑腰的人到底是谁,相信已经不言而喻了。
庄烈帝知西法果密,欲据以改大统术,未行而明亡。在汤若望被冤枉的这段时间,大家的反应格外统一,那就是沉默不语。之所以没有人为汤若望伸冤,一方面是惧怕鳌拜,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汤若望对明朝有很大的帮助。
清朝和明朝是对立的,汤若望是明朝的大功臣,所以很多清朝的人对他比较敌视。
光先坐谴黜,复用新法。时汤若望已前卒,复通微教师封号,视原品赐恤 。随着时间的流逝,康熙逐渐明白更改历法是必要的。他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汤若望主持编订的新历法。可惜的是,此时汤若望早已离开人世。为了弥补亏欠,所以康熙帮汤若望平反。可惜,这种做法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康熙从鳌拜手中夺取政权,和他为汤若望平反,其实是发生在同一年的。康熙是不会轻易打自己脸的。他愿意为汤若望平反,说明当初决定将其判为凌迟的其实是鳌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