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对于中国有多可贵?

鲁迅塑造了中国的魂魄!

文|冷雁(中国深圳)

和方方等作家不同的是:鲁迅生活在黑暗的旧中国,汉奸横行,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所以鲁迅以锐利之目光洞穿反动派的丑陋以及汉奸卖国求荣的面目。而方方生活在阳光明媚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人民安居乐业,全民撸起袖子放手干,努力实现中国梦!方方却专挑刺,收集成所谓的日记并在国外出版,博取西方政客的好感!

鲁迅绝不象现在一些所谓的文人作家那样,一副软骨头,一副奴才嘴脸,一副到处诉苦的样子!

鲁迅除了留下无比宝贵的文学作品,更留下了了对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文学的魂魄!

鲁迅在《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中的经典句子:奴才总不过是寻人诉苦。只要这样,也只能这样。

彻底撕开了奴才的遮羞布!他是人民的代言人,是中国文学的肝胆!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同怀视之。”

这是鲁迅先生赠给瞿秋白之辞。意思是说只要有一个充分理解自己的真朋友就可以了。在艰难困苦之中,心灵深处的纽带牢固地连在一起,患难相扶。要把自己的知己看做自己的同胞兄弟一样,爱人如爱己。

鲁迅,就是这样一个肝胆相照的人,用一颗真心对待他的朋友,用一颗赤诚之心对待他热爱的党!

鲁迅先生爱憎分明,绝不做左右骑墙的墙头草。对待敌人,象秋风扫落叶!鲁迅先生敢作敢当,是民族的急先锋!

鲁迅先生也写《孔乙己》《祥林嫂》,但他更为民族《呐喊》,他总是怀着治病救人的善意。

现在一些所谓的文人作家那样,一副软骨头,一副奴才嘴脸,一副到处诉苦的样子!自以为文章写得好的大有人在,有向洋人献媚的,有向洋人诉苦的,有庸俗化自己同胞的,然而为人民唾弃,为主流思想所不容!

鲁迅的文采可能不是最好的,但是他的文笔如剑,横空出世,斩妖除魔,痛打落水狗,痛快淋漓!鲁迅除了留下无比珍贵的文学作品,更留下了无比珍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文学的魂魄!

鲁迅对于中国有多可贵?

反对者及贬低者等都是(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鲁迅不仅是新文化的先驱,更能激励后人认识自己而前行。为中囯人《呐喊》。

鲁迅对于中国有多可贵?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对鲁迅没太多好感,但有些东西还是要承认。

鲁迅伟大之处,在于看到中国人的很多劣根性以及文化中的问题,一一指出。

这很不容易。

以往的中国知识分子,多是抱残守缺,回避自己文化的问题。

在中国儒生的眼中,传统中国文化就是最好的,没有任何缺陷。中国人也是最好的,是全世界最好的民族。

其实,到了满清时期,无论中华文化还是中国人,都有很多问题。

必须要一场文化上的革命,才能扭转了,这就是新文化运动。

鲁迅创造了很多含有劣根性的中国人形象。

关键在于,鲁迅又不是一味骂,也报有同情态度。

比如孔乙己。孔乙己的本性并不坏,通过他和孩子们的对话,就知道他心地还是善良的。

而他喝酒从不拖欠,说明他还是有做人的基本品质。

只是因为一心科举,导致没有什么生存能力,成为社会上的废物,底层的底层。

最终因为盗窃被打,双腿折断,活不下去,最终死亡。

再说阿Q,是被践踏的社会最底层,体力劳动者。

阿Q虽可怜,但也可恨。

他欺软怕硬。几乎所有人都可以欺负他,阿Q不敢和这些人对抗,就欺负更弱小的小尼姑。可见,如果阿Q得势,和那些欺负他的人也会差不多。

再看,阿Q和所有人一样保守、怯懦。他对新事物根本的反对,害怕一切改变,乐于去观看杀革命党的头。虽然阿Q的生活几乎活不下去,他认为本能的维护封建统治。

还有,阿Q就厉害的,就是精神胜利法。

因为现实生活中,阿Q是被践踏欺压的最底层。

他在行动上不敢做什么,更不敢反抗,只能采用精神胜利法。

比如明明是他被别人打了,阿Q却精神胜利为“这次我被儿子打了”。

总之,这些鲁迅说的东西,直到今天也是存在的。

这就是鲁迅的意义。

鲁迅对于中国有多可贵?

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杰出文学家之一,他所写的文章和诗都是爱国爱民的,他的文笔就是刺向敌人心脏,刺向黑暗社会的一把利剑!

