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中原有多难?为何说连战连捷的岳家军不可能彻底消灭金国?
北伐中原确实很难,但是如果说岳家军不可能消灭金国那只是因为历史没有给岳飞,给岳家军机会,确实有人说国力上,军事实力上宋朝确实有一定的劣势,但是如果没有后来的抗日战争的成功,没有抗美援朝的成功,我也会相信岳飞难以成功,但是有了这些,就请不要忽视中华民族的无限战争潜力。
岳飞剧照
自古以来,南方统一北方的事例固然很少,但也不是没有,大明就是朱元璋从南打到北,驱逐了大元帝国。而且对于宋朝来说,不是他真的没有能力收复失地,而是被内部猜忌,权力倾轧,内部党派利益纠葛等一系列事件桎梏了,事实上凭借宋朝的战争潜力,金国是难以比得上的,如果宋朝真的上下一心,全力北伐,金国绝不是宋朝的对手,只是宋朝做不到,或者说他不太愿意这样做,所以最后他失败了。
有人说,就算岳飞坚持北伐,他也难以直捣黄龙,事实上如果任由岳飞自由发挥,结合当时宋朝各路北伐军队一路挺进的大好形势,收复开封,追击金兀术,一路挺进黄龙府是很有可能的,毕竟当时金人的大部军队都被岳飞击溃了,即使还有能力组织起来部队,岳飞是有能力击溃他的,在说天气原因,虽然东北(黄龙府就在吉林农安)那边天气寒冷,后勤保障可能有问题,但是不要小看中国人的意志,和对梦想的执着程度,毕竟我们的祖辈也曾走过草地,跨过雪山,这可要比岳飞面临的局面严酷多了,而且后勤艰难,又不是没有后勤。
曾今听过这样一句话,最难受的就是差一点成功,最庆幸的是差一点失败,如果完全不给宋朝收复的希望,那后世倒不会对他如此纠结,但是就是给了他收复的希望,但是就是差了那么一点,就像你考试考了58,59,甚至说59.5,这才是最揪心的。
北伐中原有多难?为何说连战连捷的岳家军不可能彻底消灭金国?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中国南方王朝北伐,从来都是困难的。这和中国的特殊地形有关系。
南方王朝想要北伐,说白了就必须占据华北平原。
而华北平原的地形就很特殊。
长江附近的长江中下游平原,也就是沿着长江从武汉开始到上海,长江南北多是较为复杂的地形。以江苏为例,长江以北是水网纵横的苏中,江南以南是水网湖泊更多的苏南。
防御这些地区,骑兵一般用不上,主要依靠步兵和水军,其中水军尤其重要。
因此,南方王朝想要保住自己的地盘,务必第一建立水军,第二建立强大的步兵。
但是,如果南方王朝北伐,只要沿着长江继续向北走,地形就完全不同了。
还是以江苏为例,苏北则是平原和丘陵,从此往北一马平川,一直到河北省北部长城位置,除了鲁南有些山脉,其他基本都是平地和丘陵。
那么,南方王朝引以为自豪的水军,在这里根本就用不上。
而步兵集团北征,就会面临北方争权强大的骑兵集团的冲击。
在古代,尤其是发明了马镫以后,以步兵对付骑兵是极为不利的。
因为骑兵机动性强、冲击力强,可攻可守,可进可退,打得赢就冲,打不赢可以走。
步兵在平原和骑兵对抗,不容易获胜。尤其敌人是骑兵和步兵配合作战,那就更难对付。
最好的方法,是以骑兵破骑兵。但南方的马匹少,马种也不行,缺乏北方的大牧场,基本无法编组大量的骑兵。
以金兀术南征为例,十万大军、一万五千名拐子马、五千名铁浮图。其中十万步兵还能对付,最厉害的就是一万五千名拐子马、五千名铁浮图。
自金人起兵以来,凡用拐子马和铁浮图几乎战无不胜。
宋军吃了几十年大亏,最终才摸到了规律,以相当重大的损失给予金国骑兵重创。
要知道,此战还是金军主动进攻宋军,宋军才能以逸待劳,依靠有利地形坐等金军骑兵上门。同时,宋军还以自己的精锐骑兵倾巢而出,拼尽全力。
如果相反,孤军深入的宋军步兵则时刻面临着骑兵的分割、袭击、拦截,想要打赢是极为困难的。
别的不说,铁浮图的人马都有重甲,箭射不动,刀砍不进,被马匹撞一下也是死,步兵怎么来打?
所以,冷兵器时代,南方王朝北伐只要进入华北平原,就非常危险。除非南方的军力占有绝对优势,不然后果难料。
北伐中原有多难?为何说连战连捷的岳家军不可能彻底消灭金国?
