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内战中的名将卡斯特,为什么会输给印第安人?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孙子说的很好,骄兵必败。
只要指挥官过于狂妄,轻视敌人力量,高估自己,迟早都会打败仗。
乔治·卡斯特中校就是一个鲁莽的武夫(博物馆奇妙夜2中的那个美国将军),虚荣心非常强。
表面上,卡斯特中校是一名出色的骑兵军官,1861年毕业于西点军校,23岁就被任命为志愿军准将,他在南北战争的多次著名战役中,屡立战功。
实际上,在战死之前,他的名声就不佳,为了抢功经常驱使部下做一些危险的事情。
虽然卡斯特自己也冲锋在前,还奇迹般的从没有受伤,但他的部下伤亡率远高于其他部队。
所以卡斯特在美军中的名气非常不好,士兵们认为他不顾小兵的死活,只为自己升职出名。
后来美国书这么写:斯特个人虚荣性很强,一有机会就千方百计想在报纸上抛头露面。他经常身穿的黄褐色鹿皮服装、流畅的金棕色卷发,都是为了这个目的,在他担任第七骑兵团指挥官时,经常有随军记者马克·凯洛格陪同。
卡斯特除了鲁莽,还狂妄。他直接曾经和印第安人经过很多小规模作战。
因为美国骑兵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所以基本都是击溃印第安人,百战百胜。
比如小巨角河战役之前的四次小规模战斗,卡斯特都轻松获胜,己方仅仅伤亡12人.
卡斯特由此认为印第安人不堪一击,极为狂妄,无视部下任何关于印第安人准备伏击的劝告。
1876年,卡斯特的美国第1骑兵师第7骑兵团,开始和北美印第安人最强大的苏族作战。
当时在达科达州的布拉克山发现了金矿,美军掩护大量移民进入该地区。
这里是苏族人的故乡,他们会不惜代价和美军作战。
此时3500名印第安战士,包括苏族人、阿拉帕霍族人和夏延族人,已经在这里集结,准备和美军决战。
此时的印第安人已经今非昔比,不再是使用弓箭的土著。他们一半人拥有步枪,其余一半则使用传统的长矛、弓箭、短斧,主要用于近距离肉搏。
自然,他们的火枪乱七八糟。
根据统计,苏族人用了47种枪支武器,约百分之25的使用亨利连发枪或温彻斯特,约百分之25的使用了单发步枪或者各种前装枪。
即便如此,双方的武器差距已经不大了。
其实本来美军还是有优势的,骑兵团配备第二十步兵团的加特林机枪小分队。如果这个小分队参战,会对印第安人造成很大伤亡。但卡斯特过于狂妄,判断该地区印第安人部队人数约为800人,根本没有必要等待重武器赶到,光靠骑兵就足够了。
就骑术来说,印第安人善于骑马,并不亚于美国骑兵。
更重要的是,卡斯特极为疯狂,将骑兵团分为3路,试图将印第安人包抄。
于是,卡斯特亲自率领的211名骑兵,就这样走进了印第安人的伏击圈,面对着1500人到2500人。
6月25日,双方发生激战。
由于双方火力差不多,但兵力相差好几倍,卡斯特他们仅仅坚持30分钟就被全歼。
美国历史学家考证,印第安人第一次冲锋,就打垮了卡斯特的队伍。
卡斯特仓皇带着部下向后撤退,但在退到了日后被称为“卡斯特山”的一处山地又被印第安人包围。
卡斯特的骑兵出于求生的本能,奋力作战。他们下马组成了散兵线,准备进行最后一搏。
此时印第安人首领疯马带领骑兵冲杀过来,对卡斯特的散兵线进行了最后的冲锋。因为寡众悬殊,加上印第安人也可以熟练地使用步枪,区区一百多骑兵根本无法招架。
没有多久战斗就结束了,卡斯特中弹身亡,他的211名部下也全部死亡,印第安人一方损失了一百多人。
这是印第安人最后一次辉煌,历史上称为“卡斯特的最后一战”。虽然他们在小巨角河战役中占了上风,一年之后,苏族被打败了并瓦解了。
为什么,印第安人人数太少也太落后了,还是一盘散沙。
美军内战中的名将卡斯特,为什么会输给印第安人?
