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35的战斗力能排到什么位置?
购买的苏35将全部装备湛江空2师?对付台湾还是南海?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外媒对于我军引进的苏35是非常重视的。苏35可以压倒除了歼20以外,几乎所有的我军战机。观察苏35装备什么部队,就可以知道我军的战略。听说萨沙说一说吧。
外媒的消息很明确,我军引进的24架苏35,除了4架暂时留在沧州飞行员战术试飞中心,其余20架都会装备湛江的空2师。
空2师的名气很大,1950年在毛泽东的命令下建军。
建军之后,空2师一直负责最为重要的上海防空任务,进行过多次实战。
朝鲜爆发以后,空2师轮战到朝鲜也有不错的成绩,当然伤亡也不轻。
之后直到1968年空2师奉命南调,一头扎在广东湛江的遂溪基地直到今天。
一般认为空2师的主要任务有两个,第一对付台湾,第二对付南海。
空2师主要基地湛江遂溪,是除了海南岛以外最靠南的我军大型空军基地,也是拱卫南海的前哨。早在1974年,空2师曾经在西沙海战期间,执行过空中支援任务。
至于台湾,一旦台海开战,战争有可能聚焦在防御较为薄弱的台湾岛东面。
解放军潜艇、导弹舰甚至辽宁号航母,都会从台湾东面发动攻击。
不过,这些目标均会遭到台军F16V的反击。现有的解放军飞机,尤其是舰载机歼15,尚且没十足把握打败F16V。另外,在缺乏大型预警机的情况下,辽宁号也可能会遭遇F16V的偷袭。
那么,航程最远的、雷达最强、空战能力惊人的苏35,就可以有效执行争夺制空权、掩护航母和探测警戒这三个任务。
看来,空2师两个作战方向的敌人都比较强,且局势都很紧张。
所以,空2师也相当被重视。
90年代,空2师成为空3师之后,全军第二个列装进口苏27战斗机的部队。该师一直被作为样板部队,口号也是“平时是样板,战时是拳头”。
空2师还是对外交流较多的我军部队。
大家都应该听说,空2师曾经使用4架歼11A去泰国和鹰狮战斗机进行模拟对抗。最终结果吗,大家也知道,萨沙就不多说了。
此次将最先进的苏35中几乎全部装备空2师,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有意思的是,外媒认为我军内部各部队,对这批苏35都非常“眼红”。
我军目前的歼10、歼11、歼15、歼16均略逊苏35一筹。
在歼20批量装备部队之前,苏35就是我军最强有力的拳头。
我国为了购买苏35,付出了单价8500万美元以上的高价,甚至超过了歼20。
外媒认为这个价格还是非常值得的。以苏35的性能,可以有效对付周边潜在敌人的F15、F16、F18和苏30。就纸面上,苏35也具备和F35正面对抗的能力。
也就是说,至少在10年内,苏35对解放军还是非常有用的。
对于空2师是否独占这20架飞机,还有一定争议。
在沧州的4架进行训练的飞机,将来会配属鼎新基地,主要进行各种对抗性训练。
也有可能,空2师会装备20架中的大部分,仍然调拨一部分给兄弟部队。
目前空2师下属3个团:第4团装备歼11A、空5团装备歼10A,剩下的空6团会全部换装苏35。
一旦完成苏35换装以后,空2师实力就会大增,毫无疑问成为全军战斗力最强的1个师了。
苏35的战斗力能排到什么位置?
