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军队武器装备中,高炮为何到现在还有不小的生命力?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是因为现代战争中,高炮仍然有一定作用。

在对付低空低速,尤其是低价值的空中目标时,小口径高炮还是必要的。

至于大口径高炮,目前看来用处已经不大,目前各国装备不多,貌似我军还有不少装备。

解放军第一款57毫米高炮是什么?花重金从苏联买来的C60型高射炮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南京理工大学兵器博物馆是不对外开放的宝库,里面有很多有趣的武器,萨沙带大家看一看。

萨沙的兵器图谱第120期

南京理工大学成立于1953年,由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全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分建而成,先后经历炮兵工程学院、华东工程学院等几个发展阶段。南理工是我国军工科技的重点大学之一,很多毕业生投身于国防建设中。

2003年,学校在孝陵卫校区五号门内规划建设新的兵器教学楼,2005年正式落成,总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其中兵器博物馆约6000平方米。这里面珍藏了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各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类武器装备,囊括了火炮类、轻武器类、引信类、军事通讯和光学器材类等诸多门类计6000余件珍贵藏品,其中不少武器装备由我国自行研制。

资料里面说的很好:可以这么说:抗美援朝战争之后,我军所赢得的每一场战争,都与南京理工大学这座高等学府里开展的科研密切相关;也可以这么说,新中国兵器科学与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凝聚着南理工人的无穷智慧与辛劳汗水。

C60型57毫米高炮,是我军59式57毫米高炮的原尊。

早在二战期间,苏军就发现37毫米高炮的射程和威力都有限,难以对付大型战机。战争中,苏军缴获了德军的55毫米高炮,经过测试性能不错,苏联方面随即开始仿造。

遗憾的是,57毫米高炮的仿造并不容易,制造成功时战争也结束了,时间是1946年。

因一线官兵对37毫米高炮称赞有加,57毫米高炮的装备就拖延下来,直到1950年。

高炮性能优秀,采用雷达引导和炮兵指挥仪,全自动发射,全天候作战。

57毫米炮弹威力大于37毫米,尤其精度相当优秀,对于现代战机有较大威胁。

在苏军中,该炮一直用到苏联解体才退出现役。而57高炮被苏联大量出口,至今还有很多军队装备这款高炮。不过苏军的57高炮基本都退役了,大多数已由萨姆 -8 防空导弹取代。

自然,57毫米高炮也参加过很多战争,比如中东战争,苏军入侵阿富汗,海湾战争等等。

中东战争中,57毫米配合萨姆系列导弹和 4 管 23 毫米高炮 , 曾对以色列飞机构成较大威胁。

在海湾战争中,57毫米高炮被称为A10杀手。A10攻击机设计师可以抵抗小口径防空炮,但对付不了57毫米高炮。

我国在1955年,从苏联购买了64门57毫米高炮,装备了2个高炮团。

以此为基础,我国仿造出59式57毫米高炮,不过是60年代的事情了。

苏制的57毫米火炮曾参加了抗美援越的防空战。

面对世界第一的美国空军,57毫米高炮相当厉害。我军官兵对这种相对先进的57毫米高炮,也是赞不绝口。

目前为止,苏联这批57毫米高炮早已全部退役,但它仍然是我国第一种57毫米高炮,意义深远。

在军队武器装备中,高炮为何到现在还有不小的生命力?

舰载近防炮也属于高射炮的范畴,武器装备的发展和使用原则就是:管用。否则长滴再漂亮、价格在昂贵的武器也是中看不中用的绣花枕头。

飞机进入到战争以来,至少有30%是由高炮击落的,这个数量仅次于空战被击落的数量,而导弹由于实战化时间太短,它所击落的飞机数量并不是很多,甚至在越南战争这样空袭非常频繁的战场,高炮击落的飞机数量也要远远高于导弹!美军在越南战争中损失了8588架作战飞机,这其中我军援越高炮部队共击伤1608架、击落1707架,这些飞机都是当时最先进的超音速战斗机,所以高炮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仍然无法替代!