抗金战争也是有一个战果积累过程的。金国本来并非大国——至少从人口上衡量,属小国无疑。金灭辽之后,基本上把辽的所有资源全部消化了——包括人口——辽的人口比重当中,原汉族居民占了绝大部分。因而,金国统治下的人口中,汉人的比例很高。特别是原幽云十六州的人,几乎全部是汉族人。他们在辽、金的民族高压统治政策下,无时不盼着回归中华一统家园。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对抑武扬文的北宋,金国的武备水平远胜于宋。但对于重整军备的南宋朝廷,金的军事形势就远不乐观了。特别是以韩世忠为主帅,以岳飞军(岳家军)为核心实力,包括刘锜、张俊等多支劲旅共创北伐大业,多次大败金军。特别是郾城之战和朱仙镇之战,甚至让金军倚重的重装骑兵“铁浮图”、“拐子马”等,均完败于岳家军。金军不仅丢了中原许多重要支点——以致于准备从其南京(开封)迁都,其西线的陕西、东线的山东,均遭败绩,并全线告急。再加上其后方的河北、河东等地,各路义军频频以游击战袭扰其交通线和军资补给。金在黄河两岸的统治已是芨芨可危。可以这么说,金国如果要是再经一战,丢了开封,他们必然要退到幽云十六州地区。因为,他们攻入河南、山东和陕西的三路主力大军,已经不复存在了。以金的人口基数来说,也不复恢复这三路主力的可能。那么,在此背景下,能不能守得住幽云地区,就不好说了。以南宋军队的高素质和强悍战斗作风来计,灭金并非不可能。即使是金能保得不灭,但迎还二圣(当时徽宗已死),签得对金一个胜利的城下之约,却是完全可能(远不是绍兴和约可比的)。如果不是金国收买了南宋的汉奸赵构秦桧之流,金国说不定那次就完了。从这个意义上说,赵构是地地道道的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
北伐中原有多难?为何说连战连捷的岳家军不可能彻底消灭金国?
当时岳飞应该放手一搏,不该回去送死。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最后一战,竟然撤军了,难以理解。本来七战七捷,金人已经接近崩溃了,再打一仗,金人就被赶出北方了,当时金人已经所剩不多了。岳飞北伐半途而废,不能和霍去病平起平坐,如果岳飞称之为民族英雄,那么这种半途而废的举动就被认可了。岳飞即便是英雄,因为他最后放弃了,也要在民族英雄的基础上降低一格,这才是中国历史学家争论岳飞地位的真正目的。岳飞他就该放手一搏,不能愚忠保皇。为人民群众利益而战的是民族英雄,为了保住皇帝一人作战的是奴才!!关羽岳飞均愚忠,不能提倡。应该提倡冉闵陈霸先那样真正的民族英雄。
北伐中原有多难?为何说连战连捷的岳家军不可能彻底消灭金国?
个别战术胜利是可能的,但是灭金就说笑了!
首先我们知道金灭北宋后,诸领军王子大都回军去争皇位所有权去了,而继承南征的只是个别王子的军事行动。这是南宋在面临金军压力时,没有北宋时期的那么大。这个时间让南宋在江南站稳了脚跟。
第二江淮这个防线河网密布,另外气候炎热,历史上北方少数民族杀入中原后,短时间里能南下攻破江淮的非常少。大部分攻下江南之地的都是中原地方的军兵,包括蒙古灭南宋,真正做蒙古人非常少,大都是北方的汉奸部队。曹操南下时被打败也不是什么借东风,而是疾病。蒙古几次打过了长江,但夏天到了,只好全军北返,因为士兵病死的比战死的多的多了!金军从黑吉冲下来的骑兵在江淮一样逃不出这个怪圈。
第三宋兵征兵的制度,造成了遇到敌人大都一哄而散,士兵只把这看成一个能吃饭的行业,为了几口饭让他们去与金人打仗送死,呵呵!你想多了。另外,刚丢了半壁山河一败千里,连皇帝都丢了,对士气影响大不大?国家观念在百姓与士兵里也是后世才有的,当时只在士人里如“王师北伐中原日”的陆放翁眼中有,但“只把杭州作忭州“的士人也不少。
第四宋兵能打的非常少,能打的将领更少,如岳飞如韩世宗,手下也大部是步兵,在江淮步对骑,将领出色能胜。但前突出了河南河北大平原上,步对骑能胜,而且是不断连续性的胜利,一直胜利的把防线北推到长城,这就是神话了。金兵能败,人家兵力大都回北方争皇位去了,但是如果宋兵打到冀豫平原上看看金军会不会再次冲下来,这个时期的金军连灭辽宋,又是刚开国正是士气如虹的时候。宋一旦败了,那守江的部队都没了,北伐的谁也跑不回来,看看当年李陵的部队,能不能打,真正的一汉抵五胡,人家匈奴骑兵一回军,几乎都撤不回来。岳家军再厉害也一样,粮食兵器全要从后方运上去,冲的越远越危险。
几个出色的将领改变不了王朝的命运,一群猪队友拖也拖死他了!让梅西带着咱们的国家队去与世界杯冠军比赛,打十场都要胜利,这不是新闻而是神话!
北伐中原有多难?为何说连战连捷的岳家军不可能彻底消灭金国?
北伐难的原因,一是宋王朝赵构与秦桧为首的妥协投降派阻挠,偏向苟安东南一隅,主帅无心北伐;二是军队供养跟不上,南宋军队北伐时近40万,但层次不齐,缺乏有力的指挥,步调也不一致;三是军力也不够强大,南宋军队主要在水军上占优势,在战马上与金军相比处于劣势,所以深入北方金国内部胜的可能性不大。
即便宋高宗支持岳飞北伐那也是表面性的北伐,岳飞当了主帅也做不了主,不可能战败金国。而金的主帅却是统治金国的完颜亮,他是个不择不扣的战争狂,宋高宗已被吓破了胆,只想逃跑,保住小朝廷就行,无心北伐。岳飞之后再无岳飞,南宋的几次北伐均没有大的突破,文人带兵,缺乏文韬武略的将帅之才,历史上也没有见到大的收获。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