最好的过时战斗机---苏35。
苏35是俄罗斯对苏27进行持续改进的产物,堪称超级侧卫。自2008年定型以来已经生产超过百架,在苏57短时间内无法量产的情况下,苏35将是俄罗斯空天军制空作战的支柱。
中国也购买了24架苏35,全部装备素有“南霸天”之称的南部战区航空兵某旅,目前已经全部到货并且形成战斗力。
对于这款集俄罗斯改进苏27各种尝试之大成的“终极侧卫”,相比于老苏27家族,主要有如下方面的改进:
1、改进机体结构,提高机身强度和机体寿命,彻底解决了困扰早期苏27家族的“软骨病”。
苏27自诞生以来就保守机体强度不足、寿命较短的困扰,苏27SK的机体寿命只有2500小时。俄罗斯在苏27后续型号发展中一直不遗余力的补强机体结构、提升机体寿命,苏30达到4000小时。而通过苏34结构补强获得的经验基础上,通过引入西方设计规范,苏35的机体结构一举达到西方三代机典型的6000小时。
同时,苏35通过采用推力更大的117S发动机、增大机身、增加垂尾油箱等措施,保证了苏35重量增加的情况下已久保持优异的载荷航程性能。不夸张的说,苏35是世界上平台性能最好的战斗机。
2、通过使用线传飞控及飞-火-推一体的矢量推力技术,苏35进一步提高了机动性能。
苏35最吸引眼球之处就是它令人叹为观止的超机动能力,这是由于采用了电传飞控和具有推力矢量功能的117S发动机,而且实现了飞-火-推一体化,机动性能吊炸天。目前来看,苏35的综合机动性能仅次于F22,一机之下、万机之上。
3、苏35使用了俄罗斯当前较先进的航电设备,广泛吸取了苏57的研制成果,包括机载雷达、电子战系统和座舱显示系统。
俄罗斯军机航电系统与西方国家相比一直有很大的差距,苏27家族在平台秀能远优于F15的情况下受航电系统拖累,整体性能略逊一筹,比如苏27那重大1吨、探测距离仅100公里左右的倒卡神器N001。苏35采用了全新的航电系统,以一台大口径、大功率的PESA“雪豹-E”雷达为核心,整体性能较老苏27有了脱胎换骨的提升。
通过上述改进,苏35是一款性能强大的三代半战机,尤其是超强的机动性,位居三代机之首。但是,在空中力量加速迈向四代化、空战越来越倚重信息化、体系化的当下,苏35所代表的技术路线已经落后于时代,它就像智能手机时代的诺基亚功能机,性能再好也是明日黄花。与F22、F35、歼20甚至歼16、F15X相比,苏35有以下几个重大缺陷:
1、不具备隐身性能,在四代机面前就是送人头的命。
隐身将目前的战斗机分成了云泥之别的两类,隐身不是万能,但是不隐身的话可能不行。即便是F35这样的胖子,靠隐身性能可以跟三代半战机打出10:1以上的交换比。苏35是一款主打制空的三代半,虽然有超机动性能加持,但是在隐身实现的战场单向透明状态下,超机动就是屠龙之技。
再容笔者放出这张动图,能用枪干死你,谁还给你机会卖弄花拳绣腿。
2、航电系统落后于潮流,单靠平台性能无法弥补。我国霹雳-10空空导弹总师梁晓庚对于战机的平台性能、航电性能和武器性能对整体战斗力的关系有过如下的精彩论述:
“平台性能与整体作战效能是线性关系,是一次方的;而机载航电系统(雷达和火控系统)与平台是二次方关系,如航电系统性能提高2倍,战机的作战效能就能提高4倍;但导弹与作战平台的关系是四次方关系,如果将导弹的性能提高一倍,战机的整体作战效能就能提高16倍。”
苏35航电系统的核心“雪豹-E”PESA雷达可谓是无缘相控阵雷达的巅峰之作,功率强大,在“凝视”状态下可以探测400公里外的目标。但是PESA雷达的工作体制决定了其潜力有限,无论是探测距离、探测精度、抗干扰性能和多用途能力都无法与AESA相提并论。我国引进苏35后通过实际使用发现,苏35的雷达性能与歼16上那台AESA雷达差距较大,苏35上视状态下的探测距离仅与歼16的下视距离相当,至于多目标和多用途能力,那就更不在一个级别上。除了雷达性能,苏35电子战系统整体性能也不如歼16。
3、苏35能够使用的机载武器性能较差,无法与美、中新锐弹药相提并论。
大家都知道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军用飞机研发领域已经慢慢掉队的事实,其实在机载武器领域的退步更大。就拿空空导弹来说,目前俄罗斯的主力空空导弹还是苏联时代的R73和R77,与美国最新的AIM-9X和AIM120D、中国的PL-10和PL-15相比差距明显。正如前文提到的梁晓庚总师所说,导弹与作战平台的关系是四次方关系,如果将导弹的性能提高一倍,战机的整体作战效能就能提高16倍!俄罗斯在机载弹药方面的差距已经严重影响整体空战能力。笔者朋友们仔细想一想,中国引进、仿制的俄罗斯武器无数,可曾仿制过任何一款俄罗斯的空空导弹?!俄罗斯空空导弹的性能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
近年来国产机载弹药的发展,可以用琳琅满目来形容。
综上,苏35确实是一款好战机,但却是一款过时的好战机。苏35绝不是一无是处,相反,可谓亮点多多,值得借鉴、学习的地方也很多,但是它遗憾的诞生在一个不属于它的时代。
这年头,再吹苏35就好比吹诺基亚的直板机一样愚蠢。
苏35的战斗力能排到什么位置?