乔治.阿姆斯特朗.卡斯特在内战中的名气,并不是因为他有多强得指挥能力或者战术能力,而是来自于他的年轻,英勇无畏和鲁莽,其人在内战中曾因勇猛而屡立战功,也曾因为鲁莽多次吃瘪,总的来说,卡斯特是个在需要时能够带队斩将擎旗的角色,但是要他独当一面审时度势,那就别指望了。实际上在内战期间他的上司格兰特也好,谢里登也好,都很注意减少这匹野马脱缰的可能。内战后美军裁军,卡斯特免除了临时少将军衔,被任命为第七骑兵团中校(相当于副团长)。
内战结束时的卡斯特少将
1876年夏季美军清剿印第安人的行动兵分三路,南路纵队由乔治.库鲁克准将指挥,包括第三骑兵团的10个连,第二骑兵团的5个连,第四步兵团的2个连和第九步兵团的3个连,东路纵队由阿尔弗雷德.特里准将指挥,包括第七骑兵团全部12个连,第十七步兵团2个连以及第十九步兵团一门格林炮。西路纵队由约翰.吉本上校率领,包括第七步兵团的6个连和第四骑兵团的4个连。按照计划,特里纵队和吉本纵队将沿黄石河对进,在粉河口汇合后,南下与库鲁克的南路纵队共同扫荡比格霍恩河和小比格霍恩河流域。
美军1876年夏季扫荡计划
特里和吉本的纵队按照计划在粉河口汇合,但是库鲁克却在6月17日首先和印第安人遭遇,在玫瑰花苞河谷战役中,库鲁克纵队付出与对手相当的代价将印第安人逐出战场,但是自己也陷入了后勤不济的境地,不得不后撤就粮。6月22日,特里-吉本纵队开始南下,卡斯特指挥的第七骑兵团作为纵队先锋承担了搜索印第安人主力的任务。
美军虽然宣称在玫瑰花苞河谷战役中取胜,但是实际上库鲁克纵队也无力继续前进了
这次远征之前的第七骑兵团实力表上有45名军官和718名军士和士兵,但是包括团长斯图吉斯上校在内有14名军官和152名士兵因为借调或者其他任务不能参加远征,所以第七骑兵团只能由鲁莽的副团长卡斯特中校指挥剩余人员出征。6月22日接到出发命令卡斯特立即带着第七骑兵团轻装出发,特里和吉本配属给他的格林炮他嫌麻烦拒绝携带,全团的马刀也被扔到了行李车队上,第四骑兵团4个连随行的建议也被他拒绝,6月24-25日,卡斯特的侦察队发现了小比格霍恩河谷的巨大的印第安村落,这是以坐牛,狂马等首领为首的多部族印第安人同盟的驻地,卡斯特如获至宝,决定不等待特里和吉本的主力到来,就以第七骑兵团发起进攻,消灭这些印第安人。
第七骑兵团旗帜
然而实际上由于美国军队的不断进攻,这些印第安人已经结合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同盟,这个巨大的村落可能拥有数千名印第安勇士,兵力大大超过卡斯特的骑兵团,然而即使如此,卡斯特仍然脑抽的在发起进攻之前把部队分成了四个部分,其中雷诺少校率领3个连(A/G/M连)从村子的东南头进攻,他自己带了5个连(C/E/F/I/L连)绕道村子的西北头夹击,本廷上尉指挥3个连(H/D/K连)作为预备相机行事,最后是麦克唐纳上尉指挥的B连负责掩护后勤车队,这样一来本来就不满600人的第七骑兵团又被分割的七零八落,最大的一支也不过五个连200多人而已。
雷诺的进攻和溃退,此时卡斯特已经绕向营地的西北