到了1960年代末~1970年代之后,随着武装直升机大量的装备、固定翼飞机低空超低空突防的战法出现,各国陆军和防空部队更加重视小口径高炮,因为小口径高炮的射速高!单管2~3秒钟就可以发射200枚左右的小口径炮弹,瞬间就将目标覆盖,而小口径炮弹使用的高速破片甚至是“贫铀”穿甲弹头,会把飞机打烂!正是由于高速射击和弹幕密集的原因,各武器装备制造强国都大力发展76毫米以下的中小口径高炮,伴随机械化部队行军,随时抗击来袭的敌方武装直升机和低空突防的固定翼飞机;还可以部署在重要设施的周围,配合地空导弹反击来袭敌方高速飞行器。随着科技的发展,各国都开始研制射程更远、飞行速度更快的航空弹药,在发射完成后弹药根据事先规划好的飞行线路自行去打击目标,发射平台则马上返航,这种新的突袭形式叫:防区外打击。由于来袭的远程巡航导弹飞行速度更快、目标更小、来袭路径更复杂…这就需要“小高炮”采用更快的射击速度进行拦截(以快制快)!所以,各国开始将“加特林射击体制”的舰载近防炮搬上了陆地,目的就是利用更加射击快速、机动性更好的战法去配合地空导弹打击飞行速度0.75~2.5马赫的小型高速目标…。

科技在发展,空袭的方式方法和武器装备的效能在改变,而高炮也随之变化,往射速更高、跟踪/瞄准更精确、弹药威力更大的方向发展,这样才能有效的应付得了现代战争。叙利亚内战时政府军将苏制S60型57毫米牵引高炮安装在了卡车底盘上 ,成为简易的自行高炮,S60型57毫米高炮射速高、弹丸威力大(弹重2.8公斤)并且使用了“延时引信”,炮口初速高达1000米/秒,射程12公里、射速120发/分钟…这样的“大杀器”对叙利亚反对派武装是巨大的威胁!使得这种1950年代中期就出现的旧式高炮有重新换发了青春!

武器装备的使用原则仍然是“管用”二字!制造的年代是否久远不是问题,重要的是可以有效的消灭敌人!

在军队武器装备中,高炮为何到现在还有不小的生命力?

分享专业知识,奉献原创精品,我是兵说,欢迎关注。

在现代陆军战术体系里,高炮一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尤其是二战时期,一个陆军集团军独立作战的能力如何,很大程度要看火炮部队的协同程度。其中负责防空的高炮部队是稳住空域安全的绝对主力,二战时期的飞机航程较短,不可能随时支援前线部队打空战,地面防空能力是关键。

到了现代,随着导弹技术的突飞猛进,高炮开始慢慢的退到了幕后,现在说起防空武器,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防空导弹。但高炮并未退出战场,世界各国既没有放弃高炮也没有停止研发新型高炮,说明它还有其他武器不可替代的作用。

现代高炮跟以前那种有很大改变,过去的高炮普遍是固定在某个阵地上的,来往不便。在实际使用和运输中,还有拆卸运输的必要。这种高炮一般安排在固定阵地上,执行点防御任务,重点防护最危险的区域。现代高炮普遍采用机动技术,给高炮增加坦克底盘,德国的猎豹双管35毫米高射炮,美国的火神M163式20毫米高炮等等。目前国际上还有几十种自行高射炮服役,这些自行高射炮既可以采用履带式,也可以采用轮式。哪里需要它们,它们就去那里,效率远胜固定位置高射炮。

自行高射炮的主要功能是打击低空飞行的目标,比方说专业攻击机,武装直升机,通用直升机,运输直升机,无人机等。这些目标为了达成低空突袭任务,往往会冒险降低高度,而自行高射炮的射高在不断增加,总能找到机会打掉这些目标。实战中,导弹来袭,飞机会提前告警,机动规避。但炮弹是无法提前预知的,往往在被击中后,飞行员才能意识到危险降临。但也有观点认为,攻击机如果飞的越来越高,高炮还能发挥作用吗?

我认为高炮即使丧失了打击攻击机的能力,用它来应对直升机和无人机,还是充分必要的。所以世界各国都会保持足够数量的高炮部队,应对不时之需。

在军队武器装备中,高炮为何到现在还有不小的生命力?

这个问题本质上是放空导弹和高炮的优缺点问题。战场环境不同,武器装备的优缺点评判标准就不同。

高炮的存在主要是由火力配系和武器装备经济两大要素共同决定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