目前世界上得到公认的四代半战斗机(新的划分标准)只有三款,其中就包括俄罗斯苏35战斗机,另外两款为法国阵风战斗机和美国F15E战斗机。
苏35是俄罗斯经典的苏27系列战斗机最新的改进型号,虽然外形变化不大,但是机身内部已经进行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比如使用了新式的AL-117S发动机,使得苏35拥有了更大的载荷、更长的续航能力和更强的机动性。并且俄罗斯苏35战斗机已经多次拦截美国侦察机,通过优异的机动性,让美国侦察机如坐针毡。
除了发动机,苏35在电子方面也进行了升级,安装了“雪豹-E”有源相控阵雷达,该雷达性能和西方同类型雷达相当,使得俄罗斯在机载雷达方面第一次和西方世界平起平坐。曾经在叙利亚上空,俄罗斯苏35战斗机使用机载雷达发现了美国F22隐身战斗机,这也直接证明了苏35雷达的先进性。
目前世界上服役的五代机有三款,所以如果要进行战斗机排名,苏35战斗机能够排在第五名,排在第四名的则是法国阵风战斗机,阵风战斗机被誉为是“最为全面”的战斗机,它的综合性能在苏35战斗机之上。
苏35战斗机现在已经确定进口的国家包括我国和埃及,另外报道出的进口国家还包括阿尔及利亚等国,俄罗斯希望苏35战斗机能够替代俄罗斯苏27和苏30战斗机,成为俄罗斯新的明星出口机型。
苏35的战斗力能排到什么位置?
在中国空军里,苏-35的制空作战能力仅次于歼-20,主要原因是苏-35的重型机体、超大航程、澎湃的动力和相对完善的武器系统。但苏-35的航电系统并不很先进,要弱于歼-20、歼-16和歼-10C。
不久前,观察者网军事评论员席亚洲的一篇军事评论让苏-35战机站在了风口浪尖上。文章称在去年的空军演习中,国产的歼-10C战机能把进口的苏-35压制的死死的。如果比航电火控和弹药性能,苏-35的无源相控阵雷达被歼-10C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完全压制。苏-35只是在航程、制空时间领域占有优势。就是近距格斗,挂载霹雳10的歼-10C也并不逊色苏35太多。据说这些已经在多次自由空战中验证过了。
此外,在苏-35战机尚未完全交付之前,中国就已经迫不及待对苏-35战机进行了改进升级,在2018年5月,就有一架2016年交付中国的首批苏35机队返回俄罗斯改装,这让中国成为首个对俄制四代半代战机进行升级的外国客户。这次改装内容主要包括:配备国产远程空空导弹与新式信息化头盔,更新更加复杂的火控与电子系统。改装后,中国版苏-35的战力将远超俄制原版。
尽管现在中国空军新锐战机层出不穷,但我们空军保留有不少的第二代战斗机,这些二代战机的相继退役,会造成很大的装备空缺,国内新型战机的产能有限,不足以满足空军的需求。苏-35是一个成熟的货架产品,在加上中国空军对侧卫系列飞机的使用时间很长,对苏霍伊战机的使用更为熟悉,购买苏35能够填补一定的战斗力空缺。
按照我军的观点,苏-35战机在十年前服役最理想。苏-35战机电子系统的现代化程度,已无法满足解放军对于三代半战斗机的期望。早在展开苏-35战斗机引进谈判的时候,中方就曾提出要求给飞机安装中国制造的电子系统,以融入解放军空军作战体系,双方为此进行了长时间艰难的谈判。交付前,有俄方专家撰文称,由于更换电子系统将需要太长的测试时间,赶不上交付的时间表,因此最终决定向中国交付的首批飞机将和俄军自用型的设备完全一样——事实上首批4架飞机是原本为俄罗斯空天军生产的。
中国空军更看重的是苏-35的超大航程和飞行性能,苏-35战斗机的最大载油量高达11吨,2017年俄军飞行员直接驾驶苏-35战斗机,从俄罗斯转场飞往我国南方某机场,跨越了四千多公里,途中未进行任何转场及空中加油,展现出了超长的航程。苏-35进入中国空军服役以来,其飞行性能,尤其是矢量推进与飞控系统的完美融合,令中国飞行员赞叹不已。