鲁迅对于中国有多可贵?

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倘若没有自省的精神、没有批评的意识、没有揭开疮疤的勇气,那么,这一定是一个虚假的国家,一个麻木的民族。鲁迅以自己独特的视角,犀利的语言,将民族的劣根性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将人性的软弱和卑劣公之于众,给虚假而伪善的做作一记闷棍,如同棒喝,将人从麻木不仁的沉睡中惊醒,这就是鲁迅对于中国的最可贵之处。

在最基本的层面上,鲁迅是一个作家。他的作品,无论杂文、散文还是小说,鲁迅的文笔,有着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中西文化交汇的背景,其语言之精炼、句子之优美、思想之深邃,都是那个时代力压群雄而又独树一帜的,其作品至今让人爱不释手。

鲁迅的散文深沉,语言优美,无论是写童年的生活还是少年的伙伴,淡淡的情绪,悲悯的情怀,不虚假,不做作,将生活的沉重和生活的残酷,撕破给人看,有感动,有伤感,有悲凉。

鲁迅的杂文,逻辑性极严,节奏感极强,如投枪,如匕首,枪林弹雨中相搏,悬崖峭壁前力挺,孤军奋斗,背水一战。他是暗夜的明灯,以思想为光亮,照耀着贫瘠的土地和卑怯的人心;他是战士,以笔为弓,以文为箭,挑战的是国民的劣根性和文化的腐败处,让人不敢直视,却又那么震撼人心。

郁达夫热爱鲁迅,无以复加,一句:“鲁迅是中国唯一的美少年”惊天下,成为千古名言。主席有一句评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

鲁迅死前,遗言说:“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所以说:“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而我们这个民族,其精神中常常因为趋利避害而产生一种若隐若现的奴性,强权来临,往往为自保而软弱,列强来临,为护家人而屈膝,外族入侵,当汉奸的每每可以比肩抵抗者。所以,鲁迅 “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的可贵,也正在乎此。

当然,也有过对鲁迅批评的声音,不少,还很多。我觉得陈源的批评如鲁迅本人一样狠,他说鲁迅是一位做了十几年官的刑名师爷,一下笔就想构陷人家的罪状。

李长之说:“鲁迅不是思想家。因为他没有深邃的哲学头脑,他所盘桓于心目中的,并没有幽远的问题。他似乎没有那样的趣味,以及那样的能力。”

批评人的,自然会招人非议,更会招人批评。有的可以听听,有的可以一笑置之。批评也是对的,能够批评和被批评,这才是思想的源头,不争论,大家你好我好大家好,怎么会有思想的火花产生呢?这也是鲁迅的可贵之处。

鲁迅对于中国有多可贵?

谢谢邀请!

如果说鲁迅的可贵在于让中华民族认识自己,那么他对民族太严苛。

他只看见中华民族的丑陋。

其实鲁迅笔下的中国人加上沈从文笔下的中国人,才是真正的中国人。

鲁迅看见中国人全部的恶,沈从文看见中国人全部的善。

浙江的阿Q和孔乙己,湘西的船工和翠翠,都是真实的,谁才是中国人的代表?

愚昧、麻木是他们遭受的,不是他们的罪;富于人性与善良,才是中国人的魂。

鲁迅并不是要证明中国人都是阿Q、读书人都是孔乙己。

有的人却喜出望外,大喊大叫,快看快看,鲁迅揭示了中国人灵魂!

其实,中国底层,善良勤劳,“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又有什么不对?也值得讽刺?不觉悟?那么他革命去了,革命又不对,死得很滑稽(很解气?)——对笔下人物,可以这么穷凶极恶么?

后来——后来穷凶极恶成为很多中国人人生的关键词!

其实,中国读书人,历朝历代担当,虽坐牢杀头不惧,怎么孔乙己?善良、害羞,有什么不好,自鲁迅以后,很多中国人这两点失去,凶恶、无耻,以致玩今日头条的人们成天探讨怎么对付小人!

我不知鲁迅当年为何如此憎恨中国人!

鲁迅的可贵,自然是有的。

他的非凡的文学天赋和巨大的文学成就是可贵的。

他晚年的小说集《故事新编》,已经无师自通,先锋于世界,戏拟、恶搞,虚无、价值解构,到今天,全世界的无厘头文学和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才达到他那后现代的水准。

而在全世界,许多自命为作家的人,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竟不知道后现代为何物!

他们还在不停地告诉读者,有唯一终极价值有系统认识有绝对真理!

鲁迅早就不以为然!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