雷诺少校的三个连进攻在卡斯特离开后不久就被优势兵力的印第安人瓦解并击溃,一直逃到附近一个山头(后来被叫做雷诺山)才停下来防御,这个时候本廷的3个连就面临一个两难境地,是继续前进去支援已经走远的卡斯特,还是去拯救眼前已经被击溃的雷诺和落在后头岌岌可危的麦克唐纳。最后本廷的选择是收拢了麦克唐纳的B连和后勤车队,然后将部队带到雷诺山汇合几乎已经崩溃的雷诺的部下在雷诺山组织防御,而卡斯特的5个连则在印第安人营地西北遭到了印第安人的围攻,5个连被分割包围并很快被全歼,而本廷和雷诺的部队在山上守了半天,当天傍晚印第安人停止围攻,次日拔营撤走,27日特里和吉本的主力与本廷和雷诺所带残部汇合。
雷诺山的防御
表现卡斯特最后一战的画作
此战卡斯特亲自带领的5个连无一生还,加上雷诺和本廷部队的损失,美军死亡270余人(一说268人战死,55人重伤,其中6人不治身亡,共死亡274人)。这场战役,可以说卡斯特把能犯的错误全都犯了一遍,本身就在兵力不足,敌情不明的情况下,为了抢功不待主力抵达就抢先发起进攻,而且进攻安排将本来就兵力不足的部队切分相距数英里难以互相联络支援的四个部分,而且根本不考虑各部分之间的协同,结果被优势兵力的印第安人先把雷诺的3个连轻松打垮,紧接着一边困住雷诺和本廷,一边腾出手迅速吃掉了卡斯特的5个连,之后见本廷的防线久攻不下,特里和吉本的主力又在接近,于是从容撤围而去。美军此战中唯一的亮点是本廷果断放弃了与卡斯特汇合,转向收容了后勤车队以后支援雷诺收住了雷诺山,否则以本廷与卡斯特的距离,他是赶不上在卡斯特覆灭之前赶到的,只会重蹈卡斯特的覆辙,而没有本廷的支援,伤亡过半而且精神崩溃的雷诺部也不可能守住雷诺山,而跟在后边的后勤车队也没有逃脱的希望,最后失去了近半兵力并且对前方战况一无所知的特里-吉本纵队很可能也会遭到印第安人的奇袭,这就已经不是半个第七骑兵团覆没的问题了。
本廷上尉的选择可以说挽救了战局,本廷在内战期间曾获得临时准将军衔,最后以永久少校军衔退役
美军内战中的名将卡斯特,为什么会输给印第安人?
主要是轻敌,戒备心减少了,因为以前几乎不堪一击,打一会不是投降就是逃跑,哈哈;印第安人经过了400年经验总结,终于悟出一点道理了,哈哈,美帝对印第安人真是宽大,一般只要投降就没有事情,所以印第安人战士存活率也很高的,所以不断的父子相传世代总结经验,也知道勘查地形了,选择了有利的地形,伏击了卡斯特,而且印第安人武器和卡斯特也是差距不大的,卡斯特当时是上校吧!这么这里变成了中校!突然中埋伏,武器差距不大,人数占优肯定不行,主要是突然性,突然性打击很难防备,拉灯搞突袭,险些把五角大楼都毁了!日本突袭珍珠港,美军被日军打的比清军还惨,金太阳搞突袭还俘虏一个美军师长呢!但是后来一个月就全军覆没了!达成战役的突然性很重要!
美军内战中的名将卡斯特,为什么会输给印第安人?
乔治·阿姆斯特朗·卡斯特可以说是一个傲慢、做作、虚荣浮夸的军官。在1876年6月25日的小比格霍恩之战中,卡斯特只带着211名士兵发动了队苏族印第安人的进攻,结果卡斯特面对的是2500多名装备了温彻斯特卡宾枪的印第安斗士。而美军的斯普林菲尔德活门步枪使用的纯铜弹壳却成了卡斯特全军覆灭的原因。其实斯普林菲尔德活门步枪结构可靠、射程远、命中精度高,但连续射击是枪膛温度过高,纯铜弹壳在枪膛里受热过度而无法抛壳,甚至要用小刀去撬。美军的柯尔特转轮手枪装填速度慢,在印第安斗士冲过来时甚至来不及装填。从另一边过来配合的的雷诺也被印第安人挡住,没法帮助卡斯特 ,最终卡斯特全军覆灭,自己也被印第安人打死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