中国版的苏-35战机采用与俄罗斯自用版一样的座舱显示系统,中方最后放弃了汉化数据显示的要求,唯一不同是整合了北斗导航系统。这一方面表明中方飞行员看俄文不是什么难事,应该对俄语显示界面很熟悉,中国早期引进的那些苏27和苏30MKK战机,显示界面也是俄文。另一方面也表明中方对俄罗斯的翻译水平很不放心,俄国显示界面不汉化的时候还能看懂,汉化了可能谁也不懂了。
从上个世纪引进苏27以后,中国依靠自身力量,先后自行研发了歼-11B,歼-11BS,歼-11D,歼-15,歼-16,歼-16D等多型战机。但这些飞机都是在老型苏27系列战机基础上研制的。而苏-35是俄罗斯针对侧卫的使用经验,总结改进而成的终极版本的侧卫,应用了大量最新技术,包括相控阵雷达,新型发动机,矢量推力,内部结构的优化和气动的改进,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国产改进该系列飞机最好的示范。购买苏-35,通过对其的技术逆向,能够促进国产侧卫的改进。
苏35的战斗力能排到什么位置?
苏35战斗机是世界上战斗力最强大的第四代半战斗机,俄罗斯称其为第4++代战斗机,也就是比四代半还要再加很多,是仅次于五代隐身战斗机的第四代飞机,堪称是最强的第四代战斗机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苏35S战斗机机动性能非常好,他有优秀的气动布局、大推力的发动机和三维矢量尾喷。
原来,苏35S战斗机除了没有应用苏57战斗机的机身隐身措施外,凡是苏57用了的先进技术,苏35S都有应用,比如,苏35S的雷达是雪豹E,这是一种无源相控阵雷达,在很小的火控夹角内,有着接近300公里的探测距离,当然,实战中肯定不会这么做,除非预知目标位置才会这么小的夹角进行搜索,实际实战搜索距离也再200公里左右,非常远。
图为苏35S和苏57并飞,他们除了机体不同,其他内部配置基本相同。
而且飞机具有很强的反隐身作战能力,由于雷达的功率较大,雪豹E可以对隐身目标实现100公里左右的火控,一旦再较远的距离发现了隐身战斗机,那么苏35S战斗机就可以缩小雷达扫描角度,进行凝视,达到火控精度,可以发射超视距空空导弹打击隐身目标,这是有说法称他可以击败F35的原因之一。
图为俄罗斯空军装备的量产型苏35S战斗机。
苏35S战斗机的发动机也和苏57一样,都是用的117S发动机,117S发动机是在AL41F发动机基础上修改得到的,而AL41F发动机是在AL31F发动机基础上牺牲寿命增加推力得到的版本,推力为14.5吨,117S是在AL41F发动机上硬性连接上一段三维矢量尾喷得到的,因此,苏35S战斗机还是世界上最早装备了三维矢量发动机的战斗机,使其拥有了不凡的机动能力。
苏35S战斗机航程很大,以至于他们可以跟随轰炸机一起出航,图为苏35S战斗机配合轰6K一起在海上巡航,轰6K还挂着巡航导弹。
苏35S战斗机运用了机体储油技术,而且是侧卫系列中少有的可以空中加油的型号,因此这架战斗机可以实现很大的作战半径,其作战半径比早期的苏27和苏30都要更远,成为一种远程航空兵的装备,他可以伴随轰炸机一起前出远海地区进行巡航和训练,这一能力让他受到了我国空军的喜爱,也采购了24架,已经交付,据说我国还签订了继续购买24架的合同。
图为较早出现的苏35S的原型机。
苏35S战斗机的综合作战能力超过了我国空军的歼11B系列战斗机,和歼16系列战斗机处于同一水平,当然他们的任务不尽相同,不能直接比较,但是从军事地位角度来看,苏35S的先进性已经和歼16差不多了。
图为从轰6K的机舱内望去,看见的3架苏35S战斗机。
苏35的战斗力能排到什么位置?
我国空军针对先进战机部署呈现出以下特点:歼20优先部署东海方向,苏35则部署在南海方向。我国空军经过实际使用给予苏35“一代机之下万代机之上”的极高评价。
苏35是一款双发、重型、多用途歼击机,北约代号“超级侧卫”,是苏27基础上的深度改进型,既可以夺取空中制空权,又可对地、对海精确打击。苏35的成名同苏27一般在于其在航展中的惊人的飞行表演,“超级眼镜蛇”、“落叶漂”等过失速动作几乎成为苏35的专项动作,其高超的机动能力给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大特点:“腿长”
从俄罗斯官方公开资料来看,苏35多用途歼击机最大飞行速度2500km/h,作战航程3400公里,经过一次空中加油航程可衍射到4500公里;基于上述数据便可计算出苏3500的作战半径和滞空时间,远非众多现役三代半战机所能比拟。苏35之所以具有傲人的“长腿”,主要在于垂尾加装油箱设计,公开资料显示苏35垂尾油箱可以使其多携带20%的油量,同时发动机推力的增加,共同成就了苏35超大航程。
第二大特点:三元矢量喷管
苏35装备两台从AL31F改进而来的117S型发动机,117S采用了三元矢量喷管技术,可以改变发动机喷口的方向,从而赋予载机优异的过失速机动能力,这也是苏35能够轻松完成“落叶漂”等过失速螺旋动作的关键。同时117S较前身AL31F全寿命提高了2-2.7倍,飞行寿命达到6000小时,一次大修延寿1500小时;这是俄制发动机在全寿命领域初步达到美欧水平,同时117S赋予了苏35超音速巡航能力,使得苏35具备了和四代隐形机(我国划代标准)较量的速度资本。
第三个特点:火眼金睛
苏35装备了俄罗斯当前最高水平的雪豹E无源相控阵雷达,对空作战模式下,可同时跟踪30个目标,并同时引导2枚半主动雷达导弹或8枚主动雷达导弹进行攻击;扫描角度扩展至120度,工作频率扩展了2倍。根据俄罗斯宣传数据显示,雪豹E可在300公里外探测到F16中型战斗机,能在90公里范围发展四代隐形飞机F22。在叙利亚战场俄军方就高调发布苏35光电探测系统发现F22的清晰图像资料。
通过上述三个方面的技战术性能介绍,与当前各国空军普遍装备的三代半战机做个对比:首先具备矢量机动能力的战机主要有我国的歼10B矢量验证机、前不久展示的枭龙验证机、美国的F22和F35第四代隐形战斗机以及法国的阵风战斗机;然而具备矢量机动能力同时又具备超音速巡航能力的目前只有苏35、美国的F22和F35隐形战斗机三款,我国歼20目前还未展示或无证据显示装备矢量发动机;由此可以看出在机动能力上能与苏35抗衡的目前只有美国的F22和F35第四代隐形战斗机。
其次,在作战航程上,重型歼击机具有先天优势,大航程、大载弹量是重型歼击机的主要优势,苏35一次空中加油4500公里的作战航程是众多中型机望其项背的;就算是同体量的重型战斗机能与之相比的目前尚无一款,无论是美国F22、F15还是苏35的兄弟姐妹苏27家族,包括我国的歼11家族。
最后,在机载雷达航电系统领域。苏35采用了全数字化飞控模式,完全取消了机械备份系统,同时装备的雪豹E无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可达到400公里,虽然较有源相控阵雷达跟踪目标数量、引导攻击数量上有所先天不足,但是整体性能并不弱于当前除四代机之外的任何一款三代半战机,尽管,西方国家在电子领域占据优势,但是苏35具有后发优势,在机载雷达航电系统领域基本持平。
由此可见,苏35是一款技战术性能优异的多用途歼击机,除了与现役四代机之间存在3S的差距外,不弱于现役的任何一款三代半战机,“一代机之下万代机之上”的评价恰如其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